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化学素质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级中学化学素质教育探讨
[摘要]通过化学大纲要求和化学教材特点,提出对策与建议,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促使化学教育教学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学培养
怎样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这是当前化学教师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

本人想在这里谈几点粗浅看法,与大家共同研究。

一、教好学好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化学科学素养
索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科学素质。

初中化学教学大纲都明确要求:要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教好学好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两个观念需要更新:第一,强调双基教学,不只是为了升学需要,不只是为学生考进高一级学校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还要考虑到学生毕业后未能升学(事实上大多数学生是不能升学的),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作为一个现代社会公民所应具备的化学基本知识和初步的化学科学素养;另外,“大纲”提出的“进一步学习”也不单指“升学”,还包括在实际工作需要时,以中学化学知识为基础,对化学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如自学或业余进修等。

第二,“大纲”在提出要重视“双基”教学的要求之后,紧接着就强调化学“双基”教学必须同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密
切联系,要使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重要应用。

要“教育学生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

中学是基础教育,是“不定向”教育,它的根本宗旨是为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打好德、智、体等方面的索质基矗中学开设的课程是一般的、通用的文化课程,目的是要使学生掌握较为宽厚的文化,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将新编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和即将投入实验的新编高中化学教学大纲与过去的旧大纲相比较,我们会发现明显的区别是:新大纲都一致强调:在化学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训练他们的科学方法;培养他们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感。

就是说,化学教学的任务是,既要用化学基本知识武装学生,也要使他们在思想、品德、能力、情感、意志等方面得到发展。

二、设计好“教”与“学”的两种过程,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
“应试教育”偏面强调灌输,在课堂教学中,只重视教的过程,不重视学的过程。

教师习惯于把课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滴水不漏地讲给学生听,唯恐因某一点没讲到而造成考场上的失分。

学生的学习被老师包办代替,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素质教育强调发展功能,实施发展性教育行为。

在课堂教学中,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主动地参与,主动地获取知识。

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教的过程与学的过
程紧密结合起来,这是现代教学论的根本观点。

科学发展的基本过程是:明确问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

化学教学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化学实验的优势,使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相辅相成,和谐统一。

例如:
第一步:提出问题,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参与,第二步:观察实验(教师演示或学生亲自动手),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第三步:启发学生思考,把生动的直观引向抽象思维;
第四步: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相互启发,得出结论;
第五步:组织课堂练习,达到学以致用。

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观察、实验、思维、自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改变只有必修课的单一模式和课堂教学的封闭格局,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拓宽学生的成才渠道
“应试教育”的弊端之一是只设置单一的必修课程,只有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强调跟应考指挥棒对口接轨。

教学视野封闭、狭隘。

对全体学生不加区别的统一要求,忽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其结果是扭曲和束缚了人才发展,素质教育则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构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的课程结构。

重视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发展,主张人才资源的多样化、多层次。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形式,教好化学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同时,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保证。

积极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选修课的学习,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参观、讲座、兴趣小组、社会调查、阅读科普读物等。

使课内外、校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全面发展教育与个性发展教育相结合,从多方面、多渠道开发学生潜能。

四、择感知对象,培养观察的目的性
在观察过程中,人不可能同时对所有的事物感知,往往把感知的对象集中在少数事物上,也就是说知觉具有选择性。

根据知觉的这一特性,必须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让学生围绕目的,主动地选择感知的事物进行观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感受性,思维也才能清晰准确。

例如,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这一实验,目的是要导出“化学变化”这一概念,而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的物质生成。

因此,要引导学生把观察的重点放在:(1)点燃前镁带的颜色、状态和硬度;(2)燃烧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和硬度,以防止学生只注意了“燃烧时发出的耀眼的强光”这一现象,而忽视了“反应后生成物的特征”这一观察的重点。

五、注重感知程序,培养观察的全面性
观察的全面性是指通过观察能获得事物的全貌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这就必须根据观察的目的,遵循观察对象的内在规律,确
定观察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观察,若马虎粗心,随心所欲,所获得的知识就可能是局部的,支离破碎的。

对化学实验的观察一般按下列顺序进行:(1)观察装置图,选择所用的仪器,了解它们的用途和用法;(2)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3)注意反应发生的条件,同时注意观察发生的现象;(4)观察反应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等。

要依次进行,不遗漏。

实践证明,注重观察程序对培养学生观察的全面性确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六、抓住本质特征,培养观察的精确性
事物的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部表现,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关键。

观察的精确性表现在,不只满足于了解事物的全貌,更重要的是精确地把握事物的特征,认识事物的本质。

所以,揭示事物本质特征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观察精确性的过程。

例如,物质燃烧时有不同的特征。

气体燃烧时产生火焰,固体燃烧时产生火星或火花。

而硫在通常状况下是固体,可是,它在空气中燃烧时为什么产生火焰而不产生火星呢?我们只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硫燃烧的特征就能把握其中的奥妙。

原来燃烧时,固态硫先液化后气化,因此硫蒸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也就不足为奇了。

1.根据教学目标体系,制订出“双基”与能力的具体要求,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智能结构同步发展——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同
步进行,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同步进行,教师讲授与学法指导同步进行,信息传递与反馈调节同步进行,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同步进
行。

2.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实际和教学条件来选择教法,将教学内容、形式、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3.广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的特点:模型——立体模拟,投影——平面模拟,幻灯——静态、局部动态模拟,电视——动态模拟等。

使学生领悟和掌握五环节(预习、上课、复习、作业、自测与小结)学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品质与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刘知新《更新课程观念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3]《中学化学课改教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