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顶尖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化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
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对大学部学生的毕业要求来自以下四个层面:系、院、伯克利校区以及加州大学系统的要求。校区一级的要求一定广度和深度上掌握美国文化。每个学院会根据各自的特性而有不同的要求。不过,一般说来,伯克利校区非常强调培养高超的批判思考及沟通的能力。很多课程都要求长篇大论的报告,不少课程也提供说写的训练。除了大学系统规定的主题A(主题A之考试在确定学生已对英文及写作达到熟练的程度。)之要求,伯克利的文理学院极其他大多数的学院,要求两学期的作文课。
从1994年秋季班以后入学的学生开始实施新的规定,在此之前的要求是由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三大领域中至少选六门课(至少16个学分)。新的规定是在下述每个领域中至少选修一门课程:物理学、生物学、文学艺术、历史研究、哲学及价值、国际研究、社会及行为科学。
伯克利学生毕业最低学分为120个。新生的申请必须在中学修过两年的历史或社会科学、四年的英文、三年以上的数学、两年以上的实验科学、两年以上的外文。
——黄俊杰著.全球化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8-120
斯坦福大学的“博雅教育”认为:在人类各个重要知识领域中增广学生的知识及觉察,特别对其中的一两个领域进行深入的理解,并让他得以持续终生的学习而且把知识应用在事业及个人生活中。
每一个大学部学生的共同课程包含:满足的写作要求(the freshman writing requirement)、均匀要求(the 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以及语言要求(the language requirement)。除了“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之外,斯坦福还用过“general studies requirements”及“general education requirements”等词语来描述这方面的规划。此一要求要同学面对不同的观念及不同的思考方式,去理解各种不同的重要认知途径,认识它们的优点、缺点、它们的独特之处以及它们与其他途径的共同之处。其目的在于:一是向学生介绍,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及科学技术中含有一个极为广阔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欲使同学认识早就现代世界的重要的社会力量、历史力量、文化力量及思维力量,以帮助同学发展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
在1991年秋季后入学者要满足均匀要求则必须在下列九个领域中选修11门课(每一门至少3学分):1、文化、观念及价值;2、世界文化;3、美国文化(以上为“文化核心课程”)4、数理科学;5、自然科学;6、科技及应用科学(为“科学核心课程”)7、文学及美术;8、哲学、社会及宗教思想;9、社会及行为科学(以上为“人文及社会科学核心课程”)。此外,在修习上述二至九领域中的课程时,至少要有一门是着重于性别研究的。
“文化、观念及价值”领域简称CIV,被斯坦福视为核心中的核心,是一门连续修三学期的课程,一般在大一修习。这是一年连续三门课的学程(tracks),每门课程5个学分,每周上课5小时。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学程,通常有六至十种学程可供选择。这些学程由各个学系提供,但在开设之前,必须先送交“CIV领域规划委员会”审核,判定该学程是否符合此一领域的教学目标。通过审核的学程在教过第三年以前要提出教学评量,在第四年如果想要继续开设,则得重新申请审核手续。事实上,斯坦福比较鼓励新学程的提出,而不是一直重复旧有的学程。
CIV领域的教学目标有五点:1、提供学生共同的智性测验,亦即,扩充他们对于我们自身文化中各种不同的观念及价值的理解,并且增加他们对于文化多样性及文化互动过程的理解;2、让学生接触那些由于其表达的观念、表达方式及其影响而具有知性重要性的著
作;3、培养学生对于观念及价值进行批判性审视的能力,以求理解自己并理解他人;4、使学生能有更高的技巧,去理解、分析作品,去推论、论辩(支持或反对)某种解释,去表达(说或写)他们的理解及解释,并且使他们能在人文学、科学、工程方面作更进一步的研究;5、让学生体验具想象力的文学及艺术是终生的快乐之源,包括形式及语音之乐。
CIV学程需要满足下述标准:“一、在多样性上。1、要增进对于自我、他人及社会的理解,因而处理的议题需涉及阶级、种族、宗教、性别等,并研读女性、弱势者、有色人种作者的著作。2、要增进对于造成美国社会及文化的多样观念及价值的理解,因而需研读至少一种出自欧洲文化的著作以及至少一种出自那些形构我们多样美国社会的非欧洲文化的著作。各个著作所表达的观念及价值应该尽可能地用它们自己的词语、放在它们自己的文化及历史脉络中来看待。3、要具有实质的历史向度。学程应该分析著作之间的时间关系并审察著作的政治、社会、经济及物质的脉络。学程不需要完全按年代安排,也不需要无所不包。所有的学程均应该包括对于古代及中世文化的处理。过去的六至八个世纪尤其应该以实质的方式加以处理。二、在指导目标上。1、要提升对于文化假定与价值以及对于它们在历史上或当代的相关性的意识,方法是让学生接触对于这些假定与价值的替代说法的批判。2、课程指导的一个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分析、理解第一手作品,并鼓励把这类作品的研读视为充实一生的来源。3、焦点放在第一手的作品,不论是文字的或别种的,虽然第二手资料也可使用。4、在各个学季中,要实质地注意到种族、性别及阶级的议题,在各学季中,至少要有一本主要研读著作是明显地在谈这些议题中的至少一个。5、要包含各种类型的作品,诸如:诗、剧本、小说、哲学著作、科学论著、历史著作;日记、回忆录、口述历史及其他的私人文件;通俗文化的产品及其他的表达物;绘画、雕刻及音乐作品;建筑、结构及机器。6、每一周至少要有两小时,最好三到四小时,进行小组指导。这些讨论小组不能超过20位学生,15个则比较适合。学生在这些小组中的表现应该成为他们工作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7、每门课要有5个学分,每周上课5小时。这些课程可以,但不必须,包括演讲课。”
每一年开设CIV课程的教师都会开会讨论下一年度CIV学程中共同的要素,诸如教材、作者、主题、议题等,例如1992年的共同阅读教材为“史诗一部、圣经(包括旧约及新约)、一位古典希腊哲学家、一位早期的基督教思想家、一位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作家、一位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马克思、弗洛伊德。在这些共同要素的基础上,CIV的各个学程可以有自己的设计。
现将1991年推出的9个CIV学程中的7个加以详述:
文学及艺术学程
[秋季课程]1、古希腊悲剧诗人埃斯库勒斯的《奥雷斯狄亚》2、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著作选读3、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家奥古斯丁的《忏悔录》4、《圣经》5、14世纪英国诗人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6、中国思想家孔子著作选读7、但丁《神曲:地狱》8、玛丽·德·弗兰斯《小诗集萃》9、《基尔格墨希史诗》10、荷马《奥德赛》11、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理想国》12、古希腊女诗人萨福作品选13、中国道家哲学著作选读14、维吉尔《埃涅阿斯纪》15、《艺术史》及《世界文明》二书选读16、本课程尚需阅读赫西俄德、苏拉等人的作品。
[冬季课程]1、毕恩《欧鲁诺克》2、笛福《摩尔·弗兰德斯》3、宗教改革思想家马丁·路德著作选读4、马基雅维利《君主论》5、弥尔顿《失乐园》6、蒙田《散文选》7、莫尔《乌托邦》8、卢梭《社会契约论》及《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9、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及《暴风雨》10、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11、《艺术史》及《诗辑》选读12、本课程中尚阅读洛克、休谟、潘恩、杰斐逊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