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誉研究

中国商誉研究
中国商誉研究

关于中国现行会计准则对商誉的处理办法与国际趋同

对于处于经济飞速发展时期的中国,合理确定商誉并进行会计核算是十分关键的。首先对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企业的良性竞争,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建立良好的现代化市场经济秩序;其次,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形象,刺激他们不断完善提高自身的商誉;最后,对于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来说商誉的信息也日益变的关键,成为影响投资决策的因素之一。

一、中国新准则颁布的商誉模式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发了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两大体系,其中对于商誉的会计处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于我国特殊的会计模式,经济起步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比较晚,市场不够完善,一直未对商誉处理方法做规范的规定,仅是简单规定对于外购商誉按成本入账并在合理使用年限内进行摊销。但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崛起,企业间合并业务增多,迫切需要对商誉的处理方法进行改进,新准则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做出了如下定义:“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其中“可辨认”三个字已将商誉排除在了无形资产以外,商誉是一类特殊的资产,与一般意义上的无形资产不再一起核算;

2、对于外购商誉,我国新制定的会计准则中指出“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被购买方可确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

3、在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中,首次做出了对于商誉减值的处理规定。

二、国际通用准则与中国新准则的比较

1、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IAS第38号中明确指出“无形资产的定义要求无形资产时可辨认的,以便能与商誉清楚的区分开来。”可见,我国将商誉从无形资产中分离出来是有依据的,是为了与国际惯例相协调;

2、国际上的惯例是不对自创商誉进行确认,这与我国现今的做法是一样的;

3、对于外购商誉的后续计量,国际上得到普遍认同的做法是只确认该商誉的减值,不确认增值。我国的新准则中已经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基本相同,这也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一项措施。

三、总结

商誉会计中的众多疑难问题以及困扰会计界许久,纵观其他国家的会计历史,我国的会计发展尚不属于发达的行列,会计环境仍有待改善。但我们也应该有信心,中国会计模式对于商誉的处理一直在不断与国际接轨,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中国商誉会计模式的未来是一个有意义的会计研究问题,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会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需要在各国理论界的探讨中不断充实和完善,并在会计实践中反复检验修正,才能最终为会计报表使用者使用。

最新商誉减值会计研究

商誉减值会计研究

商誉减值会计研究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提要本文首先对商誉减值的确认问题进行国际比较;其次介绍我国商誉减值的具体会计处理;最后对我国商誉减值会计在会计实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对策。 关键词:商誉;外购商誉;减值测试 一、引言 商誉是企业获得超额盈利的能力。商誉的会计处理自20世纪九十年代起一直成为会计界的研究热点。本文立足于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通过对商誉减值会计处理的国际比较研究,为我国商誉减值会计处理方法寻找理论依据,并在比较基础上对我国当前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做出思考。 二、商誉减值会计处理国际惯例 (一)商誉减值的会计确认。由于对商誉特性认识的不同,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也莫衷一是。目前,国际会计准则与其他

主要国家已经达成一致,即只确认外购商誉,其会计处理主要有两种方法:系统摊销法和减值测试法。随着FASB和IASC要求采用减值测试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了减值测试法,并根据本国国情进行了改进。 (二)商誉减值测试方法的选择。美国证券交易委员基于商誉的不可辨认性和重要性的原则对商誉减值采用“两步法”。第一步,比较报告单元的公允价值和账面金额。如果报告单元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金额,可初步判断为商誉已减值,应实施减值测试的第二步,以计量商誉减值损失的金额;第二步,比较报告单元商誉的公允价值和账面金额以计量减值损失。如果报告单元商誉的账面金额超过其公允价值,超过部分应作为减值损失在报表中以确认,确认的减值损失不能超过商誉的账面金额。减值损失确认后,商誉的账面价值应按调整后的金额记账,而且商誉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予转回。这种方法利于缩小企业的会计价值与实际价值的差距,提高信息的相关性。 IASC使用“一步法”。首先,进行自下而上的测试,确定商誉的账面价值能否合理分摊至查核中的现金产出单元;比较现金产出单元的可收回金额与账面金额,如果可收回金额小于账面金额,其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其次,如果企业不能将商誉的账面金额合理分摊至查核中的现金产出单元,则实施自上而下的测试,确定商誉的账面金额能合理分摊的最小现金产出单元,比较现金产出单元的账面金额与可收回金额,确认减值损失。

