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创作中女性意识与政治意识的消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玲创作中女性意识与政治意识的消长

丁玲高举着彰显女性意识这面大旗走上文坛,从满怀五四精神的热血新青年到坚持政治理想的“武将军”,她文学创作的女性意识、女性立场也不断变化、消长,随着丁玲自身经历的浮沉,丁玲的女性意识从最初国统区时期的张扬、关注女性解放,到其在解放区延安初期女性意识收敛、反弹再收敛,再到后来的彻底湮灭,这一过程的变化从其作品中有清晰的体现,丁玲创作中女性意识与政治意识的消长,是特定时期中国女作家从意识独立的个人写作到融合体制的政治化写作的典型。

一、丁玲自身的成长经历与其女性意识的觉醒

丁玲在其创作出期以女性意识的大旗登上中国文坛,是与其小时候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的。丁玲生在一个封建大家庭,三岁时家庭遭遇变故,父亲离世母亲染病,从小到大丁玲经历了人世间的世态炎凉,而她的母亲给予其树立了新时期女性的榜样,丁玲的母亲出身书香世家,家庭的变故使她从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封建大家庭的少奶奶,变成了自食其力、勇敢坚强的现代女性,这无不影响着丁玲在初期创作中女性意识的觉醒。接受五四运动新思想洗礼的丁玲,不仅参加了各种新思潮运动,也阅读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这些运动与阅读,使得丁玲开始寻找女性自身的发展道路,开始触动了丁玲的女性意识。《莎菲女士的日记》既是丁玲的成名作,也是其女性意识觉醒在文学上作品上的表现,作品中丁玲塑造了一个小资产阶级叛逆、苦闷的知识女性莎菲女士,这个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对性爱大胆追逐,是对传统的男性占据主导地位的颠覆,丁玲开始从女性立场审视男性制度,这一作品震惊文坛,丁玲继承五四运动个性解放的衣钵,把女性意识这一细小的分支发展到极致,这一时期丁玲的作品仅受其成长经历的影响,还未经受革命的洗礼与政治理想的羁绊,她的女性意识是张扬的、纯粹的、毫不掩饰的。

二、初到延安的丁玲与其女性意识的收敛、政治意识的觉醒

初到延安的丁玲,还没有把自己当成延安的主人,她自己觉得自己更像是一个客人、一个外人,一个急需要向工农兵学习的知识分子,这是丁玲被国民党特务绑架,被逮捕3年后,出狱后的丁玲到延安后最初的感受。接受了毛泽东盛赞的丁玲,也满怀着对解放区的憧憬,对革命的热情,在1937年至1939年三年间,丁玲创作出了《彭德怀速写》、《到前线去》、《一颗未出膛的枪弹》、《东村事件》、《压碎的心》、《新的信念》等文学作品,走向革命的丁玲其笔下的女性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丁玲不再以以前惯有的女性意识和性别立场叙事,而是提升到了一个更宏观的视角与层次,以阶级斗争、民族解放的主题展开叙事,不再局限于昨日的小资产阶级的视角。

比如在她的作品《东村事件》中,女主人公七七被穷困的婆家送到地主赵老爷家做丫头,为的只是请求赵老爷救出她身陷囹圄的公爹,如果按照丁玲初期的写作思路,接下来就要从阶级压迫、阶级压迫下的性奴役、男权社会关于女性身

体、贞操、传统道德等女性立场展开写作,但在革命大家庭中的丁玲已然摆脱了小资产阶级女性的苦闷、忧郁,她的女性意识开始收敛,丁玲开始把自己的创作和革命的成功、党的利益紧密结合,丁玲以饱满的的政治热情,把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抗争上升到阶级压迫的层面,把女主人公七七的所有不幸归于阶级压迫的结果,反抗阶级压迫成为丁玲这一时期作品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初到延安的丁玲,怀着对解放区延安新生活的热情与喜悦,创作表现新生活的诸多作品,其女性意识开始收敛,政治意识开始觉醒。

三、在延安中后期的丁玲与其女性意识的反弹、政治意识的淡漠

这一时期的丁玲,开始以主人翁的姿态写作,她认为她已经是延安的主人,她以自家人的心态、以一个作家的主体自觉,她的作品开始从弘扬革命主旋律转向善意的批评,此时的丁玲既有小时候的成长经历、亦有成长中五四运动的经历,还有延安初期的革命热情,在这样的情形下,丁玲以知识分子作家的主体自觉,女性立场开始复苏,我们也可以说是丁玲不自觉地真情流露。

这一时期丁玲的作品中开始体现其女性意识的反弹、政治意识的淡漠,比如在作品《在医院中》,上海产科学校毕业的助产士陆萍,怀揣着对革命理想与坚持来到了解放区,却被医院“不懂医务”的院领导“以一种对女同志并不须要尊重和客气的态度接见陆萍,像看一张买草料的收据那样懒洋洋的神气读了她的介绍信”;在作品《夜》中,描述了延安女性婚恋状况的被动。丁玲《“三八节”有感》的发表,是丁玲女性意识的最后呐喊,丁玲有些偏激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她女性意识的强烈反弹使她的写作偏离了正轨,好在毛泽东同志的一席话点醒了她,毛泽东说,“《三八节有感》虽然有批评,但还有建议,丁玲是同志,王实味是托派”。

四、丁玲在延安后期、建国初期的遭遇与女性意识的湮没、政治意识的高涨

丁玲在发表《“三八节”有感》后,开始重新思考与定位,因此她的女性意识逐渐收敛以致萎缩,政治意识空前高涨,她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发生了变化,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成为了革命的符号,政治意识已经内化为她自觉的目标追求,《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跨到新的时代来》、《要为人民服务得更好》、《到群众中去落户》等,从她的这些文学作品中可见一斑。然而随后丁玲却遭受了人生的波折与坎坷,1955年到1967年,丁玲在农场中、牛棚中进行了长达十二年的改造、专政,1970到1975年间,丁玲又在北京秦城监狱度过了五年的牢狱之灾,直到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被平反,结合自身这些年的经历创作了《杜晚香》,在这部小说中,丁玲的女性意识彻底湮没。

丁玲创作中女性意识与政治意识的消长,是她坎坷的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我们惋惜但我们也理解,这是是特殊时期丁玲的唯一选择,在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上,丁玲的贡献不会磨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