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感知觉---试题

第二章感知觉---试题
第二章感知觉---试题

第二章感知觉习题

一、填空题

1.人的感觉水平可分为两大类,其中外部感觉有、、、、等五种,

2.人的外部感觉主要有三种,即、、。

3.知觉水平可分为两大类,即和。

4.感知觉由低到高可分为三种水平,即、、。

5.月亮走,我也走”是一种知觉。

6.觉K值为0.05,假如原皮肤压力为30g,那么增加克重量才能感觉到压力的改变?

7.人们常认为“一公斤铁比一公斤棉花重”,这是一种错觉。

8.“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现象。

9.“无中生有”是一种,它主要出现在不正常的人群中,而“杯弓蛇影”是一种

,正常人都会出现这种现象。

10.知觉的基本特征有、、、。

11.人们看到绿色产生酸的感觉,看到黄色产生甜的感觉,这种现象称。

12.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如果没有,心理活动就无法进行。

13.知觉有许多品质,主要有、、和清晰度。

14.吃了苹果再去吃糖,会觉得糖很酸,这是感觉的对比现象。

15.绝对感受性与差别感受性之间并没有一定的关系。绝对感受性强的人,他的不一定强,也不一定弱。

二、名词解释

1.感觉适应

2.知觉选择性

3.知觉理解性

4.知觉恒常性

5.知觉整体性

6.绝对感受性

7.差别感受性

8.绝对感觉阈限

9.差别感觉阈限

三、单选题

1.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感觉属于()

A、信息的输入和登录

B、信息的识别

C、信息的选择

D、信息的储存和提取

2.主要收集声音和身体平衡位置信号的感觉器官是()

A、眼睛

B、耳朵

C、鼻子

D、舌

3.感觉的能力称为()

A、感受性

B、感受器

C、感受强度

D、感受阈

4.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

A、阈限

B、绝对阈限

C、差别阈限

D、相对阈限

5.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没有太大变化,这种现象称为()

A、形状恒常

B、亮度恒常

C、颜色恒常

D、大小恒常

6.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在数量上()

A、不相关

B、相关

C、成反比

D、成正比

7.()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现象,在生活中没有任何利用价值。

A、错觉

B、幻觉

C、似动知觉

D、感觉

8.电影中的许多特技镜头是根据()原理来拍摄的

A、知觉

B、感觉

C、真动知觉

D、诱动知觉

9.运动员在跳高时,同样高度的横杆,在室内比赛会觉得比室外高度要高些,这是一种()。

A、对比错觉

B、视错觉

C、运动错觉

D、幻觉

10.在生活中,我们对某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总是难以忘怀,这是属于知觉的()特征。

A、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11.“一叶知秋”反映了人的知觉具有()

A、整体性

B、理解性

C、恒常性

D、选择性

12.“度日如年”反映了人的时间知觉中的()

A、时间参照物

B、长时估计现象

C、短时估计现象

D、时间延续速度特点

四、多选题

1.感觉器官除了感受光波、声波、气味、滋味以外,还可以感受()

A、压力

B、化学刺激

C、身体位置变化

D、机械刺激

2.知觉在本质上的特点有()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3.运动觉的种类很多,下列哪些是属于运动觉()

A、诱动知觉

B、似动知觉

C、真动知觉

D、距离知觉

4.下列哪些现象属于感觉对比现象()

A、同时对比

B、相继对比

C、瞬时对比

D、一致对比

5.空间知觉是由多种感觉系统协同活动的结果,其中视觉起重要作用。空间知觉主要包括()

A、形状知觉

B、运动知觉

C、视知觉

D、深度知觉

五、判断题

1.眼睛的适宜刺激是光波。()

2.感觉阈限是有一定范围的,超出这个范围的任务刺激量都不能引起任何感觉。()

3.感觉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开端。()

4.阈限越低表明感受性越差。()

5.感受性和感受器都是指人的某种能力。()

6.“看”是一种感觉,“看见”是一种知觉。()

7.“月明星稀”是感觉适应现象。()

8.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就是观察。()

9.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

10.错觉是一种错误的感觉,生活中无利用价值。()

11.一般来说,视觉适应非常明显,嗅觉、肤觉适应也较明显,痛觉不能适应。()

12.绝对感受性强得人,差别感受性也一定很强,他们之间存在必然的相关关系。()

13.剥夺感觉的实验证明,感觉被剥夺,人的知觉、记忆、思维、注意等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14.饥饿、饥渴、呕吐、内部疼痛等属于内部感觉中的运动觉()

15.小学生和中学生相比,时间知觉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小学生的知识经验缺乏()

16.幻觉是一种虚幻的、不正常的知觉,毫无利用的价值,有可能是精神疾病的表现。()

17.根据韦伯定律,假如原重量是100克,只有增加了3克才能感觉到重量的改变,那么,原重量是550克的话,要增加15克才能感觉到重量的差别()

18.盲聋人的嗅觉和触觉比一般人发达是因为感觉适应的作用。()

19.课堂中教师善于利用各种多媒体进行教学,是感知规律的灵活运用。()

20.对对象的各个细微部分知觉清晰,是知觉的精确性表现。()

六、现象分析

1.一公斤的棉花和一公斤的铁明明是同样的重量,同时拿拿看的话,感觉铁比较重。

2.月亮走,我也走。

3.诸葛亮的“空城计”策略。

4.厨师做菜越做越咸。

5.万绿丛中一点红。

七、简答题

1.简述感觉和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2.感知觉由低到高可分为哪几种水平,各有何特点?

3.知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5.简述知觉的品质与特征。

八、论述题

1.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利用感知觉规律来组织教学?

2.学生如何利用感知觉规律来提高学习质量?