商誉会计的困惑、思考与展望共10页word资料

商誉会计的困惑、思考与展望——商誉会计专题学术研讨会 观点综述 发布时间:2011-01-10 浏览人数:1995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商誉的价值及其重要性日益凸现, 尤其是随 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全球并购浪潮风起云涌, 商誉成为企业并购中不可回避的焦点问题。国内外学者曾从不同角度对商誉问题进行过大量研究, 但由于其特殊性与复杂性, 使得商誉至今仍是 困扰会计界的难题之一。 2010年 6月 26日, 由中国会计学会主办,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企业 兼并重组研究中心承办的“商誉会计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交通大学国际 会议中心成功召开, 这是国内首次商誉会计专题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得到了财政部会计司、会计实务界及兄弟院校会计学知名专家的大力支持。会计学会副秘书长周守华教授、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冯卫东副主任、财政部会计司王鹏处长、以及来自会计学会、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证监会、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厦门大学、暨南大学、湖南商学院、江西华泰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及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的师生共 30多位代表出席会议。 本次研讨会由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研究中心主任张秋生 教授主持, 会计学会副秘书长周守华教授致开幕词。厦门大学会计系杜兴强老师、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杨辉老师、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玉菊老师、江西华泰会计师事务所尉然先生、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洪金明老师、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冯卫东副主任、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谢纪刚老师、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沈洪涛老师、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门瑢老师、湖南商学院朱开悉老师分别作了主题演讲。 本次研讨会采用主题演讲与圆桌讨论相结合的形式, 围绕商誉的本质、商誉确认、商誉计量及商誉相关信息披露等问题展开研讨。研讨会评选出优秀论文 5篇, 分别是杜兴强的《商誉的性质及对权益计价的影响——理论分析与基于企业会计准则 ( 2006) 的经验证据》, 谢纪刚、杨志海、张秋生的《我国上市公司合并商誉中合并成本的公允价值计 量》, 冯卫东的《知识经济下商誉·企业并购商誉会计问题研究——基 于企业资源观视角》、李玉菊的《有关商誉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探讨》、徐玉德、洪金明的《商誉减值计提动机及其外部审计监管——来自 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一、商誉的本质与要素归属: 理论视角与经验证据 根据美国在线辞典 (M-Wonline Dictionary) 对商誉的定义, 商誉(goodwill)一词最早出现在12世纪。商誉是一个具有持续魅力的研究论题, 几个世纪以来, 曾经有不少学者和学术团体分别从法学、经济、会计学角度对商誉问题进行过大量研究。但目前对商誉的认识仍存在很大差异, 主要有“好感价值论”、“无形资源论” 、“超额收益论” 、“协同效应论” 、“总计价账户论”等。多年以来, 由于对商誉本质的争议, 直 接导致了确认和计量方面的困惑。商誉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是资产? 费用? 负债? 能力? 还是超额收益? 应当以何种会计要素加以确认? 对此参会 代表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与辩论。

