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的集大成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 !"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说是一个在世代累积基础上建构的学术命题 +这一命题植根于中国传统的
文 变时序说和文体通变论 &并由于王国维的理论贡献而基本定型 &成为中国文学史研究中最重要的学术命题 & 深刻地影响了 ’ (世纪文学史研究的格局与走向 + 关键词 ! 王国维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集大成者 + 中图分类号 !’ ( .
孔齐 e 至正直记 f 相形之下 & 他提出了一代必有一代绝艺的命题 & 这是新的发展 + 美中不足的是他把宋代之词换以道学 & % *
的曹安说 ! 汉文 g 唐诗 g 宋性理 g 元词曲 + 谰言长语 f 卷上 * 其论基本上接续了虞集的观点 & 而无多少创见 + 茅一相认为 ! " # % e
作者简介 ! 刘召明 % $ 收稿日期 ! ’ ( ( c V( c V( ) O ‘ . b ( x 院中文系副教授 +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批评史 +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 说的渊源流变 "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 说是一个在世代累积基础上建构的学术命题 + 其内涵远自金元 发 端 & 于明清始丰富& 至近代王 " 国 维而集大成 +一般认为元代的罗宗信首创了这一观点 +事实上 & 据钱钟书先生考证 & 金代刘祁才是其发轫者 ! 论者列 " % 词曲 * 引静安语为解 + 惜其不知 e 归潜志 f 雕菰集 f 已发此先说也 + 谈艺录 h 诗乐离合文体递变 f 雕菰集 f 是焦循的 g e & # % e * e 另一著述 & 归潜志 f 却是金代刘祁所作 + 刘祁说 ! 唐以前诗在诗 & 至宋则多在长 短 句 & 今之诗在俗间俚曲+ 归潜志f 卷 e " # % e 十三 * 其表述中已有将时代与所擅长之文学体式联系的意识 + 到了元代 & 罗宗信在 e 中原音 韵 h 序 f 中则明确提出! 世之 " 共称唐诗 g 宋词 g 大元乐府 & 诚哉 + 可见在他所生活的时代 & 唐诗 g 宋词 g 元曲已为世人共称 + 但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 & 即专 # 以韵文立论 & 对其他时代的代表性文学体裁重视不够 + 同一时代的虞集则把视野由韵文扩展到整个文学 & 增加了 " 汉之文
万方数据
男& 汉族 & 山东博兴人 +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 山东财政学 * & ( ( y级博士生 &
+1 0 +
嘉兴学院学报
第2卷第 3期
夫一代之兴 " 必生妙才 # 一代之才 " 必有绝艺 $ 春秋之辞命 " 战国之纵横 " 以至汉 之 文 " 晋之字" 唐之诗" 宋之词" 元之曲" 是 ! 皆 独擅其美而不得相兼" 垂之千古而不可泯灭者% 题词评曲藻后) 与前人相比" 他把!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上溯到先 & ’ ( * 秦" 表现出了更为宽广的历史视野# 但同时他把! 晋之字& 与其他时代的代表性文学体裁并立" 虽然表现了中国古代风行 的杂文学观念 " 但今天看来却有其局限性 %稍后的叶子奇虽然也指出 $ 传世之盛 " 汉以文 " 晋以字 " 唐以诗 " 宋以理学 %元 ! 之 可传" 独北乐府耳% 草木子+谈薮篇) 但是这一观点并无新见" 而且将文学, 艺术, 学 术 三 大 门 类 的 体 裁 并 列" 表现 & ’ ( * 后三百篇而有楚之骚也 " 后骚而有汉之五言也 " 后五言而有唐之律也 " 后律而有宋之词也 " 后词而有元之曲也 % 代擅其至 ! 也" 亦代相降也" 至曲而降斯极矣% 虽然他专就韵文而言" 但是增加了诗经, 楚辞, 古诗" 文体序列最为完备" 而且把文体 & 演变中的代降说与代胜论相结合 " 可谓是总结 , 集成之言 % 后来 " 陈继儒也曾说 $ 先秦两汉诗文具备 " 晋人清谈书法 " 六朝 ! 人 四六" 唐人诗小说" 宋人诗余" 元人画与南北剧" 皆自独立一代% 太平清话) 卷一* 值得注意的是" 他的论说中表现出 & ’ ( 了对成熟于唐代的小说的重视 % 但其缺陷是把清谈 , 书法 , 绘画杂糅于文体序列之中 %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 一代有一代之胜的观念在晚明体现出了时代精神的内涵 " 这从王思任和 卓 人 月 的 论 述 中 可 以 看 出 %王思任认为 $ 一代之言 " 皆一代之精神所出 %其精神不专 " 则言不传 %汉之策 " 晋之玄 " 唐之诗 " 宋之学 " 元之曲 " 明之 ! 