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概念: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神经炎或Bell(贝尔)麻痹,是指原因不明、急性发作的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年发病率为(15—40)/10万,无种族差异,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无明显季节性。

本病可与中医学的“口僻”相类似,可归属于“吊线风”、“歪嘴风”、“面瘫”、“口眼歪斜”等范畴。

病因和发病机制:确切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1病毒性或非特异性感染引起的免疫变态反应,常见有疱疹、麻疹、流感、腮腺炎、巨细胞病毒及风湿等。○2面神经本身病变,如营养面神经的血管因寒冷、外伤、中毒等多种因素而受损,引起局部组织缺血、水肿,使面神经受压。○3外周因素使面神经瘫痪,如茎乳孔内骨膜炎使面神经受压迫和血液循环障碍等。

病理主要是面神经水肿,髓鞘肿胀、脱失,晚期可有不同程度的轴突变性,在茎乳孔和面神经管内的部分尤为显著。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外邪乘虚入中经络,导致气血痹阻,面部经脉失养,肌肉迟缓不收,以虚、风、痰、瘀为基本病机。

临床表现:面肌瘫痪多见于一侧,患者多于清晨起床后洗漱时发现一侧口角歪斜。由于颊肌瘫痪,进食时,食物残渣滞留于患侧牙齿与面颊间隙内,检查时可见患侧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变大,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闭眼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为贝尔现象;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偏向健侧;口轮匝肌瘫痪使鼓腮和吹口哨漏气,无其它神经系统局灶性体征。

诊断与鉴别诊断:本病通常根据典型的周围性面瘫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但需与中枢性面神经麻痹鉴别。

○1Guillain-Barre 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可出现两侧周围性面瘫,有对称性肢体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是其特征性表现。

○2大脑半球肿瘤、脑血管意外等其发生的中枢性面瘫仅限于病变对侧面下部的瘫痪(鼻唇沟平坦和口角下垂),额支无损(系有两侧中枢支配),故皱额、皱眉和闭眼动作皆无障碍,对侧面部随意运动虽消失而苦笑动作等动作仍保存。且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常合并同侧瘫痪及中枢性舌下神经麻痹。

○3中耳炎、迷路炎和乳突炎等可并发耳源性面神经麻痹、腮腺炎、肿瘤和化脓性下颌淋巴结炎所致者有原发病史和特殊症状。颅后窝肿瘤或脑膜炎引起周围性面瘫起病缓慢,有原发病表现及其它神经受损。

○4急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除有面神经周围性麻痹外,还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厌食等,周围血单核细胞显著增多。

治疗

1.西医药治疗治疗本病的原则为早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水肿为主,后期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为主。

(1)糖皮质激素:急性期应用可减轻面神经水肿,改善局部循环,缓解神经受压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泼尼松,初剂量为1mg/(kg.d),顿服或分2次口服,连续5天,随后在7—10天内逐渐减量。可静滴地塞米松10—15mg/d,7—10天。

(2)抗病毒药物:由于发病常与病毒感染有关,特别是出现外耳道或扣缴疱疹时,应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200mg,口服,每日3—4次,连服7—10日。

(3)营养神经细胞,促进神经轴突生长:加兰他敏 2.5—5mg,肌肉注射,每天1—2次,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500ug,均每日一次,肌肉注射,可促进神经髓鞘恢复。

(4)氯苯氨丁酸:商品名为奥莱素,亦可试用。每次5mg,每日3次口服,可逐渐增量至30—40mg/d,分3次口服。可通过减低肌张力,改善局部血循环,但个别病人不能耐受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和嗜睡等。

(5)物理治疗:早期行超短波深部透热疗法,治疗部位主要是病侧耳后、面部以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神经水肿。恢复期可行碘离子透入疗法、针刺或电针治疗。

(6)康复治疗:患侧面肌开始恢复时应尽早进行功能训练,对着镜子皱眉、皱额、闭眼、露齿、鼓腮和吹口哨等,每日数次,每次数分钟,辅以面部肌肉按摩。

(7)手术疗法:

(8)预防眼部合并症:眼裂不能闭合者,角膜长期暴露,易发生感染,可外出戴眼罩、滴眼药水,睡前涂眼膏保护角膜。(可戴眼罩防护,同时用左氧氟沙星眼药水或贝复舒滴眼剂等预防感染和保护眼角膜。)

2.中医药治疗本病早期中医药治疗以祛风邪,通经络为主,后期治疗从益气、补血、活血、通络入手,往往可获较好疗效。风寒袭络证予小续命汤加减;风热灼络证予大秦艽汤加减;风痰阻络证予牵正散合导痰汤加减;瘀阻面络予通窍活血汤加减。还可选用针灸疗法,取颊车、下关、地仓、四白、翳风、牵正、风池、太阳、合谷、足三里、内关、曲池。平补平泻。发病两周内不取患侧局部穴位。

附录:

颊车: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下关: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地仓: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四白: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翳风: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凹陷处。

牵正:耳垂前方0.5寸,平耳垂中点。

风池: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头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太阳: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凹陷处。

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

足三里:屈膝,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牵正散:白附子、白僵蚕、全蝎各9克。

预后和预防:

(1)临床及电生理资料证实,本病70%病例完全恢复,20%病例部分恢复,遗留有面肌痉挛或病理性联合运动,其余10%的病例,其功能只有极少数恢复或完全无恢复。

(2)病后10天面神经出现失神经电位通常需3个月恢复。完全性面瘫病后1周内检查面神经传导速度可判定预后,如患侧诱发动作电位M波的波幅为健侧的30%或以上,可望2个月内恢复;如10%—30%需2—8个月恢复,可能出现合并症;如仅10%或以下需6—12个月恢复,可伴面肌痉挛及连带运动等合并症。

(3)虽然面神经麻痹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但防止局部受凉,避免病毒感染和冷风吹面,增加体质,提高免疫能力仍是最关键措施。本病痊愈后,据统计尚有3%的复发率,故恢复后仍需注意劳逸结合,宜调养,忌过劳及避免不良精神刺激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