商誉及其会计处理的探讨

商誉这一概念是随着企业产权有偿转让行为的发生,才在企业财务会计中出现的。商誉通常是指企业因所处地理位置的优越或信誉卓著获得了客户的信任,或是由于生产经营效率高,技术先进,掌握了生产诀窍等,使企业获得的超额获利能力。商誉与作为整体的企业有密切的联系,它不能单独存在,也不能单独出售;有助于形成商誉的个别因素无法单独计价,它们的价值只有把企业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时才能确定。商誉可以是自己建立的,也可以是向外购入的,企业自己建立和拥有的商誉,由于企业继续经营,并未准备出售和转让,因而,不能将其拥有的商誉转化。但如果拥有商誉的这个企业转让给其他企业时,购买方以高于企业净资产的价格购买这个企业,这时购买方可将买价与净资产的差价作为无形资产入账核算。所以,只有从外购入的无形资产-商誉入账。也就是说,商誉只是在一个企业兼并或购买另一企业时才会发生转让、买卖关系,才可进行商誉的无形资产核算。商誉的价值一般应以每年超额收益的三到五倍为宜,由双方共同协商确定。购入商誉的账务处理:借:无形资产-商誉贷:银行存款无形资产是企业的一项长期资产,它能在较长时间,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为了使收入和费用合理配比,企业已计价入帐的无形资产,应从受益之日起,在一定期间内分期摊销,平均摊入管理费用。年摊销额=无形资产价值/有效使用年限。商誉没有使用期限规定,财务管理制度规定,按10年平均摊销。无形资产没有残值,其作用于生产经营过程不直观,因为没有物质实体,获取其折旧程度的信息并不重要,所以无形资产价值的转移直接冲减无形资产原值。其账务处理为: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贷:无形资产-商誉商誉被认为是一个企业获得超额收益的能力。商誉资产是核心,有形资产依附于商誉发挥作用,这种超额收益能力主要是指企业利用自创的商誉去获得超额收益,但是在公司收购与被收购中,商誉可以使被收购公司获得超额收益。最近,以依靠销售渠道、市场占有率、企业形象、产品品牌等商誉来控制企业的现象不断涌现,形成以商誉配置生产要素的现象。因此,商誉不仅是获得超额收益的一种能力,而且是重新配置生产要素的因素,商誉资产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按照会计的重要性原则,对如此重要的商誉资产应单独核算。但是按照企业具体会计准则的规定,商誉只有在购并时才入帐,平时不反映,不确认,不揭示。当商誉的价值很小,或商誉的作用不大时,会计不反映商誉资产的信息,不会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当商誉的价值较大,并发挥重要作用时,再不揭示商誉的信息,就不符合“真实公允”的原则。长期以来,不在会计上确认非购买商誉的主要理由是:(1)稳健主义;(2)缺乏确认其价值的基础;(3)以成本为基础的会计。实际上稳健性原则只是在有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应用。虽然商誉的价值获得的超额收益都具有不确定性,但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商誉是大量存在的,不是收购时才产生的,而且现代科学的发展也使商誉的计量成为可能。从商誉存在的普遍性、重要性来看,有必要对非购买商誉在会计上的确认问题重新进行讨论,使商誉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而被会计加以确认、计量和入账。[!--empirenews.page--] 综上所述,自创商誉是为了获取超额收益,利用商誉进行收购的目的也是为了获取超额收益。可以说商誉的实质是企业的一种超额获利能力,以其作为商誉会计的理论基石,可以重构商誉会计理论框架。商誉会计还应解决确认、计量、入账三方面的问题。 1.有无获取超额收益能力作为商誉确认的标准。它必须蕴藏着可能的未来收益,企业能够借助它获得超额收益(超额收益通常是指超过平均利润率的收益);商誉必须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 2.获取超额收益能力的大小是商誉的计量标准。商誉的确认依赖于计量,只有通过计量,确认才有意义。企业的自创商誉有些是明显地花代价取得的,如宣传产品品牌的广告费,有些是以不太明显的代价取得的,如企业文化、企业形象。商誉形成的复杂性,也使会计的计量复杂化。按照传统的商誉会计理论对自创商誉难以进行可靠的计量。但是可靠性应是相对的,在许多情况下,必须估计成本或价值,使用合理的估计也不失为资产计量的一种方法。利用商誉的定义对其价值进行合理的估计,其计算公式为:超额收益=实际收益-按平均利润率计算的收益。计算出的超额收益不等于商誉的价值,必须还原为资产的价值,依据是“等

企业并购中商誉的会计处理-最新资料

企业并购中商誉的会计处理 企业并购是对经济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对 财务会计的影响。从美国企业并购历程可以看出, 企业并购与现代财务会计形成是相伴而生的。而当我国企业并购面临发展的新阶段时,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了新制定38项会计准则,使我国企 业的财务处理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与国际接轨, 新准则的实施也必然会对我国企业尤其是上市企业的企业价值评价、财务报告数据、资产处置、税务筹划等方面造成重大影响, 也进而影响到我国企业的并购动机、风险、方法方式的选择、事后资产处置和财务处理。本文专门针对在企业并购中对产生商誉的会计处理展开讨论。 、商誉描述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22 号――企业合并》的规定: “购买成本超过购买方在交易日对所购买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中的权益的部分, 应作为商誉并确认为一项资产。购买产生 的商誉代表了购买方预期取得未来经济利益而发生的支出。 未来 经济利益可能由于购买的可辨认资产的协同作用而形成, 也可能形成于某些资产,这些资产在单个考虑时, 并不符合在财务报表中加以确认的标准, 但购买方在购买时却准备为之发生支出。” 美国《企业合并和无形资产》准则规定: “收购成本大于被收购企业可辨认资产减去负债的余额的总和的差额应确认为一项资

