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题研究中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课题研究中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

在国家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幼儿亲社会性行为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我国独生子女普遍存在自私、自我、独占、霸道、娇气、缺乏交往技能、不懂感恩、缺乏分享合作意识等现象。基于以上的分析和思考,2006 年我院根据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一五”研究课题,开展了“幼儿亲社会行为体验式学习”课题研究,并获得全国幼教研究会的立项确认。该课题研究工作历时三年,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我们看到了幼儿的进步,同时构建了由园本教研为基础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的成长有目共睹。

一、对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认识学习共同体这一词汇的产生代表了人们追求有效的知识建构的理想。它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教师学习共同体。是由为完成共同任务或问题,并有共同的志趣、愿景、情感等精神因素的教师个体(专家、教师)共同构成的学习团体,他们通过交流、沟通、同伴互助和合作,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利用各自的优势创造的有机的、和谐的学习环境,为教师个体提供学习、反思的机会,从而促进教师个体专业成长。

二、在课题研究中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意义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我国教育领域改革的一个趋势,而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间的合

作,理想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式应是一种协作发展方式。我院在课题研究中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不仅有助于研究课题的有效实施,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我院教师教学能力的改善以及教师专业发展新途径的生成。学习共同体是教师群体进行自我学习的平台,为教师提供了平等对话的机会。教师怀着学习的心态参与课题研究,能极大激发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容易让自己在互动的过陧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在学习共同体的活动中,每一位教师都可以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教育教学看法或实践。同时也使自己得到认同或使自己的缺点在他人的评论下得以暴露,彼此思想得到碰撞。教师个体作为团队成员,在共同体的实践活动中培养了相互交流、沟通以及学习的风气。教师在重构对教育教学的理解的司时,自我的价值也得到认同,更好地提升学习和发展的信心。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活动,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与专业精神。

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推进,教师学习共同体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持平台,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沃土,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在课题研究中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要素

1.共同愿景是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动力

教师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是因为拥有共同的目的,相聚在一起,共同愿景的建立能够为共同体成员的学习提供目标和动力,学习共同体中的教师主体只有对具体的学习目标具有认同感,才会主动负责的参与到学习共同体的活动中,共同愿景对学习共同体的运行起着导向作用。

“幼儿亲社会行为体验式学习”课题研究关注的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是渗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之中,它与每位教师的工作是相关的,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作为管理者的我们首先将课题的意义、目标与任务向全体教师说明,请全体教师参加此课题研究。并设计研究前的问卷调查表,引导教师在工作中观察幼儿亲社会行为缺失的表现,整理出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经过对全园28 位教师的调查分析,大家一致认为:感恩、分享、合作、关爱是这一年龄阶段幼儿必须关注和培养的亲社会行为。

在调查过程中,老师们也发现自己对社会性、亲社会行为、体验式学习等相关理论和概念理解不够清晰,这将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进行和效果。因此,大家把研究初期的工作重点放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概念上。为保证学习的深入有效,学校给大家创造学习条件,提供学习经赞,让教师们自己选购相关书籍,上网查阅资料,写学习笔记。通过集体交流的方式,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彼此互为补充、取长补短,教师们尽可能地、完全地、正确地理解相关知识和概念、理清思路,发挥集体学习的优势,成为一个具有自主意识的共同体。

2.专家引领,平等互动是提升学习共同体的关键课题研究需要先进教育理念的引领,需要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需要不断的创新和提升。要使教师们通过参与课题研究获得专业上的更大发展,仪有管理者的重视、带头参与、全程负责与老师们的热情参与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清楚,教师们拥有更多的只是实践经验,更需要的是理论的指导和提升。研究中遇到的困惑需要及时解决,策略需要不断调整,如果

仅有同事间的横向支援,没有纵向的专业引领,研究工作将有可能出现盲目、低效,甚至出现有头无尾、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状况。因此,课题研究工作要有效进行,专家引领至关重要。福建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的吴荔红教授亲自参与我园的课题研究工作,定期下园指导,为我们把握方向、理清思路、答疑解惑,深入教学第一线听课观摩、评课、讲座,与教师们面对面研讨交流,平等的互动方式让老师们感到亲切、充满信心,有效地推进了课题的深入研究。

3.园本教研,合作学习是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有效方式园本教研是实施课题研究最具体、最常见、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活动方式。无论是社会领域教学还是渗透在其他领域之中的社会性行为教育,都围绕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和体验式学习这一主线,通过不同的研讨方式来加以推进。

(1) 按子课题轮流开放的研讨方式。

本课题在前期组织教师深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基础上,充分尊重教师意愿结合自身专业特长,采取自报课题自由组合的方式,确立了5个子课题,分别是日常生活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游戏活动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分享阅读活动中幼儿合作行为的培养;美术活动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大带小活动中幼儿社会性的培养。根据研究计划,每个子课题首先在各个成员中实践,在小组研讨的基础上,推荐一个活动向大组开放公开教学。全体教师参加听课、评课、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组负责人必须向全体课题组成员介绍课题进展情况并说明研究过程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在大组研讨中,授课教师课后先向大家说

明活动设计意图,分析问题与不足,听课教师针对活动情况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在大家充分讨论互动中既得到彼此的帮助,又得到专家的指导,每一次的课题研讨都是一次推进。熟悉的研讨方式、不同的研讨内容、丰富的教学形式和有效的教学手段,让每一个人都获得不同的收获和提高。

(2) “老带新”教学研讨活动。

我园按照自主选择、自愿结合的原则,新老教师结对子的方法,形成教学合作体。在课题研究中,老教师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每位新老师要根据自己所在的子课题小组,对研究的内容、形式、方法与老教师交流,争得老教师的指导意见,并在日常教学中指导实施。课题进入结题阶段,学校组织“老带新”课题教学汇报活动,展示课题研究以来老带新的成效。他们共同选择教学内容,共同备课、共同设计,老教师甘当绿叶,新教师登场表现,既调动了双方的积极性,也给新老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种潜在的引导和定位,建立这种平等合作、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帮扶机制,是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有效保证。

课题研究为大家营造了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是专家、管理者、教师互相学习、共促发展的平台。在课题研究的实践中,有效地构建教研的共同愿景,通过专家引领和合作教研形成教师学习共同体,不仅推动了课题研究的有效进行,而且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园所科研水平的提升、保教质量的提高以及幼儿园的长远发展都起到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