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制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五十年所有制结构的演变及其原因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所有制政策和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几经变迁,先后经历了从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到建立单一公有制经济,再到确立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

【关键字】所有制结构演变原因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所有制成分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寻求建立适合中国国情、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我们党进行了长期坚持不懈的探索。其间,党的所有制政策不断调整,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也历经变迁,积累了正反两方

面的丰富经验。本文就要是就新中国五十年所有制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谈谈自己的看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首先实行的是国营经济领导下,合作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所有制结构。从1953年开始,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所有制结构也随之发生了重大转变。到1956年,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就从新民主主义所有制结构转变成为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即从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结构,转变为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又对单一的公有制结构不断进行改革,所有制结构又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十五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界定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因此,在我看来,新中国五十年所有制结构发生了两次比较重要的演变。

一、从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1949年——1952年)向单一的公有制结构(1952年——1978年)演变。

在1949~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实施“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基本经济政策,使各种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国家优先发展国营经济、积极扶持合作经济、鼓励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对于国营经济,政府在接管官僚资本的过程中贯彻“原职、原薪、原制度”的政策,较好地调动了管理人员和职工的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实行民主改革,使国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有较为明显的提高。对于私营经济,一方面,实行以“节制资本”、统制贸易和加强计划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政策,通过在活动范围、税收政策、市场价格、劳动条件等诸方面对私营经济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方面予以限制;另一方面,国家通过调整工商业,开展城乡物资交流,活跃市场流通;并且扩大了对私营工业的加工订货和产品收购,从而使私营经济获得正常利润,能够继续进行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多种经济成分,对繁荣经济和发展生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城乡之间的流通渠道得到拓展,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互为市场,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规模与范围不断扩大。在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作用下,新中国成立后仅用了三年的时间,我国便医治了长期战争创伤,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

随着民主遗留任务的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国家财政状况基本好转, 1953年2月27日,毛泽东提出要在10年到15年或更多一点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及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8月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正式提出“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根据这一目标模式,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公有制经济占国民收

入的92. 9%;在工业总产值中,社会主义工业占67.5%,国家资本主义工业占32. 5%,私人资本主义接近于零。新中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主义单一公有制结构基本建立。针对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出现的某些弊端,中共八大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光辉思想,但是这种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正确探索很快湮灭在“左”的思潮下。八大二次会议推翻了中共八大的正确主张,提出“从个体经济到合作社所有制过渡,再从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然的发展规律。”错误的理论认知推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兴起,残存的零星个体商业、手工业和农民家庭副业被看作是“产生贫富悬殊和阶级分化的经济根源”,全部遭到取缔,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单一公有制结构空前强化。

关于这次演变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一)、从客观上来看,这是由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决定的。在当时各方面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决定了我国必然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各类物资紧缺的现实使得这一战略的实施要求加强资源配置的计划管理,建立全面的计划管理体制。而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下,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与资源配置的集中化、计划化要求并不适应,因此,进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将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转变为社会

主义的公有制经济,并将其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就成为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保证大规模经济建设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而且,如前所述,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作用的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因素的大大增长,也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客观上成为可能。

(二)、从主观上来看,这与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分不开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没有也不可能突破苏联的传统社会主义理论模式,即认为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并且是判断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最直观标准,认为“只有完成了由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到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过渡,才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向前发展,才有利于在技术上引起一个革命”。因此,特别强调“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①,就是要“由目前复杂的经济结构的社会过渡到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结构的社会”②。显然,这里所确定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目标,突出了“唯一”和“单一”,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所确定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相比,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结构(1952年——1978年)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1978年以后)转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认真总结以往在所有制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制定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逐步消除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对生产力的羁绊,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这种改革,并不是像一些人所说的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它是在肯定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也就是在肯定第一次所有制结构转变的最主要成果的前提下进行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实践证明,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经过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党的十五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至于这此转变,在我看来,也是由两个方面造成的:一方面,党的所有制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