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D法的大都市边缘地区城市感知研究——以佛山市西樵镇为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S D法的大都市边缘地区城市感知研究

——以佛山市西樵镇为例

P e rc e p tion Ana lys is fo r t he Cit y Fring e Are a s of Me tro po lita n Ba s e d on S D Me th od:t he Ca s e S t udy of Xiqia o Tow n,Fos h a n

赵渺希1 林韵莹2 徐露3

Zha o Mia oxi Lin Y unying X u Lu

摘要 对于大都市边缘地带的城乡辨识一直是学术界的关注议题,除了城市化水平或者建成环境以外,基于城市空间的意象感知的分析方法是识别边缘地区城市化程度的重要补充,为此,研究以语义差别法(S D)法为分析工具,通过对佛山市西樵镇的实证调查,分析了受访者对广佛边缘地区的城市感知,即西樵镇呈现出较高密度的社会经济活动、相对朴实的建成环境两大特征并存的空间感知表征,研究还通过建成环境分析对感知结果作了检验,在总结以SD法分析边缘地区城市感知的优劣后进一步提出了后续研究的可能方向。

关键词 S D法;边缘地区;城市感知;西樵镇

AB S TR AC T Ac a d e mic c om m un ity h a s

1研究基础

1.1大都市边缘地区的空间感知

对于城市边缘地带的研究一直是城市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议题,Louis基于对柏林城市地域结构的城市形态研究首次提出“城市边缘区”的概念,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则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城市地理学对城市形态的研究[1,2]。

近年来,随着全球城市区域的不断发展,大都市往其周边边缘地带拓展空间的趋势日益明显,C or b in S ie s(2001)提出,城市与郊区的区分不应忽视其社会-经济、文化的特征[3-5]以及其内在的物理复杂性[6],进一步地,对大都市边缘地区的空间辨识不ke p t c onc e rning on th e urb a n-rura l fring e.

In a d dition to the le ve l o f ur b a niz a tion or

the q u a lity o f th e b u ilt e nviro nm e nt,the

pe r c e ption of the a na lys is for ur ba n sp a c e

im a g e is a n im p or ta nt c o m p le m e nt.This

re se a r c h u se s Se m a n tic Diffe r e n c e(SD)

a na lys is,on the to wn of Fos ha n Xiqia o a s

a n e m p iric a l c a s e stu d y,to a n a lyz e ho w

the re s p on d e n ts p e r c e ive this m a r g in a l

a re a of Gu a ngz hou-Fosh a n m e trop olita n.

Th e r e s u lt s of t h e s p a c e p e rc e p tio n

a na lys is s ho w a high e r d e ns ity of s oc io-

e c o no m ic a c tivit ie s,a nd re la tive ly lo w

qua lity p e rc e p tio n of the b uilt e nvironm e nt.

Th e r e s u lt is a ls o te s te d b y fu the r b u ilt

e n vir on m e nt a na lys is.this p a p e r fina lly

a p p ra is e s th e e ff e c tive n e s s of th e S D

m e t ho d a n d ind ic a te s fu tu r e r e s e a rc h

op portunitie s.

K E Y WOR D S S D me thod;Fring e a re a s;

urb a n p e rc e ption;X iq ia o town

*国家社科重大课题资助项目,项目编号:

11&ZD15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

目编号:51108184。

中图分类号 TU984.199

文献标识码 A

DOL:10.3969/j.is sn.1000-0232.2012.01.043

文章编号1000-0232(2012)01-0043-03

作者简介1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

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讲师;1&2华南

理工大学建筑学院,2007级本科生(广州,

510640)

能局限于物质空间范畴。林奇(1960)关

于城市意象的研究发掘了市民对城市空间体

验的广度和深度,并将城市视作承载市民想

象与生活经验的空间地域[7]。具体到城市边

缘区的地域认同层面,R ug g e ri(2006)从

林奇、甘斯、雅各布斯等学者的理论出发,

将城乡结合地带的地域认同的分析方法归纳

为物理结构(Ph ys ic a l s truc tur e)、自我表

达(Se lf e xp re s s io n)、社会建构(S oc ia l

c on s truc t)等三大范畴[8-10],这一划分拓展

了传统意义上纯粹以物质形态为主的研究方

式,也为研究边缘地区的意象感知提供了理

论依据。

空间感知分析的S D法

根据凯文林奇的理论,可以将城市意象

视作对城市文化的一种群体认知,但图示法

仅仅是以种定性归纳的方法来揭示居民对空

间意象的认知,无法直接用来定量分析众多

个体对特定地域城市化“度”的感知。

为了更好表达社会个体对城市感知的描

述,研究引用了一种心理测定的方法——SD

法。S D法(s e m a ntic d if fe re ntia l)即语义

差别法,又称感受记录法,是通过语言尺度

进行心理感受的测定。该方法要求调查对象

在若干方面对某一事物进行评价,这若干方

面由意义相反的形容词组成,并分成若干等

级,以了解该事物在各被评维度上的意义和

强度。

2012.1Sou th Arc hitec tu r e/南方建筑/Ur ba n Pla nn ing an d De sig n城市规划与设计 43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