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方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价值澄清法 价值澄清法强调道德或价值观是经过自 由选择、反省和行动澄清而得出来的,分为 五个步骤:(1)认清问题,找出各种可能的 选择。(2)衡量各种选择的利弊。(3)考 虑各种选择的后果后,做出选择。(4)珍惜 并愿意公开所做的选择。(5)根据自己的选 择采取行动。
4.道德认知发展法 主要是通过讨论道德两难问题,了解学生 的德育认知发展,并将学生的道德认知提高 到一个层次。在教学上,采用道德两难困境 的讨论,促使学生多方考虑,然后提出解决 的方法,说明原因,并聆听及参考其他同学 的意见,以便和自己的想法相比较,而后做 出选择。
(三)现代德育方法改革的趋势
1、注重德育的民主化,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 性。 2、研究德育的隐性化,体现“不说而教”的 艺 术性。
3、贯彻德育的立体化,体现德育系统的协调 性。 4、提倡德育的开放化,体现道德的实践性。 5、强调德育的个性化,体现道德教育的灵 活性。
五“E”教育法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瑞安提出五“E”教育法: “榜样”example “解释”explanation “劝诫”exhortation “环境”environment “体验”experience
新加坡的德育方法改革 1.文化传递法 直接灌输道德或价值观的教学方法。这 种教学方法是以教师通过故事、朗诵、直接 问答、角色扮演和讨论,引导学生进入所呈 现的生活情景、历史名人或历史事件故事、 寓言等的道德情景中,让他们辨别正误,知 道是非,以便在必要时采取适当的行动。
2.设身处地考虑法 是通过教学,解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并鼓励学生在评论之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 着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法引导学生进 入情境,通过问答法、讨论法或角色扮演法 来达到教学目的。
她越发感到伤心和痛苦,觉得自己就像 一个“丑小鸭”,是被人们遗弃、没有价值 的 人。在这种情绪笼罩下,她整日郁郁寡欢, 怪爹妈没有给自己一个美丽的面容。甚至萌 生了不想上学,不想见同学的想法。我们有 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她?
第九讲 德育方法 一、 德育方法概述 二、常用的德育方法 三、德育方法的重建与 改革
前
言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无论构想 的道德目标多么全面,多么合理,无论师 生实现道德目标的态度多么虔诚,付出的 努力多么艰辛,如果缺乏合理的方法与手 段,这种目的就毫无意义。
案例分析
小洁是个皮肤略黑、容貌一般的姑娘。 从小学起,她与班级女同学在一起时,并未 在意自己的长相。到了初中,身边的女伴出 落得婷婷玉立、皮肤白皙,她就越发感到自 己皮肤黑是丑陋的,深感痛苦。班级里个别 淘气的男同学背后戏称她为“黑非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德育方法概述 (一)德育方法的概念 德育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 为达到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一定内在
联系的活动方式与手段的结合。
(二)影响德育方法选择的因素
1、教师和学生的因素 2、对德育过程的理解和设计。 3、德育过程其他因素的影响。
(三)选择德育方法的完整依据
——经济地达成最大、最佳的预期道德 教育效果: 1、最大、最佳的德育效果; 2、用最简单、负担最轻的方式取得。
三、德育方法论的反思与重建 (一)道德教育的新理念 1、道德教育的主体化 2、道德教育的人本化 3、道德教育的生活化 4、道德教育的民主化 5、道德教育的终身化
(二)现代德育方法的建构 ——显示出对道德主体的高度关注 1、强调人的个体性、能动性,突出个体的价 值; 2、强调主体精神与自立自主品格的培养; 3、以促进自律、发展理解能力,增强批判意 识,尊重真理,热爱知识为特征。
结
语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每 一种方法在实施学校德育的某个方面都具有 一定的优势,在另外一些方面则可能有局限 性。德育方法的运用需要强调综合性、灵活 性与创造性。
课外自学与训练方案
1、结合实际,谈谈德育方法改革的趋势。 2、思考苏霍姆林斯基的“理想激励法”对现 代 学校德育方法的启发意义。 3、思考奖励与惩罚的道德教育意义,及在现 实道德教育过程中如何正确使用奖励与惩罚。
(四)选择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1、重视学习者的自主性,力求教育与自 我教育相结合; 2、重视心理素质发展,使品德教育与心 理教育相结合;
3、重视品德能力发展,把品德规范教育 品德能力培养相结合; 4、重视品德践行,务使说理教育与品德 践行相结合。
二、常用的德育方法
(一)方法论意义上的德育方法 1、启发法 2、塑造法 3、雕琢法 4、树人法 5、系统或综合法
(二)具体的德育方法
1、思维训练法 2、情感陶冶法 3、理想激励法 4、行为训练法 5、修养指导法
(三)如何奖励和惩罚 1、奖励的基本要求
(1)奖励的指向不仅是成功的结果,而且是获得成 就的过程。 (2)奖励的频率和程度要恰当。不能滥用,不能过 高或过低地使用。 (3)注意奖励的灵活运用。奖励的形式应是多种多 样的。
(1)榜样:把能够身体力行道德教育价值观 的人,作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2)阐释:教师对各种行为都能以适当的理 由给予解释,学生就能理解和接受其中 的道德准则。学生对各行为的理由有所 理解,就能把内在化的价值观应用到新 的情况中去。
(3)规劝:教师不断提醒学生实践所学到的 价值观,将有助于学生改变他们的行为。 (4)环境:学校的环境、活动的展开以及在 学校里的人际关系,都能增强在课室内 所教导的道德教育价值。 (5)经验:让学生学以致用和从错误中学习。
学校惩罚的伦理原则
(1)必须按正当的程序实施惩罚 (2)必须结合改造和教育实施惩罚。 (3)惩罚必须仅针对学生的道德过失。
惩罚的基本要求
(1)惩罚的目的是教育,不能为惩罚而惩 罚。 (2)惩罚应合情合理、公平、准确。 (3)惩罚应与对学生的尊重相结合。
(4)注意惩罚的灵活性,不能刻板地使用惩 罚手段。形式多样化,因对象而异。 (5)适合公开出发的乘法应充分发扬民主获 得学生群体的道德支持,也扩大惩罚的教育 面。
(4)无论何种形式的奖励,本质上都是精神 上的鼓励。 (5)奖励应当尽可能面向全体学生,以形成 集体道德舆论,获得教育全体学生的功效。
2、“惩罚”的原则与要求 “惩罚”实际上是违反规则的一种报应。 “惩 罚” 有三条基本标准: (1)它必须是学生违反规则的后果; (2)它必须对违反规则的学生有意施加某种痛苦或 不快; (3)它必须由权威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