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作藩《音韵学教程》练习标准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作藩《音韵学教程》练习
练习一
一、用国际音标注出下列各组字的普通话读音,并分析出它们的声母、韵母(韵头、韵腹、
韵尾)和声调:
附:现代汉语声、韵、调及常用国际音标表。

二、现代汉语韵母表
三、现代汉语声调表及古今调类比较表
二、拼写出下列反切的普通话读音,并注出其被切字:
江雅切
三、指出下列词语哪些是双声,哪些是叠韵。

菡萏交界干戈艳阳匍匐徘徊彷徨安稳缠绵辗转
练习二
一、拼写出下列反切的普通话读音,并查出其反切上字属于36字母中的哪个字母。

二、试比较宋人36字母与唐守温30字母的异同。

宋人36字母是表示中古聲母系統的36個代表字。

唐末守溫和尚原定30字母,宋人又增益6母而成36字母。

36字母在汉语语音发展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可由它上推上古音,下推近古音和现代音。

古代声母发展变化的阐述也离不开36字母。

全浊声母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已经消失,只有吴方言还保留一整套浊音声母,闽方言中也有若干个全浊音声母。

守温是中国唐末、五代时期和尚。

守温韵学残卷载有30字母。

标目和总数跟敦煌唐写本《归三十字母例》一致:
不芳並明端透定泥知彻澄日见溪群来疑精清从审穿禅照心邪晓匣喻影
后来有人调整30 字母的排列顺序,增加“非、敷、奉、微、娘、床”6个字母,形成等韵里通行的三十六字母。

三、在你的方言中,下列一些字的声母与普通话的读音有什么不同?布—步别怕盘门—闻飞—灰—红符—胡到—道夺太同
难—兰怒—路女—吕连—年—严
贵—跪杰开葵
岸—案化—话围—危—微午—武
精—经节—结秋—丘齐—旗修—休
全—权趣—去旋—玄
糟—招—焦仓—昌—枪—巢—潮—桥散—扇—线祖—主—举醋—处—去从—虫—穷—书—虚增—争—蒸僧—生—声粗—初锄—除丝—师—诗
认—硬绕—脑—袄若—约闰—运而日延—言—然—缘—元软—远
练习三
一、注出下列两首诗的韵脚,并以它们为例,说明韵、韵母和韵部的异同。

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汉语一个音节包含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

而韵母又可分为韵头、韵腹和韵尾三个部分。

韵母不包含声调,只包含头、腹、尾。

韵不包含韵头,只包含腹、尾、调。

韵部则只包含韵腹和韵尾,不包含韵头和声调。

列表如下,可表示韵、韵母和韵部的异同:
杜甫《闻官军收》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入入平平上平平入上平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入平平上入去上入平平
三、你的方言中,下列字的四呼、调类同普通话有什么不同?
社船绿间科褚交鸭恋吞更铅劣衔说珠窗荣役亩
在方言(西城区)中,吞读为开口呼而非合口呼,没有介音u,劣读为撮口呼而非齐齿呼,更在“打更”一词中文读与普通话同,白读为齐齿呼而非开口呼,在调类上没有明显区别。

四、解释下列名词概念:
韵摄转等轻重
韵摄:摄是“统摄”的意思。

宋元等韵图的作者根据韵尾相同和主要原因相近的原则,把古音——主要是《广韵》的韵母系统归纳为若干大类,即为韵摄。

一般是把广韵非为十六大类,即十六摄。

转:转就是辗转的意思,就是指的声母和韵母辗转相拼,拼出一个个字音来。

一个韵母可以辗转跟许多声母相拼,能拼成各种字音,反过来也一样,一个声母也可以跟不同的韵母相拼。

等韵图上的“转”有“转”和“外转”的分别。

凡有真正二等韵的摄就叫外转,没有真正二等韵的摄就叫转。

等:在等韵图里,平上去入四韵又各分四层(四格),以表示四等。

等的概念主要是分析韵腹(即主要元音)的,同时也和介音[-i]的有无有关。

大体而言,“音韵有四等,一等洪大,
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洪大”指发音时舌位比较后比较低,如[ə][α][o][u]等元音属之;“细”指发音时元音的舌位比较前比较高,如[i][e][ε][ a] 等属之。

