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赋家命运
遇与不遇 壮夫与倡优
“遇”与“不遇”
贾 谊《吊屈原赋》《鵩鸟赋》 司马迁《悲士不遇赋》 董仲舒《士不遇赋》
不遇的儒者把文学当成消解内心郁闷的工 具,仕途不畅使他们在文学领域里寻求解脱,为 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表现领域。
壮夫与倡优
中国的开国雄主,是把“帮忙”和“帮闲”分开 的,前者参与国家大事,作为重臣;后者却不过叫他 献诗作赋,“俳优蓄之”,只在弄臣之列。不满于后 者的待遇的是司马相如,他常常称病,不到武帝面前 去献殷勤,却暗暗地作了关于封禅的文章,藏在家里, 以见他也有计画大典帮忙的本领,可惜等到大家知道 的时候,他已经“寿终正寝”了。 (鲁迅《且介亭 杂文二集·从帮忙到扯淡》)
汉代士人入仕二途
(1) 通经 (2) 献赋 武帝:司马相如、东方朔、枚皋 宣帝:王褒、张子侨 成帝:扬雄 章帝:崔骃 和帝:李尤 有人一身二任,既是经学大师,又是辞赋大家。
四、赋家之心
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览人物。
——司马相如《答盛览作赋书》,见《西京杂记》卷二
汉赋审美
写物图貌,蔚似雕画 特点: 以经纬交错的文辞织构出完整宏阔的立体 时空
汉赋描绘的对象
(1)以物为中心:都城、宫苑 (2)以人为中心:游猎、郊祀
赋的参考定义
从《楚辞》演变而来,赋是汉代文学最 具有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 之间,韵散兼行,通过精心安排美丽的 文字,整齐的句式,严谨的结构,表现 社会和自然的奇特事物和绚丽景象,给 人们以宏伟壮丽的审美感受。
枚乘与梁园文学群体
梁园文学群体主要有司马相如、枚乘、公孙诡、邹 阳、严忌、羊胜、韩安国等。 枚乘大赋代表作是《七发》。 《七发》的价值:
A.“戒膏梁” 的警世意义极强,非其它汉大赋可比。 B.对宫殿、田猎、音乐诸方面的描写有开创性,对江涛 的描写尤为精彩。 C.采用主客问答形式,大肆铺陈,体制宏大,辞藻华丽。
二、汉赋概说
汉赋内容
汉大赋这种宏篇巨制体裁的创立,非常适合表现隆盛时 代的面貌和统治者的豪华生活、骄奢心理。 西汉帝王为了奢侈享乐,显示权威和气派,大肆修筑宫 殿,辟建园圊,田猎巡狩,玩弄狗马,享受声色,同 时又需要文人为之歌功颂德,粉饰逢迎,描定炫耀。
汉赋内容举隅:
车马出行 征战雄姿 狩猎活动 都市生活
经纬之间编织华彩
1、以情思飞动的想象、夸张之笔铺写对象 2、以词采的堆砌铺陈显现繁复之美 3、以动词点染静态之物 4、奔涌的气势
五、汉赋的意义
文学意识的强烈涌动,文学特点的充分表露。 文学自觉的时代:
Leabharlann Baidu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魏文帝曹丕的时代,是“文学的自觉时 代”。鲁迅先生的根据是曹丕说诗赋不必寓教训,反对当时 那些寓训勉于诗赋的见解,也就是近代所说的为艺术而艺术。 根据鲁迅先生这个标准,或用我们今天所说的所谓自觉地进 行艺术创作的标准,我都以为,这个“文学的自觉时代”至 少可以再提前三百五十年,即提到汉武帝时代的司马相如身 上。(龚克昌《汉赋研究》)
扬雄
扬雄(前53-后18) 四赋:《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 《长杨赋》。 特点:驰骋想象,铺排夸饰,典丽深湛, 词语蕴藉。
抒情赋
东汉中叶后,汉赋内容和体制发生变化, 进入抒情化和小品化时期。特点是体制短 小,抒情言志,刺世疾时。
代表作: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疾 邪赋》、蔡邕《述行赋》。
汉赋体制之源
(1)楚辞。司马迁选择“辞”与“赋”这两个名称。 她倾向把屈原的作品以“辞”来命名,因为屈原的 作品富于文采。而把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作品称 为“赋”。 (2)纵横家文。战国纵横之文主客问答的形式、铺 张恣肆的文风。 (3)先秦史传。叙事手法。 (4)先秦诗歌。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 综合型文学样式
赋家之思的长短
其始也,皆收视返听,耽思旁讯,精骛八 极,心游万仞。(陆机《文赋》) 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 文而造情。„„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 文者淫丽而烦滥。(陆机《文赋》 )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汉赋是体制弘伟的,是光彩辉煌的,但内容却 是相当空虚的。 我们远远的看见了一片霞彩,一道金光,却把 握不到什么。 他们没有什么深挚的性灵,也没有什么真实的 诗的隽美;他们只是一具五彩斑斓的中空的画 漆的立柜。
文学的自觉
一、汉赋完全以文学感染力本身为目标。 汉赋通过精心安排美丽的文字,整齐的句 式,严谨的结构,表现社会和自然的种种奇 特事物和绚丽景象,刺激读者的感受力与想 象力,获得审美快感。
二、文学创作的兴盛。 以汉武帝时代为例,写作辞赋的,有武 帝本人,有诸侯、公卿大臣、名儒学者,还 有司马相如等一批专门家。 作品的数量惊人。“作者鼎沸”—张衡
《子虚赋》和《上林赋》
地位价值: 司马相如的代表作。 汉赋中具开拓意义、典范作用。 创作时间: 《子虚赋》:客游于梁。 《上林赋》:武帝召见。 彼此关联: 内容连属,构思一贯,结体严谨。(《天 子游猎赋》)
《子虚赋》、《上林赋》特点与成就
