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余华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 认为 二者 虽然 都 是对 死 亡 的描 写 , 但两种“ 死
系 。文学 作 品 当 中的 死 亡 叙述 是 常 见 的 , 但 是 一 部作 品 中如 此 多 的描 述 死 亡 , 余 华 是 其 中之 一 。 而莫 言 的作 品 《 檀 香刑》 更 是 赤 裸 裸 地 反 复 叙 写 着死 亡 。张显 翠 和杨 明骥将 二者 放 在一起 进 行对
、
经典之再解读 : 《 活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作 为余 华 创 作 转 型 后 的一 部 扛 鼎 之 作 , 《 活 着》 问世 至今 已 2 0年 , 一 直 备 受 评 论 界关 注 。究
其原 因, 在于这部小说不仅仅是对苦难与人性 的 直接 书 写 , 更 展 示 了人 性 对 苦 难 的 超 越 。在 一 个
作者简介 : 黄沈俊 , 重庆师范大 学文 学院 2 0 1 2 级 文 艺学硕 士研 究生 , 主 要从事 中国 " 3代 文学、 - 英美新批 评研 究; 王
有亮 , 重庆 师范大学文学 院教授 , 文学博士 , 主要 从事文 学教 育及新批评研 究。( 重庆 4 0 1 3 3 1 )
余 华作 为 我 国 当代 文 学 的代 表 人 物 , 创 造 了 不少 优 秀之 作 。无 论 是 布 满 暴 力 血 腥 的 笔 调 , 还 是充 溢 悲悯 温 情 的 书 写 , 其 通 过 对人 的生 存 状 态 的直观 描绘 , 表 现 了作 为 知 识 分 子 在 内心 深 处 对 人性 的不断 关 注 与 思 考 。一 直 以来 , 国 内外 学 者
读者或观众效应上 的一些本 质规律。
2 .多元视野 中的《 活着》
从古 至 今 , 人 类对 生命 意义 的探 索孜 孜不 倦 , 已成 为一 个 永 恒 的话 题 。优 秀 的 、 不 朽 的艺 术 作 品 必定 融入 艺术 家对 生命 意义 、 人生 价值 的思 考 。
中发现问题 。《 活着》 是一部表 现人 生苦难 的小 说, 主人 公福 贵 的苦 难 与 亲 人 的 相 继死 亡不 无 关
余 华创 作渊源的考察 , 突破 了以往川端康成和 卡夫卡影响研 究 的藩 篱。今后 的余 华研 究应 该在 研 究范围、
研 究方法上进一步拓展 。
关键词 : 余华 ; 《 活着》 ; 旧作新解 ; 创作 渊源 ; 视 角 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 : I 2 1 7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8— 4 2 0 7 ( 2 0 1 3 ) 0 2— 0 0 5 5—0 5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3一 o 9
主要 体现 在两 部作 品都 启示 人们 更 多地 去思考 生
对余华的创作风格和作 品内涵进行 了不懈研究 ,
2 0 0 5 年、 2 0 0 6年《 兄弟》 出版 以来 , 学界更是掀起 了余华研究热潮 。但此前 的余华研究多集 中在主 题、 叙事 以及 余 华 创 作风 格 的转 型 方 面 , 纵观
个死 亡 故事 的 背后 , 蕴含 着对 生存 意 义 的思考 , 对
起, 极力渲染, 打动观众” 。
小 说 文本 与影 视 文本二 者之 间本 来就 存在 着
诸多差异 , 将二者进行差异性的对 比, 固然是一个 很好的角度 , 但是我们也可尝试进行逆向思维 , 去
寻找 小说 文本 与影 视 文本 之 间的密切 联 系—— 二
人性善恶的审视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
特, 纵观 2 0 1 2年对《 活着》 的研究 , 主要体现在 以
下几 个 方面 :
1 . 《 活着》 与影视文本 曾经有学 者对《 活着》 的影视改编 进行 了研