小 题" 皆必传之言也% 王季重十种+杂序) 晚明是一个思想自由, 个性解放的时代" 所以体现这一时代精神的小品文 & ’ ( * 也空前兴盛 % 王思任标举 ! 小题 & 为有明一代之胜 " 识见敏锐而精到 % 卓人月说 $ 我明诗让唐" 词让宋" 曲让元" 庶几吴歌 ! 挂枝儿 ) 罗江怨 ) 打枣杆 ) 银铰丝 ) 之类 " 为我明一绝耳 % 陈宏绪 ( 寒夜 录 ) 卓人月把一向为士大夫所不齿的民歌 ( , ( , ( , ( & ’ * 作为与唐诗 , 宋词 , 元曲鼎立而列的一代文学 " 虽然与王思任所见不一 " 但同样表现出了先 进 的 文 艺 思 想 % 而 且 作 为 晚 明 时 人" 他们都在前人基础上增加了! 明之一绝& 或为小题" 或为吴歌* 这本身就是对!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观念的丰富和 ’ " 发展 %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 的观念在清代继续得以丰富和完善 %尤侗说 $ 或谓楚骚 , 汉赋 , 晋字 , 唐诗 , 宋词 , 元曲 " 此后又 ! ! 何加焉 % 余笑曰 $ 只有明朝烂时文耳 % 艮斋杂说 ) 卷三 * 可以看出 " 除了把晋字与文学体裁并列外 " 尤侗的观点其实比较 & ’ ( 完备了 % 大约同时的李渔说 $ 文章者 " 心之花也 % 花之种类不一 " 而其盛也亦各以时 % 时即运也 " 桃李之运在春 " 芙蕖之运 ! 是唐为诗之运 # 曲莫盛于元 " 是元为曲之运 % 运行至斯 " 而斯文遂盛 % 名词选胜 + 序 ) 顾彩$ 一代之兴" 必有一代擅长 & ’ ( * ! 昌黎所谓以鸟鸣春 " 以雷鸣夏 " 以虫鸣秋 " 以风鸣冬者 " 其是之谓乎 % 清词词序 ) 与前代相比" 李, 顾二人并没有在时代 & ’ ( * 及其代表性文体上提出什么创见 " 但他们或以花喻 " 或以鸟比 " 阐析 ! 文之为运 & 表现出了对 形 成 !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现 " 象原因的思考和探讨 % 虽然探讨的角度和深度存在一定问题 " 但毕竟表现出了一种可贵的意识自觉 %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的观念经历了金, 元, 明, 清四朝的沿袭流变" 但对王国维直 接 有 启 发 和 影 响 的 当 属 焦 循$ 楚 ! ! 骚, 汉赋, 魏晋六朝五言, 唐律, 宋词, 元曲, 明人八股" 都是一代之所胜% 易余 & ’ ( 直接启发了王国维 % 宋之词" 元之曲" 皆所谓一代之文学" 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可以看出" 王国维正是接续了焦循的观念" 并作出修正和完 & 善" 以此为基础 " 提出了 !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 所以说 "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 非王国维一人一时独创 " 而是由金 , 元, 明, 清 % ! 及近代多人累积形成的学术命题 % 录) 卷十五* 其实焦循基本上继承了尤 侗的观点 % 不同的是 " 他是从作品选本来看待每一时代代表性文体的 " 所以他的文学观念 相 对 来 说 更 为 成 熟 , 清晰" 而且
章# 一代之兴 & 必有一代之绝艺足称于后世者 ! 汉之文章 & 唐之律诗 & 宋之道学 + 国 朝 之 今 乐 府 & 亦开于气数音律之盛+ ! " # 自是传统偏见 & 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学观念的复杂性 + 一代文学论 # 之所以出现于金元时代 & 绝非偶然 + 因为对时代与其代表性文学的总结 必 须 具 备 的 基 本 前 提 是 ! 文学 " 发 展需一定的时间跨度 & 而且文学体裁相对完备 + 我国古代的文体序列至于元代已基本齐备 + 站在这一时代 & 回顾和总结 前代的文学发展概况 & 既具备了文学各体裁需一定时间发展的条件 & 也符合中国古代文体序列的实际 +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 的观念在明代虽然得到更多学者的认同 & 但在具体的内容指向上也表现出了更多的争议 + 明初 "
第‘ )卷第 d期 ’ ( ( c年 .月 iF L O ‘ )jF O d ’ ( ( c O .
