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分离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清分离胶
一、血清分离胶是什么
二、血清分离胶的起源
三、血清分离胶的特性和功能
四、血清分离胶的缺陷
五、血清分离胶的市场现状
六、血清分离胶的发展前景
血清分离胶是什么
血清分离胶是一种可以分离血清和血块的粘性流体,呈生理惰性,不溶于水,结构中含有大量氢键,由氢键组合成的网状结构,具有优良的触变性能和隔离性能。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网状结构会被破坏,但是良好的触变性能可以使流体在短时间内聚集再次形成网状结构,从而起到隔离的作用。
常见于真空采血管中,用来隔离血清和血块的,医院中很常见的“抽个血”,管中很多时候都会含有不同的采血管添加剂,而金黄色头盖的就是含有血清分离胶的管子。
血清分离胶的起源
我国的真空采血管技术起步是非常晚的,最早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美国发明了真空采血管替代了注射器抽血,而美国BD公司购买了这一技术。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才引进这一技术,而其中的的血清分离胶的研发却遇到了重重难题。
血清分离胶在还没有研发出来之前使用的是比重粒子,这种比重粒子并没有血清分离胶那么好的隔离性能,因为虽然能够快速分离,但是其还是有缝隙,所以出现的问题也是难以避免。
在王永安先生的研发带动下,血清分离胶的研发被提上日程,并且不断做出调整,虽然研发出来的分离胶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从根本上解决了比重粒子不能很好隔离血清和血块的问题。
血清分离胶的特性和功能
现在的血清分离胶已经有很多不同的成分生产的,但是原理都是差不多的,比重控制在
1.045-1.065g/cm3之间,这样才能比较完整的隔离血清和血块,如德晟的血清分离胶常规控制是在1.055g/cm3。
现在外观也更加的多样化了,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等,没有杂质,对于粘度也是有要求的,10-30万厘帕,这样的粘度才更加有利于触变和隔离。
当然环境温度常常会对粘度有影响,冬天比较冷的时候,粘度过高会导致加胶困难;夏天粘度过低,则会导致流淌度增大,不宜放置。
所以常规是在冬天使用粘度低一点,而夏天使用粘度高一点的血清分离胶。
血清分离胶是专用于一次性真空采血管的,作为临床检验中制备高质量的血清和血液标本的保存、传递、转移的必备材料。
现在也有不少生产定制比较的血清分离胶进行血小板和其他细胞的提取,从而用于整容和其他身体手术。
血清分离胶的缺陷
虽然血清分离胶有着很多的优点,但是血清分离胶本身也是由缺陷的,如易产生气泡影响美观,不同成分的血清分离胶水解性能也不同等。
不耐辐照
由于使用是在采血管中,人体血液原始性状要不被破坏,较好的方式是保存管中也不能有其他的细菌,这样才能进一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而较早的血清分离胶是不具备辐照的条件的,在辐照后会出现固化等不良现象,现在国内依然有这类型的血清分离胶在使用,在低成本的驱动下,检测的结果让人担忧。
不耐水解
现在用的比较多的是聚烯烃、聚酯和丙烯,但是抗水解性能并不好,属于亲水性质,长期与水接触,会造成PH值的变化,从而导致血液原始性状的改变,检测结果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血清分离胶的市场现状
自血清分离胶研发成功后,正式在市场上使用,我国的真空采血管厂家最初使用的都是国外的血清分离胶,比较有名的就是日本的积水分离胶。
在2003-2017年之间,涌现出不少真空采血管的厂家,也有与之配套的采血管添加剂厂家,而作为其中重要原料的血清分离胶自然也是这些厂家重点考察的。
标准乱,由于我国在真空采血管起步晚,截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法律法规,只是从属于医疗器械中。
所以很多企业在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过程等,可依据的基本上都是医疗器械的标准,所以在其他方面,各个企业更多的是按照自己的一套方法来。
价格乱,这个问题尤为突出,虽然国内真正研发生产血清分离胶的企业并不多,但是贸易商和一些中间商的介入,某一方面提高了其销量,但是价格的不稳定,让很多采血管厂家都选择了国外品牌。
服务乱,真正生产血清分离胶的厂家就几家,而恰恰这几家,还有的是没有研发团队和研发技能的,只是单单从别人那里购买了技术而直接生产的,所以在后面的服务过程中自然会出现不少问题,更不用提贸易商了。
血清分离胶的发展前景
随着血清分离胶技术的不断改进,我国血清分离胶早就出口到其他国家,并且也收到了客户
的热烈追捧,血清分离胶的未来前景是非常光明的,解决血清分离胶的缺陷,相信不久血清分离胶将会有更好的市场。
如今树脂体系的血清分离胶已经出现,虽然价格昂贵,但是基本解决了不耐辐照,不抗水解等问题,并且在提取血小板,血细胞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点,在不同领域的使用上明显更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