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国维之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

读王国维之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
读王国维之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

读《王国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的集大成者》品魏晋风骨

内容摘要:“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是对中国文学带有规律性的概括,突破了文学史一直以诗文为主角的狭隘观念,以更为开放的审美眼光,揭示了中国文学史上峰峦迭起、丰富多彩的面貌;它将中国文学看成是动态的,具有阶段性的文体迭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中文体的新变与更替给予肯定。而魏晋风骨,它充满悲凉与潇洒,魏晋文人以其独特的精神气质,为后世流传了许多佳话,他们的诗文也为后世留下了难以抹去的思想光辉。

关键词:“一代有一代之文学”,魏晋风骨,魏晋文人

正文:

金元以来学者间,有历朝文学各有其所胜之说;此说法至王国维而显,其《宋元戏曲考序》云“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观念,在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文学史编写,乃至社会阅读导向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历代代表性文体研究的深入,起了推动作用。要重视某些代表性文体,又要对彼时各类文体的整体创作情况及相互间的关系作全面的认识。当一个民族的文学进入到成熟阶段以后,每个朝代都不可能只有单一的某种文体,而是多种文体伴合生长,犹如生物界的生态体系,物种文体之间具有相互依存关系。并且,这些文体在一个时期成就的高低,有的易见,如唐诗在唐代艺术家庭中,无疑是“最显赫的代表”。对于魏晋而言,它的显赫代表应属“赋”。而魏晋风骨,是悲凉与潇洒文人的集合。

文人的潇洒源自于骨子里的清高,文人的痛苦也同样源自于骨子里的清高。中国古代的文人群中,最让我欣赏的就是魏晋时代的那些文人了,文学史上称之为“魏晋风骨”。

魏晋之前的诗歌特点。从诗的起源上讲我比较倾向于“诗起于乐”。这一点从诗的节律特点就可以看出来。而歌、乐府诗则从实物的角度提供了明证。正因为如此诗歌的音乐性就成了诗的先天特点。而中国诗的发展也一直在遵循着这条暗线。看一看诗、词、曲的发展过程,哪一个不与音乐有关呢?

西汉初,五言不盛,止于民间,士大夫多视作民间俚曲,不甚重视。后进于乐府,这才渐为吸纳。也正因为如此,乐府诗中包含了许多民歌的气息。其诗,天真率洁,不尚雕琢。辞风上自然古朴,保留了大量的民间语言。这对后世的诗歌影响颇大。

魏晋诗歌承接乐府余脉,但又独有新意。首先是乐府风格的文人化,使五言由民歌向文人诗转变。另一方面,文人诗由于吸收了民歌的精华,也开始摆脱汉赋的浮华气,形成了一种自然天成,个性飞张的风格。这方面成就较高,具有代表性,众耳能详的莫过于“三曹”父子。。曹氏父子不同于其它建安文人。“三曹”是诗人,但更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主角。这种显而易见的主角意识是旁人所不能比的。也正是这种主角意识使他们可以说旁人所不能说,想旁人所不能想。曹操的率直从里到外都透着大气。他的“悲凉”、“古直”(锺嵘语)不是一般文人的感叹人生短促,而是包含了深刻的政治眼光(如《蒿里行》、《短歌行》等)。再有,曹植的《白马篇》中的游侠与一般文士的游侠也大不相同,没有忠君的包袱,“思想感情高迈不凡”(见《汉魏六朝诗鉴赏大辞典》)。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主角意识的深刻表现。在他们看来他们不只是在评说历史,创造历史的主体就是他们自己。

至若入晋之后,则渐少爽朗刚健的风骨。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最为动乱的历史时期之一,山河破碎,家破人亡,人民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诸侯割据不顾百姓死活,相互厮杀,你争我夺,文人们报国安天下,治世救黎民的雄心壮志在太平盛世还可以一展身手,但是在时运不济的乱世只能郁郁终生。酒是魏晋文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原动力,在社会与自然的人生双轨道上,他们更多的选择抛弃世俗,融入自然,实现物我一

体的浑然境界。从表面上看,他们似乎对自然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和热爱,实则却是不满现实无可奈何的消极逃遁。这时候,酒成了文人最好的朋友,大自然成了最好的精神归宿,乱世中他们无法实现的理想,只有喝酒和避世才能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魏晋名士好饮酒,作为“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也一样,处世中他的洒脱和对权贵的藐视,让后人景仰不已。当时的晋文帝很喜欢结交名士,并委他以重任,但阮籍不屑一顾,放荡傲世,我行我素,以酒为乐。阮籍听说步兵营的厨房中贮酒三百石,他欣然要求前去当校尉,作了校尉后,他常与好友刘伶开怀酣饮,逍遥快乐。有一次,他喝醉了酒,驾车信道而行,当车马走到了路的尽头,他居然嚎啕大哭。阮籍的内心是愤怨而孤独的,酒不但是他精神的麻醉剂还寄托着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即便酒醒之后一场空,他也愿意借着酒的功德,“逍遥浮世,与道俱成”。

文人最大的抱负无非是报国为民,在这样一个国不能称之为国,民则无法生存的年代里,抱负和理想只能成为空谈,也许阮籍的悲痛便缘于此。

对于阮籍的朋友嵇康来说,他同样有着文人可贵的高风亮节。嵇康爱憎分明,锋芒毕露,高傲且鄙视权贵,当司马氏集团将“竹林七贤”分化瓦解时,他把山涛荐他做官比作“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资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在蔑视山涛的同时也极大的讽刺了司马氏统治时期的黑暗与腐败,因耻于与山涛为友,他依然写下了《与山巨源绝交书》。

