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先秦史传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主旨: 与《左传》相似。


5.语言特色 1)记言为主,记事为辅。言辞通俗,口语化明显, 记事点睛。篇章结构上,围绕议论的中心来组织 材料,结构篇章。叙述事件的过程则十分简略。 (召公谏厉王弭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文 选p95,国人流放厉王于彘时,召穆公后以子代宣 王死) 2)质直的内政谏说与外交辞令
《国语》



一、成书 1.作者 (1)左丘明(司马迁最早提出,《报任安书》、 《太史公自序》均说“左丘失明,厥有《国 语》”) (2)各国史官资料汇编,各部分文风不一,非出 自一人之手。 徐有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1930


2.时间:战国初 3.性质 最早的国别史(八国:周、鲁、齐、郑、晋、楚、 吴、越,起自周穆王,止于鲁悼公;公元前 990前 453 年);记言为主、记事为辅。 刘熙《释名·释典艺》:“《国语》记诸国君臣 相与言语谋议之得失也。”《国语》的记言多是 有关政治、外交活动中的策论、应对、讽谏、辩 论之辞,以议论说理文字较多。


2)记言生动 内政:大夫谏语。 外交:行人辞令。 特点:文典而美、语奥而博(刘知几《史 通·申左》)言近旨远,词浅义深,文无 剩句,句无剩字,意蕴丰富,极可玩味
(私人)代言、拟言: 吾国史籍工于记言者,莫先乎《左传》,公 言私语,盖无不有。虽云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大事书策,小事书简,亦只谓君廷公府尔。初未 闻私家置左右史,燕居退食,有珥笔者鬼瞰狐听 于傍也。上古既无录音之具,又乏速记之方,驷 不及舌,而何其口角亲切,如聆罄欬与?或为密 勿之谈,或乃心口相语,属垣烛隐,何所依据? 如僖公二十四年介之推与母偕逃前之问答,宣公 二年鉏麑自杀前之慨叹,皆生无旁证,死无对证 者。(钱钟书《管锥编》p164-165)


叙事方法: 1)按时间顺序交代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的全过 程,但也运用了倒叙和预叙的手法。还以第三人 称作为叙事角度,视角灵活,几乎不受任何限制; 2)善于描写战争,并注重揭示战争的起因,酝酿、 过程及其后果。《左传》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 还经常带有道德化和神秘化的特点;



3)叙事详密完整,具有戏剧性,故事性强,开后 世小说、戏曲等叙事类文字之法门; 4)以“君子曰”来评人论事,总结陈词,倾向鲜 明。但在事件叙述中往往不加褒贬,而是通过人 物的行动、对话和细节描写来表现其思想性格。 行文冷静,但倾向鲜明。 (细读《左传·隐公元年》“郑伯克断于鄢”, 作品选p69)
百度文库



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江苏古籍出 版社1985 张清常、王延栋《战国策笺注》,南开大 学出版社1993 2.时间 战国-秦汉 3.体例 国别体(东周、西周、秦、齐、 楚、赵、韩、魏、燕、宋、卫、中山十二 国)


4.主旨 纵横家书 按《韩非子·五蠹》之说,纵者,“合众 弱以攻一强”,连弱国抗强国(秦);横 者,“事一强以攻众弱” ,弱国侍奉强国 攻打其他弱国。 刘向序:“战国之时,君德浅薄,为之谋 策者,不得不因势而为资,据时而为画。 故其谋扶急持倾,为一切之权,虽不可以 临教化,兵革救急之势也。”
白居易《放言》其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5)尚书特点: A、单独成篇,结构完整; B、语言古奥典雅(韩愈谓之“周诰殷盘, 佶屈聱牙”(《进学解》); C、修辞手法多样



旬亡祸:旬,十天为一旬。亡,音wú,通“无”。
王占曰:占,视兆而问吉凶。谓商王观察卜兆来判断吉凶。 有祟:祟,神祸。谓鬼神要降祸。 其有来戚:其,表示推测的语气助词。戚,忧戚、祸患。 乞至五日丁酉:乞,同“迄”。五日,由卜日起的第五天,即丁酉日。 允有来戚自西:允,信然、果真。谓果真有祸事来自西边。 沚△告曰:沚,商都西北的方国。△,此字尚不能识读,但可判断为沚国诸侯 之名。告,报告。谓沚国诸侯△向商王报告。 土方征于我东啚:土方,商都西北的方国,约在今内蒙古包头附近,其西边与 沚国相邻。征,征伐、攻打,这里意指入侵。啚,鄙的本字,即边邑。 在二邑:在,假借为“灾”字。谓使两个边邑受到损害。 邛方亦牧我西啚田:邛方,商都西北的方国。牧,放牧,引申为侵犯。
《尚书》记言





