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三萜类化合物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三萜及其皂苷
Chapter 7 Triterpenoids & it’s
saponins
本章内容
一、概述 二、结构与分类 三、理化性质 四、提取与分离 五、结构测定
第一节 概 述
三萜 (triterpenes):多数通式为 (C5H8)6,基本母核含30个碳原 子。
三萜皂苷 (Triterpenoid Glycosides):
21 20 22
24
26
12 18
23 17
25 27
H 11
13
1 19
9
14
16 15
2
10
3
5 4
H
28 29 H 6
8 30
7
羊毛脂甾烷
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四环三萜主要有以下类型。
1、羊毛脂甾烷型 (Lanostanes) 2、大戟烷型 (euphane) 3、达玛烷型 (Dammaranes) 4、葫芦烷型 (Cucurbitanes) 5、原萜烷型 (protostane) 6、楝烷型 (Meliacanes) 7、环菠萝蜜烷型 (cycloartane) 8、甘遂烷型 (Tirucallanes)
叶植物、动物及海洋生物中均有分布,双子叶植物中分布最多。 生源途径 三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从生源来看,是由鲨烯 (squalene) 通过不同的环化方式转变而来的,而鲨烯是由焦磷酸金合欢酯 (farnesyl pyrophosphate,FPP) 尾尾缩合生成。
第二节 三萜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膜荚黄芪,具有补气,强壮之功效。从其中 分离鉴定的皂苷有近20个,多数皂苷的苷元 为环黄芪醇,少数为黄芪醇。环黄芪醇在黄 芪中与糖结合成单糖链、双糖链或三糖链皂 苷的形式而存在。 黄芪苷Ⅶ (astragaloside Ⅶ) 则是自然界发现 的第一个三糖链三萜苷。
R1
环黄芪醇
H
黄芪苷Ⅰ xyl(2,3-diAc)
黄芪苷V glc(1→2)xyl-
黄芪苷Ⅶ
xyl
R2 R3 HH glc H H glc glc glc
六、五环三萜 (Pentacyclic Triterpenoids)
1、齐墩果烷型 (Oleananes);β-香树脂烷(β-amyrane) 2、乌苏烷型 (Ursanes);α-香树脂烷(α-amyrane) 3、羽扇豆烷型(Lupanes) 4、木栓烷型(Friedelanes)
1. 齐墩果烷 (oleanane) 型,又称-香树脂烷 (-amyrane) 型。 分布极为广泛,主要分布在豆科、五加科。 基本碳架是多氢蒎的五环母核,环的构型为A/B环、B/C环、 C/D环均为反式,而D/E环为顺式。母核上有8个甲基,其中 C10、C8、C17上的甲基均为-型,而C14上的甲基为-型,C4位 和C20位各有二个甲基。
羊毛脂甾烷
羊毛脂醇 (lanosterol) 是羊毛脂的主要成分,它也存在 于大戟属植物 Euphorbia balsamifera 的乳液中。
3. 达玛烷 (dammarane) 型
结构特点是A/B、B/C、C/D环均为反式,在8位和10位有-构型 的角甲基,13位连有-H,17位的侧链为-构型,C20构型为R或 S。
齐墩果烷
分子中还可能有其他取代基存在。一般在C3位有羟基,而且多 为-型,也有-型,如-乳香酸 (-boswellic acid)。若有双键, 则多在C12位或C11位;若有羰基,则多在C11位;若有羧基,则 多在C28、C30或C24位上。
H
H HO
H COOH
-乳香酸
齐墩果酸 (oleanolic acid) 首先由木樨科植物油橄榄 (Olea europaea, 习称齐墩果) 的叶中分得。
根据三萜类化合物在植物体(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结构和性质。 一般根据碳环的有无和多少进行分类。多为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少数为链 状、单环、双环和三环三萜。
第三节 四环三萜
