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伪善的心理学研究述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影响理论是拉塔纳(Latané, 响产生重要作用 1981)提出的。该理论指
出, 他人的数量、重要性和接近性会对个体所受他人的影 就伪善而言, 该理论认为权威命令、权力或从众压力等
情境因素能使个体在特定情境下表现出违反道德原则的行
为。
实验1
多报差旅费
色子游戏
高权力组
低权力组
厌恶
厌恶
作弊行为多
作弊行为少
• 认知失调理论由Festinger 提出, 是一种解释个体 内在动机的理论。它主要是从言行不一致角度 来对道德伪善的产生进行解释 • 它认为, 人在面对新情境, 尤其是必须表明自身 态度时, 个体心理上会出现新认知(新的理解)与 旧认知(旧的信念)相互冲突的状况。为了消除由 此引发的紧张和不适, 人们会采取两种心理策 略来自我调适:
事件的时间顺序对道德伪善也起着重要作 用。先声明后行动条件下会
产生明显的道德伪善效应, 但先行动后声明条件下则无伪善效应。
五、道德伪善的社会价值:道德伪善的积极作用
A
认知失调
B
亲社会行为 1.亲社会行为 2.环保行为
C
组织发展 1.对组织领导者 2.对员工
1.改变行为 2.改变态度
5.1 道德伪善与认知失调 改变行为:让行为和新的认知保 持一致 不舒适 寻求方法 改变态度:新的信念替换原来所 持的态度
5.2 道德伪善与亲社会行为
道德伪善产生一个必要前提是被试作事先的亲社会声明。研究显示:道德伪善不仅可增强个体 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积极的戒烟行为、减少超速驾驶行为等、而且还可增加个体 的 环 保 行 为和 垃圾回收行为。 为了验证道德伪善还可以减少厌恶种族主义者的偏见行为,他们对312 名加拿大学生进行了实验 实验1 312 名加拿大学生写一 篇“大学平等对待少数 民族学生非常重要 ”为话题的文章
实验3
结论
群体层面
Jo-Ann (2002)发现顺从、角色、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习惯化
(routinization)、规则和他人的怠惰(inaction of others)均对道德伪善有不同
程度的影响。Watson 和 Sheikh (2008)对 136 名本科生进行研究, 进一步发 现个体所处环境的情境因素诸如公平感、关爱、社会责任、责任归 (Ascription of responsibility)和文化氛围等也会影响道 德伪善。
学 惠 盼
究学道 述研德 评 伪 善 的 华 心 中 科 技 理
大 ~
目录

道德伪善的定义
四 五
如何控制与避免道德伪善 道德伪善的积极作用 总结与展望
二 道德伪善产生的原因 三
道德伪善产生的机制

一:道德伪善的定义
本章将道德伪善界定为伪善者出自来自非道德的”(即并非出自内心欲行善的初衷,而可能只是为让别人感觉
实验2~感戴条 件 亚洲被试 西方被试
中性情绪 相同程度的伪善 相同程度的伪善
自豪感 出现伪善 出现伪善
感戴情感 道德伪善消失 道德伪善消失
结论
表明并非所有积极情感都会降低道德伪善, 只有感戴这类亲社会情感才可在一定 程度上削弱道德伪善 另有研究发现某些以虔诚为信仰的宗教教徒可能产生更少的道德伪善。有研究通 过呈现相关宗教的教条(e.g., 圣经教义)启动被试内在的宗教动机, 然后对被试的 道德伪善效应进行检测。结果发现, 启动宗教动机的被试较之对照组产生了更小 的道德伪善效应 研究发现道德伪善的确受个体文化背景的影响, 且这种影响典型体现为伪善的东西方 文化差异。较之西方文化背景, 东方文化背景, 尤其是东亚文化背景相对更易产生道 德伪.
