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新发展(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新发展

摘要:德育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心,我国一直非常重视学校的德育教育。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中小学德育教育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和教师诸多因素发生了新的变化,学校的德育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如何开展学校的德育教育也成了广大教师和学校关心的问题,由此提出回归生活、生活德育的新想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学校德育;回归生活;生活德育

一、中小学传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以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为标志,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式启动。《纲要》对课改总体目标的界定,昭示了课改不仅是对学科教学和教材的改革,更是超越学科体系的全方位的教育改革,其源动力是对国民素质提高和民族复兴的企盼。它不仅对课程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也对新形势下学校如何搞好德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更为学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大环境。但是,当前德育存在实效性低下等诸多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一)德育和教育的关系问题

从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德育与教育是大致相同的。在我国古代,教育是以德育为基本价值取向的。近代以来,科学进入学校,改变了学校中德育的“大一统”局面,但德育在学校工作中仍然处于优势地位。

然而随着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智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攀升,德育在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低,使现代教育产生了求真、求知而不求善的倾向,德育与教育逐渐割裂开来。正如有的学者所言,现代学校“进行的不是全人格的,而仅仅是其中一部分,即知识的教育”[1]。学校教育在实际操作时实质排斥德育,“学校教育是用教材装满学生的头脑,完全不关心学生的判断力以及道德和良心如何”[1]。也就是说,现代教育追求生存的知识和本领,而放弃了自身的精神追求。这样的教育,“也只能将人培养成为整个自然、社会因果链条中的一个被动环节。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把人塑造成简单的生产工具,把他们加工成整个生产机器中的各种零件”[2]。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创新德育教育,需要首先反思教育和德育的关系。

(二)教师与德育的关系问题

现代教育在社会的不断进步下,在很大程度上向产业化靠拢,学校不是修身养性、提高人生境界和提升人生价值追求的场所,而是日益成为一个竞争激烈的场所。在这种背景下,教育者削弱了扮演学生人生楷模的传统角色,转化成了校内激烈竞争的发起者和加剧者。由此引起的严重后果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将自己超然于道德之外,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可以不做,正如陶行知所言“他们和学生是两个阶级,在两个世界里活着”[3]。在这两个世界里,当然不可能和平相处,必然产生矛盾,解决的途径就是损坏学生和道德的世界。归纳起来,教育者的这种行为主要有两类:倭化和各种体罚。所谓“倭化”,就是我们只把自己看成“正常人”,而把他人看成“不正常”的人。在学

校中主要表现为:教师用“笨”、“傻”等词语挖苦学生;将学生分成优秀生和差生,将优生进行重点保护,而将那些升学无望的差生分在一起,让他们“自生自灭”;在班级活动和教学活动上,学习好的学生是焦点,是教师的宠儿,而学习差的学生,老师连作业也不屑批改。教师继承的这种传统的思维和教学模式是德育教育创新必然反思的又一问题。

(三)对德育本身的内容与形式的误解

德育的内容和形式应该是统一的,但是,在学校德育的实践方面,我们往往强调以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为特征的知性德育,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德育的情意或态度方面,只重视道德认知这一理性因素,实际上,任何纯粹记忆性的学习都是无益于事的。因此,着眼德育本身的误解是德育创新中的重中之重,如何实现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是值得每位学校德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问题。

(四)德育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问题

这是德育操作层面的根本性问题,是德育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道德教育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在原始社会里,道德教育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过程融为一体的。教育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之后,在一定意义上看,必然产生了德育的危机。因为制度化教育产生以来,道德教育越来越从生活中分离出来,按照科学和科学教育的逻辑组织起来,构成新的结构,这种结构虽然大大方便了学习,但是,由于德育和智育的发展有本质的不同,人们可以与社会生活隔离开来学习知识,却不能通过这种方法学习道德,因此,危机出现并随着

时间的推移逐渐凸显出来。实际上,道德是社会生活的规范和准则,真正的学习必须在社会生活过程中进行。“德育同样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4],但是学校往往把学校德育和社会生活以及学生生活割断,这无疑是缘木求鱼。

二、在课程改革下中小学德育面临的机遇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人说新课程是对德育的弱化,其实在我看来,新课程不仅不存在对德育的弱化,反而更强调德育的突出地位。不仅如此,《纲要》还强调指出,学校还应紧密结合新课程,创新德育的新方法、新途径,强化德育的实效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立足点真正从传递知识调整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中都强调实现道德及价值观教育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积极情感体验的态度目标,要求尽可能挖掘、展示不同学科在实现道德教育上的不同价值。而且,课程改革用生活德育的理念大大改变了传统专设德育课程的面貌,强调在真实、开放的生命感受中构建个体的道德成长经验。就此而言,新课程为解决以往学校教育中存在的智德分离、知情分离、道德与生活相分离等二元现象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现代社会的发展引起了教育多方面的变化和对传统的重新思考、定位。比如:学校教育开始从“教学”向“教育”转变、“知识中心的教学观”受到质疑、开始重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统一性、强调学生的创新等。在我国,德育教育出现了一些新的探索。比

如戚万学博士提出了活动德育模式、檀传宝博士提出了德育美学观

等。虽然这些探索还不是很全面,忽视了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具有德育意义,即德育的整体性,但是,在德育教育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设想,推动了德育工作者对德育的思考。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观念。比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明确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要“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等。这些同样有利于德育的继续探索和拓展德育发展的空间。

三、回归生活应成为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主要形态

(一)回归生活是德育课程形态的一种改革趋向回归生活的趋向一方面拓展了德育课程理论的研究视野,另一方面促进了德育课程类型的变革和发展。其表现为原来占一统地位的德育学科课程开始由理论体系向生活体系转移,同时,一些新德育课程类型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如德育活动课程、德育综合实践课程和德育校本课程等,德育隐性课程(校园文化、人际关系、精神环境等)也纳入德育课程范围。在近年来的德育课程改革实验中,“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课题组研究编写的《德育》系列实验读本在德育回归生活上进行了从个人精神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自然生活、国家民族生活六个层面上设计活动内容。内容的选择坚持“近、小、实、亲”的原则,即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情感实际,提出问题小一点,回答问题实一点,使学生感到亲切一点。2002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所持的德育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上要求,即“我们在品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