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研究性本科教学模式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模式的认识和实践
研究型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但应对科学技术进步作出突出贡献,在教学方面也应富有特色,成为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摇篮。

清华大学在努力创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十分关注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构建具有研究型大学特征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广泛实施创新性教育。

所谓“研究型”教学,至少具有以下内涵。

实行教学与研究的有机结合,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有机结合,学生有机会参与研究工作,接触科技前沿,形成探索未知的视野;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建立一种基于研究探索的学习模式,或者说是以研究为本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一个发现世界、探索世界的宽松环境,提供研究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创新的欲望;以学生为主体,支持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学科研结合的氛围中,教师和学生间才有相互交流,师生互动。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系统的创新教育模式。

创新教育要全面实施,真正成为一种可持续的、有效的教育方式,而不只是停留在一些局部的、零星的、微观的个别环节的改动,或者作为一种时髦,对个别学生进行的一次性改革试验,或者作为第二课堂活动的一个“亮点”。

也就是要把创新性教育由若干个“点”扩大到一条“线”或一个“面”,融入教学全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讲,强调学习和研究结合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就是面上的创新教育。

我们面向全体学生,而不只是针对少数“天才”学生,实施创新性教育,是基于以下认识:无论是心理学的实验研究,还是教育家的科学论证,都向我们揭示,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并不是少数杰出人才所独有,它是人所共有的潜能,在合理的教育与培养下,就可能在每个身心健康的肌体上得到发展和实现。

教育的责任就在于把潜在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开发出来,赋予每个身心健康者以创造性。

这一点需要通过教学过程的优化来体现。

关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近几年在我校的教育改革实践中,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调整课程结构建立有利于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教学环境
调整课程结构的目的,是要从课程设置的总体上,建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实现自主性学习、尽早参与研究工作、学习和研究并进的教学框架。

近年来,我校在调研国外著名研究型大学课程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国情与校情,以建立适应“研究型”教学的课程结构为重点,初步形成了新的培养方案,确定了相对“简洁”的课程结构。

新方案将本科教育总学分由200左右调整至170左右,其中课程学分由原来的170左右调整为140左右,课程门数由70余门减少到40余门,按照“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原则,调整了各类课程的学分比例,以工科为例:自然科学基础占总学分的1/4,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占1/4,专业相关课程占1/2。

另外,各类集中安排的实践环节30学分,包括夏季学期集中实践环节、综合论文训练。

相当一部分实践与研究训练环节,融入到课程教学中进行。

新的课程框架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课程总量精简,有一定可选择的弹性空间。

目前的课程设置是一个相对宽松灵活、对学生修读总学分及各类课程学分最低要求的框架。

教学计划成为一种按学期建议的课程学习计划,用于指导学生根据培养基本要求安排学习进度。

新培养方案强调必修学分而不是必修课程,学生可在教学计划之外、培养方案框架之内选课,为自己定做“个人学习计划”,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当然,具体实施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例如,丰富课程资源,就是增大学生选课灵活性的关键。

目前,专业课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选择性有所增强,可以做到5~8门中选1门,其它课程的选择余地还较小,大致是5门选4门。

开拓课程资源仍是当务之急,要尽快做到课程资源是选课要求的2倍,否则学分制的宽松灵活将难以实现。

2、实现课程整合与重组,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

各类课程的体系内容都有所调整。

自然科学
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等,给出总学分要求,不同系具体要求不同,逐步将现代生物学作为共同基础列入培养方案。

专业相关课程,规划了本专业学士学位的最低课程门数和学分要求,对原工程技术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课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整合与重组,专业方向课组按研究生一级(或二级)学科整合,减少课程门数与学分,实现本科-硕士纵向统筹。

增强不同学科的交叉,理工科院系在人文素质方面有较大加强,选课学分由2门3~5学分增加到10个课组中13学分,课程资源、选课范围、选课量都有很大增加;文科院系增加了自然科学方面的学分要求(10~20学分),在数、理、化和计算机等课程方面要求更高更灵活;多数院系都设立了跨学科、跨院系的学分(5~10学分)要求。