3.青少年感知觉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物联网感知层试题及答案

1、( A祥云工程)实施方案拟定了在未来几年将北京建设成为中国云计算研究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和路径。 2、智能农业在( A智能温室)领域的应用,避免了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减少了病虫危害,实现了作物的优质、高产和无公害生产。 3、安防和可视对讲集成管理:通过与可视对讲和安防系统的集成,将进行( C家居控制和遥感遥控)完美结合,通过一块触摸屏即可实现对智能家居系统设备进行控制。 4、从供应链的上游至下游,跟随一个特定的单元或一批产品运行路径的能力,属于可追溯性的哪个方面?( A跟踪) 5、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要解决的实质问题是(C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给出租车公交系统带来的沉重压力)。 6、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必须以系统一体化、功能一体化、(D网络一体化)、和软件界面一体化等多种集 成技术为基础。 7、以下哪一项用于存储被识别物体的标识信息?(B电子标签) 8、云计算的核心就是以虚拟化的方式把产品包装成服务,(DSaaS )模式是实现虚拟化服务的关键。 9、可以分析处理空间数据变化的系统是( B GIS )。 10、下列哪种通信技术不属于低功率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A广播) 11、下列四项中,哪一项不是传感器节点内数据处理技术(D传感器节点信息传输技术)。 12、在环境监测系统中一般不常用到的传感器类型有( B速度传感器)。 13、节点节省能量的最主要方式是( A休眠机制)。 14、现有的各种无线通信技术,( D ZigBee )是最低功耗和成本的技术。 15、实施农产品的跟踪与追朔,需要在农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上对农产品信息进行标识、采集、传递和 关联管理。其实质就是要形成一条完整的(C信息链),使得农产品的信息流、物流联系起来,根据农 产品的信息追查农产品的实体。 16、智能建筑的四个基本要素是( B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 17、云计算与物联网的结合方式为( D以上三个选项都对)。 18、下列哪些攻击可以实现对射频识别手机支付的攻击?( C发动大量无效射频信号) 19、传感器节点采集数据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什么?(D位置信息) 20、20XX年联合国维和部队进入伊拉克时,运用到了下列哪项技术,对伊拉克的空气、水和土壤进行连续监测,来确定其是否有违反国际公约的核武器和生化武器?( A无线传感网络技术) 21、感知延伸层技术是保证物联网络感知和获取物理世界信息的首要环节,并将现有网络接入能力向物进 行延伸。(正确) 22、传感器不是感知延伸层获取数据的一种设备。(错) 23、无线传输用于补充和延伸接入网络,使得网络能够把各种物体接入到网络,主要包括各种短距离无线 通信技术。(正确)

感觉与知觉试题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知识考点 P42 一、单项选择题: 1.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 A )属性的反映。 A.个别 B.整体 C.外部 D.本质 2.感受身体运动与肌肉和关节的位置的肌动觉属于(D ) A.远距离感觉 B.外部感觉 C.近距离感觉 D.内部感觉3.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第一步是( C )。 A.视觉 B.听觉 C.感觉 D.知觉 4.产生感觉的第一步是( B )。 A.转换 B.收集信息 C.神经传导 D.中枢加工 5.人眼的可见光,其波长约为( D )毫微米。 —600 —1000 C.380—1280 —750 6.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 B )。 A.暗适应 B.明适应 C.不适应 D.知觉适应 7.从亮处到暗处,人眼开始时看不见周围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区分出物体,人眼这种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叫( C )。 A.明适应 B.光适应 C.暗适应 D.不适应8.白天进入电影院,开始看不见座位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能加以分辨,这个过程是( C )。 A.漂白过程 B.明适应 C.暗适应 D.感觉后效 9.味觉属于( C )。 A.内部感觉 B.远距离感觉 C.近距离感觉 D.本体感觉10.“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A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11.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是多少赫兹( C ) —2000 —2000 C.20—20000 —20000 12.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叫( B )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想像 13.看电影时,人们的知觉活动主要是( C ) A.视知觉 B.听知觉 C.视、听知觉 D.视、感知觉14.双眼视差是( B )知觉的重要线索。 A.时间 B.深度 C.运动 D.所有 15.看见一面红旗时,人们立刻能认识它的心理活动是( C ) A.视觉 B.色觉 C.知觉 D.感觉 16.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 B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7.下列不属于知觉基本特性的是( C )。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主观性 D.知觉的恒常性 18.在“万绿丛中一点红”中,绿草更易被归为一组,这是知觉的( A )。

幼儿感知觉能力训练活动

小小班幼儿感知觉能力训练活动 猜猜里面有什么 活动目标: 在说说、摸摸、猜猜、玩玩、尝尝的过程中,让幼儿通过触觉感受物体的软硬、形状(方与圆) 活动材料: 在封闭的纸箱上剪一个10厘米×10厘米的洞,用钉书钉或胶水在纸箱的内壁上固定一些碎片材料,就像窗帘那样将洞口遮住。另准备一些方形的巧克力、苹果、小汽车、小兔子绒毛玩具。 活动过程: 1.教师对幼儿说:“你觉得这个盒子里有东西吗你怎么知道里面有东西呢” 2.让幼儿尝试摸苹果和巧克力,并一起品尝食物。 3.请几位幼儿来摸,并不断地用语言提问、引导:“你觉得是什么,是方的还是圆圆的,硬硬的还是软软的像什么呢”这样能够引发幼儿的原有经验,丰富幼儿的语言。 ( 4.在请幼儿品尝的同时,鼓励幼儿说:我要吃方方的巧克力或者圆圆的苹果,激发幼儿再次摸的兴趣。 5。让幼儿尝试摸软硬不同的东西(如毛绒玩具、小汽车),向幼儿提问:“是软软的还是硬硬的像什么一样软软的是不是橡皮泥是不是小被子要仔细摸一摸,什么地方都要摸到。”让幼儿闭上眼睛再来摸一摸,并且提问摸到了什么地方。 小班感知觉能力训练活动 摆放树叶 活动目标: 通过对树叶的摆放,让幼儿对形状产生一定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形状知觉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 活动用具: 收集到的树叶、胶水、线、纸 活动过程: ' (1)让幼儿按树叶的形状进行分类 (2)给出一个简单的形状,让幼儿把树叶也摆成这种形状,并把它们粘贴在纸上面。 (3)通过穿孔,用线把树叶串起来。不用穿孔,直接把树叶卷起来。 (4)自由发挥想象,让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安排树叶。 中班感知觉能力训练活动 搭建积木 活动目标: 通过积木的搭建,提高幼儿手眼的协调能力,触觉、视觉共同发展,锻炼幼儿的肢体控制能力。搭建过程,有利于幼儿观察和模仿能力的提供,促进幼儿形状知

