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之我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理念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之我见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达到“熟练”、“比较熟练”、“会”三个层次,在计算范围上做了“四个为主”和“三个不超过”的明确规定,即“笔算加减法以三、四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五位数;笔算乘除法以乘数、除数是两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三位数乘三位数和相应的除法。
四则混合运算以二、三步的为主,一般不超过四步”和“分数四则计算以分子、分母比较简单的和大部分可以口算的为主”。
那么,如何加强计算教学,提高计算能力呢?
根据我从事二十多年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对计算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口算训练经常化,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估算应用广泛化,培养良好的估算应用意识;简便计算多样化,注重简便计算的实用性;计算教学中菲智力因素训练系统化,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口算训练经常化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小学教育阶段。
口算能力的培养,重在平时,贵在坚持。
无论是小数目还是具有某些特征的数组成的算式,凡能用口算或部分能用口算的尽量用口算解决,这样有利于提高判断能力、反应速度,同时,可以熟练和巩固口算方法,并进一步转化为技能。
要使学生形成较强的口算技能,提高计算能力,就必须在口算
经常化的基础上,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练习。
如1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主要是掌握数形结合,达到熟练。
20以内的加减法,主要是用摆学具或拼手指、脚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具体分析,特别是在三四个数的连加中灵活运用会凑整这一技巧。
此外,还可以采用各种游戏性的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算的热情”,稳定提高口算能力。
二、估算应用广泛化
估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某些计算和测量的结果无法得到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的计算和判断时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近似计算。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估算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猜测、推理、判断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对事物具有综合性和概括性认识的能力。
估算不是乱算,而是一种数学思考,是用比较简便的方法知道计算结果的范围。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估算方法,是提高学生估算能力的基础。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多指导学生掌握一些估算方法。
常用的估算方法主要是通过适当放大或缩小取近似数进行估算,如693扩大8倍大约得多少?当学生计算得出693×8应等于5544时,要求学生用估算的方法检查积的最高位有没有错误。
引导学生判断,693接近700,用700×8等于5600,693小于700,积小于5600是正确的。
三、简便计算多样化
简便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通过简便计算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怎样进行简便计算教学,才能使学生具有灵活的简算能力?
在现在的很多数学课堂上,有时老师出示一道题后,往往是鼓励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当出现很多计算方法后,便会说“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然后就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
我认为,如果教师能把学生的诸多做法放在一起让学生讨论、交流、比较,对课堂中生成的丰富多彩的答案作出有价值的引导,在比较中反思,则会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刻。
如,102与78相乘积是多少?我在学生掌握基本算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进行探究:102×78=(100+2)×78=7800+
156=7956。
以此探究合理、灵活的算法,尽快找到计算捷径,形成灵活多变的计算技能。
四、计算教学非智力因素训练系统化
数学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枯燥乏味的,但是我们在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枯燥乏味的去学习。
学生粗心,题目抄错、计算错误等究其原因很大成分来自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影响。
在计算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系统训练。
(1)、低段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书写习惯
一、二年级在计算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的时间短,自制力差,在计算时注意
训练学生的良好的书写习惯,在学生作业时要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认真审题、抄题,把0~9这10个数字写得端正规范,那么这样长期训练学生在计算中就自然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对于以后的数学学习是相当重要的。
(2)、中段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打草稿习惯
三、四年级学生在数学计算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有序打草稿的习惯。
三、四年级学生刚开始打数学计算草稿,要特别注意让学生打草稿时要注意有序性。
不要东一个西一个,有些学生习惯差,甚至检查时自己也不知道打的草稿在什么地方。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打草稿习惯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草稿纸使用规范化的指导。
指导学生要保持草稿本的整洁,并注意书写的规范性,最好的方法是从左往右、从上往下按顺序书写。
草稿纸上应字迹清楚,书写端正,特别要注意容易写错的数字、符号等。
另外,还要注意草稿本书写的条理性,能注明题号和顺序号,然后解答,这样检查时,就可以方便寻找和核对了;二是对草稿本使用多样化的指导。
许多学生都认为“打草稿”就是当碰到一些复杂的计算题时,将这道题的演算过程认真、清楚地写在草稿本上得出其结果。
除了这样还可以给学生提示,草稿纸不仅仅是用来计算的,此外还可以用它来画一画、折一折、撕一撕等。
例如这样的一道题目:有一根6米长的木条,要锯成每段是5分米的小木条,需要锯几次?解决这个问题,只要学生充分利用手边的草稿纸,撕下一张纸条,按照题目
要求动一动手,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随着年级的升高,一些解题过程是越来越复杂。
比如一些多步计算的应用题,凭空想象很难想得通,可鼓励学生利用草稿纸画画线段图,定会对解题有很大的帮助。
长期这样训练下来,相信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3)高段学生培养良好的反思习惯
五、六年级学生对于自己产生的错误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针对学生的错误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在计算中的错误进
行自我剖析,找出原因。
具有反思意识的学生能通过自己学习中的各环节分析,对自己的学习活动持一种“健康”的怀疑,即有主动的“问题”意识,提出“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只要他们稍微反思一下就能发现,就能够独立地加以改正。
比如,抄错题目中的数据,或对题目理解不够透彻等,只要多读几遍题目就能避免。
学生学会了反思,就相当于给学生请了一位尽心尽责的老师,随时随地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有效指导,从而可以实现自我教育,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教师在引导学生反思解题思路时,不能只停留在解完一道题后满足于得到的结论上,要根据题目的基本特征,进行多角度思考更简单的解题途径,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促使学生反思解题过程,探索解题规律,为以后进一步学习铺平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例如,当学生完成了2+3=5、
5+4=9、2+3+4=9的练习后,让学生想想这三道题有什么联系,不要只为做题而做题。
在数学教学中引进“反思”性学习,就为学生提供了再创造的沃土和新型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