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版传染病学配套课件 2.13 艾滋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滋病患者
3. 艾滋病期 (2)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呼吸系统
➢ 感染性
• 细菌性支气管炎/鼻窦炎 • 细菌性肺炎 • 结核及鸟分支杆菌(MAC)感染 • 肺孢子虫肺炎(PCP) • 病毒性肺炎 • 真菌性肺炎
➢ 肿瘤 卡氏肉瘤,淋巴瘤,肺癌
肺孢子菌肺炎
➢ 慢性干咳、发热、 ➢ 呼吸困难,SaO2↓ ➢ X-Ray 间质性肺炎 ➢ 诊断 六甲四胺银/美兰对痰/气管灌洗液染色 ➢ 病原治疗 SMZCO
置。 WBC和血小板减少。 ➢ 可检出HIVRNA及P24抗原。 ➢ HIV抗体则在感染数周后才出现。
HIV急性感染
2. 无症状感染 6~8年
➢ 无任何症状和体征。 ➢ 表现为抗HIV阳性,CD4计数逐渐下降。 ➢ 有传染性。
3. 艾滋病期(CD4计数常<200个/μl)
(1)HIV相关症状
➢ 体重明显减轻(>10%)。 ➢ 持续1个月以上发热(>38℃),盗汗,腹泻。 ➢ 部分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 ➢ 还可出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孙思邈
第2章 艾滋病
授课人:XX XX
目录
一、概述 二、病原学 三、流行病学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 五、临床表现
目录
六、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七、诊断和鉴别诊断 八、治疗 九、预防

概述
概述
艾滋病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引起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

发病机制与病理
(一)发病机制 1.病毒动力学
2.HIV感染与复制
(一)发病机制
(一)发病机制
3.HIV侵犯各种表达CD4+分子的细胞
➢ CD4+T淋巴细胞 ➢ B淋巴细胞 ➢ 单核-吞噬细胞 ➢ 自然杀伤细胞
机会性感染肿瘤
➢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精神症状
➢ 骨髓造血干细胞
(一)发病机制
4.CD4+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障碍
神经系统
➢ 机会性感染: • 隐球菌脑膜炎 • 弓形虫病
➢ 肿瘤: • 原发性淋巴瘤等
➢ HIV直接感染: • 痴呆综合征等
弓形虫感染
弓形虫脑病病理标本
弓形虫脑病MRI表现
消化系统
➢ 口腔与食道炎:吞咽疼痛、胸骨后烧灼感 ➢ 口腔毛状白斑 ➢ 感染性腹泻 ➢ 肛周、直肠疱疹病毒感染 ➢ 肝损害
➢ 直接损伤:HIV病毒对受感染细胞溶解破坏和诱导细胞凋亡。 ➢ 免疫损伤:细胞毒效应;ADCC效应。 ➢ 感染骨髓干细胞,使CD4+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 ➢ CD4+T淋巴细胞的极化群Th1/Th2比例失调。
(二)病理
➢ AIDS 的病理特点是组织炎症反应少,机会性感染病原体多。 ➢ 病变主要集中在淋巴结(反应性、肿瘤性病变)和胸腺等免疫器官。 ➢ CNS有神经胶质细胞坏死、血管周围炎和脱髓鞘等。
概述
➢ 传播途径:经性接触、血液及母婴传播。 ➢ 发病机制:HIV主要侵犯、破坏CD4+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免疫功
能损害,最终并发严重机会感染和肿瘤。 ➢ 临床特点:发病缓慢,多系统损害,病死率高。

病原学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1,HIV-2
bloo d
sem en
vaginal secreti
on
amniot ic fluid
血液 18,000
精液 11,000
阴道 分泌液 7,000
羊水 4,000
saliv a
唾液 1
每毫升中HIVH病IV毒/m颗l 粒平均数
传播途径
➢ 性接触 同性恋 异性恋
➢ 经血传播 ➢ 母-婴传播
性接触传播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卫生部“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传染病学》(第9版) 配套课件
主编 李兰娟/任红
《传染病学》(第9版)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 普救含灵之苦。
母婴传播
传播概率 11%~60%
以下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
人群易感性
➢ 人群普遍易感。 ➢ 15~49岁发病者占80%。 ➢ 儿童和妇女感染率逐年上升。
高危人群
➢ 男-男同性恋。 ➢ 静脉药物依赖者。 ➢ 性乱者。 ➢ 多次接受输血或血制品者。
流行状况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统计数据,截至2016年底 ➢ 全球估计共有3670万名HIV感染者。 ➢ 2016年全球新增HIV感染者180万。 ➢ HIV感染相关的死亡人数约100万。 ➢ 次撒哈拉非洲地区仍是艾滋病感染者最多的地区。
中国艾滋病流行情况
➢ 2017年报告病例数57194例。 ➢ 死亡数15254例。 ➢ 2013—2017年艾滋患者的报告死亡数均居我国乙类传染病死亡数首位。
中国艾滋病流行特点
➢ 感染率持续下降。 ➢ 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其次为注射吸毒。 ➢ 艾滋病疫情地区分布差异大。 ➢ 疫情正在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HIV外界抵抗力:低
➢ 对热敏感:100℃20分钟可将HIV完全灭活。 ➢ 以下消毒剂37℃处理10分钟可灭活:75%酒精、0.2%次氯酸钠及漂
白粉。
三流行病学ຫໍສະໝຸດ 传染源➢ 艾滋病患者。 ➢ HIV感染者 窗口期 2~6W。 ➢HIV主要存在于血液、精液、子宫、阴道分泌物、唾液、眼泪和乳汁。
HI体V 液in中BHoIdVy的F含lu量ids

临床表现
(一)临床分期
➢ 潜伏期 平均8~9年(数月~15年) ➢ Ⅰ期 急性期(primary infection) ➢ Ⅱ期 无症状期(asymptomatic infection) ➢ Ⅲ期 艾滋病期(AIDS)
1. 急性HIV感染 2~4W
➢ 病毒血症+免疫系统急性损伤。 ➢ CD4+T淋巴细胞一过性减少,CD4/CD8比例倒
➢ 目前全球的主要传播方式(>75%) ➢ 我国(63.9%) ➢ HIV的性传播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性伴数、性伴的感染阶段、
STD和生殖器部的损害程度、性交方式及保护措施等。
经血途径
➢ 输血及血制品采、供(6.6%)。 ➢ 共用针具(我国静脉注射吸毒约28.4%)。 ➢ 接入性医疗操作。 ➢ 医务人员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