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唐文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政治改革与文体文风改革
一、中唐士人的中兴愿望
安史之乱后,世风日下,藩镇割据,吏治腐败,民贫政乱,面对严峻的局面,一部分士人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慨然奋起,参政议政,思欲变革,以期王朝中兴。
二、儒学思潮及其所触发的文体文风改革
伴随着强烈的中兴愿望,是复兴儒学的思潮。韩愈、柳宗元将复兴儒学的思潮推向高潮。由此而触发了文体文风改革。
第二节 倡导古文的理论主张
一、唐代的骈文
骈文发展到唐代,已统治文坛400多年,其华美的形式往往成了表达思想、反映现实的障碍。
二、韩愈、柳宗元的古文理论
从初唐以来,萧颍士、梁肃、柳冕等人,不断对骈文提出批评,主张文体革新。
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韩愈、柳宗元提出了更为明确、更具有现实针对性的古文理论。主要主张是:其一,“文以明道”、“文以载道”,这是韩、柳古文运动理论的核心。其二,重道也重文。其三,为文贵在创新,反对因袭。其四,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和文章的情感力量;倡导“文气”说和“不平则鸣”说。
第三节 韩、柳散文的艺术成就
一、散体文的缓慢发展过程:
1、唐初已有一些总结历史、议论时政的文章,已较少浮词赘典,骈体中多杂散语单句,用笔简劲,显示了文风转变的契机。
2、陈子昂提倡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在唐代前期文风的转变上起了关键作用。
3、李白、王维的书信和抒情小文,是盛唐时期的“诗人之文”,独具特色。天宝中期以后,文章由骈而散已成不可阻挡之势。除少数作者之外,这时的散体文似乎还不具备与骈体文一争高下的实力,这一情形的改变以及文体文风改革的成功,是在韩愈、柳宗元的手中完成的。
二、韩、柳的开拓:
1、在勇于创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散文美学传统;
2、将浓郁的情感注入散文之中,大大强化了散文的抒情特征和艺术魅力,把古文提高到了真正的文学境地。
三、韩愈的散文:
1、论说文 《师说》等重在宣扬道统和复儒思想,少文采,但反映现实,揭露矛盾,有一种反流俗、反传统的力量,行文中充满强烈的情感。
2、杂文 《杂说》等冷讽热嘲,议论犀利,短小精悍,构思精巧,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3、传记、碑志 长于叙事状物,叙议相生。人物描写栩栩如生,有的近乎用小说笔法。
【作品讲读】
●《进学解》 在形式上,作者模仿西汉东方朔《答客难》、扬雄《解嘲》,通过先生议论、学生问难、先生作答的论辩方式,阐明观点,抒写感情。文字的后面,则是韩先生的满腹牢骚,充满了不平之鸣。整个文章论说畅所欲言,骈散
兼行,在宏大气势之中整齐流畅。语言形象鲜明,凝炼精警,如“爬罗剔抉”、“刮垢磨光”、“含英咀华”“诘屈聱牙”、“兼收并蓄”、“动辄得咎”等,现在已然成为今天常用的成语。
四、柳宗元的散文
1、柳宗元的杂文有两个特征:一是正话反说,借问答体抒发自己被贬被弃的一腔忧愤。二是巧借形似之物,抨击政敌和现实。《三戒》等寓言文结构短小且极富哲理,其传记文和抒情文也有不少佳作。
2、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也是作者悲剧人生和审美体验的结晶。由意在渲泄悲情到艺术的表现自然,将悲情沉潜于作品之中,形成了柳宗元山水游记“凄神寒骨”之美的特色。其代表作是《永州八记》。
