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性主义角度看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女性主义角度看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杨碧雅
处于五四时期的女作家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
的女性作家。丁玲深入挖掘女性心理,展现出作者与众不同
的审美理想,用独特的语言表现出对女性命运的思考,大胆
地、尽情地去书写女性内心的欲望和忧虑,真实刻画了女性内
心的挣扎和艰难。丁玲的作品《莎菲女士的日记》体现了她作
为领导女性思想解放的先驱性和革命性,对今天有着积极的
影响和启迪作用。
一、女性主义和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主义通常以18世纪的启蒙时代思想家为起源,它的
兴起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母系时代的母权制度到父系
时代的父权制度后,进入了全面向父权制度挑战以实现人类
男女平等的‘平权时代’”。男性向来处于社会的中心,女性只
是作为从属的边缘的附带的人而存在。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在
这样一个背景下,表达出时代女性渴望政治、文化独立和解
放,获得与男性同等地位的呼声。女性主义作家努力挖掘女
性意识和女性的自我价值,表达出女性自己对社会、对政治、
对人生的诠释,促进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展现着时代
的气息,用笔对传统的男女地位模式进行有力的宣战与反叛,
展现出女性的自尊与抗争精神。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华裔教授
王德威说:“谈论中国女作家的创作及早期女性主义者的活
动,丁玲每每是不可或缺的要角。”
二、莎菲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
《莎菲女士的日记》中,作者真实生动地描写了一个心高
气傲、而又希望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依靠自身去获得完美爱
情的理想主义者——莎菲,其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又展现出
一个小资产阶级女性矛盾、复杂而充满艰辛的心路历程。茅
盾曾评论说:“‘父与子’的斗争在全国各处的古老家庭里爆
发,一些反抗的青年女子从‘大家庭’里跑出来,抛弃了深闺小
姐的生活,到‘新思想’发源的大都市内找求她们理想的生活
来了。”这“理想的生活”其实就是莎菲的理想主义的爱情。丁
玲就是在这种潜在的、表层的女性外境遇下,以独特的日记体
的形式,深刻展现出莎菲渴望灵与肉结合的理想爱情但又最
终落空的心路历程。
莎菲强烈渴望这自我价值的实现,渴望得到理解和关心。
莎菲从追求者苇弟的泪水中寻找快意,却又暗自懊悔这种冷
酷的快活。她反复强调自己的“苦闷”,其实就是精神上的空
虚。于是莎菲开始恋爱,试图通过恋爱来摆脱精神上的苦闷。
莎菲是一个对爱情抱着幻想而又非常执著甚至看上去有些怪
异的青春少女。而当

莎菲第一次见到凌吉士之后,她就想道:

“我抬起头去,呀,我看见那两个鲜红的、嫩腻的、深深凹进的嘴
角了。”这样的话语突破了传统对于女性的描写,丁玲大胆直
言,直面女性灵魂的性欲爱念、本能冲动,她要告诉读者的是一
个真实的女性,有情欲的女性,敢于发现自己和承认自己的女
性。然而这种希望和激情没有长久,她逐渐对他产生厌恶和
鄙夷,可见莎菲是一个有着鲜明个性、审美格调高的新女性形
象,有着一种超脱流俗的清气。
三、女性主义文学视角下的女性心理分析
丁玲对于女性性心理的大胆描写,一反传统模式。“但看
到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苇弟其实还大我四岁)把眼泪一颗一
颗掉到我手背时,却象野人一样在得意的笑了。”这可以说是
莎菲的一种快意,这种快意体现她希望处在一个高的地位,处
于被男性所仰视的地位。她在这里要获得传统女性所没有的
重视。但是,“但我知道在这个社会里面是不准许任我去取得
我所要的来满足我的冲动,我的欲望”,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
下,女性没有自主的爱情和婚姻。一个女性不但要真实表达
自己的性欲,而且还要靠男性的依附来满足她的欲望,这几乎
是不可能的。文中多次提到莎菲说自己有病,莎菲的“病”,是
丁玲对女性“时代病”的隐喻,是丁玲对女性外境遇困顿症结
的认识—现实,暂时只给离家女性提供“新”男性的庇护。“我
是谁?”丁玲叩问自己,她迷茫而痛苦。因而,丁玲笔下,莎菲追
求灵肉结合理想之爱的梦,虽然彻底破灭了,然而,破灭的梦却
没有熄灭莎菲已经燃点的爱与欲“:我断定,假使他能把我紧紧
的拥抱着,让我吻遍他全身,然后他把我丢下海去,丢下火去,我
都会快乐的闭目等待那永久保藏我那爱情的死的到来。”这样
的诉说酣畅而恣意,但是矛盾的丁玲又随即鄙夷:“在一个温
润的软热东西放在我脸上,我心中得到的是什么呢?……我同
时都鄙夷我自己了。”
莎菲在进行的是狂热的情感追求,也在进行着理智的自
我嘲讽和否定。这两种思想不断地拷问着莎菲,促进她去不
断探索自己的精神世界,然而这种探索是苦闷的,矛盾的,没
有光明彼岸的。丁玲也正是如此受着女性意识的探索的煎熬
并试图通过小说发出自己的声音“:我忍不住嘲笑他们了,这
禁欲主义者!”从中可以看出丁玲强烈的抨击传统禁欲思想
的锋芒。然而,她又时常回过头来反思自己,进行尖锐的自
嘲,可以说这又是丁玲的痛苦的心理矛盾。
莎菲的日记让我们初次看到了女性隐蔽的情爱观,也反
映出现代背井离

乡、来到都市闯荡的女性内心的苦闷、矛盾,
精神的孤独和迷惘。莎菲的心路
历程激荡而热烈,狂热而赤
诚,但是到最后,却只留给读者一个令人悲悯的结局。莎菲最
后坐火车去南方,这样的逃离可以说是解脱,是反叛,也是丁
玲在绝望中继续坚持自我、继续向命运抗争的决心。
参考文献:
[1]白露.三八节有感和丁玲的女权主义在她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孙
瑞珍.丁玲研究在国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2]西尔维斯特著,余潇枫等译.女性主义与后现代国际关系.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