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不应该去行政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应不应该去行政化
一、定义
教育:有意识的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
行政化:
一是政府部门对学校管理的行政化。
政府部门对学校管理方面的行政化,是指过多地以行政方式,干预学校的工作,使得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受到限制。
二是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
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是指学校的管理人员,以行政权力压制教授的学术权力,或者获取不应该获得的资源,使得学校的价值取向扭曲,大家都想当官,而不专心教学和科研业务。
去行政化:
去行政化不是指要不要行政管理、行政人员,而是不要一切都由行政做决定,权力都控制在行政部门。
二、行政化
1.原因
●中国(公办)大学本身是在行政系统里的,归教育部管,里面的人比如校长、书记,
副部级干部,由中组部管,校长由国务院任命,这个体系的权力来源是什么--中央
领导部门。
教育部的经费谁给的?国务院拨的,学校经费哪里来的?教育部给地方,所以它的权力来自教育部,任命也是。
这个学校的一切都在行政体系里。
●原来正常经费是学校主要的财政来源,这些年都倒过来了,教育部拨款,只占到
20%,剩下的钱需要通过211项目等基金而来,这些钱掌握在学校的行政部门手里,学校行政部门上面是教育部的行政部门,这样行政部门的权当然就越来越大了。
●行政化的管理制度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并且得到巩固。
这种制度把大学变成了衙
门,从而压制了教师的积极性、限制了学术生产力,使创新人才“难产”。
2.表现
●从大学外部来看,主要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掌握了太多资源,大学必须听命于主管
部门,缺乏应有的自主权;
●从大学内部看,则主要是学术权力相对于行政权力处于弱势。
权力结构决定资源分
配,大学内部资源的分配,基本上由行政部门话事。
●一切运作都以行政权力为主导,做什么事都是靠行政命令,谁权力大谁说了算,而
不是通过学者、科学家讨论。
学校的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本应该代表教授的
声音,但现在成员多为各个系的主任、院长甚至校长。
●教育部评出第五届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统计发现,100位获奖者中,担任党委
书记、校长、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研究所所长等行政职务的
占到九成,还有人身兼几种职务,不带任何官职的一线教师仅有10人左右。
再联
想到“校长抄袭才是新闻,一般教师抄袭不再是新闻”等令人惊讶的学术堕落行为,
行政化、权力腐蚀大学精神。
3、影响
●学校、院系,教授委员会甚至到一个学者,很难从学术规律、办学规律出发处理
事情,实际上就丧失了学术自由,个人不得不依附于行政。
现在不是说嘛,很多
年轻有为的教授如果有个行政官职做,他就会愿意做,这个职务的重要性超出了
他作为教授的重要性,本来行政系统应为教授以及教学科研服务,现在为什么倒
过来了?无非就是因为他手里集中的权力比较大,实际待遇比较好,前途好,社
会影响力也比你大。
●学校行政化的后果就是使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限制了学术生产力,使
创新人才“难产”,对学校科研和教学质量造成损害。
按官阶定地位、定待遇的结
果,使不少教师千方百计挤进管理者队伍,把当官看成追求的目标。
●高校“官僚化”倾向甚至开始在学生内部蔓延。
大学中出现的“官僚化”现象不仅让
大学失去活力,更对青年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生会、校内社团甚至成为学生步
入社会前培养“官感”的试验场。
●政府对学校管理的行政化导致部分高校为应付考核急功近利,衍生出如应试教育、
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等怪像,这些问题,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难以突
破的瓶颈。
●当今不少大学教师,年纪轻轻,就将主要精力放到了沽名钓誉、投机钻营上,热
衷于拉帮结派,急功近利,热衷当官,无心学术,学术创发能力被削弱,学术精
神日益沦丧,注定难以产生厚积薄发的可持续发展动力。
●正是有了可怕的“行政冲动”,大学办学行为就成了“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面子工程”。
我们可以投资千万元将校门建造得非常奢华,却不愿意在教育观念
和硬件上进行现代化更新;我们可以弄虚作假,糊弄各种上级检查,谋求更多的
经济回报。
我们成了世界上博士最多的国家,而学术成就却不敢恭维。
●有专家认为,“我国高校越来越像个官府、衙门。
高校的泛行政化现象已成为制约
我国高校发展的最大阻力”。
一旦高校成了乌烟瘴气的名利场,想要育出“绿色人
才”,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三、去行政化
1、原因(必要性)
●行政要为教学、科研服务,而不是管理
●一所大学如果没有学术,那大学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同样,一所大学不以育人为本,
那么大学也没有存在的价值。
学术既不需要行政来干涉,也不需要民主来决策,因
为学术不是依靠行政领导发布指令来进行管理的,学术也不是靠少数服从多数来实
现发展目标的。
一所大学的学术必须保持独立,思想必须保持自由。
这样,一所大
学才能有发展的前景。
●教授治学就是治理学术,要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维护学术的独立性和纯洁性。
●学术委员会要考虑的是如何营造一个自由而严谨的学风、鼓励学术创新、维护学术
规范,这与是否建设一流大学无关。
2、方法
●就是做加减法,让学术权力增加一些,而行政权力减少一些。
●改革最根本的不在于把权力交给谁,而是建立起一套健全合理的机制
●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是西方现代大学管理的三项基本原则。
法律确
认的大学自治是最基本的前提。
没有大学自治,就谈不上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
●上海交大教授熊丙奇认为,只有全面破除行政化思维,才能真正开启现代大学制
度建设。
只有学校自主授予学位、文凭,让社会来评价文凭的含金量,才能确立
学校办学的主体地位,真正对受教育者负责。
