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媾和期间苏联外交政策对国际主义的背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国际主义;苏联;外交政策;军事扩张;退化的原因 中图分类号:D85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9-0023-03
学界对于苏联在苏德媾和期间的外交多有论 述,传统上几乎异口同声地对苏联外交进行褒扬, 对以其民族利益为对外政策的出发点表示充分理 解。近年来,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逐渐出现了一些 不同的声音。既然苏联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作为 人类历史上改变原有资本主义规则的一次尝试,那 么显然不能用传统原则来衡量其是非功过。本文旨 在分析苏德媾和期间苏联外交政策的转变,作出重 新评价,窥见其外交中国际主义因素消亡的过程和 原因。
- 23 -
对法西斯的伪善与野心进行了辛辣的讽刺,然而却 在几个月后进行了一个大转身。这在很大程度上也 体现了斯大林想要祸水西引的计划,他期待利用帝 国主义战争掀起新一轮的革命高潮,进而挥动着社 会主义大旗夺取欧洲。
不仅国际社会对苏联产生了怀疑,苏联内部也 对此颇为不解。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回忆道“:我感到 由于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我们从一种人变成了另 一种人……仿佛随着他这个决定,我们渐渐变成了 在某个方面同过去不一样的人。”[5]准确地说也就是 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优 越感消失了,人民心中这种道义感和神圣感消失 了,大家惊奇地发现原来苏联也在谋求一国利益。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在国际社会引起 了轩然大波。条约的签订是“极端现实主义的选择” (丘吉尔语),然而也是一个巨大的道义损失,“斯大 林一直在痛骂法西斯野兽,而现在他自己居然也入 伙干起这种行当来了……现在这种道义资本丧失 殆尽了”[3]。在条约签订前几个月,斯大林还在会议 上说:“法西斯头子在奔向战争以前,决定用某种手 段炮制舆论……但是战争始终是战争,侵略者的同 盟始终是军事同盟,而侵略者始终是侵略者。”[4]他
与希特勒的媾和不仅延缓了苏联卷入大战的 直接危险,而且还为谋求直接的战略利益创造了条 件。“毫无疑问,莫斯科得到的好处是巨大的。恰恰 是希特勒启发了斯大林,使他萌生了侵占波兰东部 和攫取波罗的海沿岸的念头。”[6]
二、苏德媾和期间苏联的军事扩张 苏联在此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扩张,与其 说是为了拯救人民和保卫和平,倒不如说是一次蓄 谋已久的收复故土或预防侵略的未雨绸缪。在这个 问题上,首先不得不提到在德国入侵波兰期间苏联 提供的援助。苏联对入侵波兰的德国空军提供导 航,并且公开对德国入侵表示谅解。苏联甚至还声 明,在波兰国家业已不存在的情况下,苏军于 1939 年 9 月 17 日开进波兰是由于“不能无视在波兰的 乌克兰与白俄罗斯同胞”。红军在与德军接触后还 进行了一些协同作战。苏联还答应帮助德国维修潜 艇,并为德国舰队袭击英国提供援助。随后苏联操 纵波兰东部选举,使得波兰东部很快实现苏维埃 化,“自愿”加入了苏联。 “同一时期苏联强迫波罗的海国家签订军事互 助条约,派兵进驻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 ‘指导’该国内政外交。”[7]面对三国的抗议,苏联几 乎是采取了赤裸裸的压迫手段。斯大林对来访的拉 脱维亚外长说:“我给你们直说吧,有划分势力范围 这回事……要不是我们的话,德国人可能已经占领 你们了。”[8] 这一时期苏联所作出的最受到国际社会声讨 的行为莫过于发动苏芬战争。1939 年 10 月,莫洛 托夫要求得到汉科半岛及芬兰靠近列宁格勒的维
第 33 卷 第 9 期 2012 年 9 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Soc.Sci)
Vol. 33 No.9 Sep. 2012
苏德媾和 合肥 230039)
已经失败了。 德国声称:“对莫斯科外交而言,犹太人的外交
人民委员是恢复德苏友谊的唯一障碍。”李维诺夫 的下台正是对德国示好的一个信号。1939 年 8 月, 英法才慢吞吞地派出军事代表团乘船参加三国军 事谈判,实际目的在于拖延战争,以外交手段干扰 苏德正在进行的谈判。
