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板摩托车的发展历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踏板摩托车的发展历史

1903年,距戴氏车发明之后8年,荷兰出现了迈耶尔坐式摩托车。与传统的摩托车不同的是,迈耶尔车更加注重的是人们对舒适性的追求,骑乘的姿势由跨骑式改成了可以像汽车一样放在踏板上,并且转向采用了汽车的方向盘设计。无论在形式还是功率上,这种迈耶尔坐式摩托车与现代踏板车都有很大差别,但它所提供的思维模式却为后来的摩托车发展注入了巨大能量—原来摩托可以这样骑。

之后,美国出现了阿乌托列特坐式摩托车。阿氏车的轮径很小(仅0.38m),座位和整车的重心都大大降低了,改变了以往迈耶尔坐式摩托车重心偏高的缺点,并且车子采用无上梁设计,更适合女士骑乘。由于它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不仅在美国有生产,德国克鲁伯于1920年也开始生产这种车。与跨式摩托车相比,踏板车所具有的灵活、方便、舒适和适用性强等特性,使它得以迅速普及开来,市场对坐式摩托车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到了20世纪30年代,德国的德克夫,法国的莫尼哥,英国的诺尔曼,奥托雅依捷尔等工厂都已开始生产这种踏板车,一种新的工业开始了。

把踏板车推向高潮的是意大利。二战期间,折叠式摩托车被设计出来供飞行员在用降落伞空降之后使用,一种容易驾驶而且车轮小的坐式摩托车设计概念得到了确立和推广。二战后,意大利的普耶德芬飞机制造公司放弃了英国空降兵在二战时应用,并已定型生产的威尔拜克·科尔吉摩托车,而重新设计了一款叫作畏司帕(Vespa)的踏板车。畏司帕采用排量98ml,功率2.35kW的发动机,车身采用全薄钢板冲压焊接而成,结构紧凑,价格便宜,完全符合战后人们需要廉价运输工具的需求。1946年,公司开始大批量生产这种畏司帕车,并由此发展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踏板车生产企业。畏司帕成了经典踏板车的代名词。技术的革命更加快了踏板车前进的步伐。畏司帕摩托车率先采用电子点火系统;1955年的德科夫·哈比摩托车则首先采用了楔形皮带传动自动变速装置。踏板车成为了摩托家庭中最受欢迎的车种之一。

毫无疑问,各种排量的踏板车是中、小城市最好的代步工具。到了二十世纪中叶,欧洲的意大利、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均大量生产这种车,产量在1952~1954年达到了高峰。而二十年后,随着欧洲经济的复苏和振兴,人们把兴趣更多投到了汽车,在这种背景下,踏板车在欧洲的产量锐减。正如一切事物都如波浪式前进一样,踏板车在欧洲衰落,却在亚洲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进入70年代后,除欧洲意大利比亚乔这样的老牌生产企业,日本、印度等国都开始生产踏板车,开拓了现代踏板车的新时代。

现代踏板车采用50~200ml的发动机,造型上可分为意大利式和日本式两种典型风格。意大利以畏司帕车为代表,特点是其前、后悬挂都采用单臂支撑,前挡泥板独立于车身之外,车体前罩设计成宽大的挡风板,以减少迎面风对人体的吹拂,底部脚踏板与中心车体形成阶梯式;后车身覆盖件呈中间高,两边低的三段式设计;整体造型轮廓界线明显突出,座垫如戴帽一般,尾部呈大圆弧向下;从前挡泥板,车体前盖、后车身到尾部,均由大圆弧连在一起,形成了可爱的浑圆造型。到了80年代,畏司帕的造型更加圆滑流畅,状如小绵羊。所以,在中国台湾,又把小排量踏板车称为“小绵羊”或者“绵羊仔”。意大利至今仍保持着踏板车霸主地位,年产量占世界踏板车总产量的50%以上。

日本的摩托车工业发展是惊人的,在踏板车领域亦不例外。几大车厂对踏板车均有染指。1977年,雅马哈公司推出的Passol车,配置了49ml,1.69kw的发动机;翌年又在其基础上推出了SA50型踏板车,在外形上进行重大改进,形成了现代日本坐式车的特色。

八十年代初期,铃木推出了Gemma 50坐式车,本田也生产了自己的代表车型。到1982年坐式摩托车的年产量达到了一个高峰。

在车型发展方面,雅马哈在JOG型基础上衍生出了Superz超级型、Sports运动型等流派。在生产设计方面,公司从50ml到100ml都采用通用车体设计,一方面便于大批量生产,有利于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利于多品种的变形,容易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是日式踏板车发展的黄金时代,特别是1988年以后车型向大排量方向发展,更是让踏板车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中国人对日式踏板车并不陌生,满街跑的大鲨、LEAD系列,都是日式车的一些经典之作。

