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体细胞的遗传变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 是不能遗传的; 而另一些则可以通过有性世 代或无性繁殖稳定地维持下去 ,是可遗传的变 异。本文着重讨论后一情况,即植物体细胞的 遗传变异及其利用。 生能力) 在一个具有不同倍性的细胞的混合 。 群休中,由之分化形成的再生植株大多仍是二
倍体。由于在多倍体细胞的倍性变得很高 ( 超
过四倍体) 常丧失正常的细胞分裂能力,以 时, 及非整倍体细胞仅具较低的或没有分 化 能 力, 为此,寻找保持植物培养细胞染色体稳定性的 条件 , 并探讨其与分化能力的关系, 是植物组织
明对于杂种植株的形成,两亲本的染色体组之 间保持某种平衡可能是重要的。 除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之外,在培养的细 胞及其再生植株中还常可观察到多种染色体结 构的变化, 如染色体桥、 双着丝点染色体及染色 体断片的出现等。此外 ,微核也是常见到的结 构。在一些情况中,用染色体分带技术可见培 养细胞染色体的带型发生明显的变化,异染色 质过最合成等,但染色体的数目并未改变。故
染色体的数目 未必是鉴定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 中遗传稳定性的唯一可靠指标( ol 18) G u , 0 d 92 组织培养中产生的多倍体及非整体植株可 以用作为遗传育种的材料。在一些情况下, 还 可以通过使用秋水仙碱, 在组织培养中增加多 倍体的产生;或通过使用其他化学药荆 ( 例如
PP F— 对氟苯丙氨酸等)来诱导染色体数 目 的减少或染色体的畸变。
少有 1 个性状与亲本不同, 8 有 2 2外 个或更多 的性状与亲本不同。浙江农科院赵成章等利用 水稻幼穗培养,从体细胞无性系的变异体中已 获得一些优良的品系,目 前正在进一步作大田 试验。这种体细胞变异近年在马铃薯叶肉细胞 的原生质体再生的细胞无性系中得到了广泛的
简单。在烟草的花药培养中已发现一些意想不 到的变异产生。D Pee等 (92 由林烟草 a p a 18) ( itn svt )的花药培养得到的花粉单 Ncia er oa y si l s
. 3 ・ 8
体细胞无性系中的一些,其后代在连续 3 代自 交过程中,在株高、 成熟期、 抽穗期、 t等方 产I
植株后代产生分离的情况在不少植物中已有发 现, 例如李良材等 (98 报告, 17) 在梗稻中, 约有 1务的花粉植株后代表现出分离, 0 但形式较为
面均在分离。分析的体细胞无性系中,2 7关至
的原因。
很多研究资料说明,由长期继代培养的愈 伤组织形成的植株,往往表现出形态上的畸形 或不育, 或者分化能力下降以致丧失, 其原因可 能与继代培养中形成大量多倍体及非整倍体细
胞有关。至今已知有些植物的培养组织在继代
培养中染色体的倍性非常稳定, 如在还阳参、 单 冠毛菊及百合中均有报道,细胞的染色体检查 多数为二倍体, 多倍体和非整倍体细胞很少。 在 胡萝 卜细胞培养中已表明,具有旺盛形成胚状
病的材料。在甘蔗的组织培养中, 也已获得了
不同,这致使他们认为细胞培养产生的变异可 以提供足够的变异以用于马铃薯的品种 改 良。 令人鼓舞的是已在多种马铃薯品种中观察到了
类似的现象。
其中的重复顺序部分增加。 D i n (93 hl 等 18) l o 在普通烟草 ( .砧 “ )的花粉植株双二倍 N ,二 , 体中已发现异染色质增加了 1务, 2 这与上面在 林烟草中的结果一致,并被认为与花粉植株的
化,并且越来越多的结果说明这类变异中不少 是可遗传的变异, 现在一般称作为“ 体细胞无性 系变异”(o aoav io, Smcnl a n 参看 Lrn和 l at ri ai k S wrt18) c c f 91。据报道, o o, 现已在2 多种植物 0
中观察到这一现象,其中包括了一些重要的农 作物, 如玉米、 小麦、 水稻、 油菜等。在用水稻花 (98由二棱大麦X 17) 黑麦的杂种胚获得了再生 培获得的纯系所建立的体细胞无性系中, oo On 植株。 如果再生植株形成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 (9 1 18)发现有显著的变化, 所观察的 1 2 个 ,1 1
遗传
H R D T S ei ) ,() 7 0 E E I A ( in B jg 6:3-4 1 些
植物体细胞的遗传变异
1 智 宏 午
(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
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研究的迅速进展已使 将在微生物中发展起来的近代生物学技术应用 于高等植物成为可能,并正在为作物的遗传育 种开辟新的途径。从理论上说,生物体的每个 细胞归根到底均来之于受精卵,因此在遗传上 应具有相同的潜能。由高等植物细胞在培养中
烟草顶端 3 一1.厘米茎段的髓中,5 务 的 . 0 , 5 0 细胞是四倍体; 而在其下部较老的茎部, 髓细胞 中四倍休达 7 多, 0 另有 2 关为八倍体和非整倍 0 休细胞。故由烟草髓部形成的愈伤组织,继代
官的分化 ( om。 和 A a i18) Hf a f d h 91。这说 c ,
大的关系, 例如 Boa (96 用烟草髓外植 rsd 7) sr 1
体作材料, 以不同浓度的激动素促进芽的形成,
X Z iog Ihr ac a d r t n f at - u h n : e tne h n i n V ii o P n S a ao l o
. 37 .
