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建筑力学弯矩图、剪力图课件教案资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值即可画出二次抛物线。按建筑力学的 习惯,M图画在杆件弯曲变形时受拉一 侧。
画出M图。弯矩最大值在梁的中点,
为 ql2/8
;
画出Q图。剪力最大值在梁端,为ql/2。
(三)荷载与剪力、弯矩的对应图形关 系
纯弯曲:剪力图为零,弯矩图为一水 平直线。
q=0: 剪力图为一水平直线,弯矩图 为一斜直线。
AB:QAB=0(自由端)
CD:
BC:
QBAq210
QDC 5 QCD QDC 5
QBC 2 0q210
QCB=5-P=-10
剪力图如图所示。 在已荷点和所有反应力的情况下,可以
取分段分离体求剪力控制截面值,但如 果M图已知,不求约束反力也可确定分 段杆端的剪力控制截面值。
5kN
10kN
+
-
+
-
- +
教材例6-3(P73)
一外伸梁如图所示。
P1N 0,q4N/m。 求 截 面 1 - 1
及截面2-2的剪力和弯矩。
P
qBaidu Nhomakorabea
A
1
1B 2
2
2
2
解: 1.求梁的支座反力。
由整体平衡可求: X A 0 ,Y A 3 N ,Y B 1N 5
2.求1-1截面上的内力
杆上外力均为已知,可求任意截面的内
几种常见简支梁M、Q图的记忆
P
q
L/2 L/2 L
M +
M +
P/2 +
Q
PL/4
P/2
qL/2
+ Q
qL2/8
qL/2
q=常数:剪力图为一斜直线,弯矩图 为一抛物线。
集中力:剪力图为一水平直线,P作 用处有突变,突变值等于P。弯矩图为一 折线,P作用处有转折。
几种常见简支梁M、Q图的记忆
P
q
D
1
C1 B 2 A
2
2
2
YB2k0N ,YD5kN
分析:例中,整体平衡可求
解 YB,YD(XD0) ,则A、B、C、D为外
力不连续点,――作为控制截面。
在集中力P,或支座反力处剪力有突 变,所以控制截面截取应B左、B右、C 左、C右,D右支座反力即作用于CD杆端 的剪力。
Q图由控制点A、B左、B右、C左、C 右的值之间连直线得到。
M2
4
Q2 1
(二)内力图
内力图为表示内力随横截面的位置变 化的函数的图形。
一般取杆轴线为坐标轴,横截的位置 选择用X表示,则梁的各个横截面上的内 力可以表示为X的函数,函数图形即内力 图。
教材例6-7(P76)
简支梁AB受一集度为q的均布荷载作 用,试作此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分析:取左边X长的分离体,X处截 面的内力按正方向假设,用平衡方程求 解。
AB 间 有 均 布 荷 载 q, 确 定 中 点 值 为 2.5KN/m,可由三点确定抛物线。
(2)画弯矩图:连接控制截面的弯矩值,如图:
M图AB段的端点值即MA、MB的中间值由
qL2+MA MB
8
2
确定,作抛物线。M图
BD段的端点值即MB、MD的中间值由
MB MD PL 24
确定,用直线连接。
Q图为直线形,确定X=0,L处Q值即 可确定Q图。
M +
qL/2
+ Q
qL2/8
qL/2
根据内力图的特征,除均布荷载q作 用下的M点为二次抛物线外,其余情况 均为直线段。因此,可以不需列出函数 方程,直接确定直线段内力图的控制点 值,即荷点作用不连续点的截面内力连 接直线即可。
均布荷点作用段内M图再确定一中间
+
+
D
C
-
B
A
10kN
几种常见简支梁M、Q图的记忆
P
q
P
m
a
b
L
M +
Pb/L Pab/4
+
Q
-
Pa/L
L/2 L/2
M/2
M
-
+
M/2 m/L
Q
+
集中力偶:剪力图为一水平直线,力 偶作用处无变化。弯矩图为水平线,力 偶作用处有突变,突变值等于集中力偶。
教材例6-10(P81反)
外伸梁如图所示,已
知 q5kN /m ,p1k5N,试画出该梁 的内力图。
建筑力学弯矩图、剪力图 课件
第六章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
一、本章主要知识点 1.截面内力及符号 2.内力图 3.荷载和剪力、弯矩的对应图形关系
4.叠加法作弯矩图、剪力图 5.分段叠加法作弯矩图 6.静定梁作内力图 7.刚架作内力图 8.三铰拱的计算 9.桁架的计算