由于元音的高低前后也是相对的,有高与半高,低与半低等区别,所以又有洪大与次大,细与尤细的区别。

此外,没有介音[i]的音节发音比较洪(一、二等),有[i]介音则比较细(三、四等)。

三四等的主要元音[ε][ a]以及比一二等的主要元音前且高了,加上介音[i]就更高了,细也就尤其清楚了。

轻重:有些等韵图用轻重表示开合,即把开叫重,把合叫清。

此外还有“重中重”“重中轻”“轻中轻”“轻中重”等概念,具体涵不清,但一般而言,凡是“重”字开头即为开口,反之为合口。

练习四
一、熟读陆法言的《切韵·序》,并将全文译为现代汉语。

开皇初年的时候,仪同臻等八个人一块到法言家里做客。

夜深酒足之后,大家谈论起了音韵。

因为(前代和当代以及)现在各地的语音和声调不同,各种韵书的取舍也就不相同。

南方音过于清浅,北方音含有更多的重音浊音;西北地区把去声读为入声,西南地区的平声则读得类似去声。

有把支、脂、鱼、虞看作同一个韵的,还有把先、仙、尤、侯共用一个上字来切的。

如果为了临文用韵的便利,那么清浊就可通用;但如果要剖析声韵,那么就需要区分轻音和重音了。

在这些方面,吕静的《韵集》,夏侯泳的《韵略》,阳休之的《韵略》,周思言的《音韵》,季节的《音谱》,杜台卿《韵略》等韵书的描述相互不同(甚至矛盾)。

南方的韵书取韵和北方大不相同。

于是我们讨论南北方读音不同与古今语音的相同和差别之后,打算进一步来选择精精炼准确的标准,除去舒缓之类含糊的记音词语。

其中,萧该、颜之推作了较多的决定。

彦渊对法言说:“向来都是讨论难处,既然有疑点的地方都解决了,为什么不随着我们的讨论把它们记录下来呢?我们几个人定下来的就算是确定了的。

”陆法言于是在灯下提笔粗略地记录了纲要。

后来请教了许多懂音韵的人,得到了音韵学的精华,于是进一步涉猎其他方面的知识,加上担任小官,十几年间,一直没有时间整理那晚所记的东西。

现在获罪被降为平民,私下里教育弟子们说,只要作文章想有辞采,就必须明白声韵。

我现在隐居在山野里,交往游学阻隔断绝,有疑问迷惑的地方,却无处询问。

以前的朋友们,亡故的已经和我生死异路,我空有让他们复生的叹息;活着的因为贵贱不同路的道理和我疏远了,我拥有与他们绝交的意旨。

于是取来各种韵书和古往今来的字书,按照那晚所记的提纲,编辑成五卷本《切韵》。

分析区别了语音中细小的差别与轻微的不同。

没有卞和“泣玉”的执着,也没有吕不韦悬金求人指瑕的自信。

写的书只能“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我曾经奇怪司马迁为什么敢说这样的大话;笑而不应歆怕写的书会被人“持以盖酱”的苦恼,我现在嘲笑这是因为扬雄口吃不能回答。