第四节 晚唐古文的衰落与骈文的复兴
一、古文的衰落与晚唐小品
韩、柳之后,古文逐渐走向衰落,但小品文异军突起,大放光彩,这是韩、柳杂说、寓言小品等类文体在新形势下的继续和发展。小品有三个特点:一是篇幅短小精悍;二是多为刺时之作,有的放矢,批判性强;三是情感炽烈,生气贯注。其代表作家有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人。
二、李商隐等人的骈文
晚唐一部分文人寄情声色之乐,追求形式之美,于是骈文卷土重来,呈现出再度复古的形貌,但其中也有佳作。其代表作家有令狐楚、李商隐、杜牧、温庭筠、段成式等人。
[精读作品]
王 勃:﹡滕王阁序
韩 愈:﹡进学解 张中丞传后序
柳宗元:三戒 鈷鉧潭西小丘记 段太尉逸事状
罗 隐:英雄之言
[阅读篇目]
韩 愈:原毁 师说 祭十二郎文 送孟东野序
柳宗元:蝜蝂传 始得西山宴游记 ﹡小石潭记
杜 牧:﹡阿房宫赋
皮日休:读《司马法》
罗 隐:英雄之言
第八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教学要点】 本章的重点是了解传奇在唐代发展的三个阶段,阅读重要的作家作品,主要是《李娃传》、《莺莺传》、《南柯太守传》、《柳毅传》、《霍小玉传》。对变文作一般性了解。`
第一节 唐 传 奇
一、由发轫到高潮再到低潮的发展过程
唐传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初、盛唐为发轫期,也是由六朝志怪到成熟的唐传奇之间的一个过渡,代表作家、作品有王度《古镜记》、无名氏《补江总白猿传》、张鷟《游仙窟》;中唐为兴盛期,传奇题材由神怪逐渐转向现实生活,艺术成就较高,代表作家、作品有陈玄祐《离魂记》、沈既济《枕中记》、陈鸿《长恨传》、白行简《李娃传》、元稹《莺莺传》、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李朝威《柳毅传》、蒋防《霍小玉传》;晚唐为衰落期,作品数量有增无减,但
质量下降。但另一特点是出现了大批传奇专集代表作家、作品牛僧儒《玄怪录》、李复言《续玄怪录》、裴铏《传奇》、杜光庭《虬髯客传》。
二、作意与虚构性情节结构、人物描写、修辞
1、“有意为小说”的虚构想象;
2、跌宕起伏、充满戏剧性的情节和精巧的结构;
3、通过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场景描写、对比、衬托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4、叙事简洁明快,人物对话生动传神,词汇丰富,句式多变。
第二节 俗讲与变文
一、俗讲与讲经文
1、佛教的传播与我国固有的说唱艺术的结合,产生了俗讲与讲经文。
2、俗讲与讲经文的形式和内容。
二、转变与变文
1、唐五代时与俗讲同时流行的还有“转变”,即说唱变文。
2、变文的特点及四类题材。
3、变文对后代说唱文学和戏曲文学的影响。
[讲读作品]
李朝威:柳毅传
白行简:李娃传
元 稹:莺莺传
第九章 晚唐诗歌
【教学要点】 晚唐诗歌不及盛唐、中唐繁荣,但也有一些著名诗人,诗风也有新的变化。本章了解晚唐诗风的新变化和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罗隐、杜荀鹤等人的创作情况。重点了解杜牧和李商隐诗歌的创作情况。李商隐的诗歌创作在晚唐独树一帜,但因其刻意求深,用典过多,多用比兴,造成了他的较难懂,这也是学习本章内容的一个难点。
第一节 杜牧与晚唐怀古咏史诗
1、晚唐怀古咏史诗大增,是社会衰败中士人怀古伤今情绪的反映。
2、杜牧的生平。
3、杜牧的诗歌创作,有一些反映现实政治和社会生活题材的,但最出色的是其怀古咏史诗。他的怀古咏史诗,多数是抒写对于历史上繁荣昌盛局面消逝的伤悼情绪。也有不少是借题发挥,表现自己的政治感慨与识见。
【作品讲读】