二、本篇讲授的内容
(一)截面内力及符号 物体因受外力作用,在物体各部分之间 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力称为物体的内力。 对内力的正、负号作如下规定:
力。如截面1-1,取左段为分离体,如
图所示。
P
YA 2m
M1 Q1
1m
由 X0,N10
由 Y 0 ,Q 1 4 2 1 5 7 (N )
由 M1 0 M 1 1 1 5 4 2 2 1 (N m )
求截面1-1内力也可取左段为分离体, 其结果见教材。
3.求2-2截面上的内力。(见教材)
轴力符号:当截面上的轴力使分离 体受拉时为正;反之为负。
剪力符号:当截面上的剪力使分离体 作顺时针方向转动时为正;反之为负。
弯矩符号:当截面上的弯矩使分离体上 部受压、下部受拉时为正,反之为负。
当所有外力(包括已知荷点,通过 平衡方程求出的所有支座约束反力)已 知时,通过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求解 三个内力。截面法是结构力学计算最基 本的方法。
解: (1)求梁的支座反力
YB2k0N ,YD5kN
(2)画弯矩图:
求控制截面的弯矩值,取AB杆的分离
体。 MAB0
MBAq222 10(kNm) 杆上侧受拉。
取CD杆的分离体:
(铰支端)
MDC 0
杆下侧受拉。 M CD 521(k 0N m )
确定A、B、C、D四点M值:
BC,CD间无均布荷载q,直接联直线;
如在的连线上叠加的二次抛物线,或在的连线 上叠加的三角形的底边,简单拼合,显然不能 对齐。
10kNm
C D
A B 10kNm M图
轴力为零不考虑。 杆端作用剪力、弯矩与相应简支梁两端
作用弯矩受力情况完全相同,即对应。 所以任意分段均可同叠加法作M图。
(3)画剪力图:取控制截面如图。
计算剪力:取分离体如图。
q
qL/2
M
qL/2 +
Q
L qL/2
+ qL2/8
qL/2
解:
(1)求梁的支座反力
由整体平衡可求:XA0,YA
YB
ql 2
(2)取距A端X处的C截面,标
出 MCA,NCA,QCA 。解得:
M(x)
qlxqx2 22
Q(x)
A
N(x) 0
C
M(x)
ql
x
Q(x) 2 qx
M图为二次抛物线,确定X=0,L/2 及L处M值可确定M的函数图形。
画出M图。弯矩最大值在梁的中点,
为 ql2/8
;
画出Q图。剪力最大值在梁端,为ql/2。
(三)荷载与剪力、弯矩的对应图形关 系
纯弯曲:剪力图为零,弯矩图为一水 平直线。
q=0: 剪力图为一水平直线,弯矩图 为一斜直线。
AB:QAB=0(自由端)
CD:
BC:
QBAq210
QDC 5 QCD QDC 5
QBC 2 0q210
QCB=5-P=-10
剪力图如图所示。 在已荷点和所有反应力的情况下,可以
取分段分离体求剪力控制截面值,但如 果M图已知,不求约束反力也可确定分 段杆端的剪力控制截面值。
5kN
10kN
+
-
+
-
- +
教材例6-3(P73)
一外伸梁如图所示。
P1N 0,q4N/m。 求 截 面 1 - 1
及截面2-2的剪力和弯矩。
P
qBaidu Nhomakorabea
A
1
1B 2
2
2
2
解: 1.求梁的支座反力。
由整体平衡可求: X A 0 ,Y A 3 N ,Y B 1N 5
2.求1-1截面上的内力
杆上外力均为已知,可求任意截面的内
几种常见简支梁M、Q图的记忆
P
q
L/2 L/2 L
M +
M +
P/2 +
Q
PL/4
P/2
qL/2
+ Q
qL2/8
qL/2
q=常数:剪力图为一斜直线,弯矩图 为一抛物线。
集中力:剪力图为一水平直线,P作 用处有突变,突变值等于P。弯矩图为一 折线,P作用处有转折。
几种常见简支梁M、Q图的记忆
P
q
D
1
C1 B 2 A
2
2
2
YB2k0N ,YD5kN
分析:例中,整体平衡可求
解 YB,YD(XD0) ,则A、B、C、D为外
力不连续点,――作为控制截面。
在集中力P,或支座反力处剪力有突 变,所以控制截面截取应B左、B右、C 左、C右,D右支座反力即作用于CD杆端 的剪力。
Q图由控制点A、B左、B右、C左、C 右的值之间连直线得到。
M2
4
Q2 1
(二)内力图
内力图为表示内力随横截面的位置变 化的函数的图形。
一般取杆轴线为坐标轴,横截的位置 选择用X表示,则梁的各个横截面上的内 力可以表示为X的函数,函数图形即内力 图。