进入90年代,为适应消费、休闲和环保的需求,日式踏板车开始向四冲程、水冷、电启动、大排量、豪华型、旅游型等方向发展。踏板车变得更大、更豪华、更动感和更舒适。

著名的车型如本田Fordsight,雅马哈Majesty,铃木Skywave等,这些车款代表了新世纪踏板车发展的方向。

除了日本,亚洲踏板车的另一个代表是中国的台湾地区。

台湾是世界摩托车保有率最高的地区,达50%。而踏板车占保有量的85%以上,其产量也占几大厂总产量的60%左右,达60~80万辆/年。主要车型有三阳公司的大路易、领导、迪爵;光阳的豪迈系列等。

在中国大陆,踏板车始于80年代,盛于90年代,并且,它的方便、适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喜爱,甚至,骑踏板车成了一种潮流和时尚。可以预见,中国作为最广大的市场,必将带来的是中国踏板车生产的全面繁荣,成为继意大利、日本后的又一热点。

追溯摩托车发展的历史轨迹,百年风云如同一幅绚丽斑斓、摇曳多姿的立体风情画卷,横空而出,彪炳的风流中散溢出浓郁的旖旎风光。德国的宝马,英国的诺顿,意大利的畏司帕,美国的哈雷以及日本的“四大家族”,无不为这百年风情画卷平添许多彩色和亮点。让我们追寻历史的变迁,循着二轮组合强劲的引擎声,一路领略摩托车旖旎方舟的特色风采吧。

铁板铜琶,高唱大江东去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真的勇士。作为摩托车问世的开山鼻祖,德国人演绎的便是这一“勇士”角色。诺尔曼民族豪气冲天的热情和空前绝后的创造断想汇聚成莱茵河奔腾澎湃的激流,成为摩托车百年风情画卷上第一幅彩色山水图。1885年8月,铭刻着时代骚动和永恒传奇的德国人戴姆勒首开先河,创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摩托车。随后,还是在摩托车诞生的摇篮——德国,摩托车开始了工业化的风云历程。从最早生产的50辆到两年后的1000辆,德国的摩托车工业从无到有,茁壮成长。

许是诺尔曼民族与生俱来的那种敢为人先、不甘后人的民族精魂所致,德国人在摩托车的百年风云里,一直奋起直追,英雄本色显山露水,铁板铜琶高唱大江东去。1923年,德国第三大汽车制造商——宝马公司开始由航空发动机产品拓展至摩托车生产领略。凭借其显赫的实力和雄厚的技研优势,宝马公司迅即打开摩托车市场,撑起灿烂的一片天。在70多年的风雨征程中,宝马公司一如诺尔曼人的豪迈与奔放,曾几度在摩托车的运动史上挥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如今,戴姆勒、宝马字眼,不仅仅是高级摩托车、汽车的代表,更是诺尔曼民族精魂的一种诠释和象征。地处西欧腹地的德国人,血管里流淌着的是汹涌澎湃的激情与狂热,犹如莱茵河常年奔腾的激流一般,不到终点不肯罢休。作为世界上卫星城镇建设最完善的国家这一,德国的摩托车自有一种与众不同、嘎然独造的风采与魅力。双休日郊游踏青,叫上“戴姆勒”,骑上“宝马”,沿莱茵河畔追寻诺尔曼民族寻梦的足迹,那将会让人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意境和遐想?老成气概的德国人也许会发冲天浩叹:“万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摩斗摘宵,目空今古?五百年,故候安在?只我倚栏看剑,泪洒青衫1

德国人的激情、豪迈和一鼓作气,活脱脱如当年普鲁士王国推行“铁血政策”,意气风发般的一鼓作气统一德国一样。1935年,令世人为之侧目的宝马公司曾生产出一辆在速度上震惊车坛的500cccompressor摩托车,当时以256km/h创下世界纪录。两年后,宝马公司再度改写的世界纪录一直保持到20世纪50年代才被打破。而今,当人们徜徉于摩托车的百年斑斓画卷中时,不能不为诺尔曼民族豪迈激越的创造热情而击节生叹,叹为观止。好样的,德国摩托!

水苑春回,唤起一庭佳丽

和豪迈奔放的德国人比较起来,扼滨海之隅的英国的摩托车则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娴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