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课件:古代诗文阅读第二章第3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 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
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
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
11
考点:体验·解读
第3节
解析 此题要求鉴赏诗歌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考生要 明确三点:一是诗人的情感是什么?二是诗中描写了哪些 本 景物?这些景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三是情景相生,二者

栏 是如何转化依托的?通读全诗可知诗人的情感是哀叹唐王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5
考点:体验·解读
第3节
解析 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
“凤”字,却不显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优美。“凤
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
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时代,凤凰
本 课
是一种祥瑞。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如今凤凰
.
2
考点:体验·解读
第3节
解析 (1)首句总写李白诗歌当世无双,次句赞其思想卓尔不
群,三、四句评价其诗风。(2)结合注释可知,“渭北”和“江
本 东”是杜、李二人此刻所在,两个地名对举,意在表明彼此的
课 栏
牵挂,再结合诗题中的“忆”,便不难分析出作者的思念与牵
目 开
挂之情。表现手法可以从情与景、虚与实的角度切入,也可以
愁”。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
本 象征。陆贾《新语·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
课 栏
日月也。”李白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
目 门,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

关 字,触景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

答案 (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
.
6
考点:体验·解读
第3节
诗人没有让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他把目 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尽的江水:“三山半落青天 外,一水中分白鹭洲。”“三山”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 本 三峰并列,南北相连。陆游《入蜀记》云:“三山,自石

栏 头及凤凰山望之,杳杳有无中耳。及过其下,距金陵才五

开 十余里。”陆游所说的“杳杳有无中”正好注释“半落青
栏 目
台空,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
开 关
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三、四句就“凤去台空”这一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三国时
的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于金陵。诗人感慨万分地说,吴
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
进入坟墓。那一时的烜赫,又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有价值
的东西呢?
关 考虑联想、想象或象征、拟人、对偶手法的运用。(3)“构思脉
络”是行文的思路,也就是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
什么。可结合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并参考(1)(2)小
题作答。
.
3
考点:体验·解读
第3节
答案 示例:(1)①诗坛地位,无人可比;②诗的思想情
趣,洒脱不凡;③诗的风格,清新、俊逸。
考点:体验·解读
第3节
第 3 节 曲径通幽,别有洞天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考点:体验·解读
真题体验
本 1.(2011·江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课 栏
春日忆李白

杜甫
开 关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 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
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
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
1
考点:体验·解读
第3节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

样的高度评价?

栏 目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本 课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栏 目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注]中分白鹭洲。
开 关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 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
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
课 栏
思想感情。

开 答案 (1)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

调。(2)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
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③“深山”“夕照”“秋雨”
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
10
考点:体验·解读
第3节
4.(2011·新课标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天外”。李白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 好处。“白鹭洲”,在金陵西长江中,把长江分割成两 道,所以说“一水中分白鹭洲”。这两句诗气象壮丽,对 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
.
7
考点:体验·解读
第3节
李白毕竟是关心现实的,他想看得更远些,从六朝的帝都金陵
看到唐的都城长安。但是,“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
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
开 关
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
雨。
(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
(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
.
9
考点:体验·解读
第3节
解析 (1)开篇的作用一般包括以下几点:引起下文,统领
全文,为下文奠定感情基调,为下面的抒情作铺垫、渲染
本 某种氛围等。(2)注意答题的一般模式:表现手法+简析+
本 课
(2)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
栏 目
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
开 关
手法。
(3)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
李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
4
考点:体验·解读
第3节
2.(2008·江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2)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
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
8
考点:体验·解读
第3节
3.(2011·浙江)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本 课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
栏 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