教材例6-7(P76)
简支梁AB受一集度为q的均布荷载作 用,试作此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分析:取左边X长的分离体,X处截 面的内力按正方向假设,用平衡方程求 解。
AB 间 有 均 布 荷 载 q, 确 定 中 点 值 为 2.5KN/m,可由三点确定抛物线。
(2)画弯矩图:连接控制截面的弯矩值,如图:
M图AB段的端点值即MA、MB的中间值由
qL2+MA MB
8
2
确定,作抛物线。M图
BD段的端点值即MB、MD的中间值由
MB MD PL 24
确定,用直线连接。
Q图为直线形,确定X=0,L处Q值即 可确定Q图。
M +
qL/2
+ Q
qL2/8
qL/2
根据内力图的特征,除均布荷载q作 用下的M点为二次抛物线外,其余情况 均为直线段。因此,可以不需列出函数 方程,直接确定直线段内力图的控制点 值,即荷点作用不连续点的截面内力连 接直线即可。
均布荷点作用段内M图再确定一中间
+
+
D
C
-
B
A
10kN
几种常见简支梁M、Q图的记忆
P
q
P
m
a
b
L
M +
Pb/L Pab/4
+
Q
-
Pa/L
L/2 L/2
M/2
M
-
+
M/2 m/L
Q
+
集中力偶:剪力图为一水平直线,力 偶作用处无变化。弯矩图为水平线,力 偶作用处有突变,突变值等于集中力偶。
教材例6-10(P81反)
外伸梁如图所示,已
知 q5kN /m ,p1k5N,试画出该梁 的内力图。
建筑力学弯矩图、剪力图 课件
第六章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
一、本章主要知识点 1.截面内力及符号 2.内力图 3.荷载和剪力、弯矩的对应图形关系
4.叠加法作弯矩图、剪力图 5.分段叠加法作弯矩图 6.静定梁作内力图 7.刚架作内力图 8.三铰拱的计算 9.桁架的计算
二、本篇讲授的内容
(一)截面内力及符号 物体因受外力作用,在物体各部分之间 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力称为物体的内力。 对内力的正、负号作如下规定:
力。如截面1-1,取左段为分离体,如
图所示。
P
YA 2m
M1 Q1
1m
由 X0,N10
由 Y 0 ,Q 1 4 2 1 5 7 (N )
由 M1 0 M 1 1 1 5 4 2 2 1 (N m )
求截面1-1内力也可取左段为分离体, 其结果见教材。
3.求2-2截面上的内力。(见教材)
轴力符号:当截面上的轴力使分离 体受拉时为正;反之为负。
剪力符号:当截面上的剪力使分离体 作顺时针方向转动时为正;反之为负。
弯矩符号:当截面上的弯矩使分离体上 部受压、下部受拉时为正,反之为负。
当所有外力(包括已知荷点,通过 平衡方程求出的所有支座约束反力)已 知时,通过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求解 三个内力。截面法是结构力学计算最基 本的方法。
解: (1)求梁的支座反力
YB2k0N ,YD5kN
(2)画弯矩图:
求控制截面的弯矩值,取AB杆的分离
体。 MAB0
MBAq222 10(kNm) 杆上侧受拉。
取CD杆的分离体:
(铰支端)
MDC 0
杆下侧受拉。 M CD 521(k 0N m )
确定A、B、C、D四点M值:
BC,CD间无均布荷载q,直接联直线;
如在的连线上叠加的二次抛物线,或在的连线 上叠加的三角形的底边,简单拼合,显然不能 对齐。
10kNm
C D
A B 10kNm M图
轴力为零不考虑。 杆端作用剪力、弯矩与相应简支梁两端
作用弯矩受力情况完全相同,即对应。 所以任意分段均可同叠加法作M图。
(3)画剪力图:取控制截面如图。
计算剪力:取分离体如图。
q
qL/2
M
qL/2 +
Q
L qL/2
+ qL2/8
qL/2
解:
(1)求梁的支座反力
由整体平衡可求:XA0,YA
YB
ql 2
(2)取距A端X处的C截面,标
出 MCA,NCA,QCA 。解得:
M(x)
qlxqx2 22
Q(x)
A
N(x) 0
C
M(x)
ql
x
Q(x) 2 qx
M图为二次抛物线,确定X=0,L/2 及L处M值可确定M的函数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