例如,中文系和外语系按照大人文类培养的思路,不仅只设本专业的中文(或外语)类课程,而是中文、外语、经济、法律等课程都有相应的比重,拓宽了学科领域,实现大文科中不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同时,积极推进按专业大类统一培养方案,实现宽口径培养,如经管学院五个专业实施统一的经济管理类培养方案,土水学院水利、土木两个专业实行统一的土水类培养方案。

3、加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力度。

“创新教育的本质是人文过程”。

人文素质教育对各个科类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都有重要的作用。

新培养方案中设置了10个人文社科类课组:历史与文化、文学、艺术欣赏与实践、哲学与社会思潮、写作、当代中国与世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管理与法律、科学与技术、国防教育与学生工作,要求学生选择覆盖6个课组的13个学分,使人文社科类课程资源扩展、学分增加、选择性加强。

外语实行以通过清华大学英语水平考试I为标准的目标管理模式,将全校英语课程分层次、分类型供学生选修,增加了课程资源与选择性,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

4、强调实践与研究融入教学过程。

实践与研究工作训练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与。

夏季学期实践环节由基础技能训练、专题研究训练、工程(或社会)实践等部分内容组成;通过综合论文训练,学生本科毕业前须独立完成一篇论文,作为申请学士或硕士学位(本硕统筹学生)的学位论文。

论文训练可以集中进行,也可以用具有同等水平的Project成果或“大学生研究训练”(SRT)项目以及其它课外科技训练活动成果经认定代替,使综合论文训练与科研工作更加紧密结合。

课程教学中提倡学生做课题或项目,积极鼓励设置Project(课题)型、讨论型的课程。

上述培养方案的实施,将涉及各级管理部门以至每一个教师和学生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教学资源的扩充与调整、教学评价体系的改变,以及教学管理机制与管理体制的深层改革,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努力。

二、实施“研究型”教学方式促进学习与研究融入教学过程
推进研究型教学方式的实施,需要进行多种途径的探讨。

一种可选择的途径是,借鉴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特点,通过规范课程教学要素,以“学习和研究相结合”为指导思想,大力加强课程教学和训练主要环节的建设。

所谓“课程教学要素”,其基本含义是:一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必须包括的主要教学环节和教师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

课程教学要素包括质和量两方面,每一教学要素在学时数量安排及成绩评定中,要占有相应的合理的比重;每一教学要素的内涵也要有一定的要求。

当然,数量比重和内涵要求,不同类型的课程应该根据课程的具体情况有所区别。

在今后一个时期内,要着重抓住课程讲授、课堂讨论、作业训练、实践训练、考核以及教材等六个主要教学环节,以上述六个环节作为基本要素,在深化改革中加强规范化建设,把这些环节导向研究型教学方式,加速从单向知识传授的教学型教学向关注创新性教育的研究型教学转变。

1、要把以责任教授为主体的骨干教师担任课程讲授任务,特别是组织名教授上基础课作为研究型大学最重要的教学规范之一,同时要把重点放在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参与课程教学的动员和组织工作,从人事、聘任、教学岗位等方面建立更加有效的激励和管理机制。

具体课程的讲授,
内容应该少、精、宽、新,陈旧的、重复的、微观细节的内容要去除;讲授体系和教材体系要适当分开,避免“照本宣科”;提倡穿插采用提问式、双向交流式的讲课;提倡讲课中有一些“开放式”内容,不要给学生留下的全都是“。

”号,而应多给学生留下一些“?”号(如本课程领域尚未解决的问题、正在探索的课题等)。

总之,应该贯彻“教师少讲,学生多做”的原则。

减少课内讲授学时,扩大课内外学时比例(有的课可达1:3或1:4)。

大力推进“双语”教学,积极创造条件扩大用英语授课并采用英语教材的比重。

2、规范课程的讨论设置,使课程讨论不仅成为帮助学生吸收和深化知识,而且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训练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成为体现研究型大学课程教学特点的重要环节之一。