嵇康一表人才,善于音律诗文,学识极其渊博。他时常半月不洗脸,“不大闷痒,不能沐也”,他时常“小便忍而不起,令胞中略转,乃起耳。”可见其心中的压抑有多深。

司马氏政权最终还是将这样一个不识好歹,不流于世俗,顽固不化,无可救药的文人送上了断头台。在刑场上,他要了一张琴,盘膝而坐,闭目沉醉的弹完那曲悠扬雄壮的《广陵散》后,仰天长叹道,“我死不足惜,只恨《广陵散》从此失传了”,潇洒的留下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动人故事。

酒造就了魏晋文人的放浪形骸,同时也造就了他们的不羁与洒脱,当然这是一种悲凉的洒脱。人的内心世界和现实社会是相通的,现实社会是造成内心痛苦的根源。向往自然,走进自然就真正能脱离凡俗吗?不会的,在大自然中的他们可以与世无争,但丝毫不能泯灭他们对人类的关怀和济世的爱心。

与阮籍放荡傲世和嵇康锋芒激进相比,陶渊明对现实社会的态度则显得更为淡漠与含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来到自然,他仿佛如释重负,但是,真正的心灵背负又怎么能放得下呢?毕竟人是群体性的动物,不管怎样他都无法逃避社会这个人群环境,在当时那个恶劣的时代,脱离尘世,来到自然也许是陶渊明人生最佳的选择,可是,复返自然放弃一切世事俗韵又谈何容易。

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希望为天下受苦受难的百姓们找到一所世外桃源,这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不仅是他的向往,也是当时灾难深重的天下百姓对太平社会的向往,在这样一个动乱的年代里,人们理想中的世外桃源是否真的有呢?陶渊明他也不知道,他只希望用自己的幻想为天下人编织一个美丽的梦,这就足够了!

魏晋名士值得我们赞叹,如果只片面的理解他们的麻醉与遁世是为了顾忌文人的清高和尊严,我们也许真是有点无知与狭隘了。他们不追求名利和荣华富贵,他们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去在权贵面前奴颜媚骨,不随大流博得世俗的赏识;他们有宏大的理想,即便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即便悲哀、消沉,但心中却永不放弃,用文人的责任和骨气竭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魏晋风骨给人以如此的影响,尤其在唐代诸公大声疾呼提倡“汉魏风骨”。李白的诗个性之强,近于魏晋,思想上也近于玄老。后人说李白有清谈迹象,是有一定道理的。杜甫被称为“诗史”,在内容上更近于魏晋。而白居易文辞浅白、直率更是与魏晋有不解之缘。

这种风骨,这种精神,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时常会让我们感动回味……

参考书目:《王国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的集大成者》刘召明

《辞海》,1999版

《瀚文视点》

大学现代文学史分析题 1、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各个阶段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一般把1919前后到1949年之间的大约30年的文学发展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 1)1917-1927年,五四文学运动时期。文学革命开端时间,开创性的作品: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鲁迅《狂人日记》、郭沫若《女神》、胡适的白话新诗,戏剧、小品散文的出现,最早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现实主义)、创造社(为艺术、浪漫主义),特点:奠基性,开创性。 2)1928-1937年,开始的标志是革命文学运动的开始。创造社、太阳社于1928年正式发起革命文学运动,革命文学标志现代文学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的深刻变化。重要内容:(1)左翼革命文学的发展,集中出现了一批革命文学的作家作品,左联五烈士、东北作家群、蒋光慈、叶紫、鲁迅后期、茅盾前期的创作,都看作左翼时间的创作。(2)左翼之外,风格独立、卓有特色的艺术大家有: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等。特点:从思想到艺术都进入成熟阶段,整个文学创作呈现繁荣、复杂、多元的格局。 3)1938-1949年,开端标志:抗战爆发进一步深化的阶段。特点:(1)抗战爆发,形成全国规模的抗战文艺运动,使现代文学又出现一次深刻的变化,抗日救亡成为压倒一切的主题,现代文学密切配合社会发展。(2)由于政治变化,出现国统区、解放区。解放区与国统区已经是不同的社会制度,解放区已经是不同于国统区的“新天地”,局面更复杂,流派更多。关键字:抗战文艺运动、国统区、解放区。(内在联系我没有写,再听录音) 4、以郁达夫、萧红、沈从文、孙犁等人为例,论述分析现代作家在追求小说的散文化和诗化方面有哪些共同的特色和个性的差异? 几个人的小说的共同点:不注重情节的连贯,不注重故事的完整,情节淡化。不同点:‘郁’以情绪的流动结构作品,感情的放纵,听任感情的宣泄,抒情方式不讲究节制,不注意分寸,是非常外在的,不含蓄的。如《沉论》;从郁到孙,抒情表现在小说这种文体上,有一重要特点,即小说的散文化,故事性不强,不以情节取胜,而重在抒情。‘萧’主要是着力描写散点的透视的,是零星的感受,有奔放的一面,也有内在的一面,处于前二者之间,如《小城三月》;‘沈’精心构造了一个田园牧歌、诗一样的王国,在结构上大幅度跳跃,善于采用虽断若续的表现方法;到孙梨的笔下,小说的散体化与诗化已经进步了许多,达到了一种融合,一种更高的意境,进一步开拓了小说文体的空间,使其更宽阔,更自由,融叙述、抒情、议论为一体,结构灵活,讲究节制的美,讲究分寸,如《荷花淀》。 5、简单叙述丁玲和张爱玲的小说各自在哪些方面达到了对时代社会的深刻揭示? 二人都以思想深度见长。但深度的视角不同。‘丁’对社会问题分析(包含阶级)表现思想的深度大胆。‘张’对人性的分析显示出其深度,来源于对生活痛惜的体验。她们都擅长于对人物内心深处的描写,擅于把人性放在心里深处来表现。丁玲表现的是农村中的阶段关系,写的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农民夺取土地和长久拥有土地之间的问题,农民自我阶级间的斗争,丁玲就是在后一个问题上看得最深刻最准确,显示了独立而深刻的思考,达到了一个很

