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摘要:语文教学可以是美的教学,生动的教学,在制作课件时配

上图片和配音先让学生来欣赏,营造浓浓的秋意、秋的文化,将学生引入一个欣赏秋景,感受秋文化的情景中去。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把感受,体味融入课堂当中,学生意犹未尽的表情证明了这节赏析课

的成功。

关键词:培养鉴赏提高教育模式求是创新

语文教学可以是美的教学,生动的教学,语文教学应该拒绝呆板

的教条的旧模式,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得以提高。职业高中学生的阅读水平普遍较弱,这与他们在平时阅读量小,不注重赏析有很大

的关系,加上课本中赏析的文章不多,就使学生忽略了这方面能力

的提高。《故都的秋》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散文的魅力,来自作家的真见、真知、真性,来自文字和谐的色彩、自然的节奏、冲淡而隽永的韵味,因而,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所言之情是本课重点。

古人说:“女伤春,士悲秋”。我从这个角度导入课文,在制作课件时呈现了李清照的《如梦令》,《红楼梦》中的《葬花吟》,柳永的《雨霖铃》,配上图片和配音让学生先来欣赏,营造浓浓的秋意、秋的文化,将学生引入一个欣赏秋景,感受秋文化的情景中去。这个环节的设计我觉得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赏析这

种学习方法,其次在引导中补充了阅读量。接下来在课件中放出《故都的秋》的配乐朗诵,在优美的朗读中开始这节课。全文紧扣“清、

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自然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由于作者所处的年代已远,学生在把握作者心境上有一定的难度,也难以领悟主观色彩笼罩下的景物描写的妙处,因而难以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因而在课前准备中,要求学生通过在图书馆、上网等途径大量阅读郁达夫的文章,了解郁达夫的生平、文艺观和审美观,作好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的准备。从《故都的秋》的自然风景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如何引导学生赏析是这节课的重点,我采用了几种不同的方法。第一是活动法,找准切入点,围绕激发学生思维、引起争论的问题开展辩论活动,调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先让学生找出故都的秋的特点,抓住了中心,再分三组学生准备三个问题:①第一组在文章中勾出作者笔下的秋景有哪些?②第二组同学思考这些景物可概括为几幅图景?③第三组同学勾画出表示景物色彩的词语。第二种方法:画面呈现法,本节课的学生是美术专业的学生,提高赏析能力对学习美术的学生提高美术鉴赏能力也是一个促进,于是我把文中的精彩描写部分清晨小院: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驯鸽的飞声、槐树叶底漏下来的一丝一丝的日光,破壁腰中的蓝朵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槐树落蕊落蕊铺得满地,脚踏上去,没有声音、气味,只感觉极微细柔软;扫帚的丝纹,细腻、清闲、落寞,秋蝉残鸣衰弱,无处不在闲话秋凉,雨有味,像样,交谈语调缓慢悠闲,枣子淡绿微黄秋色……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在课件中,让学生思考构思几分钟,然后让他们以简笔画

的形式画出他们心中的郁达夫笔下的秋景,画完后让学生把画集中挂起来,同学们通过互评,评出最好的两幅画,这两个同学作为代表给大家阐述了他们画中的意境。本节课结束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画出你体会感悟到的月下荷塘和塘上月色。这样布置作业的原因在于让学生欣赏名家名作,在欣赏中比较,感悟,提高。

在优美的图片和朗读中,我们结束了这节课,学生意犹未尽的表情证明了这节赏析课的成功。改变固有的教学观念,摒弃教条的教育模式,求实,创新,让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泼立体有趣有情有感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义务。

作者单位:河南省孟州市职业中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