心理学 第二章 感知觉

第二章感知觉 大纲:1、感觉的概念2、知觉的概念3、感觉的分类4、知觉的种类5、感觉的基本特征6、知觉的基本特征7、感知觉规律在教学及其他领域的应用 1.感觉的概念 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一种直接反映,它要求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 ·感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整体和全貌。·感觉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2.知觉的概念 知觉:知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应。 ·知觉是和感觉一样,都是刺激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都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感性反应形式。 ·知觉以感觉为基础。 ·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 3. 感觉的分类 感觉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等。

·内部感觉:个体对内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其中视觉和听觉是最重要的感觉) 4.知觉的分类 依据知觉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空间知觉:个体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深度、方位等空间特征的知觉。 ·时间知觉:个体对客观对象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 ·运动知觉: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 5、感觉的基本特征 (1)感受性和感受阀限 ·随着刺激量的加大,那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绝对感受 阀限;个体对最小刺激量的感受能力叫做绝对感受性;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阀限在数量上成反比。 ·差别阀限是将一个刺激与另一个刺激区别开来的所需的最小差别;心 理学家把在测量时两个同类刺激有50%的次数被察觉出有差别的差异量叫最小可觉差,对这种差别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阀限在数量上成反比;韦伯定律:K I I ,I 指原有刺激的 量,△I 是差别阀限,或最小可觉差,符号K 叫做韦伯常数。 (2)感觉的相互作用 ·视觉中的闪光融合现象 ·感觉适应:感觉适应是指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降低;持续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增高。 ·感觉对比:几个刺激物同事时作用与同一感受器会产生同事对比。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变态心理学试卷

2009年变态心理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判定一个人心理是否变态的标准是心理功能紊乱、痛苦或损伤和( A )P3 A.非典型性反应 B.躯体化反应C.兴奋反应D.自由联想2.幻觉的定义是( C ) P17 A.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受 B.对客观事物的胡思乱想C.缺乏相应客观刺激时的感知体验 D.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感知体验3.解释强迫症的可能原因主要理论有心理动力学理论、神经科学理论和( A )P36 A.认知行为理论B.人本主义理论 C.体液理论 D.刺激一反应理论 4.在疑病症病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父亲或母亲具有人格障碍或( D )P39 A.恐惧症 B.癔症 C.强迫症 D.神经症 5.CCMD-3将人格障碍的类别分为( C )P61 A.6种B.7种C.8种D.9种 6.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患病率大约是( A ) P64 A.2-3% B.3-4% C.4-5% D.5-6% 7.一位女大学生坐在教室里,听到上帝对她说,她是一个卑鄙可憎的人,这个人可能患上了(B )P88 A.癔症B.精神分裂症C.疑病症D.恐惧症8.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是(D )P90 A.情绪低落 B.情绪不稳 C.情绪高涨 D.情感淡漠 9.关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思维联想散漫 B.妄想具有一定的现实性C.行为幼稚愚蠢 D.常急性或亚急性起病10.关于神经性厌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P103 A.多数患者即使十分消瘦仍认为自己胖 B.神经性厌食者

因食欲减退而不愿进食C.神经性厌食者多知道自己体重过低、进食过少是病态,常主动就医D.神经性厌食患者多同时并发抑郁症 11.有关失眠症诊断标准,正确的是( B )P111 A.每周失眠2次,持续1月以上B.每周失眠3次,持续1月以上 C.每周失眠2次,持续2月以上 D.每周失眠3次,持续2月以上12.关于精神发育迟滞不正确的描述是( D ) P159 A.智力发育低下B.社会适应困难C.起病与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有关D.起病于大脑发育成熟以后13.当前对孤独症最有效、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 A )P165 A.教育和训练 B.认知心理治疗 C.药物治疗 D.心理治疗加药物治疗14.谵妄的关键性精神病理改变是( D )P178 A.感知觉障碍 B.思维不连贯 C.记忆力下降 D.意识清晰程度的下降15.老年痴呆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 C )P179 A.谵妄B.器质性遗忘 C.血管性痴呆 D.晚发性精神分裂症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6.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理论家强调自由、选择(责任)和意志力对个体成长的重要意义。 P7 17.临床访谈形式包括无结构访谈、结构化访谈和(精神状况检查)。P10 18.神经衰弱常见的心理生理障碍包括:睡眠障碍、(头部不适感)、内脏功能障碍等。P37 19.有研究者认为,疑病症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人格特征,是(衰弱型)或不安全型人格的一种变异。P39 20.癔症性精神障碍在CCMD一3中被称为(解离症状),是