“三种境界”论出自晚清学者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之二六,原文如下:“古今之成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王国维以这句话形容学海无涯,只有勇于登高远望者才能寻找到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只有不畏怕孤独寂寞,才能探索有成。 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以这句话比喻为了寻求真理或者追求自己的理想,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就是累瘦了也不觉得后悔。 “第三境界”原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努力奋斗而无所收获,正值困惑难以解脱之际,突然获得成功的心情。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乃恍然间由失望到愿望达成的欣喜。 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是一位通才,不仅跨越古今而成名,也是中西文化而自铸伟 可谓全才,配得上“国学大师”之名号。在其短暂的一生中,著作颇丰。他能横穿词海纵跨年代把先人的词解到如此境界,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细细品味,真的为这三境地折服和感叹。若非曾经“独上高楼”远望“天涯路”,又怎能“为伊憔悴”而“衣带渐宽”呢?如非“终不悔”地苦苦追索,又怎能见得“灯火阑珊处”的美景呢? 这俗世的轮回的确是不谋而和的。洞悉人生,爱情也罢,仕途也罢,财运也罢,所有成功的个案无非都是经历着三个过程:有了目标,欲追求之;追求的过程中有所羁绊,坚持不放弃;成败关键一刻,挺过来了,喜获丰收。而所有失败的个案大都是败在第二个环节上了。 笔者认为,凡人都可以从容地做到第二境界,但要想逾越它却不是那么简单。成功人士果敢坚忍,不屈不挠,造就了他们不同于凡人的成功。他们逾越的不仅仅是人生的境界,更是他们自我的极限。成功后回望来路的人,才会明白另解这三重境界的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三种境界出处注释: 《蝶恋花》是北宋仁宗朝丞相晏殊的一首名词,这首词,经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把其中的句子"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列为"古今成大

从唐诗看“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文学为何?文学是现实世界的反映,是精神智慧的升华,是带有审美意识的话语蕴藉,是人类情感的共鸣。所以,当创作文学的外部环境相同的时候,文学作品往往会呈现出类似的趋向性,这便是“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法的科学性所在。 《宋元戏曲考》中云,“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其中所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然而在各朝各代出色的文学作品中,我最爱的是唐朝的诗。 虽然说唐朝是诗的朝代,但是在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时期诗的风格也是大不相同的。初唐时期,诗人的作品从南北朝争相纤构狭小的宫体诗中逐渐走了出来,包罗万象,雄浑博大。盛唐时期,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思想开放,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出现了“边塞诗派”与“田园诗派”。诗歌相对于初唐时期,发展得更加完善,所作所吟都带着强盛时期的自信。他们的诗歌视千古,为一代之冠,达到了后人无法超越的诗歌巅峰。中唐时期,白居易、元稹领导了新乐府运动。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进步理论主张,白居易的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深受当时群众喜爱。到了晚唐时期,小李杜的出现为唐诗的终结画上了一个悲壮的句号。自此以后,依旧有人写诗吟诗,但如唐诗之壮丽却再不复现。 诗歌之所以在唐朝得到巨大的发展,取得辉煌的成就,这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有着莫大的关系。首先,唐代采取了科举制度,其中的考试内容就有诗,有因为皇帝对于诗的爱好,所以在社会上营造了一股作诗热潮,为一大批诗人的出现打好了政治基础。第二,唐朝的经济水平普遍提高,为文学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广泛的素材来源;第三,唐朝文化开明,统治者有着强大的信心,在文学上采取这包容的态度,这使得文人们可以无所顾忌地直抒胸臆,也使得各类文化在交流中不断地融合强化,直接地促使了诗歌的繁荣。 所以,“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在唐诗上得到了强有力的论证。因为唯有唐朝才能成就诗的繁荣,也是诗适应了唐朝的诗意。不仅如此,在唐朝不同的发展阶段,诗歌的形式也随之变化,可见,文学的形成是受到了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的。什么样的社会背景催生什么样的文学,这也就印证了“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这一观点。

浅谈王国维在文学研究中的美学思想 ——论叔本华对其的影响 俞捷琦110110079 中文师范2班 王国维是本世纪初中国美学的创始者和奠基者。其学术渊源, 绝大多数论者都追溯到德国唯意志主义哲学家、美学家叔本华。他从叔本华那里吸取的思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其“原罪——解脱”说;二是“第三种悲剧”说。这两个方面都植根于叔本华的“唯意志论”,是其在伦理学和美学上的延伸。 王国维在写作《红楼梦评论》时正醉心于叔本华哲学,他以此分析《红楼梦》,并从中找到了某种对应关系,进而宣扬了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因此,解读《红楼梦评论》有助于了解叔本华哲学对王国维的影响。 《红楼梦评论》是王国维的第一篇美学专论。在此文中,王国维借评《红楼梦》为契机,系统阐发了他从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获得并信奉的美学思想。叔本华说认为人作为“意志的个体”就生活在无尽的痛苦中,而解脱之道就是消除自我意志、成为一个纯粹的“认识主体”;艺术的作用就是让人作为纯粹的认识主体来看待世界,因而得到暂时的解脱。他说:“生活本身、意志、存在本身,是一种持续的痛苦,它部分是可悲的,部分是可怕的。然而,这同样的事情,当它只是作为表象、单纯被观照,或被艺术再现出来,就摆脱了痛苦,成为一种有趣的景观展现给我们。”王国维以同样的观点立论,他说:“宇宙,—生活之欲而已!而此生活之欲之罪过,即以生活之苦痛罚之:此即宇宙之永远的正义也。自犯罪,自加罚,自忏悔,自解脱。美术之务,在描写人生苦痛与其解脱之道,而使吾侪冯生之徒于此桎梏之世界中,离此生活之欲之争斗,而得其暂时之平和。此一切美术之目的也。” 王国维深受叔本华悲剧思想的影响。他在《红楼梦评论》中对三种悲剧类型的划分和表述均来源于叔本华的哲学和美学理论,而且基本是从叔本华的理论中照搬过来的。对人生悲剧的构成,王国维认为有三种:一是悲剧的主人翁,所蒙受的种种苦难是由极恶的人所造成的;二是由某种机遇或命运所造成;三是由于巨大主角所处的位置、关系而不得不然地构成悲剧的结局。前两种悲剧是偶然的,较为罕见的。因为在人的一生中,不是每个人都会碰到如蛇蝎的恶人;也不一定