产。这项资产通常称为商誉。” 商誉是企业在并购时,支出成本超过被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 值的差额,是企业拥有的在未来能为企业带来超额盈利能力的一 种无形的特殊经济资源。其产生是由于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信誉好而获得客户的信任,或由于企业组织得当、生产经营效率 高, 或由于技术先进、掌握了生产的诀窍等原因而形成的无形价值。这种无形价值预计能为企业带来超过行业一般盈利水平的超 额利润。它的价值只有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时才体现, 按总额来核算,平时这种价值是不计入企业账务中, 只有企业发生并购时才计算确认这种价值。 二、商誉计量与减值确定 (一)确定商誉内含公允价值 尽管商誉不能独立于整体资产而存在, 但是有其内在价值, 需要确定商誉的内含公允价值,首先要确定商誉所属的资产组的 公允价值;其次要将商誉所属资产组的公允价值分摊于资产组内 所有资产和负债项目;最后, 商誉所属资产组的公允价值与分摊于资产组内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差额,即为商誉内含公允价值。 Statements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142 (缩写《SFAS142)有明确的规定,报告单元的公允价值是指在熟 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进行的当前交易中,买入或卖出报告单元总体所使用的金额。通常情况下活跃市场的市场报价是公允价值的最佳证据,如果可获得, 应作为计量公允价值的基础; 如果不能获

商誉减值会计问题研究

商誉减值会计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商誉是现代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代表企业获得超额收益的能力。即在企 业合并中,购买方的购买成本与被购买方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企业经营主要依赖于有形资产,商誉问题并 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步入 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企业合并所产生的商誉占企业总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商 誉这一重要的无形资产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也与日俱增,人们越来越深 刻地意识到企业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对无形资产的拥有和控制,无形资 产已成为企业重要的经济资源。经济学界、法律学界和会计学界都纷纷开始关 注商誉问题,商誉问题成为会计研究领域中一个极具魅力的课题,也是会计实 务界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随着我国加入 WTO,国际贸易日益增加,国际资本的流动也更加频繁。适

时地、前瞻性地制定与国际标准趋同的商誉会计规范,可以使我国企业在国际 竞争中保持相同的竞争地位。否则,会使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由于制度背景方面的原因而处于不利地位,最终会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而且,中国作为世界上一个有重要地位的国家,也应当为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出一份力,这样 才能保持与大国相称的地位。 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准则制定机构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以下简称 IASB)等纷纷组织专家学者对资产减值的会计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研 究,并先后出台了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以规范会计实务,从而更好地增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2006年 2月,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对资产减值,尤其是 商誉减值问题作了较为全面地规定。尽管如此,我国商誉会计体系仍然存在着 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理论发展不够完善、操作性不够强等。因此,深入研究国外相关准则,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以下简称 FASB)于 2001 年6 月发布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 142 号?商誉和其它无形资产》(以下简称SFAS142)以及 IASB 于 2004年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 3 号?企业合并》 (以下简称 IFRS3)和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 36 号?资产减值》(以下简

新准则对商誉会计处理变化的影响

新准则对商誉会计处理变化的影响 商誉是一种不能被单独识别与确认的资产,数值上等于在购买日购买方的合并成本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在全球企业并购案盛行的今天,商誉成为会计界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我国在2007年实施的新准则对有关商誉的事项作了一系列新规定,这次变化基本实现了国际趋同,而对其后续处理方法的变化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本文将从国外对商誉处理的经验出发,试析商誉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将对我国产生的影响。 一、我国商誉会计处理变化的基本情况 继欧盟2005年实施国际会计准则后,我国在2007年也向国际趋同跨了很大的一步,其中对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上有了重大变化。有关商誉,新准则涉及主要三点会计政策的变更:CAS No.6——《无形资产》准则将商誉剔除在无形资产的范围之外;CAS No.20——《企业合并》准则明确了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作为企业合并的使用范围,并规定只有购买法合并才能够确认商誉;CAS No.8——《资产减值》准则规定对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由公允价值法代替直线摊销法,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减值测试,并结合相关资产组和资产组组合进行测试。