●《赤壁》 前两句由折戟起兴,后两句以假设从反面来写赤壁之战对东吴的重要性,但却从大小乔落笔写社稷存亡、生民涂碳,形象巧妙。
●《泊秦淮》 秦淮月夜,凄惘迷离,再加“酒家”夜市,仿佛已经看见了公子王孙们的醉生梦死,歌儿舞女们的浅斟低唱,似乎晚唐的时代气氛中又隐约闪现着六朝绮靡的生活影子。“商女”唱着《后庭花》自然又把人的思绪引回到对陈代亡国悲剧的追忆中。诗人以冷眼看时事,以醒目观醉者,以历史讽现实:多少王朝的衰败,就是这样在人们醉生梦死、纸醉金迷的享乐声中不知不觉地酿成的。秦淮河就曾见证过多少这样的亡国故事啊! 此诗将现实和历史串联,议论和感慨结合,含蓄委婉,寓意深远。
●《过华清宫》 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对唐玄宗、杨贵妃荒淫误国的故事加以艺术概括,既巧妙地总结了
历史,又深刻地讽喻唐玄宗、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
4、杜牧诗的艺术特色。 杜牧的诗众体兼备,内容丰富,情调豪放爽朗,风格清新俊逸。他的近体诗,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尤其七言绝句名篇语言精炼含蓄,格调明快清丽,风格俊爽豪逸。杜牧诗歌的语言风格既绚丽多采,又清新自然;既明丽爽俊,又含蓄委婉,既风流华美,又神韵疏朗。李商隐《杜司勋》:“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道出了杜牧诗壮怀伟抱与伤春伤别的绮思柔情交织在一起的豪放爽朗、清新俊逸的艺术特征。
第二节 李商隐与艳丽诗风
一、李商隐的生平与诗歌内容
1、李商隐的人生遭遇及其灵心善感的气质。李商隐生当末世,早岁孤贫,后又陷于党争之中,抑郁不得志,终年丧妻,一生之中屡屡为情爱而痛苦。这样的生或遭际,形成了他忧郁感伤的性格。同时他又天赋才情,灵心善感,感情丰富细腻,这综合起来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2、李商隐的诗歌内容——①政治诗、②咏史诗、③咏怀诗、④咏物诗、⑤爱情诗——晚唐时代生活与时代心理的写照。
二、朦胧多义与对心灵世界的开拓
1、中唐后期以来尤其是李贺的诗歌创作中,出现了三种值得注意的走向:一、情爱与绮艳题材增长,齐梁声色又渐渐潜回唐代诗苑;二、追求细美幽约;三、重主观、重心灵世界的表现。李商隐正是受这一走向推动,在表现包括爱情在内的心灵世界方面作了重大开拓,同时创造了“绮密瑰妍”的诗美。
2、李商隐的抒情诗,情调幽美。他致力于情思意绪的体验、把握与再现,用以状其情绪的多是一些精美之物。表达上又采用幽微隐约、迂回曲折的方式。
3、李商隐的抒情诗,为了表现复杂矛盾甚至惆怅莫名的情绪,他善于把心灵中的朦胧图景,化为恍惚迷离的诗的意象,遂形成如雾里看花的朦胧诗境,词义飘渺难寻,且又与亲切可感的情丝意象常常统一在一起,令人感到他的诗难懂,但又人人爱读。
4、李商隐无题一类诗歌,境界和情思的朦胧,在内涵上也就往往具有多义性。李诗的多义性,跟独特的意象及其组合、用典等有关,更主要的,在于把心灵世界作为表现的对象,重在对人物心境的挖掘与开拓。
【作品讲读】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以“无题”为诗题,乃李商隐的创造。因为无题,所以有些诗的主旨便不易明白,而产生了不同理解。道此诗向来解释纷歧,或曰言情,或云托意君臣之难遇。即以言情而论,亦难知其属情者为何人。一般理解本诗是写“失恋悲哀”,表达出刻骨铭心