【免费下载】第三章注意和感知觉

第三章第一节幼儿的注意 一、单项选择题 1.注意的两个主要特点是( )。 A.指向性和集中性 B.鲜明性和选择性 C.清晰性和指向性 D.清晰性和集中性 2.“聚精会神”、“仔细”主要描绘的是注意的什么特点( )。 A.指向性 B.集中性 C.清晰性 D.鲜明性 3.注意使儿童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反应不一,总是舍弃一些信息。这是注 意的( )功能。 A.调节 B.整合 C.维持 D.选择 4.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 )。 A.不变 B.扩大 C.缩小 D.以上都有可能 5.注意是一种( )。 A.独立的心理过程 B.认识风格 C.心理现象 D.个性特征 6.儿童一进商场就被漂亮的玩具吸引,儿童在这一刻出现的心理现象是( )。 A.注意 B.想像 C.需要 D.思维 7.注意使儿童的游戏、学习等活动顺利进行,这是注意的( )功能。 A.整合 B.维持 C.调节 D.选择 8.注意使儿童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为应付外来刺激做出 相应准备,从而适应环境,这是注意的( )功能。 A.调节 B.整合 C.维持 D.选择 9.使感知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是( )。 A.注意 B.动机 C.目的 D.需要 10.不属于先天条件反射的注意是(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定向性注意 D.选择性注意 L1.儿童出生后就出现了注意现象,这实质上是一种( )。 A.选择性注意 B.有意注意 C.定向性注意 D.随意注意 12.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是( )。 A.无意注意占优势 B.有意注意占优势 C.注意的发展不受语言支配 D.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均衡发展

第三章-感知觉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感知觉 一、填空题(10分) 1、人脑对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特定刺激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 2、个体把感觉信息组织成一定的模式并对它解释的过程叫—o 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关系。 4、当我们从亮处走入黑暗之后,视网膜的光感受性会迅速提高,这个过程是—o 5、感受器官对适宜刺激的反应能力就是感受性,引起某种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 激量就是 __ o 6、在日常生活中,个体除了对事物的整体属性做出反应外,也会对他人、群体的人际关系产生认知,并与此伴随会有对自己的认知,这些是—o 7、当我们从暗处走出见到光明时,视网膜对光的感受性会迅速下降,这个过程是—o &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特征是知觉的—o 9、心理学中的第一个自然科学规律是—o 10、在自下而上的加工中,我们对信息的分析从基本的感觉单元(细小的特征)开始,逐步形成完整的知觉;在—加工中,我们利用已有的知识,迅速地把各种感觉特征组织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 二、单项选择题(10分) 1 ?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o A.差别感受性B .最小可觉差C .绝对感受性D .绝对感觉阈限 2?同一感受器受不同刺激物的作用时,感受性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称为()o A.感觉对比B .感觉融合C .感觉适应D .感觉的掩蔽 3. 在热闹的聚会上或逛自由市场时,如果你与朋友聊天,朋友说话时的某个字可能被周 围的噪音覆盖,但你还是能知道你的朋友在说什么,这是知觉的()在起作用。 A.选择性 B .整体性 C .恒常性D .理解性 4. 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特征是知觉的 () A.选择性 B .整体性 C .恒常性D .理解性 5.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一种感觉的()

物联网感知层试题及答案

精选文档 1、( A 祥云工程)实施方案拟定了在未来几年将北京建设成为中国云计算研究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和路径。 2、智能农业在( A 智能温室)领域的应用,避免了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减少了病虫危害,实现了作物的优质、高产和无公害生产。 3、安防和可视对讲集成管理:通过与可视对讲和安防系统的集成,将进行( C 家居控制和遥感遥控)完美结合,通过一块触摸屏即可实现对智能家居系统设备进行控制。 4、从供应链的上游至下游,跟随一个特定的单元或一批产品运行路径的能力,属于可追溯性的哪个方面?( A 跟踪) 5、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要解决的实质问题是( C 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给出租车公交系统带来的沉重压力) 6、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必须以系统一体化、功能一体化、( D 网络一体化)、和软件界面一体化等多种集成技术为基础。 7、以下哪一项用于存储被识别物体的标识信息?( B 电子标签) 8、云计算的核心就是以虚拟化的方式把产品包装成服务,( DSaaS )模式是实现虚拟化服务的关键。 9、可以分析处理空间数据变化的系统是( B GIS )。 10 、下列哪种通信技术不属于低功率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 A 广播) 11 、下列四项中,哪一项不是传感器节点内数据处理技术( D 传感器节点信息传输技术)。 12、在环境监测系统中一般不常用到的传感器类型有( B 速度传感器)。 13 、节点节省能量的最主要方式是( A 休眠机制)。 14、现有的各种无线通信技术,( D ZigBee )是最低功耗和成本的技术。 15、实施农产品的跟踪与追朔,需要在农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上对农产品信息进行标识、采集、传递和关联管理。其实质就是要形成一条完整的( C 信息链),使得农产品的信息流、物流联系起来,根据农产品的信息追查农产品的实体。 16 、智能建筑的四个基本要素是( B 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 17 、云计算与物联网的结合方式为( D 以上三个选项都对)。 18、下列哪些攻击可以实现对射频识别手机支付的攻击?( C 发动大量无效射频信号) 19 、传感器节点采集数据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什么?( D 位置信息) 20、 2003 年联合国维和部队进入伊拉克时,运用到了下列哪项技术,对伊拉克的空气、水和土壤进行连续监测,来确定其是否有违反国际公约的核武器和生化武器?( A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 21、感知延伸层技术是保证物联网络感知和获取物理世界信息的首要环节,并将现有网络接入能力向物进行延伸。 (正确) 22 、传感器不是感知延伸层获取数据的一种设备。(错) 23、无线传输用于补充和延伸接入网络,使得网络能够把各种物体接入到网络,主要包括各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正确) 精选文档

