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行政问责制发展过程中的三大转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责和义务 的履行 情况而实施 的 ,并 要求其承担 否定性 结果 的一种社会 活动”l 5 】 。其 中,问责 的主体 是 公 民及公 民组织 ,问责的客体包括各级政府及其公务人员 ,问责 的内容涵盖 了政务执行过程 中包括政策 的制定 、执行 、效果 的评估 以及在管理过程 中的诸如用人不 善 、监 察不当及决 策失误 等。因此 ,公务 人 员在 日常工作 中不仅要面对上级领导 的视察 和监督 ,同时也 在接受 广大人 民群众 的考察 和检验 ,且我 国 是人 民民主专政 的社会 主义 国家 ,一切权力属 于人民 ,政府 权力是 由人 民委托赋予的 ,政府在拥有权力 的同时也被赋予相应 的责任 ,因此政府及其公 务人 员必须对 人 民的公共 意志和利益负责 ,对选 民或选 民 代表机构负责。 【 6 公 民问责制 的发展在加强公 民参与 、 增强公 民的问责意识的同时还要完善政务公开机制 ,
保障公 民的知情权 和参 与权 ;不但要建 立畅通 的问责渠道和完善的问责程序和制度 ,而且要保 障公 民问 责的权利 ,健全公民问责权利保护制度 。
三、从行政 问责 向公 务 问责转 向
问责制度 的产 生在一定 程度 上增强 了政府 的责任意识 的同时 ,也改变 了公 民对于原来 “ 官本位”思 想中 “ 官最 大 ,一切 官说 了算 ”的看法 。但与此 同时 ,行政 问责制 的局 限性也充分地暴露 出来 ,不仅存
异体 问责 的转变就显得尤 为紧要 。与此 同时 ,政府 问责制既是对政府官员失责行为的一种责任追惩机制 , 也是保 障政 府官员 忠实履 行责任 的一种激励 机制。 『 3 所谓 “ 异体”, 主要指行政系统之外的其他组织机构 , 主要包 括人 民代表大会 、司法机关 ( 法院和检察 院 )、民主党 派 、社会 团体 、新 闻媒体和公 民等。异体 问责从 外部对行政系统进行 监督 和 问责 ,在体制 上避免 了 内部问责 的形式化 、封 闭性 、效率低等 问题 。
公权力 的运用 和监督也越来 越受到关注和讨论 。政府作 为权利 的主体 机构 ,如果享 有权力 而不承担相应 的责任 ,必然 意味着 公共权 力的无 限膨胀 与扩张 ,最终必然威胁 民众权 利 的实现 。Ⅲ因而 ,同体 问责就
显得尤为必要 。通常认 为 ,同体问责属于 内部监督 ,即在整个行 政系统 内部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和考察 , 这种上问下责 的问责模式在 初始阶段对于提高责任 意识 、加强 内部监 督确实起 到了积极 作用 ,而且基 于 内部的 问责往往更能熟悉整个 流程和工作 ,有利于对工作 的了解 和实际考评 。但是 内部问责最大的弊端 就在于整个问责体系 的封 闭性 ,由于所有 的问责工作和 流程是处 于内部封 闭的系统 之 中,旁人无从 了解
人 民代 表大会 、司法机关 、民主党派是政府体 系外 的 “ 异体 ”的话 ,那么公 民、社会 团体则是政府体系
① 作者简介 :李晓茯 ( 1 9 8 7 一 ),女,河北省张家口市人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 2 0 1 1 级硕士研 究生,
主要 从 事行 政改 革 方面 的研 究。
关键词 :问责制
行政 问责
公 共权力


从 同体 问责 向异体 问责转 向
A 2 0 0 3年 “ 非典”事件我 国建立行 政问责制度 以来 , “ 7・ 2 3 ” 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 的问 责处理成为继 “ 非典 ”之后我国问责制发展进 程中的另一标 志性事件 。随着 民主制度改革 的推进和实施 ,
税 务 、公安和法 院等部 门工作人员常常要妥协 于上级领 导干预等外部压力 ,冒违规违法 的风险 ,作错误
的选 择”l 2 ] 。由于同体 问责 的主体单一 ,问责 者与问责对象 同属一个行政体 系的上下级关 系导致 的问责
不 规范 、问责不彻底 、问责 不公平 、问责不公开 、问责力度 弱 、问责效用差等一系列问题 ,同体问责 向
0 6 3
中国社会 科 学研 究论丛 2 0 1 3 卷第 1 辑
之外 “ 异体 ”的 “ 异体 ” ,因此 ,在异体问责制 中,要加强和深化公 民参与监督与 问责 ,使其成为异体
问责 的又一关键 。
二、从政府 问责 向公 民问责转 向
要形成政府 与公 民之间的 良性互动 ,还要使政府与公 民的关系从政府 向公 民单 向公开信息 ,转变 到 公 民的积极参与上来 。只有人 民群众真正 了解政府决策 和行动 的全过程 ,才能真正实现对政府 的强有力 监 督。『 4 行政 问责 问题 的著名研究者周亚越认 为 ,公 民问责 “ 就是指公 民针对各级政府及其官员承担 的
和过问 ,只是体系 内部 的监 察和 自省 ,特别是在科层制 的层级 系统中 ,上问下责很容易做到 ,而下问上 责通常是十分 困难 的。且不 说下级对上级 的监督在实际工作 中形 同虚设 ,即便是上 级对 于下级的监 督和 管理也往往处在人情世故 的纠缠 中,这种 刚性制度 与柔性人情 难 以平衡带来的冲突和压力 ,使得 “ 一些
由于我 国实行的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 下的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 ,因此 ,人 民代 表大会是问责中最重要的问责
主体 ,加 强人大 的问责权力 是深化 问责 的核心 。然 而就 异体问责而言 ,由于在一定程度上立法 、司法 、
行政 同属 于国家体系 的三大组成部 分 ,三个体系既相互独立 又相互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助共同管理 国家事务 ,因而如果说
论我 国行政 问责制 发展过程 中的三大转 向
李晓茯 ①
摘要 :问责制作 为 中国 当代社 会主义政治体制 改革和制度创新 的重要 组成部分 ,不仅 是我 国行政改
革的题 中之 意 ,也是 我 国迈向责任政府的 重要一 步。回顾 改革开放 以来我 国行政改革的发展历程 ,问责
制经历 的三 大转 向使其不断 向科学 、人 本 、高效的 目标发展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