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深静脉血栓的防治的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妇深静脉血栓的防治的效果分析

深静脉血栓是产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据国外文献报道,外科手术后DVT发生率为30%~50%[1],妇科手术后发生率为7%~45%[2-3],而产科手术、自然分娩后DVT的发生率尚无确切统计文献报道。近年来,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产科手术后,自然分娩后DVT 时有发生,因此对产科手术后、自然分娩后DVT的预防和治疗应高度重视,我科在剖宫产术后、自然分娩后DVT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收集我科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行剖宫产术后或自然分娩后并发DVT患者11例作为治疗组,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有DVT倾向的产妇378例作为预防性治疗组。治疗组年龄27~44岁(平均年龄33.7岁),体重66~99kg(平均83.3kg),单纯高龄产妇1例,糖尿病产妇2例,产褥感染2例,肥胖1例(BMI 40),高血压病产妇1例,高龄又有糖尿病1例,高龄又有高血压病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1例,其中剖宫产术7例,自然分娩4例。临床表现为单侧下肢疼痛、肿胀,较对侧明显增粗,皮温较对侧低,患侧腹股沟区有明显压痛;合并产褥感染者有下肢疼痛及发热,体温38℃以上居多;发生部位以髂静脉为主,可以波及股静脉、腘静脉。预防治疗组产妇年龄24~45岁(平均年龄32.2岁);体重61.5~96.9kg(平均84.1kg);在378例中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病产妇148例,高龄产妇86例,孕期有盆腔炎、阴道炎41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63例,高血压合并糖尿

病、肥胖7例,高血压高龄4例,高龄伴糖尿病7例,糖尿病合并盆腔炎、阴道炎10例,高龄、肥胖、糖尿病4例,单纯产褥感染6例,糖尿病合并产褥感染2例。预防性治疗组378例均无下肢疼痛、肿胀等临床表现。论文网

2方法

2.1 诊断方法(1)对有症状的可疑DVT产妇,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波确诊。(2)高龄、肥胖(BMI>30kg/m2)、妊娠期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产妇,孕前有盆腔炎、孕期有阴道炎或产后继发有产褥感染的产妇,都归为有DVT倾向产妇。

2.2 诊断标准彩超显示静脉管腔内无彩色血流信号及频谱信号,静脉加压后血管腔无塌陷。

2.3 治疗方法(1)治疗组: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每12小时一次,同时每天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丹参注射液20ml 连续治疗7天,同时采用广谱抗生素头孢噻肟钠治疗7天;对有产褥感染者,加用甲硝唑治疗10天,同时加用肝素钠250mg+5%葡萄糖液500ml,30~40滴/分,持续注射至体温正常为止,并抬高患肢15~30度。上述治疗结束后,口服阿司匹林75mg,每天3次。(2)预防性治疗组,产后或剖宫产术后6小时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u,每12小时一次,连续使用3天,同时鼓励产妇尽早下床活动,对有阴道炎、盆腔炎的产妇,同时加头孢噻肟钠抗感染治疗;对发生产褥感染的产妇,使用头孢噻肟钠+甲硝唑抗感染治疗,同时用肝素钠250mg+5%葡萄糖液500l,30~40滴/分,持续注射至体温正常为

止。

2.4 监测指标(1)治疗组:观察产妇的患肢周径、皮温、色泽,用彩超监测患肢血流变化及有无新血栓形成。(2)预防组:观察有无肢体肿胀、疼痛、会阴切口或腹部切口有无出血及阴道恶露量的多少。两组均监测治疗前后的APTT及PT。毕业论文

2.5 统计学方法采用方差分析,χ2检验。

3结果

3.1 产后并发DVT的高危因素产后并发DVT产妇的平均年龄33.7岁,体重平均83.3kg,其中高龄产妇占36.4%,糖尿病产妇36.4%,高血压产妇36.4%,肥胖9.1%,产褥感染18.2%,因此高龄(>35岁)、肥胖(BMI>30 kg/m2),高血压、糖尿病、产褥感染的产妇易并发DVT,是DVT的高危因素。

3.2 产后DVT的诊断及治疗3.2.1 诊断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10例,本组病例准确率90.9%,其中1例顺产后2天,患肢仅有轻微肿胀、疼痛,周径较对侧粗2.4cm,彩超检查未见血流信号及频谱改变,产妇拒绝行下肢静脉血管造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诊断性治疗5天后症状缓解,改用口服阿司匹林75mg,每日3次,治疗随访2周痊愈。

3.2.2 治疗11例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无1例有新血栓形成,有9例治疗7天后肢体肿胀明显消退,超声检查见侧枝循环建立,平均疗程6.1周,另2例治疗效果欠佳,一直穿弹力袜治疗。本组患者均未安血管滤网,未见一例发生血栓脱落。

3.3 产后DVT倾向产妇的预防性治疗效果

3.3.1 临床指标产后预防性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期内无1例出现会阴切口、腹部切口出血,阴道恶露与其他产妇相比无明显增多,有1例会阴及2例腹部切口延迟愈合(缝合可吸收线336例,丝线缝合42例)。毕业论文

3.3.2 实验室指标(1)APTT治疗第3天、第7天平均分别为4

4.1秒和39.6秒,均较治疗前32.4秒延长(P<0.01)。(2)治疗后第3天、第7天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均正常(除24例轻中度贫血的产妇外,但两次测量均无明显变化),血小板在用药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白细胞计数在用药前后有明显变化(原因是妊娠终止的生理变化所致)。

4 讨论

4.1 产妇DVT形成的原因

4.1.1 血流淤滞是血栓形成的重要条件,本组DVT患者多为高龄、肥胖剖宫产的产妇,其产后卧床活动少,血流缓慢。而妊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血液粘滞度较其他妊娠妇女高,使血流缓慢、血流易淤滞,即使其自然分娩,也易发生DVT。

4.1.2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血栓形成的基础。剖宫产术和自然分娩对盆腔组织组织均有较大的创伤,创伤后炎症介质释放、妊娠后生殖道炎症未彻底治疗,而分娩创伤使炎症扩散,甚至出现产褥感染,尤其是妊娠期糖尿病,更易发生产褥感染,上述因素均有大量致炎因子产生,这些致炎因子使血管内膜损伤,血管收缩功能差,血流减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