(1)名称由来:《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官 方文告资料汇编)。原名《书》,汉代后称《尚书》或 《书经》,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四部分共58篇。 虞书(5篇):尧典、舜典、大禹谟、皋陶谟、益稷 夏书(4篇):禹贡、甘誓、五子之歌、胤征 商书(17篇):汤誓、仲虺之诰、汤诰、伊训、太甲上、 太甲中、太甲下、咸有一德、盘庚上、盘庚中、盘庚下、 说命上、说命中、说命下、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 周书(32篇):泰誓上、泰誓中、泰誓下、牧誓、武成、 洪范、旅獒、金縢、大诰、微子之命、康诰、酒诰、梓材、 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蔡仲之命、多方、立政、 周官、君陈、顾命、康王之诰、毕命、君牙、冏命、吕刑、 文侯之命、费誓、秦誓
《左传·宣公二年》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 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实诸畚(音 本),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 其故而患之。 „„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 之。晨往,寝门闢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 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 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注家虽曲意弥缝,而读者终不厌心息喙。„„盖 非记言也,乃代言也,如后世小说、剧本中之对 话独白也。左氏设身处地,依傍性格身份,假之 喉舌,想当然耳。„„史家追叙真人实事,每须 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 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盖与小说、 院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可相通; 记言特其一端。„„《左传》记言而实乃拟言、 代言,谓是后世小说、院本中对话、宾白之椎轮 草创,未遽过也。



记言《毛公鼎》。铭文长达四百九十七字,被誉 为“抵得一篇尚书”。 鼎文追述周初文、武王开国时,君臣相得的清平 盛世。同时指出国家形势并不宁靖,宣布册封毛 公,赋以治理国内外大政,以及周天子家室内外 的重任,并给予毛公以宣示王命的专权。特别申 明未经毛公同意的王命,毛公可预告臣不予执行; 继而告诫、勉励毛公不要怠惰,不要壅塞民意, 不要鱼肉鳏寡,要忠心辅佐王室;最后为确立毛 公的权威,重赏毛公以仪仗、车马、兵器等器物。 毛公对此感恩戴德,铸鼎以纪,还要子子孙孙永 远宝之。

3)人物形象的集中描写与纪传体之萌芽。《晋语 四》晋文公、《吴语》夫差、伍子胥《越语上》 勾践(文选p104,卷二十越语上仅此一篇)、 《越语下》范蠡(八篇均以范蠡为主要人物):
《战国策》

一、成书 1. 西汉末 刘向编定, 共33卷。 1973年长沙马王堆帛书 有纵横家书27篇,16篇 此前从未见,定名《战 国纵横家书》,文物出 版社1976年。

毛公鼎
第二节

先秦叙事散文的发展

1. 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汉书·艺文志》:古之王者世有史官。 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 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 《尚书》,帝王靡不同之。 荀悦《申鉴》:古者天子诸侯,有事必告 于庙。朝有二史:左史记言,右史记动。 动为《春秋》,言为《尚书》。君举必记, 臧否成败,无不存焉。

(4)《周书》与周公姬旦
《洛诰》、《立政》、《无逸》告诫周成王姬诵; 《夏书·皋陶谟》皋陶告诫禹:无教逸欲有邦, 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幾。无旷庶官,天工人其 代之。„„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 民明畏。达于上下,敬哉有土。



司马光《训俭示康》引张文节语:人之常情,由 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


4)塑造丰富、丰满的人物形象。 《左传》大约有 1400 多个历史人物。其中 有较详细事迹的有 400 多人。有国君、诸侯、 勇士、文人、学者、说客、祝史、良医、 商贾、娼优、宰竖、役人、盗贼、侠勇等, 他们都各具情态,活灵活现。这些人物形 象都各有各的性格,没有雷同之感。作者 运用多种写人的方法,尽可能全面地揭示 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左传》全书成为一 个丰富多彩的人物画廊。