训练感知觉器官的游戏

训练感知觉器官的游戏 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早期对孩子的感知觉器官进行刺激和训练,可以更好地开发和挖掘孩子的智力潜能。下面几种游戏,可以使孩子的智力在快快乐乐、蹦蹦跳跳中得到开发。认知训练 "最后两分钟" 语言是进行思维活动的工具,是掌握知识的最有力的手段,也是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孩子的语言能力正在发展,尚不能很好地叙述和表达,那就用游戏作为媒介进行人际联系吧。 训练效果:训练孩子对语言良好的叙述和表达能力。 活动目的:充分开发孩子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 活动开始:一个妈妈为孩子开始讲童话故事。要求妈妈的语言声情并茂,还要有配合故事内容的肢体动作,这样才能生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讲到故事结尾,妈妈故意停顿下来,提高语气对孩子说:"现在是故事的最后两分钟,请大家来想一想,后来怎么样呢?"要求孩子续编故事结尾。其他妈妈可在一旁提问题,依次启发和鼓励宝宝发挥想象,力求语言完整、连贯。 捞球 通过水的温度、水中的渗透物质以及人体在水中感到的流体压力,可以刺激孩子休眠的神经细胞,完善其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此外,由于人体内部所有器官都与皮肤上的反射区域保持互动关联,所以玩水中产生的安抚效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 训练效果: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意志力。 活动目的:刺激孩子全身的神经细胞,完善其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 活动准备:大一些的塑料盆,乒乓球(或五颜六色的泡沫小玩具)。 活动开始:让乒乓球(或五颜六色的泡沫小玩具)在水中漂浮着,让孩子们分别围在大塑料盆边,轮流用手把乒乓球(或五颜六色泡沫小玩具)抓住。因为天冷,妈妈要注意给孩子保暖。还有,别忘了在一边为孩子叫好。 感觉训练 驮物爬行 锻炼孩子的协调能力是促进智力发展的关键,在游戏中,在爬行中,让宝宝快乐地感受吧。 训练效果:加强孩子肌肤全方位的接触。 活动目的:刺激儿童的触觉系统,促进感觉统合能力的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稍厚的精装书一本或大而平的绒布玩具一个,足够大的地毯一块。 活动开始:把地毯平铺在地板上,让孩子双腿半跪在地毯上,两手撑地,眼睛看前方,把精装书或绒布玩具放在孩子的后背上,要求保持平稳。发口令后,孩子从地毯一头爬到另一头,书或玩具中途不得掉下来,几位妈妈在一旁为孩子加油鼓气。活动可轮流进行几次。 滚"保龄球 " 愉快的游戏活动能给孩子带来自我创造的机会,孩子会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一个成功的群体游戏,还需要孩子运用他的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这些都为孩子将来从非现实过渡到现实生活起到桥梁作用。 训练效果:引导孩子进行创造性的游戏或群体游戏。 活动目的:促进孩子的智力开发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活动准备:积木、皮球几只。

感知觉试题

第二章感知觉习题 一、填空题 1.人的感觉水平可分为两大类,其中外部感觉有、、、、等五种, 2.人的外部感觉主要有三种,即、、。 3.知觉水平可分为两大类,即和。 4.感知觉由低到高可分为三种水平,即、、。 5.月亮走,我也走”是一种知觉。 6.觉K值为0.05,假如原皮肤压力为30g,那么增加克重量才能感觉到压力的改变? 7.人们常认为“一公斤铁比一公斤棉花重”,这是一种错觉。 8.“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现象。 9.“无中生有”是一种,它主要出现在不正常的人群中,而“杯弓蛇影”是一种 ,正常人都会出现这种现象。 10.知觉的基本特征有、、、。 11.人们看到绿色产生酸的感觉,看到黄色产生甜的感觉,这种现象称。 12.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如果没有,心理活动就无法进行。 13.知觉有许多品质,主要有、、和清晰度。 14.吃了苹果再去吃糖,会觉得糖很酸,这是感觉的对比现象。 15.绝对感受性与差别感受性之间并没有一定的关系。绝对感受性强的人,他的不一定强,也不一定弱。 二、名词解释 1.感觉适应 2.知觉选择性 3.知觉理解性 4.知觉恒常性 5.知觉整体性 6.绝对感受性 7.差别感受性 8.绝对感觉阈限 9.差别感觉阈限 三、单选题 1.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感觉属于() A、信息的输入和登录 B、信息的识别 C、信息的选择 D、信息的储存和提取 2.主要收集声音和身体平衡位置信号的感觉器官是() A、眼睛 B、耳朵 C、鼻子 D、舌 3.感觉的能力称为() A、感受性 B、感受器 C、感受强度 D、感受阈 4.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 A、阈限 B、绝对阈限 C、差别阈限 D、相对阈限 5.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没有太大变化,这种现象称为() A、形状恒常 B、亮度恒常 C、颜色恒常 D、大小恒常 6.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在数量上() A、不相关 B、相关 C、成反比 D、成正比 7.()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现象,在生活中没有任何利用价值。 A、错觉 B、幻觉 C、似动知觉 D、感觉 8.电影中的许多特技镜头是根据()原理来拍摄的 A、知觉 B、感觉 C、真动知觉 D、诱动知觉 9.运动员在跳高时,同样高度的横杆,在室内比赛会觉得比室外高度要高些,这是一种()。 A、对比错觉 B、视错觉 C、运动错觉 D、幻觉 10.在生活中,我们对某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总是难以忘怀,这是属于知觉的()特征。 A、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00031《心理学》同步练习题(学生版含答案)_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心理学》(自考)同步练习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同步练习 一、名词解释 1.感觉P42 2.知觉P60 3.感受性P45 4.感觉阈限P45 5.绝对感觉阈限P45 6.差别感觉阈限P46 7.适应P50 8.明适应P52 9.暗适应P52-53 10.社会知觉P72 11.首因效应P74 12.晕轮效应P76 13.社会刻板印象P77 二、单项选择题 1.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是( )P60 A.感觉B.知觉C.感受性D.表象 2.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叫做( )P42 A.反映B.知觉C.感觉D.直觉 3.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表,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P42 A.感觉B.知觉C.感受性D.感觉阈限 4.能够把外界刺激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即将感觉器官接受的各种适宜刺激能量转换为生物电能的器官是( )P44 A.感觉B.感觉器官C.感受器D.感受性 5.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变化的强度或强度变化所需要的量的临界值是( )P45 A.感觉B.感受性C.感觉阈限D.心理量 6.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是( )P45 A.绝对感受性B.差别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绝对感觉阈限 7.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是( )P46 A.绝对感觉阈限B.差别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觉能力 8.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现象是( )P50 A.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相互作用D.联觉 9.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P60