者异质同构的地方。例如 , 可从余华的《 活着》 及 其电影 、 话剧的改编切人 , 去探求视觉艺术在引起
2 0 1 2年余 华 研 究 综 述
黄 沈俊 , 王有 亮
摘 要: 作 为 当代文坛著名作 家 , 自新 时期 以来, 余华一 直颇 受关注。2 0 1 2年 , 余华及其作 品研 究近 2 0 0篇 , 呈现 出
以下特点 : 小说《 活着》 再度 引起评 论热潮 ; 《 兄弟》 、 《 现 实一种 》 和《 许三观 卖血记》 等 的解读繁 花似锦 ; 对
究, 2 0 1 2年 也 有 这 方 面 的 相关 探 讨 , 但 这 种 探 讨
主要局限在差 异性 的对 比之 中。廖青鹏 在《 ( 活 着) 之小说与 电影 的跨学科研究》 中对 比了余华
的小说《 活着》 同张艺谋改编后 的电影《 活着》 之
间存在的差异 , 并从小说与电影不同的创作艺术 、 审美情趣 、 叙述方式 和文化氛围等根源上寻找差 异的原因。最后 , 他认 为二者虽殊途 , 却也同归 ,
2 0 1 2年余华研究 , 则在平稳 中逐渐趋于多元化解 读。本文将 以《 活着》 的一系列研究 为切人点 , 同
时兼 顾 多元 视野 下对 余 华小 说 的新解 读 以及 国 内
命。 ¨ 林晓芳则发现 了《 活着》 在《 收获》 版、 增写
版 以及 电影 版 本 之 间 的文 本 变 异 , 并“ 从 叙 述 方
式和作家个体经验 的关系 、 文字和影像语言之 间
的互 动等 方 面 ” , 去“ 审 视 小 说 在 电影 改 编过 程 中 的 审美嬗 变 ” 。 孙婕 试图在 小说 和电影 两种 艺术
外作家对余华的影响分析 , 旨在将 2 0 1 2 年度的国
内余华研究进行理性 、 客观的梳理 、 述评 , 为余华
作品爱好者 、 当代文学研究者展现余华研究现状。
一
形态关系上去解读张艺谋不同于余华的“ 另一种活 着” 。在她看来 , 二者在叙述视角方面发生了变化 : 由于电影有严格 的时间限度, “ 要求电影必须是矛
盾 的聚集 式 的爆 发 , 也是 各 种 情 绪 的 聚集 式 的倾 泻” , 所 以张 艺 谋选 择 了 “ 将 生 与死 的 冲突集 中一
系 。文学 作 品 当 中的 死 亡 叙述 是 常 见 的 , 但 是 一 部作 品 中如 此 多 的描 述 死 亡 , 余 华 是 其 中之 一 。 而莫 言 的作 品 《 檀 香刑》 更 是 赤 裸 裸 地 反 复 叙 写 着死 亡 。张显 翠 和杨 明骥将 二者 放 在一起 进 行对
、
经典之再解读 : 《 活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作 为余 华 创 作 转 型 后 的一 部 扛 鼎 之 作 , 《 活 着》 问世 至今 已 2 0年 , 一 直 备 受 评 论 界关 注 。究
其原 因, 在于这部小说不仅仅是对苦难与人性 的 直接 书 写 , 更 展 示 了人 性 对 苦 难 的 超 越 。在 一 个
作者简介 : 黄沈俊 , 重庆师范大 学文 学院 2 0 1 2 级 文 艺学硕 士研 究生 , 主 要从事 中国 " 3代 文学、 - 英美新批 评研 究; 王
有亮 , 重庆 师范大学文学 院教授 , 文学博士 , 主要 从事文 学教 育及新批评研 究。( 重庆 4 0 1 3 3 1 )
余 华作 为 我 国 当代 文 学 的代 表 人 物 , 创 造 了 不少 优 秀之 作 。无 论 是 布 满 暴 力 血 腥 的 笔 调 , 还 是充 溢 悲悯 温 情 的 书 写 , 其 通 过 对人 的生 存 状 态 的直观 描绘 , 表 现 了作 为 知 识 分 子 在 内心 深 处 对 人性 的不断 关 注 与 思 考 。一 直 以来 , 国 内外 学 者
读者或观众效应上 的一些本 质规律。
2 .多元视野 中的《 活着》
从古 至 今 , 人 类对 生命 意义 的探 索孜 孜不 倦 , 已成 为一 个 永 恒 的话 题 。优 秀 的 、 不 朽 的艺 术 作 品 必定 融入 艺术 家对 生命 意义 、 人生 价值 的思 考 。
中发现问题 。《 活着》 是一部表 现人 生苦难 的小 说, 主人 公福 贵 的苦 难 与 亲 人 的 相 继死 亡不 无 关