首先
学校联合会要削减 20% 的社团经费, 让被试投 票决定是否削减亚洲学 生联合会的费用
测试
道德伪善显著地增强了厌恶种 族主义者的羞愧感和不适感,
同时还观察到实验组被试较之
于控制组, 其种族偏见行为有 明显减少
结果
结论:表明道德伪善在促进个体的亲社会行为或培养个体的亲社会倾 向中具有重要作用
实验2
一是对新认知予以否认;
二是寻求更多额外信息, 以提升新认知的可 信度, 进而彻底取代旧认知, 最终获得相对的心理 平衡。
认知失调理论对公开行为和内心信念间的差异进行了大量研究
压力、影响
个体
改变观点或信念
改变外在行为或口头观点, 未改变观点或信念
服从
惩罚或威胁
遭受惩罚 产生服从的 两种情境 高额奖赏
忽视或扭曲结果 c
则是最小化、忽略或曲解有害的结 果, 通过掩饰或缩小等方式将尽力减 少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 或者不正面 面对自己行为对他人造成的伤害, 抑 或将行为结果解释为无伤害的方式;
d 非人性化和责备归因
则主要是通过对行为作用对 象的重新定义来为自己免责 或推卸责任
2.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对自己
但对自己行为进行判断时, 则依据自动正性偏见来 作“道德”的判断
三. 道德伪善产生的机制
• 解释道德伪善产生的过程以及引发道德伪善的机制,比较典型的观点认为, 自我认知偏向可能是通过 自我欺骗策略来诱发道德伪善的。
直接自我 欺骗
自我欺骗策略
否认性自 我欺骗
人们主动欺骗自己, 让自己去相 信他们所期望的事是真的, 比如将 自私行为看成是道德的。
积极任务分配范式
是否存在 为何存在 用途
验任务
结果:有 50%以上的被试选择采用随机方式(如, 抛硬币)来分配
任务 , 但最终只有 14%的人将积极任务分配给了他人
结论:直接而明确的分配方式并不能消除或降低道德伪善效应
实验2:(对被试自我意识进行控制的基础上)
高自我意识组 (面对镜子)
是否让被试面 对镜子做决策
完成积极任务分配操作
低自我意识组 (没有镜子)
测验1
实验组(三次测 验) 不同风险的工具的图片(卷笔 刀和菜刀)进行分类
测验2
分为自己可用的(卷笔刀) 以及不能用(菜刀)的
测验3
做声明(在校园内 不使用高危工具)
控制组(两次 测验)
不同风险的工具的图片(卷 分为自己可用的(卷笔 不做声明 笔刀和菜刀)进行分类 刀)以及不能用(菜刀)的
一个月后
发现, 他们的风险行为明显减少, 而且该效应在那些前期被鉴 定为惯用危险工具的小学生身表现得更明显。 该结果表明, 道德伪善能保证亲社会行为的长期效果, 其至少 可持续一月左右。
直觉系统
认知系统
直觉系统支持个体根据基本的 公正准则(如,自利是不合适的) 或道德启发式(类似康德伦理观 中的令言)来作出道德判断
认知系统则为了保护自我形象( 显示自己的道德标准高, 类 “假清高)而倾向生成“不道德 的”判断(即自利也是允许的)
对他人
对他人进行判断时,认知并不参与直觉判断的调节, 因为它与自我的形象无关。于是导致对他人行为判 断时倾向根据更苛责或高准则或道德标准来进行 , 使得对他人行为作了更多“不道德”的判断;
外显行为或口 头语言的屈从
外显的服从或顺从
就伪善而言, 也就是个体在外显层面上虽然产生了行善行为, 但是这些“善的”行为并不是他们真 实动机的自然流露, 人们并不是心甘情愿地去行善或者说人们并不是在“善的”动机驱使下作出具有 “善的”结果的行为的
3.社会影响理论(social influence theory)
新认知
旧认知
认 知 失 调
应用
道德伪善
认知失调
改变态度 或行为
实验
他们将61 名吸烟的大学生分成两组
过程 实验组 录制戒烟申明
6个月后的戒烟态度 自尊越高,戒烟意图越强
6个月后的戒烟行为 比控制组要多得多,自尊越 高,戒烟行为越明显
控制组
不录制戒烟申明
未出现明显趋势
较少
结论:道德伪善作为认知失调的重要诱导技术, 在 心理学和实际生活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结果: 高自我意识组 低自我意识组 50%选择抛硬币 50%选择抛硬币 50%给对方分配积极任务 15%给对方分配积极任务
结论:有意识的自我否认策略是道德伪善所必需的
四、从道德伪善的影响因素看如何控制与避免道德伪善
影响因素
个体层面
群体层面
自尊
感戴
个体差异
个体层面
自尊 感戴 个体差异 道德伪善