“相对于进展迟缓的英法谈判,苏联驻德大使 阿斯塔霍夫同德国的接触则极其顺利。德国急于得 到苏联保证以便发动战争。通过频繁试探后,里宾 特洛甫急匆匆地于 1939 年 8 月 23 日来到莫斯科, 几乎是不顾一切地同斯大林展开会谈。”[2]希特勒急 令他实现对苏妥协。斯大林趁机敲了一笔竹杠,提 出要德国承认苏联在芬兰等地的利益,并且划定了 在波兰的势力分界线。里宾特洛甫几乎全盘接受。 当天夜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正式签订。德国通 过给予英法不愿给予苏联的利益获得了发动战争 的有利条件。
一、苏联对外政策中国际主义色彩的退化 1933 年,德国纳粹党上台,苏联外交政策随之 发生了剧烈变化。希特勒公开反苏反共,表现出破 坏传统世界体系的决心。针对德国法西斯侵略的威 胁,苏联倡导建立集体安全体系,建立反法西斯统 一战线,调整了对资产阶级和社会党人的政策,赢 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相继 在大国的保证声中覆灭,但是这并没有点醒英法领 导人。它们在同苏联的谈判中表现得非常消极,双 方关于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政治谈判进展缓 慢。 “1939 年 5 月,李维诺夫被免职,这对西方而 言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李维诺夫一直被认为是苏联 推行集体安全政策的象征。”[1]李维诺夫的下台不仅 仅是斯大林想要调整对外政策的信号,而且也是苏 联内部新一轮清洗的前兆。李维诺夫及外交人民委 员部的清洗,使得苏联推行集体安全的努力实际上
摘 要:二战前夕,苏联面对当时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外交政策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其对外政策逐渐 偏离国际主义的原则,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保卫其国土安全的扩张。国际主义已经成为苏联的一张“牌”,最 初意义上的国际主义原则已经面目全非。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对苏联的外部压力,斯 大林的外交理念及其应对态度,以及国际主义与国家利益的固有悖论等。
学界对于苏联在苏德媾和期间的外交多有论 述,传统上几乎异口同声地对苏联外交进行褒扬, 对以其民族利益为对外政策的出发点表示充分理 解。近年来,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逐渐出现了一些 不同的声音。既然苏联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作为 人类历史上改变原有资本主义规则的一次尝试,那 么显然不能用传统原则来衡量其是非功过。本文旨 在分析苏德媾和期间苏联外交政策的转变,作出重 新评价,窥见其外交中国际主义因素消亡的过程和 原因。
- 23 -
对法西斯的伪善与野心进行了辛辣的讽刺,然而却 在几个月后进行了一个大转身。这在很大程度上也 体现了斯大林想要祸水西引的计划,他期待利用帝 国主义战争掀起新一轮的革命高潮,进而挥动着社 会主义大旗夺取欧洲。
不仅国际社会对苏联产生了怀疑,苏联内部也 对此颇为不解。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回忆道“:我感到 由于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我们从一种人变成了另 一种人……仿佛随着他这个决定,我们渐渐变成了 在某个方面同过去不一样的人。”[5]准确地说也就是 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优 越感消失了,人民心中这种道义感和神圣感消失 了,大家惊奇地发现原来苏联也在谋求一国利益。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在国际社会引起 了轩然大波。条约的签订是“极端现实主义的选择” (丘吉尔语),然而也是一个巨大的道义损失,“斯大 林一直在痛骂法西斯野兽,而现在他自己居然也入 伙干起这种行当来了……现在这种道义资本丧失 殆尽了”[3]。在条约签订前几个月,斯大林还在会议 上说:“法西斯头子在奔向战争以前,决定用某种手 段炮制舆论……但是战争始终是战争,侵略者的同 盟始终是军事同盟,而侵略者始终是侵略者。”[4]他
