职业病防治法案例分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五
某蓄电池厂在铅粉、格子铸造、极板充填及电池组装 工艺的工作场所中均存在铅尘、铅烟和铅蒸气。
2003年9月该厂因职业防护设施不到位,作业场所未设 置警示标识等行为而受到卫生行政部门警告的行政处 罚。
2004年6月23日,对该厂监督检查发现该厂存在职业 病危害的车间未按规定进行监测评价,经依法对车间 进行检测发现铅尘铅烟均超过职业卫生接触限值。
通过《现场检查笔录》、《询问笔录》以及《调取 证据清单》所调取收集的证据表明:该厂未建立接 触职业危害的工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未对这些 工人开展职业卫生培训违法事实确凿,证据充分, 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法》第十九条第四 项、第三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应受到行政处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六十四 (六)条第四项、第六十三(五)条第四项的规定,
案例四
2004年3月17日,根据社会举报,某市卫生局依法 对某皮鞋厂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该厂有8名未成年 工正在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做帮车间和配 底车间进行做帮、钳帮工作。
该厂无法提供该8人的职业健康体检资料,经查, 该8名未成年工上岗前未作职业健康检查就从事有 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该市卫生局针对该皮鞋厂违反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 的上岗管理规定,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二 条、六十八条第(七)项规定,经合议作出5万元 的处罚,制作了《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并告知该 厂享有的听证权利。
苯、甲苯等物质的浓度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该公司于2003年8月及2004年3月对全厂职工进行 了两次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但是未安排接触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进行上岗前体检。
ຫໍສະໝຸດ Baidu
根据上述情况,常熟市卫生局认定该公司违反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三条第一项、第十 四条第二款、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三十二条第一款、 第二款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六十四(六)条第一项、第六十五(七)条第一项、 第二项、第六十八条(七十)第七项、第七十条的规 定,对该公司作出了以下行政处罚:(1)责令七日内 改正,给予警告;(2)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 业;(3)罚款10万元。本案已在规定时间内顺利结案。
案例六
两例接触汽油的汽车维修工于2004年3月被用人单位解除劳 动合同,5月经市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为“职业性慢性轻度 溶剂汽油中毒”
市卫生局于2004年5月24日、6月10日到用人单位调查核实, 该两名工人从事汽车修理工作,有确切的汽油接触史,在未 安排离岗职业健康检查情况下,于2004年3月被解除劳动合 同是事实,用人单位的行为违反了《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 劳动保护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一款,依据该《条例》第六十 八条第(四)项市卫生局拟对该单位作出警告、责令限期改 正、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
当事人接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和行政处罚听证告知 书后,于2004年7月9日向卫生局提出听证要求。7月 22日,卫生局依法公开举行了听证。听证后经合议认 为本案违法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于9月15日 正式作出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处4万元罚款的处 罚决定。
该单位接到处罚决定书后,认为处罚事实不清、适用 法律不当,向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11月1日,区人民 法院公开审理,作出判决,维持卫生局的处罚决定。
1.该案依据《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进行 处罚是正确的,因《职业病防治法》对未组织离岗前职业健 康检查的劳动者就解除其劳动合同的违法行为,未有明确处 罚条文,《条例》可作为法律的补充。
2.当事人不服主要有两个理由: (1)认为汽车修理工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汽油
行业举例中没有“汽车修理”这一行业工种,且汽油不是有 毒物品; (2)该两例被诊断为职业性慢性轻度溶剂汽油中毒,其职 业病诊断证明书及职业病诊断申请书,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不能作为处罚依据。