的相思之苦。今人刘学楷、余恕成有《李商隐诗歌集解》云:“首章系追忆昨夜所参预之一次贵家后堂宴会。星晨好风,渲染良夜气氛;画楼西畔桂堂东,盛宴良会之所。身无一联,谓彼此身虽不能相亲相接,效彩凤之双飞,心则固如灵犀一线,相通相应。腹联送钩射覆,酒暖灯红,正写盛宴热闹情景,而觥筹交错之间,双方目成心会之情可想。……末联则谓晨鼓催人,不得久留其间,走马应官,赴职兰台之际,不禁有身如转蓬之叹也。‘听鼓应官’与下首‘一夜’相应,盖昨夜之宴,竟彻夜达晓矣。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首句言相见难得,而离别则更难以让人忍受。次句言离别之时正当暮春时分,则其难堪更添一层。三、四句以春蚕、蜡炬为比兴,上句情思缠绵,下句语气沉痛,言相爱之生死相与,九死不悔。五、六句从对面写来,暗含离人相思,心心相印之意。并示关切、珍重之意。结尾用典,以希望作结,但“虚无缥缈”泄露的又是隐隐的失望。
●《夜雨寄北》 三四两句在时空上作了一次跳跃,从今日异地思念跳跃到将来相会的温馨场景,共剪窗烛,却又在谈论现在我的生活,这样不说自己现在如何的思念之苦,却以将来团圆的甜蜜温馨反衬现在的孤寂。于是未来的乐衬托今夜的苦,今夜的苦又成为未来剪烛夜话的话题,增添重聚的乐。四句回环往复,明白如话,却又曲折深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清?何焯评曰:“水精如意玉连环”
●《锦瑟》 此诗乃义山诗之代表作,但颇难解说。元好问《论诗绝句》云:“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发出了难解的感叹。历代以来,众说纷纭,大致有:咏令狐楚家青衣(恋情)、咏锦瑟、自伤生平、悼亡、政治寄托、诗序、寄托不明、自寓创作等说法。可参看今人刘学楷、余恕成有《李商隐诗歌集解》。
三、凄艳浑融的风格
1、李商隐诗将盛唐诗的壮丽转为凄艳,又将凄艳通于浑融,在艺术上具有博大的气象和完整性。
2、李商隐诗与齐、梁诗歌的比较。李诗中爱情和绮丽题材比重较多,这无异与齐梁诗有渊源关系。但齐梁诗重声色乏性情,李诗则侧重于感情的表达,刻骨铭心而又执著忠贞,其品位、境界远处齐梁诗之上。
3、李商隐诗与阮籍诗歌的比较。李商隐诗与阮籍皆难解,但在写法上李商隐主情,努力表现情感的本原状态;阮籍主理,以玄学观照方式入诗,借带哲理性幻设的、虚化的事写景抒情,隐约地暗示诗旨。
4、李商隐诗与李贺诗的比较。李商隐诗受李贺诗影响,但却无李贺诗的奇诡,李商隐作诗才思绵
密,既有沉郁之致,又精美妥帖。李商隐诗脱离了李贺诗的词诡调激,归于温润纯熟。
5、李商隐诗与杜甫诗的比较。李商隐向杜甫学习,其在诗歌的浑融境界上相抵,不同的是杜甫向外,诗思在社会江山朝市盘旋,诗境与社会自然直接沟通。李商隐却向内在心灵世界,浩浩茫茫,扑朔迷离。
第三节 苦吟诗人
晚唐苦吟诗人的代表人物是贾岛和姚合。他们作诗的态度是“苦吟”,几乎达到了呕心沥血的程度,其作诗的认真态度是应该肯定的,有不少脍炙人口的佳句。但诗境狭窄,有佳句而无佳篇,内容不足而一味苦吟,不免琢伤元气,减损诗美,露出小家习气。
第四节 隐士情怀与淡泊诗风
晚唐后期,唐王朝进入动乱阶段。文人在仕途上不仅较前更难有所作为,且常有性命之虞。环境险恶,一些人把功名看得淡了。平安闲放,终老烟霞,成为生活上的追求目标。精神上则尽量做到不受外界干扰,一切淡然处之,努力保持内心的闲适、恬静。陆龟蒙、皮日休、司空图等人的诗歌,突出的表现了这种避世心态与淡泊情怀。
第五节 乱离之感与时事讽谕
唐末的郑谷、罗隐、韦庄等诗人,历经易代之际的种种劫难,在他们的诗中,或反映时代的离乱,充满悲凉的气韵,如郑谷、韦庄;或讽谕时事,如罗隐。但其伤时讽世之作成就不算突出,与其极其动乱的社会情况相对照,其诗歌对社会的反映是不够的。这都基于他们对时代由失望痛苦到近于绝望的心理。哀莫大于心死,诗人在对时代失去最后一点信心与希望的时候,诗境便再也难有大的开拓,唐诗也就自然降下了帷幕。
本章作品讲授篇目:
杜 牧:﹡早雁 ﹡过华清宫三绝句 ﹡赤壁 ﹡山行 ﹡泊秦淮
