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哥德巴赫猜想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对“哥德 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取得突破性 进展,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他的著名论文《大偶数表为一 个素数及不超过两个素数乘积之 和》中的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 “陈氏定理”。
15
最终会由谁攻克“1 + 1 ”这个难题呢?
现在还无法预测。
第二十四届国际数学家大会2002年在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大会上,
陈景润毕生后选择研究数学这条异常艰辛 的人生道路,与沈元教授有关。在他那里,陈景 润第一次知道了哥德巴赫猜想,并立志去摘取那 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18
大学毕业之后,陈景润到北京当了一段中学 数学教师,(他不太适合当教师)后来又回到厦 门大学,在图书馆工作,这下子陈景润可有时间 钻研他喜爱的数学了。由于夜以继日地攻读,身 体底子又不好,再加上节省下的钱买书,舍不得 吃,他得了肺结核和腹膜结核病。一年住了六次 医院,做了三次手术。
5
从此,哥德巴赫猜想成了一道世 界有名的难题。
有人称它为“皇冠上的明珠”, 是数学上的一座高峰。
二百多年来,许许多多数学家都 企图给这个猜想作出证明。
二百多年过去了,还没有人证明
它。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 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
6
在1900年,伟大的数学家希尔 伯特在世界数学家大会上作了一篇 报告,提出了23个挑战性的问题。 哥德巴赫猜想是第八个。
1957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 “3 + 3 ” 和 “2 + 3 ”。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 证明了 “1 + 5 ”, 接着中国的王元证明了 “1 + 4 ”
1965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和小维诺格拉 多夫及意大利的朋比利证明了“1 + 3 ”。
11
1966年,中国 数学界升起一颗耀 眼的新星,陈景润 在中国《科学通报 》上告知世人,他 证明了(1+2)!
4
十九世纪数学家康托耐心地试验了
1000以内所有偶数,而奥培利又试验了 从1000到2000的所有偶数,他们断定, 在所试验的范围内猜想是正确的.
1911年梅利指出,从4到9000000 之间绝大多数偶数都是两素数之和,仅 有14个数情况不明.后来更有人一直验 算到了三亿三千万之内所有偶数,猜想 都是正确的.
悬赏500万美元征解
16
陈景润简历:
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闽侯。父母是邮局职员。 母亲一共生了12个孩子,可是只活了6个。陈景润排行老 三。
父母终日劳动,家境仍贫寒,顾不得疼他﹑爱他,再 加上日寇和国民党的烧杀抢掠,给陈景润幼小的心灵留下 创伤。他性格孤独,个子矮小,但学习刻苦。
他在中、小学读书时,就对数学情有独钟。一有时间 就演算习题,在学校里成了个“小数学迷”。
“4 + 9 ”, “3 + 15 ”和“2 + 366 ”。 1938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5 + 5 ”。 1940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 “4 + 4 ”。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Renyi)证明了
“1 + c ”,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数。
10
1956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 “3 + 4 ”。
❖ 哥德巴赫对许多偶数进行了检验,都说明这个 推断是正确的。但是,自然数是无限的,是不 是这个论断对所有的自然数都正确呢?还必须 从理论上加以证明,哥德巴赫自己无法证明。
❖ 当年,他写信给当时有名的数学家欧拉,请他 帮忙作出证明。后来欧拉回信说:“我认为你 提出的问题是对的,不过我也无法证明”。因 为没能证明,不能成为一条定理,所以只能说 是一个猜想,人们就把哥德巴赫提出的这个问 题称为“哥德巴赫猜想”。
疾病的折磨,攀登道路的艰险,没有征服 瘦小的陈景润。他写出了数论方面的论文,寄到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华罗庚所长看了他的论 文,从论文中看出陈景润是位很有前途的数学天 才,在他的建议下,陈景润被调到数学研究所, 专门从事数学研究。陈景润欣喜若狂。
此后,20世纪的数学家们在世 界范围内联手进攻“哥德巴赫猜想” 堡垒,终于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7
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有人开始向它靠近。 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爵用一种古老的筛选法 证明,得出了一个结论:每一个不小于4的偶数 都可以表示成(9+9)。
其中“9+9”的含义பைடு நூலகம்:
每一个不小于4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 数的和,其中每个数又是若干个素数因子的 积,这些素数因子的个数不超过9个,简称 “9+9”。
8
以后,科学家们就试图采用缩小包 围圈的办法,从(9十9)开始,逐步减 少每个数里所含质数因子的个数,直到 最后使每个数里都是一个质数为止,以 此方法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9
1920年,挪威的布朗(Brun)证明了 “9 + 9 ”。 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证明了“7 + 7 ”。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证明了 “6 + 6 ”。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先後证明了“5 + 7 ”,
12
陈景润的结论是:
“任何充分大的偶数都是一个质 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仅仅是 两个质数的乘积。”
通常都简称这个结果为大偶数可 表示为 “1 + 2 ”的形式。
13
“1+1”和“1+2”的举例
►8=3+5=2+2×3 ►16=3+13=2+2×7 ►18=5+13=3+3×5
►100=3+97=5+5×19
世界名题
哥德巴赫猜想
1
哥德巴赫:
❖生于1690年
❖德国一位中学教师,后来成为 一位著名的数学家
❖1725年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
院院士
2
1742年,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
❖ 每一个不小于4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 个素数(也叫质数)的和,简称“1+1”。
例如:
❖ 4=2+2、 6=3+3、 8=3+5、 ❖ 12=5+7、100=3+97、 102=5+97、 ❖ 104=7+97 1000=3+997、 ❖ 1002=5+997、 1004=7+997 …… 3
他不善言辞,为人真诚和善,不计较个人得失。高中 没毕业就以同等学历考入厦门大学。
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
17
陈景润的高中是在英华中学念的。在这所 中学里有一位数学教师叫沈元,他曾是清华大学 航空系系主任。沈老师的知识渊博,课上给学生 们讲许多吸引人的数学知识。有一次,他向学生 讲了个数学难题,叫“哥德巴赫猜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