发现用 02 .毫克/ 升时, 形成的芽有两类, 二 即
二、 再生植株的变异及其利用
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中由 组织培养形成的
再生植株尽管染色休的数目没有发生变化,但 植株的形态或经济性状等还是发生了很大的变
而如果用单倍体烟草的叶肉原生质体培养,所
得到的再生植株几乎都是二倍体。此外,上述 特性对于获得远缘杂种也有重要作用。由于远 缘杂交时的不亲和性,在不少情况下在染色体 水平上表现为两种染色体组之间的不亲和,两 者相互排斥,或一方排斥另一 方。 Coe opr等
有影响, 如在毛地黄的花药培养中已发现, 暗培 养时形成二倍体植株, 光下培养则可形成四倍 体植株,并见到这种加倍发生在器官形成的过
程之中。上述例子说明多倍体及非整倍体细胞 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 在组织培养中染色体的变化主要发生在愈 伤组织及其继代培养过程之中。这一特性已被 用于单倍体植物的染色体加倍,例如用烟草单 倍休植株的叶片主脉或茎切段进行培养,并诱 导再生植株, 即可获得很高比例的二倍体植株;
营养核起源有关。 以上研究无疑地将使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 组织培养中变异形成的分子基础以及影响的因 素, 进而也有助于利用这些变异。 组织培养中产生的这种自然变异已广泛被 用于筛选抗病的作物材料,因为已经发现在一
wenku.baidu.com
线拉体及叶绿体的基因组通常具有很大的 保守性,而培养细胞可望在这方面引起更多的
变异。M Ny 18) c a等(94比较了甜玉米的幼苗芽
倍休植株, 加倍后进行第二轮花药培养, 如此反
复进行下去, 依次获得 D , D D , 结 H, H H 等,
果发现, 植株逐步变小、 变矮,长势减弱。对其 细胞核D NA的测定发现, 细胞中 D A含量及 N
研究。 美国的 Se r 及其同事由1 0 株原 hp d a ,0 7 生质体再生植株中, 通过大田鉴定选出6 个株 5 系。随后, 比较了3 个性状, 2 个性状有 5 发现 2 明显变异, 每个材料至少有一个性状与原亲本
鞘、培养细胞及原生质体再生的细胞系。发现 它们的内切酶图谱有明显的不 同。 例 如,由
些情况下, 诱变处理培养的细胞并非必要,h- ,e S pr等(90由8。 a d 18) 0 多个马铃薯原生质体无性
系的再生植株中, 发现有2 多表现出对晚疫病的 抗性增加,这种抗性可以通过随后形成的块茎 胞中有一 ‘ k . b段,此在芽鞘及原生质体再生 传递下去。当用已选出的具抗性的植物,再次 3 的细胞系中 均没 有。 U bc me k和 G ne a e n c 进行原生质体培养时,发现形成的部分再生植 gbh (93 T 胞质雄性不育品系玉米的组织培 株比第一轮选出的抗病的体细胞无性系的抗性 18)在 - 养的再生植株的性状变化及其遗传规律的研究 还要大。与此类似,也已选择出抗马铃薯早疫
Hnl 酶切时, i l dl 在幼苗的线拉体D A中存在 N 一 8 k 段, . b 而这在培养细胞中没有; 8 在培养细
中, 6 株再生植株中有 8 19 株表现在雄性不育 及对玉米小斑病 ( e ih p i mys 毒 H l n o ou a i m es rm d)
素的敏感性等两性状上发生了变化。取其中 6 株,用 X o 酶切获得 m- N hl t A限制性内切酶 D 图, 发现其中 弓 株表现出与亲本不同, 即少了 1 条66b 而分析在培养中再生得到的 3 株 . 段。 k 4 雄性不育的而对毒素敏感的植株,发现与亲本 一样, 未见有 ‘ k 段的变化。由此可见, . b 6 此段 D A可能既与玉米的雄性不育, N 也与对玉米小 斑病的抗性有关。 虽然由花药培养产生的花粉植株的后代一 般说来在遗传上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但花粉