四环三萜类在中药中分布很广。它们大部分具有环戊烷骈多氢 菲的基本母核;母核的17位上有一个由8个碳原子组成的侧链; 在母核上一般有5个甲基,即4位有偕二甲基、10位和14位各有 一个甲基、另一个甲基常连接在13位或8位上。
中枢神经兴 奋抗疲劳
注意:强酸水解中次生产物的生成
OR2
OH H
H+ 煮沸
OH
OH
H
H+
20(S)-protopanaxadiol 20(S)-protopanaxatriol
异构化
OH
OH
H
H+
O
O
Panaxadiol panaxatriol
7. 环菠萝蜜烷 (cycloartane) 型 又称环阿屯烷型。其基本碳架 与羊毛脂甾烷很相似,差别仅在于10位上的甲基与9位脱氢形 成三元环。
由三萜与糖而成的一类苷类化合物。多数可溶于水,且水溶 液振摇后产生似肥皂水溶液样泡沫,结构中多有羧基,故又 称酸性皂苷。
三萜皂苷(Triterpenoid Saponins) 甾体皂苷(Steroidal Saponins)
皂苷 (Saponins)
分布
三萜及其苷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菌类、蕨类、单子叶、双子
1. 羊毛脂甾烷型 (lanostane)
亦叫羊毛脂烷,其结构特点是A/B环、B/C环和C/D环都是 反式,C20为R构型,侧链的构型分别为10、13、14、17。
21 20 22
24
26
12 18
23 17
25 27
H 11
13
1 19
9
14
16 15
2 3
10 5
4
H
8 30 7
28 29 H 6
人参皂苷 (gensenosides)
OR2
OH H
对抗溶血
2
Glc Glc O R1
溶血
20(S)-protopanaxatriol
R1
R2
Re O-glc-(2-1)-rha –glc
Rf O-glc-(2-1)-glc –H (20S)
Rg1 O-glc
-glc
20(S)-protopanaxadiol R1=H
R1
R2
Ra1 H -glc-(6-1)-ara(p)-(4-1)-xyl
Ra2 H Rb1 H Rb2 H Rc H
-glc-(6-1)-ara(f)-(2-1)-xyl
-glc-(6-1)-glc -glc-(6-1)-ara(p) -glc-(6-1)-ara(f)
中枢神经 抑制、安
定
Rd H -glc Rg3 H –H (20R)
三萜及其皂苷
Chapter 7 Triterpenoids & it’s
saponins
本章内容
一、概述 二、结构与分类 三、理化性质 四、提取与分离 五、结构测定
第一节 概 述
三萜 (triterpenes):多数通式为 (C5H8)6,基本母核含30个碳原 子。
三萜皂苷 (Triterpenoid Glycosides):
21 20 22
24
26
12 18
23 17
25 27
H 11
13
1 19
9
14
16 15
2
10
3
5 4
H
28 29 H 6
8 30
7
羊毛脂甾烷
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四环三萜主要有以下类型。
1、羊毛脂甾烷型 (Lanostanes) 2、大戟烷型 (euphane) 3、达玛烷型 (Dammaranes) 4、葫芦烷型 (Cucurbitanes) 5、原萜烷型 (protostane) 6、楝烷型 (Meliacanes) 7、环菠萝蜜烷型 (cycloartane) 8、甘遂烷型 (Tirucallanes)
叶植物、动物及海洋生物中均有分布,双子叶植物中分布最多。 生源途径 三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从生源来看,是由鲨烯 (squalene) 通过不同的环化方式转变而来的,而鲨烯是由焦磷酸金合欢酯 (farnesyl pyrophosphate,FPP) 尾尾缩合生成。
第二节 三萜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膜荚黄芪,具有补气,强壮之功效。从其中 分离鉴定的皂苷有近20个,多数皂苷的苷元 为环黄芪醇,少数为黄芪醇。环黄芪醇在黄 芪中与糖结合成单糖链、双糖链或三糖链皂 苷的形式而存在。 黄芪苷Ⅶ (astragaloside Ⅶ) 则是自然界发现 的第一个三糖链三萜苷。
R1
环黄芪醇
H
黄芪苷Ⅰ xyl(2,3-diAc)
黄芪苷V glc(1→2)xyl-
黄芪苷Ⅶ
xyl
R2 R3 HH glc H H glc glc glc
