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起源于思,思源于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起源于思,思源于疑
玉瑶小学:倪福和
【内容摘要】质疑是一种意识,质疑是一种能力,质疑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最大提高,最终教会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
【关键词】质疑意识、质疑能力、自主学习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感到有问题存在,自己不得不问个为什么,是怎么一回事,该怎么解决的时候,思维就被启动了。
学生的质疑能力越强,思维就越活跃、越深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越高。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了一个令人值得深刻反思的问题:孩子懂事以后,总喜欢提出诸如“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天为什么是蓝色的?”“有没有天外来客”等成年人都难以解答清楚的问题,而进入学校后,这种可贵的“好问”特色怎么逐渐没有了?课堂上,高年级学生提问题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为什么远不如低年级?思量再三,我们终于明白:症结在于长期“应试教育”的“注入式”教学,束缚了学生“疑”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孜孜以求“教会”,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也只能在“学会”的箍圈里徘徊,久而久之,问题意识逐渐被谈化,所谓“高分低能”亦由此而生。
以“问题解决”为特征之一的数学课,对增强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变课堂上的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主动探索、创造,推动实施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
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问题之中,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自己提出问题。
带着富有趣味和价值的疑难问题去学习,更能活跃思维的积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发挥其主体的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质疑意识,使他们乐于提问题。
要使学生在课堂上乐于提问题,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由疑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使之产生好奇,由奇引发需要,因需要而进行积极思考,促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
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使他们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
如我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写了这么一组数:123、132、213、231、312、321。
先让学生观察这些数有什么特点,然后问学生哪些能被2整除,哪些能被3整除?这样设计的意图一则降低了旧知对学生学习的负迁移影响,二则容易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究竟是怎样的?三则又隐含着结论的影子,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与个位无关,与各位有关,但与顺序无关。
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1、在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处质疑
巴甫洛夫说过:“任何一个新问题的解决,都要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同类题。
”新授前的准备题,起着复习巩固旧知识,激发求知欲,扫除学习障碍,为
学习新知作铺垫的作用。
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提供学生新知背景中的“联结点”,让学生去观察、比较,诱使学生产生疑问,萌发猜想,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
例如,在“商不变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先出示口算(投影片显示):
12÷4 36÷12 30÷10
540÷180 5400÷1800 54000÷18000
学生很快地说出这两组数的结果都等于3,接着出示:
54000……0÷18000……0=()(注:被除数与除数末尾各有50个“0”)
学生对这道题的结果却无法从容直接答出。
师:同学们可以大胆地猜一猜。
生:我猜这道题答案可能等于3。
师:真聪明,让你猜对啦!这道题是等于3。
这么大的数,我们没有经过计算,为什么就可以断定它等于3呢?它与口算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此时,学生的思维已处欲罢不能的状态,教师可把握时机,把学生带入新知的学习中去。
2、在“求异”处质疑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需要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儿童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问题的多问性,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思路,让学生从求异思维中进一步了解事物。
例如,有一道例题是这样的:“果园里桃树和杏树一共有180棵,杏树的棵树是桃树的3倍。
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有的教师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在教科书的解法里,学生列的方程千篇一律,都是设桃树X棵,X+3X=180。
虽然,课堂顺顺当当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学生思维却得不到发展。
我在教学时,就大胆地放开,让学生根据题意自主地列方程,结果列出的方程各种各样,异彩纷呈。
如设桃树X棵,(180-X)÷X=3,设杏树为X棵,X+X÷3=180;X÷(180-X)=3;……虽然有的方程学生暂时还不会解,但每种列法都有实际意义,都体现一种思维方式。
这多种思维方法达到同一个目的,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学习成了一种乐趣,而这正是一条通往创新之路。
3、于“无疑“处质疑
爱因斯坦曾指出,我们在观察自然界上究竟能走多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而能拥有新知识发现权的,则是那些具有非凡洞察力的人。
的确是这样的,当“日心说”在科学界确立了它的统治地位之后,人们对每天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就熟视无睹了,再也不会去问个究竟了。
在教学中,如果学生一昧地只唯书,只唯师的话,那哪还谈得上质疑能力的培养呢?因此,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于“无疑处”质疑,养成质疑习惯,凡事好问个为什么,具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
如在教学《最大公约数》之后,有一个学生就提出疑问:“为什么我们学习了‘公约数’这个概念后,还要学习‘最大公约数’呢?两个概念为什么不能只学一个呢?”我首先对这个学生的疑问作了肯定,然后反问全体学生:“大家觉得呢?是不是数学家们在这里犯了‘画蛇添足’的错误呢?”这下全班顿时“炸”开了,学生各抒已见,争论了起来。
这时,我因势利导,抛出了两道题:求24和36的所有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
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讨论,最后同学们
得出了比较一致的结论:教材在给出了“公约数”的定义之后,又规定了“最大公约数”这个概念,并不是重复毫无意义的。
“最大公约数”起了以少当多的作用,因为两个数的所有公约数都是它们最大公约数的约数。
只要知道了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也就能很快求出这两个数的所有公约数了。
“最大公约数”这个概念体现了数学概念简洁性的特点。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对“公约数”与“最大公约数”之间的关系就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处处有疑,无处不能疑,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了质疑习惯,质疑能力也就得到了发展。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
”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教会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
教师要方法多样、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小心翼翼的加以保护,培植他们“疑”的火花,让他们在课堂上大胆地质疑,让他们的学习主体性得到真正、完美、彻底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