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第一境界: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凤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笼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第二境界: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峨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推荐5人10人喜欢喜欢2012-01-15 06:22:23 马蹄达达(内敛)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分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每个人的行动都受思想支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境界。大致分一下,人的境界不外乎三种:一是为自己,二是为家庭,三是为社会。 为自己也就是为个人。之所以说“个人”,就是这种人不要说社会责任,连应有的家庭责任都没有,连父母和妻子儿女都不顾。有的为了自己吃喝玩乐,把父母的退休金当作自己的银行,甚至以刀子逼迫父母,于是酿成父母忍无可忍怒而杀子的悲剧;有的放弃了做丈夫的责任,自己在外吃喝嫖赌,让妻子在家独守空房;有的丢掉了做父母的责任,因为孩子有毛病就弃之于大街;还有的只生不养,让孩子早早辍学……这种人属于极端个人主义者,信奉的是“只要一个人吃饱,哪管一家子饿”的哲学…… 为家庭,也就是一切为了家庭利益。有的追求光宗耀祖,有的追求小康生活,有的追求夫妻恩爱,有的追求后继有人,有的追求豪宅美车,有的追求金钱无数……应该说这些追求都是合理的,这种境界的人为数众多,大有人在。这些人往往对家庭的责任感很强,对父母来说

名词解释 1、新文体:梁启超把自己流亡日本时期所写的政论文章称为“新文体”。这些文字具有空前的开拓创新精神、思想新颖。文字介于文言白话之间,纵笔所至不检束,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文法,然而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具有较强的感染鼓动力量。这种报章体语言是文言向现代白话的一种过渡,对五四新文学的语言产生较大影响。 2、文学研究会:五四时期的一个新文学社团。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主要发起人有周作人、朱希祖、郑振铎、沈雁冰、蒋百里、孙伏园等人。《小说月报》为其重要发表园地,又创办《文学》旬刊、《诗》月刊。该社团倡导写实主义创作方法,把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作为表现对象,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作用。是当时规模最大、影响较广的一个新文学社团。 3、创造社:五四时期的新文学社团。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张资平等人。发表园地有《创造》周报、《创造季刊》和《创造日》。艺术上注意吸收西方当时流行的浪漫主义、现代主义表现手法;创造社早期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强调表现作者内心的要求,对封建思想文化的批判。该派强调作家的主体性、艺术的自觉性以及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是新文学第一个十年较有特色、较有影响的新文学社团。 4、语丝社:五四时期的新文学社团。1924年11 月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等人。创办《语丝》周刊。该社团重视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逐渐形成一种任意而谈、无所顾及、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在当时的文坛独树一帜。 5、新月社:1923年在北京成立。主要成员:闻一多、徐志摩、陈源(西滢)、梁实秋等(多为英美留学生)。他们在理论上强调艺术美的至高无上,提倡纯粹的艺术,形式上乐意戴着脚镣跳舞。其创作具有章法谨严,句式整齐,语言凝练,意象新颖,意境深邃的特点。该派既吸取祖国传统诗词的营养,又借鉴外国诗的技巧,为中国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6、湖畔诗派:1922年3月成立于杭州,代表诗人有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他们诗歌合集为《湖畔》,以创作大胆清新的爱情诗闻名于二十年代的诗坛。 7、问题小说:问题小说在1919年--1923年间兴盛一时,它思考和表现的内容是有关人生的一般问题、人生理想、生活哲理。题材相当广泛,透露出五四时代特有的时代信息。代表作家有冰心、叶绍钧、王统照、许地山等,有力地推动了五四时期启蒙运动的开展。(思想大于形象,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8、乡土文学(小说):20世纪20年代在周作人等人的提倡和鲁迅的文学实践影响下出现的一种文学创作潮流。它以小市镇或农村生活为题材,用现代价值观念表达对农村社会现象的批判性思考,反映了特定地域的风俗人情和地方色彩。代表作家有王鲁彦、王任淑、许杰、许钦文、蹇先艾等人。乡土文学对纠正此前问题小说概念化的弊病、实现新文学的民族化具有重要意义。 9、零余者:郁达夫在早期小说中塑造的一个缺乏存在的主体性和自为性的形象系列。“零余者”是一些无为的理想主义者,是多情的懦夫,他们在外国留过学,有一技之长,却求职无门,被挤到社会的边缘。他们袋里无钱,心头多恨,“生则于世无补,死亦与人无损”。由于封建科举制度把知识分子变成统治阶级的工具、奴才和玩物,所以,他们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因此,小说中的主人公成为封建礼教与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作者通过对“零余者”形象系列的塑造,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问题。 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元人杂剧之不同于其他历史时期的文学(如唐诗、宋词、明清传奇),就是它慷慨悲歌、本色当行的时代风貌。当时 杂剧创作的主要流派——以关汉卿为代表的本色派,集中表现了这种时代风貌。同时,随着杂剧创作的发展,以王实甫为代表的文采派也逐渐形成。 关于这种流派划分,前人已有论述。如王骥德《曲律.论家数》认为“曲之始,止本色一家……然文人学士,积习未忘”才产生了文采一家。臧懋循《元曲选.序》说:“曲有名家,有行家。名家者,出入乐府,文采灿然。行家者,随所 装演,无不摹拟曲尽,使人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故称 曲上乘,首日当行。” 当行指适应于某一行业的要求,就戏曲说,主要指善于运用语言来刻画人物, 曲词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和个性,能为展开剧情和刻画人物性格服务。本色一 般是就语言的自然本色,贴近生活,很少装饰说的。戏曲脚本最初总是为舞台 演出写的,最早的脚本往往只是舞台演出的记录。如果不本色,群众听不懂, 看得也莫名其妙,它就不能适应舞台演出的要求。因此最初从民间产生的戏曲 总是本色当行的。关汉卿的《窦娥冤》重于叙事,直抒胸臆,言言曲尽人情, 字字当行本色,就堪称本色派的“第一杰作”。 比之关汉卿,王实甫的戏曲作品则在本色的基础上作了较多的设色加工,给人 一种“文采灿然”的感觉,代表了杂剧文采一派的最高成就。他的代表作《西 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讲述张生与崔莺莺相爱,崔老夫人知道事情已无 可挽回,便催张生进京赶考,莺莺与张生在长亭依依而别,语言铺叙委婉,华 丽秀美,既能把优美的诗词语言熔铸成明快流畅的曲词,也能将日常生活语言 点化为清丽谐美的唱段。王实甫的剧作有着优美的抒情诗的特色,朱权《太和 正音谱》评价其“如花间关人”。 本色派与文采派,春兰秋菊,各有特色,共同代表了元人杂剧的艺术成就。 1、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王国维简介 王国维(年—年),世代清寒,幼年为中秀才苦读。 年赴日本留学。 王国维从事文史哲学数十载,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梁启超赞其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郭沫若先生则评价他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靠不住的王国维的外表也总是严肃冷峻的。 他与人交往,除了谈学问或正事,很少闲聊,更不会对人讲应酬话。 如果有人请他看一件古铜器,他看了是假的,就会说靠不住的,而请他看的人无论怎么说这个古器色泽如何古雅,清绿的如何莹彻,文字如何精致,什么书上有类似的着录,并将这些提供给他做参考,再请他仔细看一下,他看了以后依然会说:靠不住的。 他不附和,也不驳难。 严肃、认真、谦逊、务实的治学态度王国维性格淡泊,不喜欢与人交游,在清华除了讲书授课以外,一般不主动跟学生谈话。 从来都是上完课就走,回到自己的西院住所,钻进自己的书房研究学术。