﹡江南春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李商隐 安定城楼 ﹡贾生 ﹡夜雨寄北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昨夜星辰昨夜风)
﹡锦瑟 隋宫 马嵬 ﹡嫦娥 ﹡乐游原
贾 岛:﹡题李凝幽居 ﹡送无可上人
温庭筠:﹡商山早行 春愁曲
鹿龟蒙、皮日休:春夕酒醒
第十章 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
【教学要点】 学习本章首先了解词的概念及其兴起的原因,同时注意音乐和词的关系。对于晚唐词重点掌握温庭筠的词。五代西蜀词掌握西蜀花间词派的韦庄。五代南唐词重点掌握李煜的词。
第一节 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
一、燕乐的兴起
1、词的概念及与诗的区别。词原配合对隋唐以来新兴燕乐歌唱的歌词,后来逐渐脱离音乐,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在唐代称为曲子词,后来简称词。曲子时就音乐而言的。词又叫诗余、乐府、长短句;亦称乐章、歌曲、倚声、琴趣
等。
2、词是“倚声填词”,而词所配的是隋唐新起的燕(宴)乐。燕乐是中原音乐融合胡乐(主要是西域音乐)的产物。
二、词的起源
1、词的起源跟唐代经济发展、五七言诗繁荣、燕乐的兴起有密切的关系。还与酒令著词有关。
2、词起源于民间。敦煌曲子词大多为民间词作品。其拙朴的风格,保存了早期词的原貌,同时还具有民间词向文人词过渡的特征。
三、早期文人词
盛唐和中唐的一些诗人如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向民间词学习,开始了词的创作。早期文人词的特点反映的生活内容比较广阔,既有边塞风光,又有江南景色,并非只是局限在离愁别恨、男女恋情的范围中,大多数词风格轻快活泼,语言朴素清新。这写都显示出他们受了民间词的影响,与敦煌曲子词较为接近。早期文人词多限于小令,没有长调。
第二节 温庭筠及其他花间词人
一、《花间集》的编辑及其花间词派、花间词风
五代后蜀赵崇祚辑于广政三年(940)选录晚唐五代温庭筠、韦庄、皇甫松等十八人词500 首,编为《花间集》十卷。《花间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代表人物是温庭筠和韦庄(并称“温韦”),其中温又有“花间鼻祖”之称。花间词派因《花间集》而得名。欧阳炯《花间集序》描述西蜀词人的创作情景:“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无不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倡风。” 在这种生活背景和文艺风气下所写的词都是供歌筵酒席宴演唱,内容不离伤春伤别,场景无非洞房密室、歌筵酒席。文采繁华,轻柔艳丽,词风自然缛采轻艳,绮靡温馥,充溢着脂香腻粉的气味。
二、花间派的鼻祖温庭筠
温庭筠精通音律,是晚唐第一个大力作词的人,《花间集》收入其词六十六首词。温庭筠的词风并不单一,有一些境界阔大之作,也有一些较为清丽疏朗通俗明快之作,但总体上多写闺阁题材,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评其词:“精妙绝人,然类不出乎绮怨。”词风秾艳细腻,绵密隐约,代表了缛采轻艳的花间词风。其诗与李商隐齐名,号“温李”。
三、韦庄的词
韦庄擅长写诗,其诗今存约三百余首,词与温庭筠齐名,称“温韦”,《花间集》收其词48首。韦庄的词集有花间词共同的婉媚、柔丽、轻艳媚的风格,但又有自己的特征。他的又些词直抒胸臆,笔调清疏,清秀飘逸,与温词的秾艳相反。
第三节 李煜及其他南唐词人
一、冯延巳的词
冯延巳词作数量居五代词人之首,其词内容虽不出花间词范围,仍以相思离别、花柳风情为题材
