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文化生态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文化生态学

第1节文化中的环境印记

一、文化生态学的概念

1、概念的提出

19世纪70年代,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提出了“文化生态”的概念;1955年,美国学者斯图尔德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概念。

2、理论的借鉴

生态学的核心思想是探讨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早先的生态学不将人类作为研究的主体,随着“人类生态系统”的提法得到广大学者的认同,生态学理论被引入人类社会中,最后形成了文化生态学理论。

3、概念

归结起来说,文化生态学是指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分支学科。

这里的“自然环境”是指气候、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等诸多自然要素的综合体,是人类文化生存和发展的背景条件。

4、文化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研究对象是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文化生态学主张将文化放到一定区域的整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去探究它的生长规律,特别是探讨人类为适应环境而创造的具有特殊形貌的文化模式。

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二是人类文化对环境的反作用。

5、以哈尼族梯田文化为例的分析

云南元江位于哀牢山南部的末端,山高谷深,地形复杂,海拔高下悬殊2000多米,从山脚到山顶,形成了云南亚热带山区典型的气候垂直性分布特征。这是孕育梯田文化的自然环境。

哈尼族的土地利用方式是:高山地带气候寒冷阴湿,保存着茂密的原始森林,既是天然的绿色水库,也是梯田农业的水源;

中半山腰气候温和,冬暖夏凉,既无高山的阴湿和多野兽,又无低谷的炎热潮湿和多毒蛇、昆虫以及瘴疠流行,是哈尼族村落的主要分布地。既方便上山打猎,又易于下山种田。

下半山位于从村寨边至山脚河谷,气候暖湿,适于稻谷生长,是梯田所在。人们还根据不同位置梯田的肥力采用不同的种植方法,选取不同的谷种。

上述土地利用格局既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关,又反映出人类认识、利用自然规律以及适应、改造自然的能力。研究表明,只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地方文化,才能得到最优的持续发展道路。

二、自然环境在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印记

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化源地的选择、地域文化特征的形塑、文化扩散、文化兴衰等方面。

(一)对文化源地的影响

文化源地是指文化事物和文化现象最初产生的地点,包括文化现象的源地和文化系统的源地。

研究表明,自然环境是制约文化源地选择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比如世界上的宗教主要产生于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而且多属于一神教。犹太教之所以产生于西奈沙漠,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沙漠,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沙漠,是因为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下,人们祈祷、期盼着神灵的眷顾与保佑;而沙漠地区单调的环境,使人们易于接受统一观念,不免倾向于一神教。

从世界文明中心的发源地看,多位于自然条件相对优越的亚热带、暖温带地区,因为这些地区能够向早期人类提供丰富的植物和动物食品,而毗邻大江大河流域,为早期灌溉农业和捕渔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只是随着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能力的日益增强,才逐渐迁徙到一些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地区生活。

(二)对地域文化特征形塑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形成具有强烈的塑造作用,表现在居住文化、饮食文化、经济类型等方面。

一是同一民族分布在不同地域,受不同自然环境的影响,在文化上产生分异。比如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与哀牢山的花腰傣,虽属同一民族,因生存环境的不同,而在居住文化上也不一样。西双版纳的傣族居住的是“竹楼”,而哀牢山的花腰傣居住的是“土掌房”。

二是同一地域的不同民族,因原生文化的不同,其文化特征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比如黔东南地区的苗族和侗族。苗族在历史上由楚国统治区溯沅江西迁而来,原生文化属于楚文化中的山岳文化,在迁入黔东南山区后,其聚落一般分布在山腰或山顶,依地形呈团状或不规则状,住房较离散,结构松散,反映出居住重个性,追求自由等文化特征。

侗族来源于古代岭南的西瓯、骆越地区,原生文化属于沿海型文化,在向北迁徙过程中,为适应新的自然环境,逐渐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的河谷型文化,其聚落主要分布在依山傍水的河谷两岸,多呈环状的规则分布,有鼓楼等公共建筑,其向心而整齐的布局反映出“重集体轻个体”的理性文化特征。

三是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传统形成的影响。我国东北地区的建筑民俗与服饰民俗,与该地区冬季漫长寒冷有关;徽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徽商文化,人地矛盾、物产的“结构性失调”是刺激徽商文化兴起的客观条件;中国饮食辛辣口味圈的分布特点也是自然环境作用的结果,气候条件的差异造就了长江中上游饮食重辣区、北方微辣区、东南沿海淡食区。

(三)对文化扩散的影响

文化扩散是指某种文化事象通过各种形式从一地传往另一地的过程,主要通过作为文化载体的人的交流和迁移来实现。

自然环境对文化扩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自然通道对文化扩散的便利和自然障区对文化扩散的阻碍。历史上汉语北方方言的大范围传播,与北方地区平坦开阔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在汉文化向南部边缘地区的传播中,一些地理走廊、河流通道也促进了这一过程。同时,自然障区则成为文化扩散的天然屏障,西南地区的高山深谷,对历史上汉文化的传入起到了屏障作用,而成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存留区。

(四)对文化兴衰的影响

从中国历史看,凡是思想活跃、文化繁荣、朝代兴旺的时期,往往与气候温暖的时期相一致;而凡是文化发展受阻、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又总是气候变冷变干、生态环境恶化的时期。

比如仰韶—龙山文化的诞生、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争鸣、汉唐盛世的文化繁荣,都发生在气候温暖期;而西周王朝的崩解、东汉三国南北朝的动荡、宋室的南迁与衰微、明朝的灭亡,都在一定程度上与气候的寒冷有关。

王会昌认为,就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而论,游牧文化与农业文化碰撞—融合的周期性与气候冷暖变迁的波动性之间存在着基本吻合的准同步性规律。

汤因比提出了文化发展的“挑战与应战”理论,他认为,过于优越或过于恶劣的自然环境都对文化的发展不利,而适宜的自然环境将对文化发展形成适度挑战。

需要注意的是,自然环境并不是文化发展史中唯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随着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能力的增强,自然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弱。

三、对文化生态学的正确认识

(一)文化生态学着眼于人类的整个生存环境,而不仅仅是自然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