●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
0年)》提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
理模式”。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激励
教师专注于教育,鼓励教师终身从教。
3、困难
●我国的《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
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评定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
”但对学术
委员会的权力和地位并未明确。
●在现实中,学术委员会在高校中多定位为“学术审议机构”“咨询机构”,并由校
长领导,不见“最高”二字。
没有独立运作机制、听命行政安排,学术委员会渐
渐沦为无足轻重,甚至可有可无。
●就算取消了大学现有的所谓级别,还是要有校长、院长。
想要有效管理一
定规模的机构,就需要有一个层级区分。
四、实例
1、复旦大学
●复旦制定《复旦大学章程》,相当于复旦“宪章”,以限制校长和其他行政管理者
的权力。
●今年4月,在选举产生的复旦大学新一届学术委员会中,43名委员无一校领导。
原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现任校长、中科院院士杨玉良教授,也不例外。
2、耶鲁大学
●耶鲁大学是美国“教授治校”的典型,“耶鲁教授做主”成为它的最大特色。
耶鲁
设立文理科教授会,而且耶鲁的每个学院都有教授会。
教授会有权制定学院的教
育政策,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工作,监督大学政策的贯彻与执行,向院长推荐系
主任人选。
●教授治校的传统使耶鲁形成了学术自主、中立、自由的良好风气。
在耶鲁,教授
就是学校的主人,既是管理者,也是教学者、研究者。
这种教授治校的传统使耶
鲁没有庞大的脱离教学的行政人员队伍,也没有专门的行政大楼。
3、南方科技大学
●2007年,深圳开始筹建南方科技大学,一开始就显现出“去行政化”的实验性。
校长不是由政府任命,而是由专家组成的顾问团在全球范围内选拔。
最终选择了
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
●明年春天,南科大将启动2011年9月入学学生的考试报名,招收的是就读高二的
学生。
第二年招150人,以后每年招2000人。
南科大表示,招高二学生的目的,
是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为他们开辟另一条成长的路径,因为高三这一年大多是
考试训练,扼杀了高素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
●志在“去行政化”的南科大,一路走来磕磕绊绊,用了3年多时间,不久前刚得
到教育部批复筹办,“招生许可证”至今还未拿到,校园一期建设预计也要明年
才能完成。
对于南科大来说,只有招生了,试验才能真正启动。
五、反方观点
1、目前我国有30多所副部级大学,还有正厅级的公办本科和副厅级的高职高专,其党委书记、校长也相应为副部级、厅级干部。
高校该不该取消行政级别?
2、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代表:高校行政级别不是现在有的,中国人民大学以前是副总理级,“文革”后变成司局级,上世纪90年代以后,因为考虑到大学跟社会的交往问题,才把级别提高到副部级。
把学者放在一定的行政岗位上,恰恰不是行政化,是尊重教授。
从学术评价看,任何学术权力都是行政权力,把两者截然对立是不对的。
当社会习惯于以行政级别来衡量其社会地位时,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就是贬低教育。
现在我可以找北京市长、副市长,取消以后我肯定找不到了。
大学校长应该是社会名流,但我们国家还做不到这一点。
3、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代表:有人说高校行政人员太多,什么事情都是行政人员说了算,这不符合事实。
高校工作有学术和行政两大类,行政为学术服务,大学里的行政工作必须要有,这些工作包括人财物的分配、安全保卫、后勤等。
4、对高校行政化的诟病通常集中于行政权力过大,学术权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纲要把逐步取消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作为一个改革目标。
当社会评价标准还未转变时,高校行政级别即使取消,恐怕也将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六、后话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刺痛着中国的教育现状,
而“行政化”的高校管理体制无疑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回首中国百年现代教育史,曾出现过军阀办学、官僚办学和教育家办学在内
多种办学模式。
1916年至1927年,教育家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倡导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创造出空前自由的学术环境,引导中国走向现代教育的管理思维、理念。
●对于“教育家办学”的理念,温家宝指出,教育家可能不是某些专业的专家,
但是他们第一热爱教育,第二懂得教育,第三要站在教育的第一线,不是一时而是终身。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说,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必须有
一个制度化的设计,来改革现在学校行政化的管理模式,让真正的教育家能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教育管理上来,不再受到行政化的约束,这样教育改革才会有光明美好的未来。
●《纲要》指出,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制
度,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
●同时,公办高等学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完善大学校长
选拔任用办法。
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探索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学术委员会发挥积极作用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