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地区的东周墓(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吴越地区的东周墓
长江下游一带,在两周时期属吴、越两国所辖。吴国自商末周初建国,至春秋末年(公元前473年)被越国所灭,约历700年左右的时间。春秋时期,吴、越两国大体以太湖一带为界,吴国位于越国西北方。吴国在春秋中晚期国力最强盛时,曾据有今江苏大部,上海、安徽和浙江的一部分。越国在灭吴后,曾一度北上称霸,疆土有今浙江北部、江西东部、安徽南部、江苏大部及山东南部。进入战国后,越国国势渐衰,约在公元前306年灭于楚。
由于吴文化和越文化地域分布与文化面貌近同,相互关系密切,因而两者常被并称为吴越文化。这种文化上的近同在墓葬制度上也有充分的体现。例如,盛行以平地掩埋、堆土成墩为特征的土墩墓和土墩石室墓,就是为吴越文化所共有的一种特殊葬俗。但自春秋时期尤其是春秋晚期以来,在与中原文化和楚文化日趋频繁的交流中,这种富有特色的传统葬俗开始衰落,土墩墓或土墩石室墓逐渐为竖穴土坑木椁墓所取代,随葬制度上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最突出地表现于等级较高的大型墓葬中,而中小型墓的形制结构与随葬习俗则变化不大,基本上固守着“平地起封”、以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随葬的文化传统。我们从大型墓葬形制结构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到东周时期吴越文化的埋葬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传统习俗的同时,又受到中原与楚文化葬制的强烈影响,从而形成了具有时代感的新的地域特色。本节对东周时期吴越地区埋葬制度的综述与分析,即拟以此区的大型墓葬为重点来展开。
吴越地区东周时期的大型墓葬,大多葬于山脊或高地上,仍保留了西周以来墓室上堆筑封土的传统。封土墓的封土底径一般在20~30余米之间,大者可达60~70米;高3~6米,个别的高达8米以上;皆一墓一墩。无论有无封土,墓葬都下挖有或深或浅的墓坑而以深坑居多,墓坑一般长4~15米余,最长的达40余米;墓向多为东西向;有的有墓道、漆木质葬具或人祭人殉;一般随葬青铜礼乐器、车马器和兵器。这些墓葬的周围一般都分布有成群的中小型墓葬,形成规模不等的墓葬群。
属春秋早中期的大型墓发现较少,典型墓葬有丹阳大夫墩墓1、丹徒磨盘墩墓2、粮山2号墓3等。属春秋晚期至战国初期的大型墓有六合程桥1~3号墓4、丹徒北山顶墓5、王家山墓6、粮山1号墓7、苏州真山9号墩1号墓8等。属春秋末至战国初期的大型墓有六合和仁墓9、
1大夫墩考古队:《丹阳市河阳大夫墩发掘报告》,《通古达今之路——宁沪高速公路(江苏段)考古
发掘报告文集》,《东南文化》1994年增刊(二号)。
2南京博物院、丹徒县文管会:《江苏丹徒磨盘墩周墓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11期。
3刘建国:《江苏丹徒粮山石穴墓》,《考古与文物》1987年4期。
4A.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南京博物院:《江苏六合程桥东周墓》,《考古》1965年3期。
B.南京博物院:《江苏六合程桥二号东周墓》,《考古》1974年2期。
C.南京市博物馆、六合县文教局:《江苏六合程桥东周三号墓》,《东南文化》1991年1期。
5江苏省丹徒考古队:《江苏丹徒北山顶春秋墓发掘报告》,《东南文化》1988年3、4期合刊。6镇江博物馆:《江苏镇江谏壁王家山东周墓》,《文物》1987年12期。
7镇江博物馆:《江苏丹徒出土东周铜器》,《考古》1981年5期。
8苏州博物馆:《真山东周墓地——吴楚贵族墓地的发掘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99年。
9吴山菁:《江苏六合县和仁东周墓》,《考古》1977年5期。
绍兴306号墓10、印山大墓11等。这里以其中规格较高的丹阳大夫墩墓,丹徒粮山2号墓、北山顶墓,苏州真山D9一号墓,绍兴306号墓、印山大墓为例介绍之。