嘉兴学院学报 k l m n o p q l rk s p t s o uv l q q w u w
Leabharlann Baidu
hc b h
王国维 !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 说的集大成者 "
刘召明 $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 上海 ’ % ( ( ( ) ’ *
!6 6C O / 0 1 2 3 4 5 2 78 9 : ; < = 9>; <= <? @ A B @ < @ : = ; = C D @E F B G<F HI C = @ B ; = J B @ <; :; K K J GJ L ; = @ M; K ; M @ GC K= N @ F B 9 !L P N @= N @ F B 9C <Q ; < @ MF := RF= B ; M C = C F : ; L L C = @ B ; = J B @D C @ RA F C : = < C = @ B ; = J B @K N ; : S @ <RC = N= C G@; : ML C = @ B ; = J B @< = 9 L @ O7<= &T; V R@ ; L R; 9 <K N ; : S @ <RC = N C :C = < @ L H N @B @ A B @ < @ : = ; = C D @H C S J B @F H= N C <= N @ F B 9 : SU J F C G; M @= N C <= N @ F B 9 @ < = ; Q L C < N @ M; : MG; M @C = = N @GF < = C GA F B = ; : = ; K ; M @ GC K= N @ F B 9C :W N C : @ < @L C = @ B ; = J B @B @ < @ ; B K NRN C K NG; M @;S B @ ; = O C : H L J @ : K @F := N @A ; = = @ B :; : M= B @ : MF H = N @L C = @ B ; = J B @N C < = F B 9B @ < @ ; B K NC := N @= R@ : = C @ = NK @ : = J B 9 !T; V R@ ,7 8 ,B XY Z[ \ 3 ] 1 : SU J F C 9 : ; < = 9>; <C = <? @ A B @ < @ : = ; = C D @E F B G<F HI C = @ B ; = J B @ @ A B @ < @ : = ; = C D @ O H C S J B @ ! ’ ( . ^ _ ^ 文献标识码 ! ‘ ( ( a V) b a ‘ % ’ ( ( c * ( d V( ( c b V( c 7O 文章编号 !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 说是一个在世代累积基础上建构的学术命题 + 这一命题植根于中国 传 统 的 文 变 时 序 说 和 文 体 " 通变论 & 并由于王国维的理论贡献而基本定型 & 成为中国文学史研究中最重要的学术命题 & 深刻地影响了 ’ (世 纪 文 学 史 研究的格局与走向 + 本文拟通过考索 "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 说的渊源流变 & 深入探究王国维 对 这 一 学 说 的 理 论 贡 献 & 揭示 王国维成为这一学说的集大成者的内在原因 +
出 了更大的局限 %在王国维之前 " 真正专就文学立论 " 最符合今人之文学观念的提法来自王骥德 %他在 ( 古杂剧序 ) 中说 $
正在夏 " 梅菊之运在秋冬 % 文之为运也亦然 " 经莫盛于上古 " 是上古为六经之运 # 史莫盛于汉 " 是汉为史之运 # 诗莫盛于唐 "
之著作 " 如木火金水之递旺 " 于四序不可得兼也 % 古文莫盛于汉 " 骈俪莫盛于晋 " 诗律莫盛于唐 " 词莫盛于宋 " 曲莫盛于元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