我国早期采用商誉十年直线摊销的方法等于承认了商誉是作为无形资产的一个种类,并按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进行会计处理。然而定义上不可辨认的商誉同可辨认的无形资产毕竟有本质的区别,将其处理方法分开,不失为新准则的进步之处。但对商誉会计方法的变化将影响到每年转入损益的商誉摊销额,进而影响利润表的净利润金额,这对采用购买法进行企业合并且带来大量商誉的购买方有巨大影响。 二、国外会计准则对商誉会计处理的演进 1、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的基本方法 目前国际上合并商誉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四种:直接冲销法、系统摊销法、减值测试法、永久保留法。直接冲销法是将商誉在取得后立即冲销资本公积,该方法将购买商誉视为一项特定资本交易所产生的价值差额,其实质是代表收购价格高于目标方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而形成的资本损失。但该方法不将商誉视为资产,这同商誉可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产特征相悖,目前只有少数国家采用该方法。系统摊销法则将商誉单独确认为一项资产,并在一定期限内进行摊销,该方法承认商誉是企业获取超额经济利益的能力,并且其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减值测试法是在年末利用公允价值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若其有减值则按减值额摊销。该方法最符合商誉作为资产的特征,

商誉论文(张乐 )

( 二〇一四年三月 双学位毕业论文 学校代码: 10128 学 号: 201010203034 题 目:商誉的会计问题研究 学生姓名:张乐 学 院:管理学院 专 业:财务管理 第一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班 级:10级财管双学位 指导教师:高元平讲师

摘要 如今的经济市场,发展日新月异,企业兼并不断出现,不断有新的企业在蚕食着旧的企业,商誉这一词语也越来越频繁的见诸报端,王老吉状告加多宝更是将商誉这一词语再一次带入了人们的视线。正是由于商誉这个企业无形资产不断的在市场经济中出现。所以,目前不论在实物界还是在学术界,对于商誉的研究达到了一个高峰。如今的市场是世界的市场,经济也是全球的经济,在这个大背景下,商誉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因此,建立完善的商誉体系、明确商誉的会计处理,是现在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加强人们对商誉的认识和尊重,对其进行确认保护是当前对商誉处理的重中之重。正是以上的原因,使得我们更应该重视商誉的研究,在本文首先介绍了商誉的概念、本质、构成因素以及发展历史,从这些方面对商誉了一个初步的介绍。其次,介绍了目前一些商誉确认,计量和会计处理的方法,并且对负商誉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商誉;确认与计量;会计处理;负商誉

Abstract Today's market economy , rapid development , corporate mergers emerging, there are always new companies to gobble up old business , goodwill this word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frequent in newspaper sued wanglaoji JDB is the quotient once again the reputation of this word into the people's attention . It is because of this goodwill intangible assets continue to appear in the market economy . So, now , whether in academia or in the real sector , the study reached a peak of goodwill . Today's market is a world market economy is the world economy , in this background, the role of goodwill will increase. Therefore , to establish a sound reputation system, a clear accounting treatment of goodwill , is now a very pressing issue. Strengthen people's awareness and respect of goodwill , to confirm its protection is a top priority for the current treatment of goodwill . It is the above reasons , making our goodwill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more research i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goodwill , in essence , constitute a factor as well as the history , describes these aspects of a preliminary goodwill . Secondly, it introduces some current goodwill recognition, measurement and accounting methods , and some of the negative goodwill related issues were discussed . Key words: Goodwill; 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 Accounting treatment;Negative goodwill