但是如果有学生登门拜访或致函,不管是求教或是辩论,从来都是一律接待,不分老幼尊卑,而且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甚至有当时东南大学的学生特意赴京求教,就住在王先生家里。 在他看来,学术为天下之公器,不应有门户之见,所以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门下弟子,他都有问必答。 在他执教清华的两年中,不知道有多少学子领受了他的恩泽。 在讲课之时,王国维遇到某些问题常以这个问题我不懂一语带过。 语言学家王力当年曾师从王国维,起初不理解为什么先生常说我不懂,后来悟出,这正是先生治学严谨的表现。 王力在清华国学研究院上的第一堂课,是听王国维讲《诗经》。 王国维的这节《诗经》课,讲得很朴实,见解又很精辟新颖,为王力闻所未闻,他深感受益。 但是,当碰到某些问题时,王国维却常以这个我不懂一句就带了过去,有时一节课下来,竟说了几个我不懂。 起初王力感到不满足,他想,老师是传道解惑的,怎么常说我不懂呢?后来才慢慢体会到,其实,王国维先生说的不懂并非真的不懂,课后有学生问及他说不懂的地方,他都能说出自己的见解。 他之所以在课堂说不懂,一是出于立言的谨慎,他认为他的见解尚未十分成熟,不宜做结论;二是出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鼓励学生去探索和研究尚未定论的问题。 王力对王国维这种严肃、认真、谦逊、务实的治学态度十分敬佩。

新乡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从王国维人生三境看其“境界”说 学生姓名张南 学号08020102032 所在学院名称新乡学院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 年级2008级 指导教师姓名李辉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

内容摘要:王国维的境界说是中国古代美学向近代美学转型的产物, 也是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会通的结晶, 其中极为明显地彰显出中国传统的人生与艺术 相统一的忧患情结及其观念。尤其是他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人生三境界更是被大家所称道,王国维的“三境界”说是借用古典诗词说明“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之路,借此阐述人生境界和艺术境界结合之后所达到的真景物,真性情,真感情中的真境界。 关键词:《人间词话》;王国维;境界说;三境界;艺术境界 Abstract:Wang Guowei’s Realm Ideas are products from Chinese ancient aesthetics to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also the crystals between Chinese aesthetics and west aesthetics. It obviously displays the misery complex and it’s ideolog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oordination between life and art .Especially his the Life of The There Realms in his literature what is Human Words and Language are widely known and get praises.Wang Guowei's "three realms" say that borrow classical poetry of the ancient and modern into great business, university of asking the only road .Take this paper realm of life and art state combined reached by the true scenery, true temperament, true feeling of true realm. Key words:Human Words and Language;Wang Guowei;The Realm Theory;There Realms;The Art of Realm