盛世景象的艺术显现。 劝百讽一的讽喻宗旨。 恢宏壮丽的结构之美。
时间之经
例:《子虚赋》 楚王出猎之仪仗声威 楚王射猎的英姿 楚王射毕,观壮士猎兽 楚王观女乐
楚王夜猎飞禽,泛舟游乐
楚王夜游后休息 借乌有先生之口于篇末讽谏
空间之纬
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 其东则有蕙圃,蘅兰芷若,芎藭(xiōng qióng)菖浦, 江蓠蘼芜,诸柘巴且。 其南侧有平原广泽,登降陁靡,案衍坛曼,缘似大 江,限以巫山。 其西则有涌泉清池,激水推移,外发芙蓉菱华,内隐 钜石白沙。 其中则有神色蛟鼍,毒冒鳖鼋。
(二)汉赋生成的文化语境: 大一统思想的确立
“大一统”: 反对诸侯割据(领土完整) 加强中央集权(统一政治) 思想统于儒学(统一思想) “谓一为元者,视大始而欲正本也。”“元”在天地之 前,是宇宙的终极本原。把第一年称为元年,是重视 开始,要端正根本。春代表天,在王之前。王之后有 正,正就是政,政是统治人民。“春王正”三个字的 顺序表明“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人民服从皇 帝,皇帝服 从上天。(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汉赋发展演变三阶段
第一阶段,从西汉开国至武帝初年,是汉赋的形成期。这一时期 的辞赋呈现着由楚辞向汉赋过渡的形态,并最终确立了汉大赋这 种新体赋的形式。代表作家有贾谊和枚乘。枚乘《七发》标志新 体赋正式形成。 第二阶段,从武帝初年至东汉中叶,是汉赋的全盛期。这一时期 以新体赋即汉大赋的创作为主流,形成了劝百讽一,润色鸿业, “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特点。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扬雄、 班固。 第三阶段,从东汉中叶至东汉末,是汉赋的转变期。这一时期汉 大赋的创作趋向于衰落,代之而起的是抒情小赋创作的蔚起。张 衡首开其风,其后有赵壹、蔡邕、祢衡等。
三、出现一批专门从事文学活动的文人群。 这一现象,是先秦时期所未曾有过的,而 在此后的中国文学史上则成了常态。在武帝 的宫廷中,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真正 意义上的“文人”群体。随着时代的发展, 大致到东汉以后,文人的活动不再局限于宫 廷,而开始出现在社会活动中。
四、由于辞赋的兴盛,作品的增多,汉代初 步出现了区别文学与非文学的意识。 在《史记》中可以看到,作者在论及儒学 及一般学术时,多用“文学”一词;在不指 学术而带有词章意义时,多用“文辞”或 “文章”。
汉赋发展三阶段
骚体赋 散体赋 抒情赋
骚体赋
祖述屈原的楚辞体作品,把业已定型的 《楚辞》作为专一模仿的对象。形式的规 范化,乃至题材、主题的定型化是其弱点。
代表作:贾谊《鵩鸟赋》。
贾谊的骚体赋
历九州而相其君兮, 何必怀此都也。 ——《吊屈原赋》 澹乎若深泉之静, 泛乎若不系之舟。
——《鵩鸟赋》
生平 1.以赀为郎2.客游梁园3.情定文君4.武帝赏识 5.建节西南6.曲为谏书7.着意封禅
汉赋四大家 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子虚赋》和《上林赋》
《子虚赋》和《上林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也是汉赋 中有开拓意义和典范性的作品。两作品构思一贯,内容相属, 结构严谨,可以说是一篇作品的上下篇。 两篇作品均体现恢弘壮丽之美,在结构上,头尾用散文, 中间用韵文铺叙。气势恢弘,波澜起伏,但气脉连贯,一泻 千里。 句法灵活,有很多排比句,夹杂长短句。善用短句描写景 物,音节短促,与内容相得益彰,气势恢弘,文彩斑驳陆离。 乃汉赋的典范,后世的楷模。
张衡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 石桥镇)人。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在数学、 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 和广博的学识。
张衡《归田赋》
汉大赋的艺术特征
1.节奏韵律:四六相间、韵散结合。
2.结构体制:长篇巨制、铺陈排比、主客问答。
3.表现手法:语汇丰富、雄辩夸张、情理交融、物象繁富。
散体赋
散体赋是在汉建立起大一统政权后,随着南北 文化交汇而生成的一种综合性文体。它汲取了 先秦各文体之所长,不拘篇制,时空容量大; 句型丰富,韵散结合,富于韵律美。散体赋是 汉代赋体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文体。 代表作:司马相如 《子虚赋》、《上林赋》。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约前179-前118),字长卿,成都人。
第四讲 汉赋
本讲主要内容
一、历史背景 二、汉赋概说 三、赋家命运 四、赋家之心 五、汉赋影响
一、历史背景
(一)汉赋生成的政治语境
政治经济基础
汉高祖统一全国后,社会逐渐安定,经过汉初的休养 生息;直至“文景之治”,生产力得以恢复发展,物 产丰盈,经济繁荣,国家日益富足。 汉武帝时,国力强大,开疆拓土。恢宏的国家气象, 昂扬的民族精神,煊赫的帝王声威,物质文化的盛况, 都需要以新的文学形式表现出来。 以抒情言志为主的诗歌、传达忧思悲慨的骚体赋已经 不适合时代的要求,于是以状物叙事为主的铺张扬厉 的汉大赋便应运而生,蔚为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