并购商誉的会计核算

并购商誉会计核算专题 一、并购商誉的概念 1.如何界定商誉 商誉是一个很有争议的概念,对商誉的定义五花八门,目前对商誉的定义多为从实务操作角度对商誉的界定,而不是严格的定义。而且各国界定的商誉也有不同,其中对商誉是否属于无形资产就有非常不同的看法。 (1)国际会计准则对商誉的界定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1998年修订的第22号国际会计准则(IAS 22)《企业并购》将商誉定义为“交易发生时,购买成本超过购买企业在交易日所取得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中的股权份额的部分。”该项会计准则进一步指出,“购买企业时产生的商誉所代表的是购买企业指望取得未来经济利益而发生的支出。该项经济利益可能由于购买的可辨认资产的协同作用而形成,也可能形成于某些资产,这些资产在单个考虑时并不符合财务报表中加以确认的标准,而购买企业却准备在购买企业时为之发生支出。” 第38号国际会计准则(IAS38)《无形资产》中明确指出:“无形资产的定义要求无形资产是可辨认的,以便与商誉能清楚地区分开来。”由此可以看出,IASC规定的无形资产不包括商誉。 (2)美国对商誉的界定 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颁布的第141号财务会计准则(SFAS141)《企业并购》中,商誉被定义为“购买企业支付的购买成本超过获得的资产与承担的负债的净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的金额包括不符合SFAS141规定的应确认为其他资产的无形资产。” 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颁布的第17号意见书(APB 17)的观点,是准则变迁中从未动摇过的基石。无形资产被定义为,没有实物形态的长期资产(不包括金融资产),包括商誉、版权、专利、商标和商业机密等。可见美国的无形资产包括商誉。 (3)英国对商誉的界定 英国1997年12月发布的《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商誉和无形资产》(FRS10)认为,外购商誉是指:收购成本与被并企业可辨认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总和的差额。当收购成本大于被并企业可辨认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的总和时出现“正商誉”,但当被并企业可辨认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的总和大于收购成本则会出现“负商誉”。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因收购而产生的商誉,其本身既不是一项像其他资产的资产,也不是一项价值损失。商誉是联结收购方自身资产负债表上作为资产列报的投资成本与合并财务报表上被并方资产和负债分摊价值的桥梁。虽然商誉本身不是一项资产,但是不作为股东权益的减少而仍然作为报告主体的资产列报。 英国的商誉界定中引入了“负商誉”,“并购商誉”具有连接投资成本和享有的可辨认净资产份额的公允价值的工具作用,是一项不是资产但作为资产列报的项目。 (4)中国会计准则的规定 2006年财政部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中明确的商誉定义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商誉属于不可辨认的资产。 2.商誉的实质 商誉通常被认为是某一主体具有“能获得超过正常投资报酬率的能力与信誉”。在会计学界,对商誉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观点有:

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

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 发布日期:2011-01-15 15:00:32 商誉的界定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 差额。应确认为商誉。即商誉产生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并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即对于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按照原账面价值确认.不按公允价值进行调整。不形成商誉。 合并商誉:企业合并成本一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企业合并成本的变化 《企业会计准则第20 号——企业合并》规定: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资产、发行或承担的债务、发行的权益性证券在购买目的公允价值以及企业合并中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 号》规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即《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 号》将与合并相关的直接相关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科目.与企业合并类型无关。如此处理会使企业合并成本降低.从而间接影响了合并商誉的大小。 商誉的列示 按企业合并方式的不同.控股合并的情况下:商誉在个别报表中不列示.而是将其包含在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中.并只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列示。吸收合并的情况下。商誉在购买方账簿及个别财务报表中都应该列示。 案例 甲企业以公允价值7000 万元、账面价值5000 万元的无形资产为对价.对乙企业进行吸收合并,甲、乙公司无关联方关系.甲企业购买过程中支付审计费、评估费等直接相关费用100 万元。不考虑所得税及其他相关税费。购买日乙企业持有的资产情况如下: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3000 万元、公允价值为4000 万元: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2000 万元、公允价值为3000 万元:长期借款账面价值为1500 万元、公允价值为1500 万元:净资产账面价值为3500 万元、公允价值为5500 万元。编制甲企业有关企业合并的会计分录。 解析 1.甲企业合并成本=7000 万元 注:《企业会计准则第20 号——企业合并》规定企业合并成本为7100 万元(7000+100),《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将直接相关费用100 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不再计入合并成本。 2.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5500 万元 3.商誉=企业合并成本一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7000 —5500=1500(万元) 4.无形资产转让收益=7000 —5000=2000(万元) 甲企业有关企业合并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4000(公允价值) 长期股权投资3000(公允价值) 商誉1500

商誉会计论文

关于商誉会计思考 摘要:商誉作为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 是财务会计具有高度特殊性和复杂性、同时也深受理论界重视的难题。但从笔者对股票投资人和企业管理层所做的一次小范围调查中, 反映出现实中商誉会计信息对决策所起作用非常微弱。针对这一调查结果, 本文通过对目前商誉会计中的几个代表性问题进行分析, 从对商誉基本概念、特点和性质的认识,商誉会计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商誉会计的规范方法。 关键词:商誉计量思考 前言 商誉不仅是一个会计概念、经济概念,也是会计实务与经济生活中经常会面对的一个问题。但学术界和实务界至今对于商誉本质内涵的认识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一些探析,以期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好地理解现行会计标准对于商誉的会计处理。 一、商誉的含义及特点 (一)、商誉的含义 商誉是指企业在一定条件下,能获取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所形成的价值。具体地说,商誉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为企业带来超额经济利益却无法具体辨认的一种无形资源。商誉按其来源不同,分为自创商誉和外购两种。自创商誉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积累形成的能为企业带来超额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而外购商誉则是在企业合并过程中形成的购并企业支付的价款高于被购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二)、商誉的特点 1、复杂性指商誉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 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优势、资源优势或由于经营效率高以及历史悠久、人员素质高等。商誉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知识产权。多种因素包括生产经营能力、