婴儿感知觉训练小游戏

婴儿感知觉训练小游戏 0—1岁的婴儿虽然还不能说话,也不能自由行动,但他们可以听、看、嗅,可以触摸、抓握、辨色。他们是有着无限潜能的“灵动宝宝’!灵动宝宝自然需要灵动有趣的小游戏来锻炼他们的感知能力,这里我们就为各位新妈妈们准备了一套丰盛的“婴儿感知觉训练营养套餐”。 4到10天后: 注视同颜色物体的移动 妈味准备:6只直径5至7厘米的套环(红、橙、黄、绿、蓝、紫)、一根50至60厘米的轴(轴的粗细正好能将环套进)。 灵动训练:宝宝仰卧。妈味在距宝宝面部中央50到60厘米处,缓缓移动后一种颜色的套环,(左右移动幅度为5到7厘米,频率为1至2/秒,关键要让宝宝眼神能跟上套环的移动速度)。每天可进行1至2次,不可超过两次,每次1—2分钟。 爱心提示:将套环套在轴上是为了避免宝宝只注意妈妈的脸而不看玩具,如能克服这一点,用其他材料代替套环也未尝不可,不要在睡眠前进行。 20天后: 注视不同颜色物体移动 妈咪准备:不同颜色玩具若干,大小形状尽量近似。 灵动训练:在宝宝胸部上方60-70厘米处悬挂任一颜色玩具,成人可将玩具移动、旋转或抖动以引起宝宝注意。当宝宝开始注视时,可记录下其注视的时间。3—4天后如宝宝不再注视该玩具,即可换另一颜色玩具。如此依次替换。 爱心提示:如果宝宝对同一颜色玩具注视时间超过5分钟,一般就不要再进行下去,以免引起视疲劳。 1.5个月后: 抓握悬挂玩具 妈咪准备:带响动的玩具若干、两条绸带。在宝宝胸部上方 60—70厘米处垂直悬挂两条绸带,两条绸带上半部间横挂有各种颜色发响玩具和小铃铛,绸带下半部距宝宝7—10厘米处悬挂另一发响玩具,绸带下端自然下垂。 灵动训练:妈妈一边柔声和宝宝说话一边将其小手摊开,把一条绸带的下端塞入宝宝手中。宝宝小手无意地挥动使得玩具发出悦耳声响,更引起宝宝的兴趣,于是尝试碰触悬挂在下半部的玩具及另一条绸带。每天可进行2-3次,每次5—6分钟,最好在宝宝醒着的前半段时间进行。 爱心提示:如宝宝能抓住绸带,并用手轻轻碰触下半部的玩具,同时注视悬挂在上半部的玩具,游戏训练就算成功了!注意不要砸伤宝宝。 3个月后: 抓握大小不同的物体 妈咪准备:大小不同的玩具若干,但要保证形状统一,可用套环(直径为3—5厘米,厚度0.5—1厘米)、积木等(颜色丰富更能引发宝宝的兴趣)。 灵动训练:先将宝宝俯卧,把最大的套环放在宝宝面前(注意阻止宝宝将玩具塞入口中),观察他如何摆弄这一玩具。当宝宝能摆弄大环后,再放一个小套环,然后将所有大小不等的套环放在宝宝面前,让他自由摆弄。

1-第二章中小学生注意、-感知觉和记忆的发展与教育答案

第二章中小学生注意、感知和记忆的发展与记忆 (一)填空题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根据有无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不同,可把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 意、有意后注意。 3、集中性和指向性是注意定义的基本特征。 4.注意的特征(品质)有: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注意的稳定性。5.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6.感觉的规律表现: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相互作用联觉。 7.知觉的特性表现为: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 8、在心理学上,把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称为感受性,它是以差别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9、差别感觉阈限与差别感受性的关系呈现是_反比_ 10、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的事物反映。 11、记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一个完整的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回忆--四个基本环节。 12 短时记忆是指 1 分钟以内的记忆。 13 长时记忆是指 1 分钟以上的记忆。 (二)单项选择题 1.注意概念具有的两个基本特征,它们是( C) A.指向性和选择性 B.指向性和调节性 C.集中性和指向性 D.集中性和选择性 2.无预定目的且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 ) A.无意注意 B.集中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3.“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 C ) A.感知 B.记忆 C.注意 D.思维 4.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注意的是(A )

A.无意注意 B.集中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5.在学习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干扰因素时,努力地把自己的注意维持在学习内容上,这时的注意是( D ) A.无意注意 B.集中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6.听表走动的滴答声,时而有时而无的这种周期性变化现象是( D )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起伏 7.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体现了(C)注意品质。 A.注意广度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分配 D.注意转移 8.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体现了(B)注意品质。 A.注意分散 B.注意分配 C.注意转移 D.注意广度 9.上完语文课很快转移到数学课中,这体现了(C)注意品质。 A.注意分散 B.注意分配 C.注意转移 D.注意广度 10.12岁以上的少年的注意力的可以连续集中( C )分钟左右。 A.20 B.25 C.30 D.40 11.初二到高二时的注意转移发展的特征是( D )。 A.缓慢上升 B.迅速上升 C.下降 D.停滞 12.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活动是( A ) A.感觉 B.知觉 C.感受性 D.感觉阈限 13.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说这朵花是红色的,很香,这样的心理活动是(B ) A.色觉 B.知觉 C.感觉 D.统觉 14.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说这朵花好漂亮,这时的心理活动是(B ) A.色觉 B.知觉 C.感觉 D.统觉 15.喝了中药后再来喝开水,觉得开水比往常的甜,这是( B )的心理现象。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感知量表和试题