实验1 高自尊的被试 低自尊的被试
结论:权力会促使权力拥有者更加伪善
实验2
对自己与对他人的道德判断进行比较
超车难题 高权力组 低权力组 对自己宽容 公平
漏税难题 对他人苛责 对他人宽容
结论:权力与道德伪善有密切关系
4.双加工理论(dual process theory)
• 其源自认知心理学对判断和决策的研究。
• 具体说来, 双加工理论认为道德伪善是个体对自己和他人违规行为直觉 判断所产生差异驱动的结果。个体在对自己和他人违规行为进行判断的 过程中, 由于个体高级认知的事后干预, 两者行为判断中直觉的自主性差 异, 导致了伪善的产生
自己很道德或者让别人感觉自己行为“善的”结果是受
“善的”动机启动和产生的)原因而宣称自己是“道德
的”或行善的过程。
二:道德伪善产生的原因
1
社会学习理论
2
认知失调理论
3
社会影响理论
4
双加工理论
1.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最早由 Bandura 提出。认为人类的许多行 为是通过社会学习或观察学习习得的。该理论认为, 个体 之所以产生伪善行为或者行为不受道德原则约束 , 主要是 由于他们向榜样学得不够充分或者学得不正确。 曾 借 助 道 德 推 脱 (moral disengagement) 来对人类的不 道德行为进行了阐述。 道德推脱是行为者主动通过对其行为的重新定义与界定 或者对受害者的贬斥来为自己的不道德行为寻找合乎道义 准则, 并最终促使自己内心免遭道德自我或“良心”斥责 的调节机制 道德推脱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产生调节效用:
实验过程
任务绩效
在操作任务前写一篇与自己态度相反的短文 明显的态度改变 在操作任务前写一篇与自己态度相反的短文 不明显的态度改变
结论
这意味着与自己态度相反的短文可能启动了个体的道德标准, 并进而导致高自尊通过 改变态度降低了自己的认知失调, 最终使得他们表现出较少的道德伪善行为, Holland 等(2002)发现高自尊被试很少产生自我辩解行为, 但低自尊被试则产生了许多 外显的自我辩解。这表明, 高自尊被试较少通过自我辩解来降低认知失调, 标示着他们 较少出现言行不一致现象, 也就是道德伪善效应不明显。
5.3 道德伪善与组织发展
组织领导者
道德伪善能够导致组织 领导者声明积极的管理
1
组织销售
措施并有助于促进管 理者产生如此行为
2
4
对员工
道德伪善能促进员工产
生 更 多 的 亲 组织 行 为 并 增 强 他 们 的组 织 认 同感
3
推广策略
六、总结与展望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研究内 容
以大学生为主
可考察不同职业、人群和处于发 展阶段个体的道德伪善 控制认知资源、组内设计 性质和结构进行研究
个体有意识地否认自己的消极特 征 ,如避免将自己的行为与道德 标准相比较等
为了验证究竟是直接自我欺骗还是否认性自我欺骗是道德伪善所必须的,Baston 等设计了两个实验对 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实验1
过程:40名被试——根据随机方法(如抛硬币:硬币的两面被 分别贴上“自己得到积极任务和对方得到积极任务”)分配实
• 也就是说, 伪善可能是人的认知系统对自己违规行为进行有意识辩护和 合理化的结果
道德认知
理性加工
非理性加工
认知驱动 外显的
情绪和信念驱动 内隐加工
占用较多资源
反应速度慢
占用较少资源
反应速度较快
具体说来,双加工理论认为道德伪善是个体对自己和他人违规行为直觉判 断所产生差异驱动的结果。个体在对自己和他人违规行为进行判断的过程 中 ,由于个体高级认知的事后干预,两者行为判断中直觉的自主性差异 , 导致了伪善的产生。 伪善可能是人的认知系统对自己违规行为进行有意识辩护和合理化的结果。
道德辩护、委婉标签和有 利比较
a
b 责任转移和责任分散
侧重对责任进行臵换和扩散 ,主要是 把自己行为应负责任归因到社会压力、 权威人物或者团体与集体身上,最终将 自己的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或微乎其 微;
三种方式侧重于对应受谴责行为 的认知重构—— 将应受谴责的行 为曲解为正义的, 或将攻击行为 进行伪装并贴上非攻击的标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