商品品质和商业道德等。在市场竞争中,这些因素都是企业决策者们智力劳动的创造性成果,其外在形式表现为社会的评价,其内在实质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2、长期性指商誉是企业通过参与市场竞争的长期、连续性活动逐渐形成的 企业要取得良好的社会评价,形成商誉知识产权,就必须经过大量的市场营销、技术创新、广告宣传、公关活动和优质服务等一系列的长期智力投入方能形成。而一旦形成,它又具有惯性特征,即可以在较长时间里发生无形的作用。 3、依附性指商誉在无形资产中属于不可确定的指无形资产,它不能离开企业而单独存在,单独出售。它只有在企业整体出售成交,或整体合并成功后,价值才能真正体现 企业财务制度规定,除企业合并外,商誉不得作价入账。商誉是由企业享有的而且不可分离的权利。企业的商誉是社会或他人包括同业竞争者基于对其生产、经营、服务标准方面品质的总体评价,而这种评价是通过经营者日常的市场交易行为与竞争活动逐渐形成的,是外界对企业的信用与名誉状况的客观认同。所以,商誉只能归属于某一特定的企业,离开了某一特定的企业,这种商誉就变得毫无价值。 4、经济性指商誉是与财产权相联系的权利 客观公正的评价与良好的声誉会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反之,任何对其商誉的诋毁、贬低行为,都可能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降,甚至可能导致该企业破产、倒闭的严重后果。因此,诋毁、贬低竞争对手商誉的行为,是一种侵权行为,是一种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二、商誉会计研究的现状 商誉会计主要研究和解决商誉的确认、计量、账务处理、披露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商誉本质问题。 商誉作为会计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源于企业合并业务。企业合并主要有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股合并三种形式。其中,吸收合并可以说最直接地提出了商誉会计问题。吸收合并时,兼并企业出示的购买价格(购买成本)有时高于被兼并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把购买价格与被兼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作为商誉来探讨,使商誉问题开始进入会计的视野。为了对企业兼并时表现出的商誉与企业生产经营中创造的商誉相区别,会计界对前者(即企业合并时表现出的商

2017年TMT行业商誉减值研究报告

2017年TMT行业商誉减值研究报告 2017年6月

目录 一、商誉减值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4) 1、商誉减值的内涵 (4) 2、2017年至2018年或迎商誉减值爆发期,看好有业绩支撑的优质企业 (6) 二、TMT行业商誉减值分析 (6) 1、A股上市公司商誉概况 (7) 2、各行业商誉情况横向比较 (9) 3、TMT四大板块2012-2016年商誉减值风险或逐步释放 (10) 三、TMT行业商誉减值行为探讨 (15) 1、商誉减值成因分析 (15) 2、商誉减值方式分析 (16)

商誉减值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在企业合并中,商誉是购买企业投资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商誉的协同效益性和对公司业绩的指示作用往往在分析财务报表时被投资者忽略,但是商誉背后所隐含的企业产权变动、内部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布局、规模经济效应等信息,对企业整体的价值评估而言具有重大的参考意义。 而商誉减值则隐含着被并购企业的成长或盈利能力出现了问题,计提商誉减值会直接侵蚀企业当期利润,对公司造成较大冲击。一般而言,商誉占比净利润的比值越重,一旦业绩承诺未完成,计提商誉减值,对利润的冲击也就越大。“退潮后才知道谁在裸泳”。一旦商誉减值爆发,没有业绩支撑的“商誉”或成“伤誉”,我们看好有业绩支撑、资产优质的企业。 TMT行业商誉减值分析。A股市场2014年开始并购家数和并购金额加速放大,同时整个市场商誉总值成倍放大,到2016年底商誉总值超过1万亿。 TMT板块作为并购重组的高发地带,其商誉减值风险在整个市场中位于高位。其中,传媒、计算机板块的商誉风险尤其突出,通信和电子板块次之。 四个行业2012-2016年间均开始逐步释放商誉风险,其中,传媒板块在2012年进行过一次集中释放,对整个行业的盈利水平造成冲击,而通信行业发生在2016年。 即使这样,2016年TMT各行业计提的商誉减值总额占2016年末商誉总值的比例在0.69%-2.12%之间,仅是冰山一角。按照一般三年的

