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3002﹚
一、培养目标
1、具有过硬的政治理论素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学风正派,身心健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团结合作精神;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能够面向国际环境科学研究的前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正确的学术思想和良好的科学素养,了解国际环境科学发展趋势,勇于探索、创新;具有从事环境科学研究与实际工作的学科基础和基本技能。
3、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和手段,解决环境污染的理论与实际问题;熟练查阅中外文专业文献,并能撰写环境工程专业方面的研究论文。
二、研究方向
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1、水污染控制
2、大气污染控制
3、固体废物资源化
4、土壤修复
三、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三年。
大约用一年时间完成硕士学位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至少获得34学分;另约二年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如果研究生在三年中尚未完成学业,经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时间,但最多不得超过二年。
四、课程设置
见课程设置表。
五、考核方式
研究生的必修课(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均为考试课程,选修课可根据情况采取考试或考查的方式进行考核。
考试课程按百分制评定成绩,学位课75分为合格;
考查课程按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级记分制评定成绩。
考核成绩由主讲教师评定并签名后交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登记在《研究生成绩登记表》中。
六、学位论文
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通过调查研究和查阅文献,确定自己的学位论文题目及研究提纲。
由研究生本人在第三学期以书面形式写出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经导师审阅后,须公开答辩,接受检查,获得认可后,方可实施。
研究题目应有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
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并完成整个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中、外文摘要、引言和评述、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的讨论,以及参考文献和必要的附录。
在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的研究和撰写期间,导师应及时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并定期向院系报告。
第四学期院系要组织一次研究生论文工作的阶段性工作汇报会。
研究生论文完成后(应在5月份前完成论文的撰写、修改、印刷等工作)向院系提出进行论文答辩的申请,经批准后由院系确定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并根据学校有关规定进行论文评审和答辩工作(答辩时间为5月下旬或6月上旬)。
七、培养方式与方法
硕士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理论学习、进行科学研究和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法。
既要使研究生牢固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要培养他们具有从事科学研究、高校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业务工作的能力。
在指导方式上采取导师个别指导和院系集体培养相结合,既要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又要善于利用院系集体培养的优势。
导师应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深入了解研究生各方面的情况,对研究生的困难应及时给予帮助或向有关部门反映。
对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应严格要求,根据他们的原有基础和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培养措施,着重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并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勤奋严谨的工作作风。
研究生应积极参加院系组织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和学术讨论会等有关学术活动(不少于10次),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每次学术报告的参加者要有记录。
院系要为研究生定期安排学生之间的讨论会和报告会,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并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八、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是研究生的必修环节。
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必须面向大学本、专科学生,
参加教学第一线工作。
教学实践活动的内容,可以是协助教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主持课堂讨论、协助导师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等,或在教师指导下讲授一定时数的专业基础课。
研究生教学实践的工作量不少于36个学时,可按周次分散使用,也可相对集中,经教学实践考核合格者记2学分。
研究生一般不得免修教学实践。
具有两年以上高校教龄者方可申请免修,免修须经院主管领导批准。
河南师范大学全日制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教学计划研究方向:A、水污染控制;B、大气污染控制;C、固体废物资源化;D、土壤修复。
注:可选择专业必修课替代选修课。
主要课程介绍
课程编号:15_196001课程名称:高等工程数学
总课时:54 学分:3
开课单位:环境学院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教学要求:
高等工程数学是工程专业的基础课,是开展环境工程设计和环境工程研究不可缺少的工具和手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系统掌握矩阵论、数值分析、数理统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深刻理解矩阵分解理论、近似计算的方法与误差估计、统计分析与判断的思想方法;进一步能够利用相关的数学知识解决环境工程及其他工程领域的实际问题,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与学位课题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
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内积空间;矩阵的标准型;矩阵函数及其应用;数值分析绪论;线性代数方程组的解法;插值方法;数值积分和数值微分公式;方程求根;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与抽样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回归分析与方差分析。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 姚仰新,罗家洪,庄楚强著,《高等工程数学》(第1版)[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2. 同济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数学》(第六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卜长江,罗跃生主编,《矩阵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7
4. 李庆杨,王能超,易大义编,《数值分析》(第5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 同济大学计算数学教研室编,《数值分析基础》[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6. 盛骤等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与概率论等
课程编号:09_030601课程名称:现代环境监测技术
总课时:54 学分:3
开课单位:环境学院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教学要求:
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开展环境保护科研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1、掌握主要环境污染物尤其是环境优先污染物的监测方法。
2、了解环境监测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方向。
教学内容:
以现代仪器分析方法为主线,讲授水体、大气、土壤等环境中重要污染物的监测技术。
主要内容:环境样品的采集,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吸收光谱法、荧光分析与化学发光分析法、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极谱分析和溶出伏安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和离子色谱、色谱-质谱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以及生物监测和自动监测技术。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张世森主编,环境监测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吴邦灿,费龙编著,现代环境监测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预修课程:分析化学,仪器分析
课程编号:09_030602 课程名称:高等环境化学
总课时:54 学分:3
开课单位:环境学院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教学要求:
“高等环境化学”课程是在本科“环境化学”的基础上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进一步学习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
理和方法。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1、掌握主要化学污染物在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存在、迁移、转化机理及研究方法。
2、掌握污染物的降解与其结构的内在关系以及相关原理。
3、了解化学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积累、代谢转化及生态效应。
4、了解环境化学研究的前沿性问题与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结合目前国内外环境科学的研究热点及我国环境污染控制的形势和特点,系统讲授重要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中迁移、转化和归趋规律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详细介绍有机毒物的归趋模式、金属存在形态及生物有效性、化学物质结构与毒性关系,污染物的生物效应和生物浓缩机理以及全球关心的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等环境问题。
主要内容包括水环境化学、大气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及化学物质的生物效应和生态效应等。
增加对当前环境化学热点和前沿问题的讲述,以及对这些热点问题所涉及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 Rene P. Schwarzenbach, et. al,Environmental Organic Chemistry [M]. 2ed, John Wiley,
2003
2. 王连生,有机污染化学(研究生教学用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刘兆荣编,环境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4.张锡辉编,高等环境化学原理及应用(上篇)[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预修课程: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环境微生物
课程编号:09_031004 课程名称:废水生物处理
总课时:36 学分:2
开课单位:环境学院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教学要求:
废水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细菌、霉菌、或原生动物等)的代谢作用分解水中的溶解状、胶体状有机物的废水处理过程,是目前及今后水污染控制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