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上古音简说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研究材料和方法之二:谐声偏旁归类
段玉裁首创古韵谐声表。
段玉裁认为,声符相同的字古代属于同一韵部。提出 “同声必同部”的归字方法。例如: 皮声: 皮 披 疲 陂 波 跛 玻 菠 破 坡 颇 婆 彼 被 者声:者 赭 猪 诸 著 煮 渚 箸 楮 褚 堵 睹 赌 都 嘟 “仪”是歌部字,声符“义”。可以推定,“义、蚁、 议”也是歌部字。
江有诰提出上古有四声。
黄侃主张古有平、入二声。王力主张古有平入二声,但各分长 短,并解释上古到中古的声调演变情况:长平为平,短平后 变为上,长入后变为去,短入为入。
2.研究声调的材料认识问题
四声通押现象是汉语诗歌的普遍现象(格律诗不反映口语)。 天净沙· 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鸦家涯:平声。马:上声。下:去声) 卖花声· 怀古 [元]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 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岸炭叹:去声。山关:平声)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 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聚:上声。怒路 处:去声。都蹰:平声。土苦:上声) 显然,不能据此得出元代汉语无去声或无上声的结论。 我们倾向于认为:古有四声,与后代的四声基本一致。
王 力:《汉语语音史》,诗经时代二十九部,楚辞时代三 十部。
罗常培、周祖谟、周法高:三十一部。
李新魁:《汉语音韵学》,三十六部。
四、上古声母的研究
1.古无轻唇音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凡轻唇者,古皆读为重唇。” 重唇音:帮滂並明 轻唇音:非敷奉微
材料之一:形声字
悲(帮),非声(非) 板版(帮),反声(非)
《韩非子》自营(喻三)为私,《说文》引作自环(匣)为私。
喻四归定例: 由(喻四)迪(定) 炎(喻四)谈(定)
5.上古无正齿音 正齿音有五个声母:照穿床审禅。这类声母的字在中古时代的 韵图中排在二等和三等。 黄侃认为:上古时代,排在韵图二等的正齿音声母字与齿头音 声母字同为一类,排在韵图三等的正齿音声母字与舌头音声母 字同为一类。 教材拟定上古音声母32个。其中正齿音三等字用“照[甲]……” 表示,归入舌音,正齿音二等字用“照[乙]……”表示,仍然 归齿音。 正齿音二等字与齿头音不分。形声字例证材料: 衰(审)蓑(心);沙(审)娑(心) 正齿音三等字与舌头音不分。形声字例证材料:
義(义):声符是“我”。可以进一步推定,“俄、 峨、娥、蛾、饿、鹅、硪、莪”也是歌部字。
段玉裁《六书音韵表》分古韵十七部。
3.其他学者的古韵研究
江 戴 永:《古韵标准》,十三部。 震:《声类表》,二十五部。(首创阴阳入三声分立)
孔广森:《诗声类》,十,二十一部。 章炳麟:《成均图》,二十三部。 黄 侃:《音略》,二十八部。
六、古音知识对于读古书和学习语言文字的用途
1.欣赏古代诗歌 诗经的押韵字今音已不押韵,按照古音来读是和谐押韵的。 2.识读通假字 罢:通“疲”。二字双声叠韵,上古同属並母歌部。 填:通“镇”。二字上古真部叠韵。声母方面,“填”属舌头 音,“镇”属舌上音。(古无舌上音) 3.理解同源词 “背”与“负”同源。(背,声母为双唇音。负,声母为唇齿 音。古无轻唇音。韵部职之对转) 4.理解形声字 工江杠红讧虹(声母为牙喉音,韵部为东部)。 皮陂披坡破颇波玻跛彼(声母为唇音,韵部为歌部)。
(二十六) 上古音简说
主讲教师 孙永选
一、汉语语音史的分期 1.上古音
先秦两汉时期的语音,以诗经、楚辞等文献材料反映出来的 语音为代表。 上古音是清代以来的学者们根据上古文献材料研究出来的。
2.中古音
魏晋至宋代时期的语音,以《切韵》音系为代表。
3.近古音
元明清时代的语音,以周德清《中原音韵》的音系为代表。
4.现代音
现代普通话语音。以现代北京音系为代表。
二、上古韵部的研究
1. 研究材料和方法之一:系联押韵字
顾炎武著《音学五书》(《音论》《诗本音》《易音》 《唐韵 正》《古音表》)。在《古音表》中分古韵为十部。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 鄘风· 相 鼠》)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诗经· 召南· 羔羊》一章) 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诗经· 邶风· 北门》)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 不淑,云如之何!(《诗经· 鄘风· 君子偕老》一章) 顾炎武推定,《诗经》时代“皮仪为紽蛇何珈佗河宜”等字同 韵。这些字都属于后人命名的古韵歌部。
3.娘日归泥(上古“泥、娘、日”三声母不分)
章太炎《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古音有舌头泥纽,其后别 之,则舌上有娘纽,半舌半齿有日纽,于古皆泥纽也。” 泥(泥),尼声(娘); 仍(日),乃声(泥)
诺(泥),若声(日); 芮枘(日),内声(泥)
4.上古无喻母
曾运乾《喻母古读考》提出:喻三归匣母,喻四归定母。 喻三归匣例:
是(禅)堤提题(定);周(照)雕碉凋(端)
五、上古的声调问题
1.考察上古声调的材料 诗经押韵情况与中古基本一致。如:《伐檀》一诗共有三章, 第一章韵字“檀、干、涟、廛、貆、餐”都是中古的平声字。 第二章韵字“辐、侧、直、亿、特、食”都是中古的入声字。 第三章韵字“轮、漘、沦、囷、鹑、飧”都是中古的平声字。 也有四声混押的情况,去声字与入声字混押,上声字与平声字 混押,平声去声混押,等等。有人据此提出各种看法。 段玉裁提出上古无去声。
忙芒(明),亡声(微) 蓬篷(並),逢声(奉)
材料之二:异文
“匍匐”又作“扶服”,“伏羲”又作“庖牺”。匍庖(並),扶伏(奉) 材料之三:声训 《释名》:“邦,封也。有功于是,故封之也。” 材料之四:早期反切 悲,府眉切。拜,方卖切。平,扶兵切。兵,甫明切。 现代方言:广东话“尾”读音同“美”。
2.古无舌上音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 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古无舌头舌 上之分,知彻澄三母,„„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
舌头音:端透定泥 舌上音:知彻澄娘
材料之一:形声字
店玷(端)占声(知) 堆(端)隹声(知声) 材料之二:汉儒音读 《说文》:“冲,读若动。” 材料之三: 早期反切注音 桩,都江切。贮,丁吕切。 冲(澄母字)动(定母字) 笃(端)竹声(知) 笞(彻)台声(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