中国现代文学史 填空题:1.1917年1月和2月,《新青年》杂志分别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开始。 2.凌吉士是由作家丁玲创立的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的人物形象。华威先生是张天翼《华威先生》的人物形象。(2人均为左联作家)戴望舒《雨巷》(成名作),《望舒草》(作品集)。 3.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闻学社团是1921年成立于北京的文学研究会,发起人有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振铎等12人。 4.创造社于1921年7月在日本东京成立,最初的成员郭沫若、张资本、郁达夫和成仿吾等人。 5.左联于1930年在上海成立,事先,冯乃超、沈端先(夏衍)、冯雪峰与鲁迅商谈,共同开过以“清算过去和确立目前文学运动底任务”统一了思想,后来,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 6.鲁迅思想:个性主义“图强”精神--“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受尼采思想影响);后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 7.“乡土文学派”是在鲁迅的影响下成立的一个小说流派。 8..1921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沉沦》(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版的第一步短篇小说集。 9.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一九一八年五月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狂人日记》,此后,《呐喊》和《彷徨》两个小说集的出版现实了现代短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 10.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垦新诗处女地的是胡适,1920年他出版了新诗集《尝试集》但真意义上的第一本新诗集要算是郭沫若于1921年出版的《女神》。 11.(茅盾)沈雁冰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蚀》,原稿笔名为矛盾,后由叶圣陶改为茅盾,该著作包括三个系列中篇,分别是幻灭、动摇、追求。 12.茅盾的小说处女作是《蚀》,其是有三个系列中篇幻灭、动摇、追求所构成的,他最著名的两个短篇散文是《风景谈》《白杨礼赞》。{链接:爱情三部曲是《雾》,《雨》,《电》巴金;激流三部曲是《家》,《春》,《秋》巴金} 13.80年代寻根小说代表人物有韩少功《爸爸爸》,贾平凹,王安忆《小鲍庄》,阿城《棋王》等人。 14.七月诗派:以胡风主编的《七月》和《希望》等刊物为主要阵地的一个现实主义抒情诗派,主张发扬“主观战斗精神”。 15.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描绘了的潘先生是一个带有浓厚小市民气味的卑锁形象,他苟且侥幸,表里不一。 16. 30年代戏剧曹禺《雷雨》,《日出》均为现实主义。40年代钱钟书《围城》现代杰出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张爱玲主要作品有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作品《金锁记》(可以称之为“女性情欲的研究”)和小说《传奇》与散文《流言》,有着现代都市小说特征。 17.红色经典:写解放战争的《红日》,《红岩》;写农民(中国农民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的长篇小说)的《红旗谱》,《创业史》(梁三老汉,梁生宝)柳青;写(民主革命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青春之歌》。简称“三红”一创一歌。 17.建国后,对《武训传》,《红楼梦》,胡风有批判。 18.莫言的抗日故事《红高粱》主人公人物形象自尊自信坚韧不拔与表现中华民族血性性格。 名词解释:

比较臧克家的《三代》与顾城的《一代人》 臧克家与顾城,一个是我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奠基人之一,另一个是中国朦胧诗的代表作家,两个人生长于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艺术追求与文学风格,阅读鉴赏两人的诗作,感受迥然不同:臧克家善于描摹中国大地上的农民,着重铸造作品的民族风格,诗中运用含蓄蕴藉的抒情方式重筑现实场景;而素有“童话诗人”桂冠的顾城,其诗则显得纯真无瑕、扑朔迷离,在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洋溢着一股淡淡的成年人的感伤,他往往用浅显通俗的语言,营造“朦胧空灵”的艺术氛围。两种不同的创作手法和相异的主题却有可能在一定条件下达到某种情感上或思想上的契合,寻求跨越时空的相似。让我们品味《三代》、《一代人》,分析其中的异同。 首先,我尝试从主题上来分析: 《三代》是臧克家在1942年完成的一首著名的诗,“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全诗三句话21个字,是一首篇幅短小但言近旨远的佳作。全诗大意:农民的孩子在土里嬉闹,跌倒在土里,满身是泥,如同“在土里洗澡”。身为农民的父亲,为了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他卖了命地劳作,在土里流尽了汗水,才让一家人有粮食吃。而当了爷爷的农民,他辛劳了一辈子,已经很老了,不能再和土地打交道,但他死后还是紧紧地与土地相邻,他要“在土里埋葬”。作者通过描绘农民一家三代的生存与生活状态,揭露出农民千百年来无法翻身的悲惨命运,注入了作者对农民辛勤生活的同情与怜悯。诗中那一辈子傍土而生,与土为伴的艰辛和那死后被埋葬在土地里的悲哀,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读者为之动容。另一方面,作者对于农民热爱劳动的淳朴本性予以赞扬,并发出了要求土改,解放农民,改善农村生活的呼声。在那个年代,此诗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才得以广泛地传颂。 而顾城《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这是诗人在文革结束后不久写的。诗中的背景意象“黑夜”是文革十年浩劫的真实写照,“一代人”指在这个特定历史阶段中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国人。特别是一批在文革中受尽毒害的知识分子并没有在黑暗中窒息、绝望,而选择以更加坚毅的精神冲出黑夜的重障,追求光明。顾城借此诗宣泄对摧残人性的文革的愤怒,表现青年一代用信念与执著寻找那象征人性与理性复活的光明。不仅表现一代人对命运的拷问与反思,充满了自觉意识和抗争精神;更是道出了一代青年人探索真理的心声,坚定了新一代青年人面向未来的决心。 以上看来,两人表现的主题是不一样的。但仔细揣摩会发现,臧克家与顾城的诗都包含深刻的哲学内涵。臧克家的《三代》中关于“三代”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中祖父、父亲、儿子所各自面对土地所表达的感情,但更深层的意思则是命运的延续。每一个农民的命运都是相似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是世代每一个农民都要经历的。这么看来,这首诗真正刻画的不仅是“三代”而是“一代代”。这使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农民家庭的历史,而是一个长达数千年的农民命运的集中概括。由此,这首诗歌就有了深刻的内涵,就具有了诗人哲理性的思考,所以说诗虽短,但意义无穷。而《一代人》巧妙地拿黑夜和光明做对比:黑暗要摧毁一个人明亮的眼睛,但黑暗的扼杀并没有达到它的目的反而创造了黑色的眼睛与之对抗。黑暗使一代人觉醒,使一代人产生更强烈的寻找光明的愿望与毅力。正是坚持不懈地寻觅,才使他们看到掩盖在生活表象之下的生存本质,这正是一种哲学思想的体现。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5年第6期J OU RNAL OF RENMIN UN IV ERSIT Y OF CHINA No.6 2005 [收稿日期] 2005203223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04CWW003) [作者简介] 范方俊(1969-),安徽蚌埠人,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欧美文学与中西比较文学。 批评的解剖:王国维与 20世纪意境论批评 范方俊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2) [摘 要] 意境论批评是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中出现最早、最具民族特色的一种,同时也是20世纪得以最早重塑且持续时间最长的一种现代文学批评。在意境论文学批评由传统转向现代的过程中,王国维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于王国维的意境论文学批评存在着一定的误解,特别是对其意境论文学批评的现代性特征认识不够。有必要以王国维意境论文学批评为个案,对其文学批评的理论重心、批评模式和批评特色进行剖析。 [关键词] 王国维;意境论;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 I20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5420(2005)0620114207 一、王国维与20世纪意境论批评 意境,又称“境界”,是中国传统美学用来标示审美意象的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指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知和领悟[1],是特定的艺术形象和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氛围以及它们可能触发的丰富的艺 术联想与幻想的总和。 [2] 在中国古典文学批评史上,“意境”的提出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早在先秦时期,先哲们就开始了对“意”的追寻。其中作为儒家诗学经典的《易传》提出了“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的观点, 而作为道家诗学经典的《庄子》则提出了“得意忘 言”、“得意忘象”的主张,它们是意境说的源头。从唐代开始,在“意—象”这条线索之外,人们在文学批评中又突出强调了一个“境”字。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了包括“物境”、“情境”、“意境”在内的“三境”之说,以后有关“意”与“境”偕的论述不绝如缕。明清时期,“意境”作为一个特定的美学范畴正式出现,但直到清末民初的王国维以集大成的面目出现,意境论文学批评始得以正式确立。 王国维拥有扎实的旧学功底,精熟于传统的诗词歌赋及理论,甲午之役后开始接触西洋新学。凭借着对于中西美学的融会贯通,以“意境”为核心,王国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开始了 — 411—

