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急危重症救护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泼谷尖锐。
.
17
.
18
二、临床表现
(四)实验室检查: • 多用血液中心肌坏死标记物测定判断: • 实验室检查包括:
1)肌红蛋白 2)肌钙蛋白:是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指标。 3)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其增高的程度能较 准确的反映梗死的范围。
.
19
二、并发症
1、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 总发生率可达50%。轻者:可以恢复。
第二代: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PA)。
第三代: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
.
24
溶栓治疗适应症
➢ 持续胸痛﹥30分钟,含硝酸甘油不缓解。 ➢ 相邻导连或更多导连ST段抬高﹥ 0.1mV或胸导
连抬高﹥ 0.2mV。 ➢ 发病≦6h以内者。 ➢ 发病后6~12h,心电图ST段抬高明显且仍有严
.
5
急救与护理
7.控制感染 8.营养支持 9.防治并发症 10.病情监测:呼吸;心率和血压;体温;意 识;动脉血气分析、脉搏血氧饱和度 11.心理护理 12.基础护理
.
6
第二节 急性心肌梗死(AMI)
概念: 是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是在冠状动 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的血供急 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发生严重而 持久地缺血而导致的心肌坏死。
.
3
实验室检查
• 动脉血气分析 • 心电图 • 胸部影像学检查 • 肺功能检查
.
4
急救与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缓 解支气管痉挛;建立人工气道 2.氧疗 3.增加通气量,减少二氧化碳潴留:机械通 气;合理应用呼吸兴奋剂 4.病因治疗 5.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 6.脱水治疗
• 重者:急性左心衰→急性肺水肿→死亡。
2、心脏破裂:少见
• 游离壁破裂→心包积血、 压塞→死亡。
偶见心室间隔穿孔。
.
20
二、并发症
3、栓塞:
A栓塞:脑、肾、脾、四肢等
V栓塞:下肢V血栓脱落→
肺动脉栓塞。
4、心室壁瘤:常见于左心室。发生率可达5%~20%。
5、心肌梗死后综合症:发生率约10%。于梗死后数周至 数月内出现,可反复发生,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肺 炎,有发烧、胸疼等症状。
心绞痛发作较以往频繁、性质较剧、持续时
间长,硝酸甘油疗效差,诱发因素不明显。
.
10
二、临床表现
(二)典型表现:
1、心前区疼痛:最早、重、长、烦躁、出汗、恐惧, 多发生在清晨。
注意:老年人可出现非典型部位的疼痛,也可为无 痛性心梗
2、心律失常:
多发生在起病1~2天内,
24h内最多见,室性早搏最多;
ST段抬高型心电图动态性改变:
➢ 急性期改变:
• 数小时内:高大T波,二肢不对称
• 数小时后:ST段抬高,弓背向上
• 数小时~2天:病理性Q波,逐渐加深,
R波减低
.
16
二、临床表现
ST段抬高型心电图动态性改变:
➢ 亚急性期改变:
数日~2周:ST段逐渐回落至基线,T波 平坦、倒置。
➢ 慢性期改变:
数周~数月:T波倒置呈“V”形,两肢对称,
心肌收缩力。 (2)使用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可扩展动、静脉。 (3)钙通道阻滞剂:防止心肌用力收缩。硝苯吡啶、
异博定。 (4)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
23
三、救治原则
2、增加心肌氧供 (1)冠状动脉扩张剂: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醇酯 (2)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第一代:尿激酶(UK)、链激酶(SK)或重组链激 酶(rSK)。
.
7
一、病因和诱因
• 基本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管腔严重 狭窄、侧枝循环尚未建立 → 心肌供血不足。
• 在此基础上,一旦发生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 溃、出血和管腔内血栓形成,而使官腔闭塞 从而导致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 而持久的缺血
• >1h → 心肌梗死。
.
8
一、病因和诱因
• 促使斑块破溃、出血及血栓形成的诱因: 1. 晨起6时至12时交感神经活动增加,冠状 动脉张力增加。
现。 • T波倒置,在面向缺血区导联上出现。 • 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
在面向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
.
13
.
14
二、临床表现
2、非ST段抬高型:分两种类型 1)无病理性Q波,普遍性 ST段压低
≥0.1mV。 2)无病理性Q波,也无ST段变化,仅有T
波倒置改变。
.
15
二、临床表现
3、心电图动态性改变:
机制:可能为机体对坏死物质的过敏反应。
.
21
三、救治原则
救治原则: • 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 • 挽救频死心肌,防止梗死扩大。 • 缩小心肌缺血范围。 • 处理严重并发症。 • 改善左心室的收缩功能,防止猝死。
.
22
三、救治原则
1、减少心肌的耗氧量: (1)使用 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可降低心率和
重胸痛者。
➢ 年龄﹤70岁。
.
25
三、救治原则
2、增加心肌氧供
(3)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
(4)冠状动脉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路移植术。
.
26
➢再灌注心肌:
起病3~6h最多在12h内
2. 饱餐及高脂饮食。
3. 重体力活动、情绪过分激动、血压骤升或 用力大便,使冠状动脉痉挛或张力增加。
4. 休克、脱水、出血、外科手术或严重心律 失常致心排血量锐减,冠状动脉供血减少。
.
9
二、临床表现
• 与梗死的面积大小、部位、侧支循环情况有 关。(一)梗死先兆的表现:50%以上的病 人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 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其中 以初发型和恶化型心绞痛最多见。
室颤是入院前主要的死因。
.
11
二、临床表现
(二)典型表现:
3、心源性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 一周内发生。
4、全身症状:发热(1周,38℃)。
5、消化道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有恶 心、呕吐、上腹胀痛。
.
12
二、临床表现
(三)心电图特征性改变: 1、ST段抬高心电图特征性改变: • 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在面向损伤区导联上出
第一节 急性呼吸衰竭
• 概述:指各种原因引起肺通气或换气功能 严重障碍造成机体低氧血症,伴(不伴有) 高碳酸血症,从而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 变的临床综合征
.
1
病因与发病机制
• 1.肺泡通气不足 • 2.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 3.肺内分流 • 4.气体弥散障碍 • 5.氧消耗量增加
.
2
临床表现
• 1.呼吸系统症状:呼吸困难 • 2.发绀:缺氧的典型症状 • 3.神经系统症状:大脑皮层对缺氧最敏感 • 4.循环系统症状:心动过速,血压下降 • 5.其他系统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