我编辑《切韵》并不是擅自独行,而是叙述众多贤人的遗命。

怎么敢奢望让这书在世上流行呢?但求只用于教授自家的子。

写这篇序是辛酉年,也就是大隋朝文帝仁寿元年(601年)。

二、抄录《广韵》的平声和入声韵目,并按阴、阳、入三类韵尾的异同调整编次。

《广韵》韵目
上平声卷第一
东第一(独用) 冬第二(锺同用) 锺第三江第四(独用)支第五(脂之同用) 脂第六之第七微第八(独用) 鱼第九(独用) 虞第十(模同用) 模第十一
齐第十二(独用) 佳第十三(皆同用) 皆第十四灰第十五(哈同用)眙第十六
真第十七(谆臻同用) 谆第十八臻第十九文第二十(独用) 殷第二十一(独用) 元第二十二(魂痕同用) 魂第二十三痕第二十四寒第二十五(桓同用)桓第
二十六删第二十七(山同用) 山第二十八
下平声卷第二
先第一(仙同用) 仙第二萧第三(宵同用) 宵第四肴第五(独用) 豪
第六(独用) 歌第七(戈同用) 戈第八麻第九(独用) 阳第十(唐同用) 唐第
十一庚第十二(耕清同用) 耕第十三清第十四青第十五(独用) 蒸第十
六(登同用) 登第十七尤第十八(侯幽同用) 侯第十九幽第二十侵第二
十一(独用) 覃第二十二(谈同用) 谈第二十三盐第二十四(添伺用) 添第
二十五咸第二十六(衔同用) 衔第二十七严第二十八(凡同用)凡第二十九上声卷第三
董第一(独用) 肿第二(独用) 讲第三(独用) 纸第四(旨止同用) 旨第
五止第六尾第七(独用) 语第八(独用) 鏖第九(姥同用) 姥第十荠第
十一(独用) 蟹第十二(骇同用)‘骇第十三贿第十四(海同用) 海第十五轸
第十六(准同用) 准第十七吻第十八(独用) 隐第十九(独用) 阮第二十(混
很同用) 混第二十一很第二十二旱第二十三(缓同用) 缓第二十四潸第
二十五(产同用) 产第二十六铣第二十七(弥同用) 弥第二十八榇第二十
九(小同用) 小第三十条巧第三十一(独用) 皓第三十二(独用) 哿第三十
三(果同用) 果第三十四马第三十五(独用) 养第三十六(荡同用) 荡第三
十七梗第三十八(耿静同用) 耿第三十九静第四十迥第四十一(独用) 拯
第四十二(等同用) 等第四十三有第四十四(厚黝同用) 厚第四十五黝第四
十六寝第四十七(独用) 感第四十八(敢同用) 敢第四十九琰第五十(忝同用) 忝第五十一赚第五十二(槛同用) 槛第五十三俨第五十四(同用) 第
五十五
去声卷第四
送第一(独用) 宋第二(用同用) 用第三绛第四(独用)寅第五(至志同用)
至第六志第七未第八(独用) 御第九(独用) 遇第十(暮同用) 暮第十一.霁第十二(祭同用) 祭第十三泰第十四(独用) 卦第十五(怪央同用) 怪
第十六央第十七队第十八(代同用) 代第十九废第二十(独用) 震第二
十一(椁同用) 椁第二十二问第二十三(独用) 锨第二十四(独用) 愿第二十
五(恩恨同用) 恩第二十六恨第二十七翰第二十八<换同用) 换第二十九
谏第三十(裥同用) 裥第三十一霰第三十二(腺同用) 镍第三十三啸第三
十四(笑同用)笑第三十五效第三十六(独用) 号第三十七(独用) 筒第三十
八(过同用) 过第三十九杩第四十(独用) 漾第四十一(宕同用) 宕第四十
二映第四十三(诤劲同用)诤第四十四劲第四十五径第四十六(独用) 蠢
第四十七(嶝用) 嶝第四十八宥第四十九(候幼同用) 候第五十幼第五十
一沁第五十二(独用) 勘第五十三(阚同用) 阚第五十四艳第五十五(掭酽同用) 掭第五十六酽第五十七陷第五十八(鉴梵同用) 鉴第五十九梵第六十
入声卷第五
屋第一(独用) 沃第二(烛同用) 烛第三觉第四(独用)质第五(术栉同用) 术第六栉第七物第八(独用) 迄第九(独用) 月第十(没同用) 没第十一曷第十二(末同用) 末第十三黠第十四(结同用) 锫第十五屑第十六(薛同用) 薛第十七药第十八(铎同用) 铎第十九陌第二十(麦昔同用) 麦第二十一昔第二十二锡第二十三(独用) 职第二十四(德同用) 德第二十五缉第二十六(独用) 合第二十七(盍同用) 盍第二十八叶第二十九(帖同用) 帖第三十洽第三十一(狎同用) 狎第三十二业第三十三(乏同用) 乏第三十四
(录自周祖谟《韵校本》,中华书局1960年10月版)
三、从《广韵》里查出下列字各在何韵,并注出其反切和同小韵字数。