要从扩大教学助理(TA)岗位配置、TA的资助管理和教学评价等方面,保证课程讨论的实施。

原则上主要课程都应当设立讨论课,讨论课的学时比重及具体形式,不同类型课程可以灵活安排,讨论课一般由主讲教师主持,也可以由教学助理主持。

有些专业性课程提倡单独设置为讨论课。

3、规范作业管理,使作业训练成为提升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

任课教师应把作业(包括习题、案例和设计训练)作为课程教学的必备环节,重点加强综合性较强的研究型、设计型习题、案例和项目设计,提倡适当安排一些“无标准答案”的作业。

由教师制定作业管理和批改程序,确定作业成绩占本门课程总成绩的比例,并负责对TA批改作业的数量监督和质量检查,对TA的教学辅助工作作出评价。

4、规范各类实践环节,使实践环节成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依托。

教学实验、基础工业训练、工程实践、课程设计、项目训练以及“SRT”计划等均纳入本科与研究生培养方案,在教学安排、教学指导的岗位(或工作量)设置以及成绩管理等方面应等同于课程教学任务。

各类课程都应安排适当的实践环节。

改变课堂教学与课外各种实践环节完全脱节的状况,将组织、指导各种课外科技文化活动、读书及研究活动,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

有条件的课程,提倡设置project或者设计性课题,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研究活动。

某些专业性课程提倡以project形式设课。

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取得有创意的优秀成绩者,可以申请提前进入综合论文答辩。

5、转变传统的课程考核观念,使课程考核成为建立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体系的重要导向因素。

要按照学习过程评估和目标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对大多数课程建立新的考核规范。

校、院、系要重新审核课程考核类别(考试或考查),并在培养方案中给予认定,任课教师不可以随意更改。

所有课程原则上都要加强教学过程的阶段考查(作业,实践,项目训练,随堂测验等),并确定阶段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

继续推进考核方式方法改革,提倡开卷、半开卷、以及口试、论文等多样化考核方式,使考试成为一个继续学习的过程。

6、加强教材改革与建设,促进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及时更新。

主要课程教材的内容更新和新教材建设和全校关键教学岗位聘期同步进行。

在关键教学岗位受聘的教师,要负责按照国际一流大学同类教学内容,确定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品种(可以选用或自编);对于发展迅速的领域,要把教材内容的更新当作教学评估的重要依据之一;学校通过“十五”和“985”教材规划,对教材引进、教材编写进行重点支持。

课程教学要素的实施,其实质是以这几个“要素”为载体,推进“研究型”教学方式的落实,这是一项大面积的改革,需要广大教师的投入,同时需要对教师、教学助理(TA)的工作职责管理、工作质量与业绩评价、实践教学与课外活动管理等相关方面进行配套改革与调整,才能取得实效。

三、课内外沟通融合构建鼓励创新的校园氛围
在以知识经济为特点的现代社会,学生的创造性除了通过教学计划内的课程教学、实验、实习等过程加以培养外,还必须借助课外的各种创新实践活动加以丰富和深化,使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向多渠道、开放式、规模化发展。

以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体系为代表的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中具有发展学生个性成长的特殊功能。

教育改革的深化要求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桎梏,消除两个“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界墙”,将以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为重要内容的创新教育,逐渐纳入到正规的教育教学体系中,为学生提供一种全方位培养创新精神的氛围、环境、机会。

新的培养方案在压缩课内学时的同时,大力加强了第二课堂的建设。

发展多种形式的课外科技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推动两个课堂为一体的教育和培养方式,将学生在第二课堂各类实践活动中体现的能力和素质状况以提供成果(包括论文)的方式纳入课内人才培养和教学评价体系,在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骨干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课堂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体系主要包括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简称“SRT”计划)和校内外各类学术科技竞赛。

“SRT”计划,是突出创新培养的研究计划和教学项目,是为加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而设立的,于1996年开始实施。

它的实施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外科技与人文实践活动。

参加对象主要为一至三年级的本科生,在校教师及一~三年级本科生均可申请立项。

“SRT”计划项目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教师的科研项目,二是同学对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实际调研,三是企业界设立的专题项目。