培养 1 年后,已无二倍体细胞,从有丝分裂相 看, 一半为四倍体和八倍体细胞, 一半为非整倍 体细胞。 在甘蔗中, ez M e 7) H i 和 e (91 比 n 1
较了两个不同的无性系,一个染色体数较稳定
(n 16,另一个染色体数不稳定 (n 2 - ) 0 2-
18 2) 由两种材料形成的愈伤组织再生 0-18, 植株, 发现染色体的变异, 淀粉酶等 4种酶的变 化,均是后一材料比前一材料显著。这种不同 的培养细胞系在遗传稳定性上的差异,在其他 多种植物中也已有发现。此外,培养的条件也
植株具有8 个黑麦染色体及6 个大麦染色体。
在体细胞杂交研究中也已有类似的情况,例如 抽菜+拟南芥菜的体细胞杂种愈伤组织,只有 在培养过程中随双方的染色体均逐步丢失了一 些以后,才开始分化出杂种植株来。而在开始 阶段杂种细胞并未表现出这种染色体消除及器
M rh e N k o 9616) u sg 和 aa ( 6,97即报告, ai n 1 在
则正常的杂种植株在移到土培前即死亡;但如
果先形成愈伤组织, 再使之分化出植株, 则由杂 种胚的体细胞形成的不少植株生长旺盛,这些
倍体和四倍体,两者各占1.沁和 8. 而 7 6 2 沁; 4 用1 毫克/ 升时, 大大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及芽
的分化, 形成的芽有 3 二倍体仅 6 关, 类, . 四倍 4 体 2 外, 9 非整倍体的芽则占“.外。 再生植株 6 的倍性与所取外植体的细胞组成状况也有很大 关系,如在烟草髓中即有大量的多倍体 细胞,
所表现出的 “ 全能性”( opt c)也证实了 Ttony i e
此点。事实上,在完整的植物体中体细胞的变 异还是经常发生的,而在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 中, 这种情况更是常见, 例如:培养细胞及其再 生植株中染色体的变化、器官或胚状体发生能
体能力的培养材料一般均含有高比例的二倍体 力的改变以致丧失、再生植株出现与原亲本不 ( 或接近于二倍体)细胞。 上述的百合培养组 同的性状等等。由于在单细胞培养中能再生形 织,经多年继代培养后分化出的植株也均为二 成完整植株的植物种类越来越多, 在完整植物 倍体。虽然由胡萝卜 的四倍体细胞系可以再生 体上或在离体培养中所发生的体细胞变异就可 形成四倍体植株,以及在多种植物的组织培养 能通过再生植株的比较而得以研究。 至今已知, 中可以再生形成不同倍性的植物及非整倍体植 在这些变异中,有些是由于生理上的原因造成 物( 后者说明非整倍体细胞并不完全丧失其再
一、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染色体变化
植物培养细胞的一个常见的变化是染色体 数目的变化。 愈伤组织随继代培养代数的增加, 培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常出现大量多倍体及非整倍体细胞,在伞形科 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中多倍体及非整倍体 的几种植物中甚至见到形成大量的单倍体和亚 细胞的形成,看来与培养基中的激素成份有很 单倍体细胞。而由花药培养中形成的花粉单倍 体细胞系,在培养中变为二倍体的现象则更为 常见。这也是通过花粉愈伤组织再生形成的花 粉植物中,常得到很高比例的二倍体花粉植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