1、好男儿志在四方。

2、骄傲来自浅溥,狂妄出于无知。

四、注出杜甫《天末怀白》的四声、平仄及其韵脚所属《广韵》韵目。

杜甫《天末怀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练习五
一、指出下列字的《广韵》声类和声母:
1、天下事唯助人乃有真乐耳
2、书到用时方恨少
例字声类声母例字声类声母例字声类声母
天他透下胡匣事崇崇
惟以喻4 助庄庄人而日
乃奴泥有于喻3 真章章
乐卢来尔而日
书书书到都端用以喻4
时市禅方必帮恨胡匣
少书书
二、辨析下列字的清浊(全清、次清、全浊、次浊):
步午化丘道温葵二扇修阳特怒术延芬
例字清浊例字清浊例字清浊例字清浊例字清浊
步全浊午次浊化全清丘次清道全浊
温全清葵全浊二次浊扇全清修全清
阳次浊特全浊怒次浊术全浊延次浊
芬次清
三、什么叫做尖团音?你的方言里能分别尖团音吗?试举例加以说明。

四、试述《广韵》全浊声母到现在普通话清音化的规律。

练习六
一、用系联法分析《广韵》东韵、麻韵、庚韵的反切下字,求出它们的类别。

二、查出下列字的《广韵》韵类、韵母和等呼。

1、论韵宜详洪与细,审音应辨轻和重
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三、试述《广韵》206韵的分等情况。

哪些韵摄四等俱全?哪些韵摄四等不全?
从《韵镜》中可以知道,《广韵》韵部分等系统性非常强,其分等情况如下(举平以赅上去入)一等韵:歌模泰【咍】灰【豪】侯痕魂寒桓冬唐登覃谈二等韵:佳皆肴臻删山江耕咸衔。

三等韵:鱼虞支脂之微祭废宵尤幽真【谆】文欣元仙钟阳清蒸侵咸盐严凡。

四等韵:齐先萧青添一三等韵:东戈二三等韵:麻庚
四、从《韵镜》里查出下面诸音韵地位的代表字。

1、外转第二十五开豪韵一等牙音清
2、外转第二十一开山韵二等齿音清
3、转第三十七开尤韵三等半舌音清浊
4、转第七合旨韵三等齿音清
5、外转第十六合泰韵一等喉音浊
6、转第四开支韵三等舌音清
7、转第三十八合侵韵三等喉音清
练习七
一、从《韵镜》中查出下列字的音韵地位:
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
二、效摄、果摄和假摄各包括哪几韵哪几个韵母?今普通话有几种读法?举例分析它们合流
或分化的条件。

三、注出杜甫《江南逢龟年》一诗的《广韵》声母、韵母等呼和调类:
杜甫《江南逢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四、用国际音标注出下列字的普通话读音,并说明它们在《广韵》里是不是入声字?为什么?
截说位缺伐而秣皮及次鸭薄
练习八
一、构拟下列《广韵》音:
1、端母歌韵开口一等
2、来母有韵开口三等
3、澄母线韵合口三等
4、晓母没韵合口一等
5、生母咸韵开口二等
6、並母庚韵开口三等
7、章母送韵合口三等
8、群母阳韵开口三等
9、心母谆韵合口三等
10、疑母支韵开口三等
二、给下边这首唐诗和自己的构拟中古音(先查出每个字的《广韵》声母,韵目等呼和调类):
1、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刚按:诗题一作“题北榭碑”。

2、自己的
三、拼写出下列反切的现代普通话读音:
乃都切徒贡切胡讲切与专切布交切植粼切息姊切莫加切
如六切五限切古劳切从敏切卑犬切苦朗切昨木切
反切乃都切徒贡切胡讲切与专切布交切
上字乃徒胡与布
36字母泥定匣影帮
下字都贡讲专交
被切字读音
被切字汉字
易误切
反切植粼切息姊切莫加切如六切五限切
上字
36字母
下字
被切字读音
被切字汉字
易误切
反切古劳切从敏切卑犬切苦朗切昨木切上字
36字母
下字
被切字读音
被切字汉字
易误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