3)捕捉细节,展现微妙意蕴
为增强可读性和故事情节的生动性,《左 氏春秋》的作者不完全以史学价值考虑, 选择生动有趣、细致传神的细节,来表现 人物形象。这就不免要调动作者的想象进 行悬想和揣摩。这些都显然是文学作品的 特征。如《晋公子重耳之亡》对于重耳在 齐不欲离开、在秦对怀嬴先倨后恭等几个 相当关键的时刻的心理的描写,即能显示 其细节描写的功夫。



2.金文篇幅增长
参考书目: 《殷周金文集成》18册,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编, 中华书局1984 《殷周金文集成释文》,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编,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 2001 《殷周金文集成引得》,张亚初编著,中华书局 2001 《近出殷周金文集录》4册,刘雨,中华书局2002


第三节 先秦叙事散文的成熟



《左传》 1.作者:左丘明? 2.时间:战国初 3.体例:记事详细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4.主旨:重礼斥力,重民崇德


5.艺术成就 1)叙事成熟 从《春秋》的简略记事大纲到完整、成熟的叙事 散文。刘知几《史通 杂说上》: 左氏之叙事也,述行师则薄领盈视(薄 b ù领: 登记的文薄),哤聒(哤 m áng :言语杂乱。) 沸腾。论备火则区分在目,修饰峻整。言胜捷则 收获都尽,记奔放则披靡横前,申盟誓则慷慨有 余,称谲诈则欺诬可见,谈恩惠则煦如春日,纪 严切则凛若秋霜,叙兴邦则滋味无量,陈亡国则 凄凉可悯。或腴辞润简牍,或美句入詠歌。跌宕 而不群,纵横而自得。若斯才者,殆将工侔造化, 思涉鬼神,著述罕闻,古今卓绝。


纵横家表现出与儒家重礼的不同倾向: 1)政治上重法、术、势。 2)人生观上则呈现多种倾向:既有对功名 富贵不加掩饰的热衷追求:苏秦、张仪, 也有功成身退不取秋毫的仁者:鲁仲连, 更有洁身自好的节义之士:颜斶。 3)均对士人自我价值有高度自信。

二、写人叙事之特点 1. 士人阶层的生动写照,在奇策异智、奇言异行 之中突出人物形象之个性。

(2)今古文:今文28篇,汉代伏生传授。古文58
篇,汉武帝末年,鲁恭王坏孔子宅得古文尚书44 篇,由孔安国进献朝廷,后佚失。东晋梅赜献孔 安国古文尚书58篇。清代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 以128条证据力辨其中25篇为后人伪造,为学界普
遍接受。




(3)《商书·盘庚》:记言文之祖。 迁都,古今之常例,而于远古为甚,或因 天灾,或因人祸:“不常厥邑,于今五 邦”。 《史记·殷本纪》: 帝盘庚崩,弟小辛立,是为帝小辛。帝小 辛立,殷复衰。百姓思盘庚,乃作《盘庚》 三篇。
《春秋》记事
(1) 命名由来: (2) 春秋三传 春秋公羊传 春秋榖梁传 春秋左氏传





(3)性质:记事简略的编年史大纲 鲁隐公元年,前722——鲁哀公十四年,前 481 (4)基本记事方式具备明确时间观念和自 觉的记事意识: 事-日-月-时-年


(5)春秋笔法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为《春秋》,笔 则笔,削则削,子游、子夏之徒,不能措一辞, 不能改一字。 刘勰《文心雕龙·史传》:褒见一字,贵 逾轩冕;贬在片言,诛深斧铖。
第三章 先秦历史散文


第一节 先秦叙事文的萌芽 1.甲骨卜辞中叙事要素之初具:时、地、 人、事 《甲骨文合集》13册,郭沫若、胡厚宣 主 编,中华书局1979-1983年(台湾成功大 学图书馆有电子影像检索)

武丁卜辞 癸巳卜◎贞,旬亡祸?王占曰:有祟,其有来戚。乞至五日丁酉,允有来戚自 西,沚△告曰:土方征于我东啚,在二邑,邛方亦牧我西啚田。 注释: 癸巳卜◎贞:癸巳,即癸巳日,属干支纪日。◎,此字尚不能识读,但可判断 为卜人之名。贞,卜问吉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