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出一堂好课——“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上出一堂好课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学反思

宋艳秋(山西省实验中学)

【《中国数学教育》杂志】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问题设计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中期汇报课题研讨会上,本人承担了汇报展示课“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的课堂实践任务。课后,与会专家进行了点评,并给予了许多宝贵意见。此次研讨后,在原有的教学设计基础上,结合课堂实践情况,以及专家的研讨意见,本人对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引入、探究、辨析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深刻反思,并逐步感悟到一堂好课的标准。

一、引入环节

教学片断一: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章函数的应用的第一单元“函数与方程”。函数的应用是广泛的,函数思想在方程领域内的应用为求方程的根提供了一条简捷的途径。虽然今天我们可以从教科书中了解到各式各样的方程的解法,但这一切却在数学史上经历了很长时间。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外历史上的方程求解。

约公元50~100年编成的《九章算术》给出了一次方程、二次方程和正系数三次方程的求根方法;11世纪,北宋数学家贾宪给出了三次及三次以上的方程的解法;13世纪,南宋数学家秦九韶给出了求任意次代数方程的正根的解法。可见,我国古代数学家已经比较系统地解决了部分方程求解的问题。

国外数学家对方程求解亦有很多研究。9世纪以后,先后发现了一次、二次、三次、四次方程的求根方法;数学史上,人们曾经希望得到一般的五次以上代数方程的根式解,但最后被19世纪挪威数学家阿贝尔证明了五次及五次以上一般方程没有根式解。既然五次及五次以上的高次方程以及指数方程、对数方程等超越方程没有求根公式,那怎样才能求出方程的根呢?

通过刚才了解到的方程求解的数学史,可以感觉到如果仍然从方程角度入手研究方程求解问题,已经很困难了,或者说研究不下去了,那么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我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你们看能解决吗?

(课件投影。)

问题1:方程2x+x=0有无根?若有,能否说出其中的一个根大概在哪两个整数之间?

生1:有一个根。根在-1和0之间。把x移到等号另一端,观察函数y=2x和函数y=-x 的图象,发现两个函数只有一个交点,因此方程有一个根。观察图象,用-1和0代换x求出两个函数值后,发现根在-1和0之间。

生2:令y=2x+x,由于在定义域内这是个增函数,且用-1和0代换x后发现函数值一负一正,所以在-1和0之间一定有一个使y=0的值,因此方程有一个根。

师:都回答得很好。生1把求方程根的问题转化为两个函数的交点问题,生2把方程直接转换成一个函数进行求解,他们都用函数的思想解决了方程的问题。看来函数及其图象是个好帮手,就让我们系统地研究一下,方程与函数到底有怎样的联系。

【反思】本环节问题情境创设得较好。对于数学概念课,教科书中常常只有核心概念和例题,一般都略去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让学生生硬记住概念后做题,这必然使很多学生觉得数学知识十分枯燥,既没意思又没用,从而大大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本人在处理教材时,为突出学习的必要性,在教学设计的引入中常结合知识产生的背景,创设一个保留历史特征和痕迹的问题情境,通过激其情、奋其志、启其疑、引其思,呈现出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所面临情境之间的冲突或矛盾,进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关心和探索行为,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目的性,使学生在自然而然的情况下亲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自己获得知识。

引入环节采取这样的教学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只有学生明白了“为什么要学”,才能激发出他们的求知欲,进一步设计“怎样学”和“学什么”才更有效。

为使学生弄清楚“为什么要学”,本节课的引入设计了两个内容:一是介绍了古今中外方程求解的数学史,使学生先了解五次及五次以上方程没有求根公式;二是设计了问题1。关于问题1,原来的设计是:方程2008x2-2009x+0.5=0有无根?若有,能否说出其中一个根大

概在哪两个整数之间?试讲时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是用判别式来判断,由于数值较大不好算,学生就用计算器算。接下来根据教材的内容安排启发学生:还能换个角度用别的思想方法解决吗?学生也都积极思考,然后有学生发言用函数思想判断出方程是否有根……我感觉引入环节设计得当,启发到位,学生学习得自然。没想到下课后与学生交流,发现根本不像自己预想的那样,虽然学生学习了函数的零点的概念,也清楚方程根的问题可以由函数的零点来解决,但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要用函数零点解决。反思后发现:这是因为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先入为主地决定了他的解题方法。为此,在教学引入环节中重新设计了问题1。这是一个不能直接求解(即无求根公式)的超越方程。实践表明,这次真正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用函数思想解决问题,也让学生感受到“利用函数思想来解决方程问题”非常必要,进一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方程与函数到底有怎样的联系,从而使学生顺利进入本节课的问题情境中,也使他们的大脑真正“动”起来。

因此我觉得在某些数学核心概念课的教学中,在引入环节中创设有价值、有效的问题情境对一堂好课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二、探究环节

教学片断二:

(课件投影。)

问题2:完成下表并思考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的图象与 x 轴的交点个数、交点坐

生3:二次函数y=ax 2+bx+c (a≠0)的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相应的二次方程的根。

生4;我还发现,方程有根也就是函数图象与x 轴有交点。

师:好,我们有两个重大发现。

(教师演示课件显示结论。)

二次方程与相应函数的关系:二次函数y=ax 2+bx+c (a≠0)的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相应的二次方程的根;方程有根⇔函数图象与x 轴有交点。

师:通过对二次函数的研究,我们发现了二次函数与方程的根的关系。对于其他类型的函数,是否也有此结论呢?

(课件投影。)

问题3:上述结论是否对一般方程与相应函数也成立?你能举例说明吗?

生5:如函数y =ax+b(a≠0)的图象与x 轴交点的坐标是,0b a ⎛⎫-

⎪⎝⎭,相应方程ax+b=0(a≠0)的根为x =b a

-;函数y=log 2x 的图象与x 轴交点的坐标是(1,0),相应方程log 2x=0的根为x =1;函数y=2x 的图象与x 轴没有交点,相应方程2x =0无根;函数y=1x

的图象与x 轴没有交点,相应方程1x

=0无根。前两个方程有根,且根就是相应函数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后两个方程无根。这也说明方程有根等价于函数图象与x 轴有交点。

【反思】基于学生情况,本环节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临时改变了教学设计,变通得较好。对于问题3,原来的教学设计是提出问题3后,并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用他们举例,而是用几何画板展示出事先选好的例子:“观察函数图象与相应方程的根的关系:f(x)= x -4与

x -4 =0;f(x)=(x 2-1)(x+2)(2x-6)与(x 2-1)(x+2)(2x-6)=0;f(x)=2x -8与2x -8 =0;f(x)=ln(x-2)与

ln(x-2)=0。”接下来,先让学生求出方程的根,再用几何画板作出函数图象演示,然后让学生观察其关系。这样设计的理由是:(1)所举函数,类型比较全面:有高次的,有含指数、对数式的;(2)可以通过几何画板画出像f(x)=(x 2-1)(x+2)(2x-6)这样平时画不出的函数图象让学生对照,也可以展示我的多媒体教学技能。在试讲时,提出问题3后也曾给学生一点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