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的教育强国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搜狐人物档案:张謇的教育强国梦
“衣食之源,父教育而母实业“
甲午战争之后,面对国势日蹙、民不聊生的中国,张謇毅然弃官从商。
怀揣着“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理想,这位站在科举终点上的迟到状元,在自己的家乡——南通,开启了现代民生教育的辉煌之旅。
张謇敏锐地洞悉到,“惟是国所与立,以民为天。
民之生存,天于衣食。
衣食之源,父教育而母实业“。
他把实业与教育两者的关系比喻为一个家庭的父母双亲,相互补充,相辅相成,至亲至密,缺一不可。
“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基于这一认识,张謇身体力行,在南通兴办实业,辟垦牧,兴水利,筑交通,开医院,一生创办了二十多个企业,可谓座拥通城,富甲一方。
然而,财富的追求并不是目的,他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兴办学校上。
在那个新学刚刚兴起的年代,更多的人提倡办大学,而张謇却认为:“立学校须从小学始,尤须先从师范始。
“他把整个教育事业比作一条源远流长的江河,“师范启其塞,小学导其源,中学正其流,专门别其派,大学会其归“。
他的办学程序是:先师范,后小学,再专门,然后逐步升级,直到大专和大学本科。
于是,1902年,他创建了我国第一所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
而后,本着“立之有本,行之有方,次第有序“的思路,先后在南通这片不大的江海平原上创办了近四百所小学,三所高等学校。
同时,还创办了诸如女子师范、中学和各类专门学校几十所,创办了盲哑师范传习所、女工传习所、贫民工场、流浪人栖流所、妓女济良所等诸多的社会教育机构。
今天,当我们细数一些名校的名称时,总能与张謇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都有他创办或协办的身影。
回首中国近代史,张謇的名字与许多的“第一“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我国第一所聋哑学校、第一所职业学校、第一座民办博物苑、第一座气象台、第一个图书馆……张謇所办的实业与社会事业几乎无一例外地围绕着“教育“,他使所有的非教育部门都承担起了教育职能,把传统的为少数人服务的教育改造成了为多数人服务的教育。
在《欢迎日本青年会来通参观演说》中,他讲道:“致教育方面,全县初级小学校,已有三百余所。
又从全般社会上着眼,为老幼残废、无告之民设计,育婴堂、养老院、残废院、平民工厂等相继观成。
“ 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在现代民生教育上的不懈追求。
张謇的教育实践,纵贯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横贯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社会教育。
所办学校之多,成效之卓著,影响之大,前所未有。
更为重要的是,他的教育实践,改变了封建教育脱离实际、坐而论道的陋习,具备了近代教育实用性的特点。
他用毕生的努力,建构起了南通地区层次和门类齐全,且趋于完整的大教育体系。
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来南通考察后表示:“南通是教育的源泉,吾尤望其成为世界教育之中心也。
“
“学术不可不精,而道德尤不可不讲“
在清末民初这个特定的时期,学习日本与德国教育的世气很盛。
张謇不赞同照搬国外的教育教学方式,而是提倡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
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做德艺兼备的社会人才。
在张謇眼中,道德教育是最重要的。
“学术不可不精,而道德尤不可不讲,首重道德,次则学术“。
为了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他在所办的学校里安排了伦理课,以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来教育和陶冶青年学生,让他们加强自身的修养。
有这样一则故事:张謇每到通州师范视察,必定查看厕所。
他认为国人缺少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是公德行为。
而这,恰恰是文明的标志。
因此,在学生公德的养成上,他强调“教道以严
“。
张謇首重道德的思想从他创办的诸多学校的校训中可见一斑。
如南通大学农科的“勤苦俭朴“、盲哑学校的“勤俭“、南通中学的“诚恒“、南通师范的“坚苦自立,忠实不欺“等。
就连他给儿子书房里的对联中,都题有“白饭道德黄金时间“的字样。
可见,张謇对道德为首的推崇。
在张謇的眼里,同样重要的是教育实践。
如果仅仅将实践看作是教学的一个环节或者教学的一种手段,那是不合张謇本意的。
张謇认为,实践具有人格锻炼、意趣培养、性情陶冶、习惯养成、道德训育的特别意义。
“在实践室内,当锻炼一种耐烦劳之习惯“。
如果没有在实践中养成必需的职业素质及其德行,就不能“更进社会“,成为优秀的职业人。
“行之不力,终由知之不真“,他要求学生“负责任,知实践,务合群,增阅历,练能力“。
在这种教育思想的指导之下,他注重学生各种技能的训练和提高。
为此,他在自己的企业中设立了手工操作室,不惜重金来购买设备,开办实验室和实习工场,为学生的实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在举办农校过程中,建起了各种实验场,要求学生亲自调查研究,并且把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推广到生产生活中。
在师范教育中,他从师范教育的特点出发,为师范生提供实验基地。
“寻常师范中,亦必立一小学校,为师范生实践教授之地。
“张謇要求师范生在最后一学期,必须到附属小学实习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张謇提倡塑造国民健康体魄,强调学生要具有“武备精神“(体育),即培养学生有健康体魄、尚武精神,将来能承担起捍卫国家的重任。
他要求在男女各校中,体育应与其他学科并重,提倡开展各种球艺和武术比赛。
为此,他出资兴建了体育场,举办运动会,这在我国近代史上亦属罕见。
如果说张謇重视德育是受传统儒家道德思想的影响,那么注重实践教育与体育健康的思想则与今天的教育如出一辙。
我们不得不叹服,早在百年前的张謇已经用高瞻的目光洞悉了现代教育的真谛。
“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不与草木同朽“
史料上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1910年的初春,张謇从崇明岛的工厂坐船到启东,上岸后坐马车前往自己的垦牧公司。
连日阴雨,道路泥泞,颠簸难行。
车上的张謇心想,如果小学生在这样的天气上学,必定比自己艰难百倍,自己先前设定的25方里建一所学校的计划,对于学生而言,是多有不便的。
于是,他回来后,再次调整教育规划,16方里建一所小学,后来又进一步调整,拟九方里建一所小学。
这个故事与张謇办学兴实业的诸多壮举相比,细如尘嚣,但透露出的教育情怀却细腻而温厚。
这样的教育情怀不仅表现在他力邀国学大师王国维、古文专家朱东润和史学家罗振玉等名师来师范任教上课,还表现在他变卖实业,甚至卖字筹款,倾其所有支撑学校运转上。
张謇的孙子张绪武先生回忆其祖父在师范办学时,讲了这样一段故事:临近开学了,老人总会亲自掌着油灯,去查看每一间教室的门牌,并亲手将其钉牢。
说到这里,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位手执灯烛的老人,努力地以萤烛之光给周围以光亮。
对于一个诺大的中国而言,这样的光亮弥足珍贵。
然而,张謇终究不是孤独的。
他的行为开启了中国近代教育风气之先,给中国社会转型过渡期以脊梁般的支撑。
他倡导师范教育,推广义务教育,重视女子教育和儿童教育,关注武备教育等,无不站在时代的前列,引领潮流。
百年后的今天,张謇所留的“有用事业“已经“与草木同生“,蔚为大观。
张謇倾个人之力,用行动把现代民生教育落实到最为细处,展现了一位教育实践家的独特魅力与社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