课题的要求首先就是在项目执行的各个环节具有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明确的思路。

“SRT”计划实行导师和同学双向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项目。

与课堂教学相比,“SRT”计划项目中涉及的知识领域更广泛。

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敢于怀疑的批判精神。

学生能做到“以我为主”,进行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分析论证、制定方案、设计或实验、分析总结等方面的独立能力训练。

导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

为保证“SRT”计划有效实施,学校专门成立了校、系两级指导工作组,负责项目的整体规划,并制定了项目审查、检查、验收、评价等相关标准和规范,对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进行管理。

几年来,在指导小组的领导和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SRT”计划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学校对“SRT”计划的投入力度也逐年加大。

从1996年至今,已设立“SRT”项目659项,参加学生人数约2000人次。

各种学科竞赛是实现创新成果竞争交流的有效载体,我校的学生科技赛事历经数十载而不衰。

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成体系、上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发展,营造了浓厚的科技与学术环境。

目前全校已经形成了以“挑战杯”为龙头的系列创新赛事,该竞赛体系包括学校“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展览、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学术报告会、人文与社会科学学术报告会,一年一度的学生科技活动月,以及覆盖全校各学科群的结构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竞赛、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竞赛、环境友好科技竞赛。

每年四月底我校校庆期间举行的学校“挑战杯”学生科展,连续举办了十八届,成为学校校庆期间的一个亮点,参赛的项目累计已逾20000项,平均每年涌现出1000余项课外科技作品。

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学术报告会和人文与社会科学学术报告会分别于上半年和下半年举行。

同学利用课余研究的时间,读书、研究、思考、交流,有理论、有调查、有研讨、有前瞻,从选题到结题直至提出学术报告,主要依靠学生自己。

选题涉及广泛的领域,其中许多是非本专业的跨学科研究,有的还努力尝试从科学与人文的综合上实现认识的突破,还有的同学对老师的某些观点提出了挑战,表现了难得的探索精神与理论勇气。

这一竞赛体系在内容上与专业学习紧密相连,在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每年都吸引了数千名
学生的积极参与,每年都有上千项科技成果问世,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转化为专利成果,为广大学生的创新成果提供广阔的竞争交流舞台。

随着1998年清华大学在国内首先引入创业计划大赛,我校的学生创新教育逐步实现了向创业教育的延伸。

为鼓励师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各类实践活动,学校制定了相关政策,积极推动各项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与课内教学的结合,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融汇。

“SRT”项目结题后,学生可获得相应的学分,教师计入相应的工作量。

同时,一些学生的综合论文训练从“SRT”计划项目中选题。

有些“SRT”项目达到一定水平和工作量,由学生本人向开课系提出申请,经过审核批准,可以取代相关的课程设计乃至综合论文训练。

目前已有17人以“SRT”项目取代了综合论文训练。

对其它各类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通过对活动项目评估,符合“SRT”计划要求、学术水平合格的项目同样获得学分,取代某些课程设计,甚至综合论文训练。

例如,在创新设计大奖赛中取得的优秀成果,可以列入“SRT”计划项目;结构设计竞赛参赛获奖的学生,将免修相关的课程设计任务;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竞赛获奖的参赛小组,将在《人工智能》课程的考评成绩中获得相应加分;而《机械设计》课程更是将机械创新设计竞赛的参赛及技术指导直接纳入到了教学环节中。

这些措施的推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优势,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使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得到了最根本的保障。

这些活动的持续开展,营造出学术上自由讨论,创新思想火花迸发,科研新成果不断涌现的良好氛围。

积极投身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努力探索未知世界在校园内已逐渐蔚然成风。

推进“研究型”教学模式,广泛开展创新性教育,实质上是同一个问题。

这一教学模式的改革,必然伴随着深层的教育思想观念、尤其是教育管理观念的转变,也将牵动教学领域以外多方面的管理机制改革。

我们相信,只要学校各个部门协调配合,新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将展现良好的前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