感知量表是指受试者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感受方式,包括了解、掌握、控制的方式。次维度包括: (1)投注性:指受试者在日常生活中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物上的程度。(2)领导性:指受试者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控制程度。 (3)冒险性:指受试者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把握并甘愿为此付出努力的程度。(4)迅速性:指受试者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事物的速度。 (5)活动性:指受试者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事物的神经兴奋程度。 (6)社交性:指受试者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的程度。 (7)思考性:指受试者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理性考虑的程度。 (8)细致性:指受试者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事物时细节考虑的程度。 (9)条理性:指受试者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事物时做计划的程度。 (10)稳定性:指受试者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稳定性感受的敏感程度。 偏好量表是指受试者在日常生活中所喜欢使用的处理事情的方式,包括控制自身、自己需求及事物发展的进程的方式。次维度包括: (1)意志力:指受试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控力。 (2)成就需求:指受试者在日常生活中倾向于完成自己所设置的目标并从中得到快乐。 (3)统御需求:指受试者在日常生活中倾向于影响别人和控制别人。 (4)表现需求:指受试者在日常生活中倾向于表现自己并努力得到他人认可。(5)合群需求:指受试者在日常生活中倾向追求人际间的友谊。 (6)亲和需求:指受试者在日常生活中倾向于追求密切关系。 (7)喜新需求:指受试者在日常生活中倾向于对新事物的关注。 (8)批判需求:指受试者在日常生活中倾向于对事物的真实、准确及价值的怀疑。 (9)崇拜需求:指受试者在日常生活中倾向于对权威的认同。 (10)受役需求:指受试者在日常生活中倾向于寻找权威或规则的束缚。 下面是一套练习: 感知和偏好量表 说明: 本量表分为两个部分,共九十组叙述,作答时间15分钟。每组有两个叙述,请圈选其中一个最能形 容你或最能表达你感受的叙述。也许两个都不恰当,请还是选一个较恰当的。 请将答案圈在答案卷上,勿在题目上作答。 例如以下两个叙述: 我很努力工作…………………………………………………………A 我不情绪化……………………………………………………………B B 如果你觉得两个都不太适当,请还是圈一个较为适当的;如果两个都很适当,请选一个最适

第二章感知觉---试题(冯晖)

第二章感知觉的试题 一、填空题 1、人的感觉水平可分为两大类,其中外部感觉有、、、、等五种, 2、人的外部感觉主要有三种,即、、。 3、知觉水平可分为两大类,即和。 4、感知觉由低到高可分为三种水平,即、、。 5、“月亮走,我也走”是一种知觉。 6、压觉K值为0.05,假如原皮肤压力为30g,那么增加克重量才能感觉到压力的改变? 7、人们常认为“一公斤铁比一公斤棉花重”,这是一种错觉。 8、“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现象。 9、“无中生有”是一种,它主要出现在不正常的人群中,而“杯弓蛇影”是一种 ,正常人都会出现这种现象。 10、知觉的基本特征有、、、。 11、人们看到绿色产生酸的感觉,看到黄色产生甜的感觉,这种现象称。 12、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如果没有,心理活动就无法进行。 13、知觉有许多品质,主要有、、和清晰度。 14、吃了苹果再去吃糖,会觉得糖很酸,这是感觉的对比现象。 15、绝对感受性与差别感受性之间并没有一定的关系。绝对感受性强的人,他的不一定强,也不一定弱。 二、名词解释 1、感觉适应 2、知觉 3、感觉补偿 4、感觉相互作用 5、知觉理解性 6、绝对感受性 7、差别感受性 8、绝对感觉阈限 9、差别感觉阈限 10、错觉 三、单选题 1、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感觉属于() A、信息的输入和登录 B、信息的识别 C、信息的选择 D、信息的储存和提取 2、主要收集声音和身体平衡位置信号的感觉器官是() A、眼睛 B、耳朵 C、鼻子 D、舌 3、感觉的能力称为() A、感受性 B、感受器 C、感受强度 D、感受阈 4、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 A、阈限 B、绝对阈限 C、差别阈限 D、相对阈限 5、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没有太大变化,这种现象称为() A、形状恒常 B、亮度恒常 C、颜色恒常 D、大小恒常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习题

第六章学前儿童的感知觉 一、名词解释: 1.感觉 2.知觉 3.观察力 二、判断题: 1.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觉开始的。 2.感知觉是婴儿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手段。 3.视敏度和视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4.幼儿的读物应该是年龄越小,字、画应该越大。() 5.四岁左右的幼儿,经常穿反鞋子是他们淘气的缘故。() 6.幼儿不会读书,用眼较少,所以幼儿年龄越小视力越好。 7、“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听觉适应。() 三、选择题 1、儿童方位知觉中掌握的顺序是()。 A、上下、左右、前后 B、左右、前后、上下 c、前后、上下、左右 D、上下、前后、左右 2、2岁孩子往往会伸手要求站在楼上的妈妈抱,这说明他的( ) A.大小知觉发展不足 B.形状知觉发展不够 C.距离知觉发展不足 D.想像力不够丰富 3、治疗弱视的最佳期是( ) A. 1~2岁 B. 3~5岁 C. 12~13岁 D. 5~7岁 4、( )开始区别各种色调的细微差别,并开始认识一些混合色。 A. 3岁儿童 B. 6岁儿童 C. 5岁儿童 D. 4岁儿童 5、经典的“视觉悬崖”测验测查的是( ) A.时间知觉 B.形状知觉 C.大小知觉 D.距离知觉 6、有的儿童在观察时,能够根据观察任务,自觉地克服困难和干扰进行观察。这说明他们观察的( ) A.持续性延长 B.目的性加强 C.细致性增加 D.概括性提高 7、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观察个别事物( ) A.图上有些什么呢 B.图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呢 C.这张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 D.图上讲的是个什么故事 四、简答题 1、对学前儿童听力的保护和培养,应注意哪些方面 2、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3、试述幼儿观察能力发展的特点。 4、3岁前的孩子常有一个“坏毛病”:无论拿到什么东西,玩一玩,摆弄摆弄之后,马上放到嘴里去。您认为这是孩子的“坏毛病”吗教育中我们应注意什么问题 五、实例分析题 幼儿园小班的一位教师,教小朋友认识公鸡时,出示了一幅长25厘米、宽20厘米的画, 画上有一只金黄色的公鸡,公鸡的周围是一片黄灿灿的稻田。课一开始,教师就让小朋友们 自己看,然后就开始讲公鸡的外形特征、习性等,一直讲到下课。 请用感知觉的有关知识,分析这位教师的不妥之处。

