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0103330_单旷怡_中德文化对其战争理念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德文化对其战争理念的影响
单旷怡,3140103330
建筑与土木 1407
摘要:人们常常将文化与战争分割,认为文化是不同时期社会的缩影,战争则是历史发展中的一个个转折,往往血腥残酷。事实上,文化对战争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故此,才有德意志文化的消极因素孕育法西斯主义,而中国的儒学又形成了“仁为兵本,兵依用”的战争思想。
关键词:文化;战争;法西斯;儒学
德意志文化下孕育的法西斯主义
日耳曼人野蛮好战揭开德意志民族历史序幕。追溯德国历史必然要提及使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日耳曼人和他们建立的法兰克王国,日耳曼人是在与罗马人频繁争战,扩张土地,掠夺财富的过程中壮大起来的,往后逐渐形成德意志民族。这种极富侵略性的特点也在后来历史发展中得到充分渲泄。
我们都知道欧洲经历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然而德国没有进行一次真正的民主革命。
16世纪是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形态萌芽并趋潮流的世纪,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然而德国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对德国历史并非积极。在人的问题上, 人文主义者与路德有根本不同的认识,文艺复兴是“人的发现”时代,以人为本,人是万物的尺度; 路德却强调上帝是高不可攀、不可预测的。在对待理性和科学问题上, 人文主义者弗兰西斯·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 ,把知识的进步性推到顶点; 路德宣传的是“唯有靠信仰才能扼杀理性” ,并斥骂“理性是魔鬼的情妇。”
17~ 18世纪欧洲产生了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们为将要取代封建制度的新社会提出种种设想, 诸如议会制度、三权分立、人权自由、公民平等、法律至上。这些设想后来都在法国、美国演绎出真正的民主革命,国民受到一场革命的洗礼。然而同时期的德意志政治上的分裂、经济上的落后仍然是其历史上两大特点。
另一方面,在浪漫主义运动席卷欧洲时,德国的浪漫主义却在鼓吹“非理性”。实质上是彻底摒弃天赋人权说和社会契约说,摒弃一切有关人民主权的民主思想意识。在政治上表现出以专制主义手段压制社会各种矛盾与不满,强制各社会利益群体和公民个人都必须
服从掌权者的意志。非理性思想的张扬到俾斯麦时代产生了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哲学,他更直截地把理性看作是意志的奴仆和工具,认为人一生下来先有意志后有理性,他的理论又直接影响到后来尼采的权力意志论,再进一步延续、膨胀直至极端反民主的意识形态——法西斯主义产生和猖獗。
随后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两次世界大战。
仁为兵本,兵依仁用
我国千年来的兵学理念与德意志文化的消极因素形成的法西斯主义截然不同,讲究“仁为兵本,兵依人用”。
儒学思想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主流正统思想。它是一个以“仁”为本, 统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庞大思想体系。“治国”“平天下” , 当然不能不重视军事, 不能不研究军事。儒家并非“不知兵”, 相反, 兵学是儒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宗师孔子创造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仁”的本义是“爱人” , 即拿人当人, 像爱自己那样爱人。“仁”和“恕”是相通的。怎样才能像爱自己那样去爱人? 就得将心比心,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孔子从这样一个基点出发, 主张用兵要符合“仁”的要求, 不能乱用武力;打仗要受“仁”的节制, 不能过分使用暴力。孔子精于军事, 看重军事教育, 并亲自教授军事。他的学生樊迟、有若、公良儒、冉有、子路等, 都有杰出的军
事才能, 有的甚至是名将。冉有率领鲁国的部队大败齐军后, 季康子问他怎么这样会打仗, 冉有就说,这都是跟老师孔子学的。儒家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将领,自然也左右着战争的发展形势。
“仁为兵本, 兵依仁用”的人道观念和人道规则, 很好地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军事的影响。比如, 公元前721年, 郑宋两国交兵, 宋国大夫狂狡看到郑国一名逃窜的士兵失足掉到井里, 就倒拿着戟从井里把这位士兵吊上来, 结果自己反而当了俘虏。公元前645 年,秦国和晋国之间的韩原之战, 据《左传》的记载, 就是完全遵照“成列而鼓”、“不鼓不成列”规则来打的。
很快以仁为核心的军事思想作为主流思想被沿袭下来。再来看看反例,西楚霸王项羽自矜功伐,暴虐成性,《史记.项羽本纪》中共记载了项羽起义军的六次大屠杀,司马迁亦不得不对项羽的凶暴感到震惊,他感慨说:“羽岂舜帝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嗟彼盖代,卒为凶竖!”最终项羽落得个四面楚歌,自刎乌江的下场。
及时到了现代战争,我们还是能在其中看到“仁”的内核。毛泽东非常重视“诸葛亮式”的仁义道德。在井冈山时期, 毛泽东就为军队制定“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 后来发展为至今依然是中国军队根本纪律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其中的许多规定,如:不虐待俘虏, 不打人骂人, 不损坏庄稼, 不调戏妇女,损坏东西要赔,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等, 都是战争中必须遵守的人道规则。即便是毛泽东的死对头蒋介石,也是如此。淞沪之战的懦弱表现,是蒋介石被人们诟病的原因之一。蒋介石单纯防御,将几十万精锐密集于长江南岸狭长地区内,层层设防,硬打死拼,大量消耗中国军队的有生力量。然而事实上,根据杨天石在《寻找真正的蒋介石》中所述,蒋介石在重压之下,仍想打出好战局,并称这场仗是打给外国人看的,希望以至少守住上海的结局,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国际影响力,在九国公约会议上更有发言权,并寄希望于英美的支持,苏联出兵来制服日本。中国薄弱的军事力量已是既定事实,日本虽先进,但作为侵略国,理屈,蒋介石坚信国际势力会给中国一个公道。我认为这样的“单纯”想法,从某种意义,这也是受了仁的影响。
综上所述,文化的差异,导致中国与德国战争主张植根的基础不同。中国兵学的人道观念和人道规则, 植根于“仁”的观念, 是由“爱人”的道德和“仁政”政治引申出来, 是战争艺术的内在要求和组成部分。而德意志对宗教的狂热和对中世纪的向往,对人性的扼杀,给狂热、欺骗、危险的不负责任的态度打开大门。
当俾斯麦大言不惭地说: “我只容许我悦耳的音乐,否则即所有音乐全部不要”时, 德国的国民并不感到刺耳和难以接受,当法西斯主义在德国萌芽后,这里自然有适宜其生长、泛滥的气候和土壤。德国文化和传统的各种力量汇集在一起,使得纳粹主义在德国生活中被接受和传播开来。
参考文献:
[1] 于孔宝. 齐国兵学与先秦兵学文化中心[J]. 管子学刊. 2005(03)
[2] 孙远方. 兵学与儒学“优势互补”对现代化人格塑造的意义[J]. 滨州学院学报. 2007(05)
[3] 俞正山. 国际人道法的界定及其与战争法、武装冲突法的等同问题[J].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9(06)
[4] 陈磊. 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和启示[D]. 厦门大学 2009
[5] 朱晓红,姬娜. 中国军事法律思想史研究述论[J].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8(05)
[6] 钮先钟.中国古代战略思想新论[M].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