商誉会计研究

第I页 摘要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商誉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资产,对企业的现实收益和未来发展均产生重要影响,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地位和日俱增。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研究商誉会计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特别是企业外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有助于企业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本文以国内外已有的成果为基础,结合我国的经济环境和企业现状,采用规范性研究方法进行理论分析的同时,本文的研究还将运用案例研究方法,为规范分析提出的理论提供实证支持和检验。在对国内外基本理论和相关准则的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商誉的概念、确认、计量和披露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五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综述国内外学者对商誉会计研究的现状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出作者本文研究思路及创新点。第二章,有关商誉的确认、计量和披露。重点讨论了自创商誉的确认和披露,从资产确认标准和会计原则视角进行分析,认为不确认自创商誉有悖会计计量的基础和基本的会计原则,因此,在新经济环境下,自创商誉确认的条件已经成熟,可以分步骤地进行确认和披露。第四章和第五章,针对前面的理论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我国商誉会计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一个企业并购案例进行商誉会计处理的分析,剖析不同的商誉会计对企业产生的不同的经济后果,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以上分析,以期进一步完善商誉会计的研究,指导实践,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商誉会计;超额收益;外购商誉;自创商誉

Abstract With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an important asset of the enterprise,goodwill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global economy,goodwil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can help the users who use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o understand the true value of enterprise assets,and help enterprises to fully utilize the resources and enhance it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n the market.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domestic and foreign existing literature achievements ,combing our country ‘s economic environment reality and enterprise’s state ,and then establishes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model. At the same time, this text also does the case study to positively provide and examine the theory proposed by the normative analysis. We discussed the nature, recognition, measurement and disclosure of goodwill by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of the basic theory and relevant domestic home and broad.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an introductory remark, a summary of goodwill accounting study made by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as well as the innovations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this paper. Chapter 2 shows an explore of the nature of goodwill, including the recognition, measurement and disclosure, of goodwill. It focused on the recognition and disclosure of internally generated goodwill from the asset recognition criteria and accounting principles angle. And got the view that not confirming the internally generated Goodwill is contrary to the basis of accounting measurement and accounting principles. Therefore, under the new economic environment, the conditions for recognizing goodwill have been mature. It is the right time for us to use scientific methods to measure underlying goodwill. This part, ncluding chapters 4 and 5, which put forward problems in the goodwill accounting by Combining the preceding discussions and analysis together with the reality. Finally, we make an analysis of goodwill accounting by a M&A case, dissect the different economic consequences caused by different goodwill accounting and the problem. Through the analyzing, we hope to perfect the study of goodwill accounting, guide the practice, and

合并商誉“暴雷”背后的问题研究及政策建议

Frontiers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国际会计前沿, 2020, 9(2), 46-53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20 in Hans. /journal/fia https:///10.12677/fia.2020.92007 The Study and Policy Suggestions on the Problems behind “Thunderstorm” of Merge Goodwill Linjuan Mu, Xin Tong School of Business,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Beijing Received: May 13th, 2020; accepted: Jun. 3rd, 2020; published: Jun. 10th, 2020 Abstract China’s A-share market listed companies goodwill “thunderstorm” incidents frequently, whether the business can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investors has been widely questioned. Therefor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oblems behind the “thunderstorm” of consolidated goodwill. On the basis of the general problems, this paper also takes Zhongtai Automobile as an example to put forward the special problems behind the “thunderstorm” of goodwill.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discussion draft of 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on goodwill and impairment,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capital market. Keywords Goodwill, Control of Earnings, Policy Suggestions 合并商誉“暴雷”背后的问题研究及政策建议 穆林娟,佟欣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北京 收稿日期:2020年5月13日;录用日期:2020年6月3日;发布日期:2020年6月10日 摘要 A股上市公司商誉“暴雷”事件频出,企业的经营能否保护投资者利益受到广泛的质疑。为此,本文就合并商誉“暴雷”背后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在提出一般问题的基础上,还以众泰汽车为例提出了商誉“暴雷”背后存在的特殊问题,并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最新的商誉与减值项目讨论稿提出了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