0-3个月宝宝感知觉训练方案

从宝宝出生到3个月是胎儿与新生儿的继续,由原来依赖母亲寄生到独立生活,是非常艰巨的任务,这个阶段的宝宝机体非常脆弱,消化系统尚未完善,但生长发育却特别快。这个时候除了营养非常重要外,发展宝宝各方面的能力也显得非常重要。 1、视觉训练: 婴儿仰卧位,在小儿胸部上方20~30cm用玩具,最好是红颜色或黑白对比鲜明的玩具吸引小儿注意,并训练小儿视线随物体作上下、左右、圆圈、远近、斜线等方向运动,来刺激视觉发育,发展眼球运动的灵活性及协调性。 2、听觉训练: 家长可在小儿周围不同方向,用说话声或玩具声训练小儿转头寻找声源。母亲的声音是婴儿最喜爱听的声音之一。母亲用愉快、亲切、温柔的语调,面对面地和婴儿说话,可吸引小儿注意成人说话的声音、表情、口形等,诱发婴儿良好、积极的情绪和发音的欲望。 可选择不同旋律、速度、响度、曲调或不同乐器奏出的音乐或发声玩具,也可利用家中不同物体敲击声如钟表声、敲碗声等,或改变对婴儿说话的声调来训练小儿分辨各种声音。当然,不要突然使用过大的声音,以免婴儿受惊吓。 3、触觉训练: 婴儿面颊、口唇、眉弓、手指头或脚趾头等处对触压觉很敏感。可利用手或各种形状、质地的物体进行触觉练习。光滑的丝绸围巾、粗糙的麻布、柔软的羽毛、棉花、头梳齿、粗细不同的毛巾或海绵、几何形状的玩具均可让小儿产生不同的触觉感,有助于发展小儿的触觉识别能力。 4、味、嗅、温度等感知觉训练: 利用日常生活,发展婴儿各种感觉。如吃饭时,用筷子蘸莱汁给婴儿尝尝;吃苹果时让婴儿闻闻苹果香味、尝尝苹果味道;洗澡时,让小儿闻闻肥皂香味,用奶瓶喂奶时,让孩子用手感受一下奶瓶的温度等等,均有助于婴儿感知觉的发展。 1/ 1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复习稿、练习与参考答案)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教学要求: 1.掌握感觉、知觉的概念。 2.了解感觉、知觉种类;感觉的一般规律、知觉的基本特征、 直观教学的形式和特点、正确进行直观教学的措施。 3. 掌握青少年感知能力的培养方法。 教学重点: 1. 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2. 知觉的特性; 教学重难点: 感觉、知觉的特性,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第一节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教学过程: 导学提示 感觉与知觉是最初级,也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感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通过感觉, 我们从内外环境中获取信息, 通过知觉, 我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于从环境中输入的信息加以整合和识别, 使杂乱无章的刺激具有了意义。现实生活中,纯粹的感觉几乎是不存在的,感觉总是与知觉紧密结合在一起,因而也称感知觉。心理学对感知觉的研究有着最长的历史和最为丰富的内容。 (一)、什么是感觉。 1 、感觉的概念。 (1 )导入:课堂小实验 (2 )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区别于日常概念“感觉”。) 【研究实例】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的剥夺感觉的实验。 【心理点评】 感觉虽然试一种简单的心理活动,但却十分重要。首先,感觉向大脑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通过感觉的人可以了解外界事物的各种属性,保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感觉是认识的开端,知识的源泉。而以上实验可以证明刺激和感觉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没有感觉的生活是不可忍受的。 (二)感觉的特点

1 、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的事物。(不是过去的事物或间接的事物) 2 、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不是事物的整体) 3 、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以客观事物为根源,以主观解释为形式) (三)感觉的分类: 根据感觉器官的不同,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1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 2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略作解释) 三、知觉的含义及其分类 (一)什么是知觉, 1 、定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2 、分析: (1 )“直接作用”。 (2 )“整体”。( 整体不是个别属性的简单相加,而是对多种个别属性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的综合的反映。) (二)、知觉的种类。 1 、依据知觉活动时感受器的不同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 2 、依据知觉的对象的不同分为: (1)物体知觉 ①空间知觉: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特性的知觉。 ②时间知觉:对节奏、时间的估计。 ③运动知觉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 (2)社会知觉 ①个人知觉②人际知觉③自我知觉 3.根据知觉映象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可分为(补充内容): (1)正确的知觉 (2)错误的知觉(错觉) 概念:~即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 ①对物的错觉(如视错觉、运动错觉、时间错觉、形重错觉) ②对人的错觉(首因效应、晕轮效应、近因效应、刻板印象) 错觉在生活中的运用: 错觉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完全是无益的,如果利用得法,我们是可以利用人们的错觉来达到一定的特殊效果的。 四、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一)感觉和知觉的共同点: 1 、反映的对象相同: 都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都属于感性认识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