六、五环三萜 (Pentacyclic Triterpenoids)
1、齐墩果烷型 (Oleananes);β-香树脂烷(β-amyrane) 2、乌苏烷型 (Ursanes);α-香树脂烷(α-amyrane) 3、羽扇豆烷型(Lupanes) 4、木栓烷型(Friedelanes)
1. 齐墩果烷 (oleanane) 型,又称-香树脂烷 (-amyrane) 型。 分布极为广泛,主要分布在豆科、五加科。 基本碳架是多氢蒎的五环母核,环的构型为A/B环、B/C环、 C/D环均为反式,而D/E环为顺式。母核上有8个甲基,其中 C10、C8、C17上的甲基均为-型,而C14上的甲基为-型,C4位 和C20位各有二个甲基。
羊毛脂甾烷
羊毛脂醇 (lanosterol) 是羊毛脂的主要成分,它也存在 于大戟属植物 Euphorbia balsamifera 的乳液中。
3. 达玛烷 (dammarane) 型
结构特点是A/B、B/C、C/D环均为反式,在8位和10位有-构型 的角甲基,13位连有-H,17位的侧链为-构型,C20构型为R或 S。
齐墩果烷
分子中还可能有其他取代基存在。一般在C3位有羟基,而且多 为-型,也有-型,如-乳香酸 (-boswellic acid)。若有双键, 则多在C12位或C11位;若有羰基,则多在C11位;若有羧基,则 多在C28、C30或C24位上。
H
H HO
H COOH
-乳香酸
齐墩果酸 (oleanolic acid) 首先由木樨科植物油橄榄 (Olea europaea, 习称齐墩果) 的叶中分得。
根据三萜类化合物在植物体(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结构和性质。 一般根据碳环的有无和多少进行分类。多为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少数为链 状、单环、双环和三环三萜。
第三节 四环三萜
四环三萜类在中药中分布很广。它们大部分具有环戊烷骈多氢 菲的基本母核;母核的17位上有一个由8个碳原子组成的侧链; 在母核上一般有5个甲基,即4位有偕二甲基、10位和14位各有 一个甲基、另一个甲基常连接在13位或8位上。
中枢神经兴 奋抗疲劳
注意:强酸水解中次生产物的生成
OR2
OH H
H+ 煮沸
OH
OH
H
H+
20(S)-protopanaxadiol 20(S)-protopanaxatriol
异构化
OH
OH
H
H+
O
O
Panaxadiol panaxatriol
7. 环菠萝蜜烷 (cycloartane) 型 又称环阿屯烷型。其基本碳架 与羊毛脂甾烷很相似,差别仅在于10位上的甲基与9位脱氢形 成三元环。
由三萜与糖而成的一类苷类化合物。多数可溶于水,且水溶 液振摇后产生似肥皂水溶液样泡沫,结构中多有羧基,故又 称酸性皂苷。
三萜皂苷(Triterpenoid Saponins) 甾体皂苷(Steroidal Saponins)
皂苷 (Saponins)
分布
三萜及其苷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菌类、蕨类、单子叶、双子
1. 羊毛脂甾烷型 (lanostane)
亦叫羊毛脂烷,其结构特点是A/B环、B/C环和C/D环都是 反式,C20为R构型,侧链的构型分别为10、13、14、17。
21 20 22
24
26
12 18
23 17
25 27
H 11
13
1 19
9
14
16 15
2 3
10 5
4
H
8 30 7
28 29 H 6
人参皂苷 (gensenosides)
OR2
OH H
对抗溶血
2
Glc Glc O R1
溶血
20(S)-protopanaxatriol
R1
R2
Re O-glc-(2-1)-rha –glc
Rf O-glc-(2-1)-glc –H (20S)
Rg1 O-glc
-glc
20(S)-protopanaxadiol R1=H
R1
R2
Ra1 H -glc-(6-1)-ara(p)-(4-1)-xyl
Ra2 H Rb1 H Rb2 H Rc H
-glc-(6-1)-ara(f)-(2-1)-xyl
-glc-(6-1)-glc -glc-(6-1)-ara(p) -glc-(6-1)-ara(f)
中枢神经 抑制、安
定
Rd H -glc Rg3 H –H (20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