该公司主要从事工艺包装盒、塑料制品、木制工艺 品制造、加工,使用的胶水粘合剂中存在苯、甲苯、 二甲苯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未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 产生职业危害的项目。对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 职工,该公司未按规定为其配备符合职业病防护要 求的个人防护用品,仅提供了普通的纱布口罩。
常熟市疾控中心于2003年3月对该公司车间空气中 职业危害因素进行了检测,该公司生产车间空气中
职业病防治法
案例分析
案例一
2007年10月18日泸州市古蔺县卫生局卫生监督员 对古蔺县某水泥厂进行监督检查时发现:该厂现场 不能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接触职业危害的工人 职业卫生培训资料。当场制作并下达了要求整改的 卫生监督意见书,并限期一个月内整改完毕。
2007年11月29日,泸州市古蔺县卫生局卫生监督 员对该水泥厂整改情况进行复查,该厂现场仍不能 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接触职业危害的工人职业 卫生培训等相关资料。针对该厂的拒不整改的违法 行为,县卫生局的卫生执法监督人员对此进一步展 开了该厂违法的调查取证工作,经过一系列调查得 知:该水泥厂未建立接触职业危害的工人的职业健 康监护档案,并且没有对接触职业危害的工人开展 职业卫生培训。
2.卫生行政部门在检查当天未对该厂做帮车间、 配底车间依法进行检测。
1.违法依据遗漏了很重要的第三十五条:用人单 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 业;
2.未对该厂做帮车间、配底车间依法进行检测, 仅凭“职业病危害申报”的认定是不足够的。 结 果:经答辩、调解,企业主动提出撤诉。
经组织听证会,结合听证会当事人的陈述,最终仍 依法作出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于6月22日 送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
8月31日,该皮鞋厂就该行政处罚向人民法院提起 行政诉讼。理由是:
1.该厂8名未成年工在做帮车间、配底车间进行 做帮、钳帮工作,某些钳帮不接触有毒的粘胶剂, 只是辅助工,不能认定为其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 职业病危害作业;
2004年8月6日,监督员再次对该厂进行检查,要 求该厂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降低车间内的铅 烟、铅尘浓度,使之符合卫生标准,其后多次与当 地区领导讨论解决办法。
10月5日,卫生行政部门以该厂违反了《使用有毒 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第十二条第二款,第
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依据《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
4.为何处罚依据不用《职业病防治法》而用《条 例》,解释是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六十五(七) 条第(一)、(四)、(八)项,对工作场所职业 病危害因素超标、未设置警示标识及未定期对工作 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的,需先给予警 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才处以五万元以上 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为了省去责令限期改正,逾 期不改这一程序而采用《条例》,直接给予罚款处 罚。
作出罚款人民币叁万元正的行政处罚,同时,责令
限一月内改正违法行为。该厂未提出申请行政复议 和提起行政诉讼,于2007年12月26日自觉缴清了 罚款,自动履行而结案。
案例二
2005年3月7日,常熟市卫生局派员对常熟市×× 电镀氧化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职业卫生执法检查,发 现该公司主要从事镀铬、镀镍等电镀加工,存在铬 酸、硫酸、盐酸、硝酸、其他粉尘等职业病危害因 素,但该公司未按规定组织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 37名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且未为劳动者 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所劳动保护条例》第五十九条第(一)项、第(三) 项规定,作出:1.警告;2.罚款人民币伍万元 的行政处罚。
1.《条例》第十二条第二款,是指设置警示标识 的规定,第二十六条第一款是指对工作场所定期检 测评价。
2.处罚依据第五十九条第(一)项,第(三)项 是对违反上述条款行为作出相应处罚。
3.违反条款及处罚依据遗漏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 害因素超标。
该公司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 病防治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第三十三条第一款 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 六十四(六)条第(四)项的规定,市卫生局予以 该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罚款三万元的行政 处罚。本案已在规定时间内顺利结案。
案例三
2004年3月2日,常熟市卫生局接到常熟市疾病预 防控制中心“关于王某某等人职业病诊断的报告”, 常熟市某公司王某某等5名职工被诊断为苯中毒, 另有4名职工为观察对象,市卫生局组织调查组对 该公司进行了调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