第20卷第1期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20No.1 2000年1月 J ournal of South-Central U nivers ity for Nationaliti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 ce) J an.2000 王国维的人格悲剧与人格理论 李建中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 要:为传统文化所化之人值此文化衰落之时的心灵痛苦,与为西方文化所熏所染之人遭遇新文化冲击之时的美学兴奋,构成王国维文化人格的悲剧性冲突。王国维的人格悲剧铸成其人格理论的两大特征:改造传统文论“知人论世”、“觇文见心”的人格分析方法,引入西方哲学—美学的生存悲剧感和对生命意义的终极追问。王国维的悲剧人格理论和人格境界理论促进了中国文论的世纪转型。 关键词:王国维;人格悲剧;人格理论;中国文论;世纪转型 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39(2000)01-0098-05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王国维是一位但丁式的人物:他是传统文论的终结,又是现代文论的肇始。论及王国维文论的转型意义,学界谈得更多的是他的悲剧理论和境界理论,而对于他的人格理论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从分析王国维文化人格的悲剧性冲突入手,进而把握其人格理论的文化张力与文论内涵,并最终揭示王国维人格悲剧与人格理论对于中国文论之近代转型的意义。 一、王国维文化人格的悲剧性冲突 “人格”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文化人格”则在心理学基础上又具有伦理学和审美学内涵。后者既包含其气质、性格,亦包含其伦理观念、精神境界、哲学—美学理想。对于学者而言,文化人格的生成与演变呈现于其生活道路与学术道路及其二者的相生相悖之中。王国维近30年的学术生涯始于哲学研究,而他之所以选择“哲学”又与其性格直接相关。《静安文集续篇?自序》:“(吾)体素羸弱,性复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吾前,自是始决从事于哲学。”又《静安文集?自序》自叙其研读康德、叔本华、尼采之哲学时的精神愉悦:“然于其人生哲学,观其观察之精锐,与议论之犀利,亦未尝不心怡神释也。”缪钺《王静安与叔本华》称“王静安之才性与叔本华盖多相近之点”[1],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则对此“相近”有详尽的论述,说王国维“既关心现实而又鄙薄功利,既重视理想而又悲观失望,内心常充满着矛盾痛苦而显得忧郁而深沉,故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唯意志论一拍即合。”[2]以忧郁悲观之才性研读悲观忧郁之哲学,王国维能不“心怡神释”? 王国维的哲学观和文学观都是超功利的,而他“从事于哲学”却潜藏着些微的“功利”:期冀着以叔本华人生哲学的终极追问和形而上激情,来荡涤生活的庸烦,来抚慰忧郁悲观的天性,来获取直接的精神与心灵的慰藉。然而,他失望了。王国维在《三十自述》中写道:“余疲于哲学有日矣。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而近日之嗜好,所以渐由哲学而移于文学,而欲于其中求直接之慰藉者也。”其实,早在因“疲于哲学”而转向文学之前,王国维已经开始了文学研究,其著名的《红楼梦评论》、《屈子文学之精神》、《文学小语》等均写于30岁(1906年)之前。这一批文论作品用西方的哲学—美学理论分析中国本土的文学和文学家,探讨自然、社会、人生、人格,并藉此消释着论者的忧郁与悲观。《三十自述》之后,王国维全身心地投入词学和曲学研究。在中国文论史上留下《人间词话》、《宋元戏曲史》等不朽之作。照理说,“独上高楼”的观堂先生应该有“蓦然回首”之感了,然而,人们发现他很快又“疲于文学”而一头扎进了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的研究之中。欲于殷商甲骨敦煌残卷“求直接之慰藉”?欲于辽金史事边疆地理获“心怿神释”?西方哲学真切的人生感悟与中国文学鲜活的人生体验尚不能消 98 作者简介:李建中(1955-),男,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文学博士。