,但却能着力表现人物的心境意绪,造成多方面给的启示与联想。王国维《人间词话》谓冯词“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与中、后二主词皆在花间范围之外”
【作品讲读】
●《谒金门?风乍起》首二句寓情于景,以春风吹动池水,来写人物内心情绪的变化,巧妙含蓄。接着刻画这位贵妇的动作,“闲引”暗示无所事事,闲的无聊。“鸳鸯”嬉戏反衬人的孤独。手挼杏蕊点出女子,心烦意乱若有所失。上片由景入情,以景抒情,把情与景交融成浑然一体。下片“独倚”、“斜坠”两句承上片结句而来写其寂寞惆怅,结句情趣却又陡然一转,用“举头闻鹊喜”暗示她所思之人就要回家,使气氛转为欢快,造成抒情曲折,词意跌宕的艺术效果。
二、中主李璟的词
中主李璟存词四首,蕴含深刻的忧患意识,和后主李煜的词境较接近。代表作为《摊破浣溪沙》
【作品讲读】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消翠叶残》 上片即景生情,用深秋的萧条凄冷来表示人物内心的极度痛苦哀怨。下片写人,情中有景,梦回之时,在细雨迷茫中,凭栏吹笙,远望怀人,不禁情思忧怨。笙曲是凄凉哀愁的,吹笙人也是泣泪涟涟,将思妇的愁怨描写发挥到了极致。
三、后主李煜的词
李煜多才多艺,工书善画,通晓音律,是唐五代词人中成就最高的。今存词约35首左右,他的词以亡国(39岁)被俘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不加掩饰地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近花间;后期词写故国之思、亡国之恨,一任真实情感倾泻,涕泪交流,至情至真,而较少有理性节制,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本色而不雕琢,多用口语和白描,丽质天成。王国维《人间词话》:“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概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后期作品而言。“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是说后主词已不局限于娱宾佐观、男女相思,而成为文人士大夫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工具,扩展了词表现生活和抒发感情的能力,这也正是李煜的贡献所在。
【作品讲读】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化抽象为形象,喻愁之广,之深,之久,之泛滥汹涌,之滚滚不息,设喻极巧,乃写愁之名句。
[精读作品]
敦煌词:*鹊踏枝(叵耐灵鹊)
李 白:﹡菩萨蛮(平林漠漠)
白居易:﹡忆江南(其一)
韦应物:﹡调笑令(胡马)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 ﹡梦江南(梳洗罢)
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李 煜:﹡乌夜啼(无言独上) ﹡虞美人(春花秋月) ﹡浪淘沙令(帘外
雨潺潺)
[阅读篇目]
敦煌词:﹡菩萨蛮(枕前发尽) 望江南(莫攀我)
李 白:﹡﹡忆秦娥(箫声咽)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
戴叔伦:﹡调笑令(边草)
温庭筠: 更漏子(玉炉香)
韦 庄:﹡菩萨蛮(人人尽说)
李 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
李 煜:玉楼春(晓妆初了) ﹡乌夜啼(林花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