与希特勒的媾和不仅延缓了苏联卷入大战的 直接危险,而且还为谋求直接的战略利益创造了条 件。“毫无疑问,莫斯科得到的好处是巨大的。恰恰 是希特勒启发了斯大林,使他萌生了侵占波兰东部 和攫取波罗的海沿岸的念头。”[6]
二、苏德媾和期间苏联的军事扩张 苏联在此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扩张,与其 说是为了拯救人民和保卫和平,倒不如说是一次蓄 谋已久的收复故土或预防侵略的未雨绸缪。在这个 问题上,首先不得不提到在德国入侵波兰期间苏联 提供的援助。苏联对入侵波兰的德国空军提供导 航,并且公开对德国入侵表示谅解。苏联甚至还声 明,在波兰国家业已不存在的情况下,苏军于 1939 年 9 月 17 日开进波兰是由于“不能无视在波兰的 乌克兰与白俄罗斯同胞”。红军在与德军接触后还 进行了一些协同作战。苏联还答应帮助德国维修潜 艇,并为德国舰队袭击英国提供援助。随后苏联操 纵波兰东部选举,使得波兰东部很快实现苏维埃 化,“自愿”加入了苏联。 “同一时期苏联强迫波罗的海国家签订军事互 助条约,派兵进驻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 ‘指导’该国内政外交。”[7]面对三国的抗议,苏联几 乎是采取了赤裸裸的压迫手段。斯大林对来访的拉 脱维亚外长说:“我给你们直说吧,有划分势力范围 这回事……要不是我们的话,德国人可能已经占领 你们了。”[8] 这一时期苏联所作出的最受到国际社会声讨 的行为莫过于发动苏芬战争。1939 年 10 月,莫洛 托夫要求得到汉科半岛及芬兰靠近列宁格勒的维
第 33 卷 第 9 期 2012 年 9 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Soc.Sci)
Vol. 33 No.9 Sep. 2012
苏德媾和 合肥 230039)
已经失败了。 德国声称:“对莫斯科外交而言,犹太人的外交
人民委员是恢复德苏友谊的唯一障碍。”李维诺夫 的下台正是对德国示好的一个信号。1939 年 8 月, 英法才慢吞吞地派出军事代表团乘船参加三国军 事谈判,实际目的在于拖延战争,以外交手段干扰 苏德正在进行的谈判。
“相对于进展迟缓的英法谈判,苏联驻德大使 阿斯塔霍夫同德国的接触则极其顺利。德国急于得 到苏联保证以便发动战争。通过频繁试探后,里宾 特洛甫急匆匆地于 1939 年 8 月 23 日来到莫斯科, 几乎是不顾一切地同斯大林展开会谈。”[2]希特勒急 令他实现对苏妥协。斯大林趁机敲了一笔竹杠,提 出要德国承认苏联在芬兰等地的利益,并且划定了 在波兰的势力分界线。里宾特洛甫几乎全盘接受。 当天夜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正式签订。德国通 过给予英法不愿给予苏联的利益获得了发动战争 的有利条件。
一、苏联对外政策中国际主义色彩的退化 1933 年,德国纳粹党上台,苏联外交政策随之 发生了剧烈变化。希特勒公开反苏反共,表现出破 坏传统世界体系的决心。针对德国法西斯侵略的威 胁,苏联倡导建立集体安全体系,建立反法西斯统 一战线,调整了对资产阶级和社会党人的政策,赢 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相继 在大国的保证声中覆灭,但是这并没有点醒英法领 导人。它们在同苏联的谈判中表现得非常消极,双 方关于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政治谈判进展缓 慢。 “1939 年 5 月,李维诺夫被免职,这对西方而 言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李维诺夫一直被认为是苏联 推行集体安全政策的象征。”[1]李维诺夫的下台不仅 仅是斯大林想要调整对外政策的信号,而且也是苏 联内部新一轮清洗的前兆。李维诺夫及外交人民委 员部的清洗,使得苏联推行集体安全的努力实际上
摘 要:二战前夕,苏联面对当时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外交政策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其对外政策逐渐 偏离国际主义的原则,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保卫其国土安全的扩张。国际主义已经成为苏联的一张“牌”,最 初意义上的国际主义原则已经面目全非。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对苏联的外部压力,斯 大林的外交理念及其应对态度,以及国际主义与国家利益的固有悖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