人间词话 王国维 第一部分 [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二]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三]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①”,“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②”,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③”,“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④”,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注释: ①冯延巳【鹊踏枝】:"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②秦观【踏沙行】:"雾失楼台,月迷津度,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③陶潜【饮酒诗】第五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④元好问【颖亭留别】:"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 [四]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五]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律。故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中国现代文学史》必读作品目录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 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示众》《铸剑》、《复仇(其二)》《过客》《狗的驳诘》《墓碣文》《立论》《颓败线的颤动》《这样的战士》《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春末闲谈》《灯下漫笔》《随感录三十八》《战士和苍蝇》《夏三虫》《小杂感》《谈皇帝》《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拿来主义》《略论中国人的脸》《说“面子”》《一思而行》《二丑艺术》《读书杂谈》、《狗?猫?鼠》《父亲的病》 郭沫若 《天狗》《凤凰涅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屈原》《虎符》《孔雀胆》、《银杏》茅盾 《子夜》《春蚕》《霜叶红似二月花》《腐蚀》、《白杨礼赞》 巴金 《寒夜》《家》《憩园》《龙?虎?狗》 老舍 《骆驼祥子》《离婚》《四世同堂》《断魂枪》、《想北平》 曹禺 《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周作人 《谈酒》《乌蓬船》《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水里的东西》、《小河》 沈从文 《边城》《长河》《柏子》《丈夫》、《鸭窠围的夜》《桃源与沅州》 艾青 《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手推车》《太阳》《大堰河——我的保姆》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张恨水《啼笑因缘》《金粉世家》 张爱玲《金锁记》《倾城之恋》《半生缘》《封锁》、《公寓生活记趣》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背影》《给亡妇》《冬天》《匆匆》戴望舒《雨巷》《我用残损的手掌》《寻梦者》《我的记忆》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徐志摩《再别康桥》《沙扬那拉一首》《我不知道风……》 萧红《呼兰河传》《小城三月》《回忆鲁迅先生》 冰心《繁星》《春水》、《山中杂记之七》 孙犁《荷花淀》《嘱咐》《桥》 郁达夫《沉沦》《迟桂花》、《故都的秋》 胡适《尝试集》《终身大事》 叶绍钧《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 许地山《春桃》《落花生》 废名《桃园》《菱荡》 闻一多《死水》《发现》 田汉《名优之死》《义勇军进行曲》 冯至《十四行集》、《伍子胥》 臧克家《难民》《老马》 夏衍《上海屋檐下》、《包身工》 路翎《财主底儿女们》《饥饿的郭素娥》 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初吻》 穆旦《赞美》《诗八首》 施蛰存《梅雨之夕》《将军底头》 梁实秋《雅舍》《下棋》 林语堂《京华烟云》、《论读书》

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问题。 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元人杂剧之不同于其他历史时期的文学(如唐诗、宋词、明清传奇),就是它慷慨悲歌、本色当行的时代风貌。当时杂剧创作的主要流派——以关汉卿为代表的本色派,集中表现了这种时代风貌。同时,随着杂剧创作的发展,以王实甫为代表的文采派也逐渐形成。 关于这种流派划分,前人已有论述。如王骥德《曲律.论家数》认为“曲之始,止本色一家……然文人学士,积习未忘”才产生了文采一家。臧懋循《元曲选.序》说:“曲有名家,有行家。名家者,出入乐府,文采灿然。行家者,随所装演,无不摹拟曲尽,使人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故称曲上乘,首日当行。” 当行指适应于某一行业的要求,就戏曲说,主要指善于运用语言来刻画人物,曲词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和个性,能为展开剧情和刻画人物性格服务。本色一般是就语言的自然本色,贴近生活,很少装饰说的。戏曲脚本最初总是为舞台演出写的,最早的脚本往往只是舞台演出的记录。如果不本色,群众听不懂,看得也莫名其妙,它就不能适应舞台演出的要求。因此最初从民间产生的戏曲总是本色当行的。关汉卿的《窦娥冤》重于叙事,直抒胸臆,言言曲尽人情,字字当行本色,就堪称本色派的“第一杰作”。 比之关汉卿,王实甫的戏曲作品则在本色的基础上作了较多的设色加工,给人一种“文采灿然”的感觉,代表了杂剧文采一派的最高成就。他的代表作《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讲述张生与崔莺莺相爱,崔老夫人知道事情已无可挽回,便催张生进京赶考,莺莺与张生在长亭依依而别,语言铺叙委婉,华丽秀美,既能把优美的诗词语言熔铸成明快流畅的曲词,也能将日常生活语言点化为清丽谐美的唱段。王实甫的剧作有着优美的抒情诗的特色,朱权《太和正音谱》评价其“如花间关人”。 本色派与文采派,春兰秋菊,各有特色,共同代表了元人杂剧的艺术成就。 1、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臧懋循《元曲选.序认为“行家”的成就在“名家”之上,“行家”指的就是本色派,“名家”指的就是文采派。 B、以关汉卿为代表的本色派善于从生活中汲取语言材料,创造出一种质朴、自然、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戏剧语言。 C、以王实甫为代表的文采派注重戏剧语言的设色加工,词藻富丽,文采斑斓,充满诗情画意,又不乏生活气息。 D、作为“一代之文学”的元杂剧,与唐诗、宋词、明清传奇一样,都体现了慷慨悲歌、本色当行的时代风貌。 2、根据文意分别简要概括本色派与文采派的关系、共同遵循的创作原则以及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上文对“本色派”或“文采派”的论述,从下面三段曲词中任选一段,分析其所体现的流派特点。(200字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