丹阳大夫墩墓大夫墩位于丹阳市西北约7.5公里,地处茅山山脉以东、沿江山脉南侧的平原地区。现存土墩底径东西约60米,南北残存约40米,高约12米。
墓坑位于墩体的中部偏西,仍系在地面以上的墩内下挖的“熟土”竖穴。墓口平面略呈梯形,东西长15.6米,南北宽4.5~6.6米。坑底平面略呈凸字形。墓坑东半部距坑口2.8~4米处用大量石块堆砌成一处积石遗存,平面略呈凹字形,积石表面及立面均较为平整,中部砌成长方形狭道,面向墓室的西侧不封口,底部平铺一层石块,向西下斜。狭道两侧积石平台台面中部各铺有一层苇席,狭道底部石块上有较大面积的木炭,估计原铺有木板。墓坑的其余三面经木棒拍打加固,或以竹篱笆为挡墙。
积石遗存西面,墓坑底部发现了较为完整清晰的竹席痕迹,呈长方形,长4米,宽2.5米,席面中心下凹。下为一长方形竖穴坑,坑长3.3米,宽2.25米,深0.7米。坑底东北部发现青铜泡3件,西部发现原始瓷罐、碟各3件,原始瓷器部分被压在石块之下,较为破碎,从打击点观察,应为有意打碎后放入。坑的西南部和东北角还发现有漆皮2处,应为漆器痕,形制不明。墓内未能发现明确的遗迹现象说明墓主人究竟是葬于此坑内,抑或葬于东部的积石遗存中。无论如何,该墓的墓道与前此的土墩墓一样,仍为竖穴式结构【图1:大夫墩墓平剖面图】。
由随葬器物特征,可知墓葬的年代大体相当于春秋早期。尽管墓内出土的随葬器物较少,但该墓有高大的封土堆,墓室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墓中的大量石块,经考察也系远途搬运而来,墓主人应为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上层贵族。
丹徒粮山2号墓粮山2号墓位于镇江市东约20公里的粮山顶部,西北距粮山1号墓约1.5公里。粮山是长江南岸宁丘区陵山脉的余支,海拔78.32米。封土墩即建于山顶,底径14米,高4米。封土墩内有2层砂夹石子层,在第二道夹层上曾出土20余件罐、碗等原始瓷器及青铜臿1件。
封土墩下即为在基岩上人工凿成的斗式竖穴,墓口及底都近长方形。墓口东西长11.2~12米,南北宽6.4~7米,墓深9米。墓底西端有一高出底面约0.6米的窄长石台。墓主人骨架已朽,见于墓底偏北部,未见葬具痕迹。墓主人头西侧出有残铜盉、铜削等,胸部位置有一组玉饰品。墓室中部的墓主人足端放置大量的原始瓷器。二层石台的中段有一未成年的儿童骨架,仰身直肢,头向与墓主人同。头外侧置4件原始瓷碗,脚端有一陶鼎及马头、牙和肢骨,其身份应属殉葬者【图2:粮山2号墓平剖面图】。
墓室随葬器物共计55件(组)。其中有青铜盂1、残器盖1、臿1、削5;红陶鼎2、印纹硬陶罐2、原始瓷罐13、碗26件;玉璜、玦、管、珠等装饰品7件(组)。另有蚌壳6枚,散布于墓底中部。据出土遗物的形制纹饰特征分析,该墓的时代应大体属春秋中期前后。这一带属吴国的西部重地,是春秋吴墓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墓葬规模较大,营建墓穴所凿石方估计近1000立方米。墓中设置二层台,有人殉和马牲,又用较多玉饰品及原始瓷器随葬,墓主人应属吴国贵族。
丹徒北山顶墓北山系江苏省丹徒县长江南岸沿江山脉中的一个主峰,海拔81.6米。在沿江山脉的山顶和山下,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土墩。北山顶墓(编号84DBM)即位于北山的顶部。其封土平面近椭圆形,底部东西长径32.25米,南北短径30.75米,高5.5米。封土下的墓坑系将山顶的岩石风化土整平后再向下挖掘而成的。墓葬由长方形墓室和长条形墓道
10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绍兴地区文化局、绍兴市文管会:《绍兴306号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1期。
1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绍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浙江绍兴印山大墓发掘简报》,《文物》1999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