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课堂笔记-全书梳理---课程整理概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经济学

1 学科特性

年轻性(60年代在世界范围兴起,直至90年代才在中国范围内兴起,一方面说明其“体系不完善”,另一方面则说明其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即“包容性”) 应用性 前沿性

第一章 区域和区域经济学

一 区域的概念:

1 内涵

区域是一个有限的空间范围 (空间范围的大小不同决定了其空间具有“层次性”) 在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尽可能完整:表明其具有较强的“自组织能力”)

承担特殊的专业化职能(在全国或者较高系统)

二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于发展

(一)在西方:

1 从经济问题的产生于矛盾的激化:

2 从学科渊源:(由古典区位论发展而来) 1826年 , 杜能 ,《农业区位论》,市场距离为核心影响因素;

自组织能力 衍生为内生增长机制 较为完善的地域

结构,包含三要

素:

腹地 核心(中心城市群) 网络体系 较为完善的产业结构:合理、协调、弹性(能够很快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外部变化) 1956年, 瑞典 , 缪尔达尔,《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 循环积累因果论,(市场经济的结果不是有效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而是扩大,若要有效缩小差距,则需要政府作有效调控) 1960年,艾萨德,

1957年, 赫希曼, 核心与边缘区理论(极化效应,涓滴效应)

1909年,韦伯,《工业区位论》,劳动力、运输为影响因素;

1932年,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

1940年,廖什,《消费中心理论》

1960年,艾萨德,《区位分析法》

(二)在中国:

1 改革开放之前:以“生产力布局学”为前身

2 改革开放之后:放权、让利

【※】中国改革30年中引发的突出的区域经济问题:

(1)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基尼系数)

:国际区域经济不平衡警戒线

中国省域基尼系数:1978年:

2004年:

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中,东部地区省域之间的差距最大,而且在同一省内,县域之间的差异比省域之间的差异更大。

(2)低水平重复建设,区域产业结构趋同

“五小企业遍地开花”——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3)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4)地区之间的分工协作效益丧失

(5)资源两覅额和环境污染

三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研究对象

从宏观角度研究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及其相互联系的决策性科学。

(二)研究内容

1 区域机构(产业结构)

区域的本质是一种结构,这种结构的形成过程就是区域的形成过程,区域结构的完善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

2 区域经济自组织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3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与优化

4 区域分工与联系

5 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

6 区域经济政策

四研究方法

1 实地调查法

2 对比分析法

3 系统分析法

4 数量分析法

第二章: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战略)

注: 我国实行的是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

一 均衡发展模式:

(1950-1978年)

案例:在50年代,我国产业布局是“畸形布局”,基于历史地理原因,我国沿海地区占国土

面积的14%,却占工业比重的70%

。政治上要求中国必须要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尤其是重化工业。基于国防安全考虑,选址要求“山、散、洞”。在三方面原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建立起西部地区的重型产业结构,但同时形成了“飞地经济”和“孤岛效应”。

二 非均衡发展模式:

(一)梯度推进理论 1 基本观点:

(1)梯度:指两个地区之间的经济技术实能的差异。

(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取悦于其产业结构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其主导产业在周期中的阶段。

高梯度地区:处于创新、成长、成熟期早期 低梯度地区:成熟期的中后期,衰退期

(3)创新活动:一般起源于高梯度地区,随时间的推进以,就会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4)创新活动的梯度转移载体是多层次的中心城市体系

“梯度最小律”:承接能力差异最小,而非承接距离最短 “盲区”:理论上应该承接创新活动转移的地区,由于承接能力比其余远距离城市承接能力弱,则创新活动转移会跳过该区,转移至其他地区,从而使得该区成为承接创新活动转移的“盲区”。 2 在我国的应用

(1)高梯度的东部地区 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 过渡的中部地区 原材料工业

低梯度的西部地区 能源工业、农业 (2)存在的缺陷:

◆ 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是粗线条的,没有科学依据 ◆无法表示三大地带内部的非均衡性(均质性) ◆无法有效实现东中西三大地带经济茶叶的缩小 ◆否认了中西部地区发挥地区后发优势(比较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肯能性 历史上,世界范围呃逆的梯度推移由“西欧——美国——日本——东南亚(亚洲四小龙)——中国东部地区”,其时间间隔为30-40年。

(3)粘性:中国产业转移并没有向学术界期待的那样出现明显的转移而存在空间依存的粘性,其原因分析如下:

(二)增长极模式: 1 增长极理论演变过程

佩鲁 : 经济部门, 起支配和推动作用 部门增长极,(推进型单位) 创新能力+关联带动作用 布尔维尔: 空间增长极

缪尔达尔: 累积因果论, 极化效应,扩散效应 赫希曼: 核心与边缘地区理论 理查森: “溢出效用理论”(溢出效用:计划效应与扩散效应的叠加)

【※】实证分析证明:极化效应是时间T 的二次函数;扩散效应是时间T 的指数。 2 基本观点:

(1)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在少数具有优越区位条件的点上首先发生,不断发展为增长中心(极)。 (2)增长极的形成条件:

具有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家和企业家群体;

可以吸收资金、技术、人才的流入,形成规模经济的能力;

具有较好的区位条件,良好的区位优势,基础设施、交通、通讯、能源条件,吸引厂商进入该区域。

(3)增长极的形成机理:

在初期和中期:主要极化效应发挥作用,而在中期、后期:主要是扩散效应发挥作用。 增长极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强调政府的作用。

合力 转入区—— 承接力不够 产业不配套

制度成本很高

转移区—— 动力不足 沿海靠港的特殊的区位优势

廉价劳动力的大规模南下东流 产业集群的本地根植性

其他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