余 华创 作渊源的考察 , 突破 了以往川端康成和 卡夫卡影响研 究 的藩 篱。今后 的余 华研 究应 该在 研 究范围、
研 究方法上进一步拓展 。
关键词 : 余华 ; 《 活着》 ; 旧作新解 ; 创作 渊源 ; 视 角 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 : I 2 1 7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8— 4 2 0 7 ( 2 0 1 3 ) 0 2— 0 0 5 5—0 5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3一 o 9
主要 体现 在两 部作 品都 启示 人们 更 多地 去思考 生
对余华的创作风格和作 品内涵进行 了不懈研究 ,
2 0 0 5 年、 2 0 0 6年《 兄弟》 出版 以来 , 学界更是掀起 了余华研究热潮 。但此前 的余华研究多集 中在主 题、 叙事 以及 余 华 创 作风 格 的转 型 方 面 , 纵观
个死 亡 故事 的 背后 , 蕴含 着对 生存 意 义 的思考 , 对
起, 极力渲染, 打动观众” 。
小 说 文本 与影 视 文本二 者之 间本 来就 存在 着
诸多差异 , 将二者进行差异性的对 比, 固然是一个 很好的角度 , 但是我们也可尝试进行逆向思维 , 去
寻找 小说 文本 与影 视 文本 之 间的密切 联 系—— 二
人性善恶的审视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
特, 纵观 2 0 1 2年对《 活着》 的研究 , 主要体现在 以
下几 个 方面 :
1 . 《 活着》 与影视文本 曾经有学 者对《 活着》 的影视改编 进行 了研
者异质同构的地方。例如 , 可从余华的《 活着》 及 其电影 、 话剧的改编切人 , 去探求视觉艺术在引起
2 0 1 2年余 华 研 究 综 述
黄 沈俊 , 王有 亮
摘 要: 作 为 当代文坛著名作 家 , 自新 时期 以来, 余华一 直颇 受关注。2 0 1 2年 , 余华及其作 品研 究近 2 0 0篇 , 呈现 出
以下特点 : 小说《 活着》 再度 引起评 论热潮 ; 《 兄弟》 、 《 现 实一种 》 和《 许三观 卖血记》 等 的解读繁 花似锦 ; 对
究, 2 0 1 2年 也 有 这 方 面 的 相关 探 讨 , 但 这 种 探 讨
主要局限在差 异性 的对 比之 中。廖青鹏 在《 ( 活 着) 之小说与 电影 的跨学科研究》 中对 比了余华
的小说《 活着》 同张艺谋改编后 的电影《 活着》 之
间存在的差异 , 并从小说与电影不同的创作艺术 、 审美情趣 、 叙述方式 和文化氛围等根源上寻找差 异的原因。最后 , 他认 为二者虽殊途 , 却也同归 ,
2 0 1 2年余华研究 , 则在平稳 中逐渐趋于多元化解 读。本文将 以《 活着》 的一系列研究 为切人点 , 同
时兼 顾 多元 视野 下对 余 华小 说 的新解 读 以及 国 内
命。 ¨ 林晓芳则发现 了《 活着》 在《 收获》 版、 增写
版 以及 电影 版 本 之 间 的文 本 变 异 , 并“ 从 叙 述 方
式和作家个体经验 的关系 、 文字和影像语言之 间
的互 动等 方 面 ” , 去“ 审 视 小 说 在 电影 改 编过 程 中 的 审美嬗 变 ” 。 孙婕 试图在 小说 和电影 两种 艺术
外作家对余华的影响分析 , 旨在将 2 0 1 2 年度的国
内余华研究进行理性 、 客观的梳理 、 述评 , 为余华
作品爱好者 、 当代文学研究者展现余华研究现状。
一
形态关系上去解读张艺谋不同于余华的“ 另一种活 着” 。在她看来 , 二者在叙述视角方面发生了变化 : 由于电影有严格 的时间限度, “ 要求电影必须是矛
盾 的聚集 式 的爆 发 , 也是 各 种 情 绪 的 聚集 式 的倾 泻” , 所 以张 艺 谋选 择 了 “ 将 生 与死 的 冲突集 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