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

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
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

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的实验改进

一,实验目的

1.改进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装置,避免二氧化硫的排放,检验气体产物;

2.进一步验证硫酸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并探究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浓硫酸的脱水性与强氧化性;

2.能改进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装置;

过程与方法:1.观察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提高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准确描述,分析的能力;

2.学习用实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体验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实验,增强对化学的兴趣与求知欲望;

2.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探讨,增强实验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三,实验设计思路及原理

蔗糖和浓硫酸反应包括蔗糖的碳化和浓硫酸与碳的反应,为防止二氧化硫散逸在空气中,采用了密封装置,同时为检验气体产物和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最终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

四,实验仪器与药品

铁架台、圆底烧瓶、分液漏斗、集气瓶、烧杯、双孔橡胶塞、导管,浓硫酸、蔗糖、品红、酸性高锰酸钾、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

五,实验步骤

1.连接好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2.在圆底烧瓶中放入20g蔗糖,并滴入几滴水是蔗糖湿润,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硫酸,按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连接好仪器,并在第一个洗气瓶中装入品红溶液,第二个洗气瓶中装入酸性高锰酸钾,第三个洗气瓶中装入品红溶液,第四个洗气瓶装入澄清石灰水,最后将导管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如图2所示)

3.将浓硫酸缓慢的从分液漏斗放入圆底烧瓶中,是浓硫酸与蔗糖充分混合。

六,实验现象

加入浓硫酸后现象为:

1.蔗糖开始先是变黄,再变黑,黑色物体体积迅速膨胀充满整个烧瓶,同时产生大量气体。

2. 气体通过导管依次进入4个洗气瓶的现象:品红1褪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品红2溶液无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七,实验结论

本实验改进时,保留了该实验原有的现象明显的特色,不仅能使学生看到“黑面包”,而且本实验室在密封的状态下进行,装置的最后用氢氧化钠溶液消除了实验产生的SO2造成的空气污染,增强了学生环保的意识。还有助于学习SO2的还原性、漂白性以及SO2与CO2的鉴别。在实际的教学中,利用此实验可增强实验的演示效果,同时,大幅度减少了有害气体的生成量,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1.浓硫酸使蔗糖炭化变黑,证明浓硫酸有脱水性。

2. 品红1褪色(验证有SO2产生)、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除去SO2)、品红2溶液无色(验证SO2除干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验证有CO2产生)。

3.浓硫酸和蔗糖反应生成了SO2和CO2,浓硫酸中+6价的被还原为SO2中的+4价,浓硫酸有氧化性。

八,参考文献

[1]陈金连.浓硫酸与蔗糖的反应及反应产物的检验[J].发明与创新—微型实验专辑,2007.78—80.

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的实验改进教学设计

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的实验改进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现行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化学必修一第100页,[图4-3]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如图1所示) (图1) 是高中化学常见实验,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课本上对现象的描述:可以看到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一种海绵状的炭。虽然方法简单,现象明显, 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因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产生大量刺激性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污染室内环境, 危害师生身心健康影响师生健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负面效应。为此,以绿色化学思想和优化化学实验教学为教学理念,采用密封装置,进行多次实验研究和教学实践。 二.学情分析 1.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2.学习心理: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均已初步形成,个性比较活泼,喜欢对问题进行寻根究底,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在课堂上多数厌倦教师的说教灌输,都希望老师给他们创建一个便于他们自主学习的环境,给他们发表见解和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 3.知识的储备:学过了浓硫酸的部分特性以及本实验产生有害气体SO2的性质。 4.欠缺的能力:规范操作实验的能力 三.实验重难点 重点:浓硫酸使蔗糖碳化脱水性表现 难点:实验装置设计和实验原理分析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浓硫酸的脱水性与强氧化性; 2.能改进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装置; 过程与方法:1.观察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提高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准确描述, 分析的能力; 2.学习用实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体验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实验,增强对化学的兴趣与求知欲望; 2.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探讨,增强实验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五.教学方法 让学生主动探究,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的思维为中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多样化、更加高效。 教法:情景激学法、实验启发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探究 讨论法 学法:实验探究、小组观察讨论、对比归纳 辅助手段:实验,多媒体教学 六.实验设计思路和原理 1.实验设计思路:蔗糖和浓硫酸反应包括蔗糖的碳化和浓硫酸与碳的反应,为防止二氧化硫散逸在空气中,采用了密封装置,同时为检验气体产物和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最终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如

铜与浓硫酸共热的反应及现象

铜与浓硫酸共热的反应及现象 【摘要】铜与浓硫酸共热反应因两者的量不同,反应时的最终现象不同。若浓硫酸过量 时,主要现象有:铜表面先变黑,形成黑色浊液,随后又变成白色浊液。铜全部反应完后,静置,灰白色物质沉于管底,所得溶液呈淡蓝色,冷却至室温呈无色。反应中还伴有白色烟雾,并有淡黄色物质冷凝在管壁。若铜过量,最终得灰白色固体物质。由此说明铜与浓硫酸共热的反应是很复杂的,且反应后所得溶液颜色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关键词】铜;浓硫酸;共热反应;现象;原因 高一新教材关于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描述是这样的:“实验表明,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时能发生反应,放出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反应后生成物的水溶液显蓝色。说明铜与浓硫酸反应时被氧化为二价铜离子”。 然而该实验的现象这么简单,且实验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浓硫酸过量。用下列“实验装置图1”(固定仪器和加热酒精灯均未画出)来完成此实验。其实验现象有(按实验进程):铜与冷的浓硫酸不发生反应,加热时随浓硫酸温度升高铜丝(或铜片)表面变黑,产生气泡,细小黑色颗粒状物质从铜丝(或铜片)表面进入浓硫酸中,形成黑色的悬浊液。随着加热温度继续升高(至沸腾),黑色颗粒状物质与浓硫酸反应,转变成细小灰白色的颗粒状物质,随浓硫酸一起翻滚。在此过程中试管里还产生了大量的白色烟雾,起初部分烟雾在试管上部内壁冷凝析出淡黄色固体物质。在持续加热浓硫酸(沸腾)时,淡黄色固体物质有慢慢消失了。此间导气管出的气体分别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品红溶液和KMnO4溶液褪色。当铜全部反应后,停止加热静置时,试管内的烟雾也随之慢慢消失了,试管中的液体呈浅蓝色,管底沉积的固体物质呈灰白色。继续冷却试管时,溶液颜色慢慢变浅,至室温时几乎无色。将此无色溶液注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所得溶液变为浅蓝色。再向残留有灰白色固体的试管中滴加少量蒸馏水时,所得溶液呈蓝色,试管底部未溶固体的上层部分呈蓝色,下层仍为灰白色(久置时可变为蓝色)。 另一种情况是铜过量。用“实验装置图2”(固定仪器和加热酒精灯均未画出)完成此实验。为了便于观察有关反应现象和验证产物,将细铜丝一端卷成螺旋状没入浓硫酸中,另一端露置在液面上方(如图2所示)。长玻璃导管是让挥发的浓硫酸和水冷凝回流。开始加热反应时的现象与前者相同。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试管和长导气管内壁有少量淡黄色固体物质凝聚。露置于试管液面上方的光亮铜丝逐渐变黑。一会儿后试管里的硫酸全部反应完,试管里的物质变为灰黑色的固体。取出试管中原来露置液面上变黑的铜丝,将其分别置于盛有一定量的浓硫酸和稀硫酸的两支试管中,震荡,铜丝表面的黑色物质不溶。若将光亮的铜丝

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实验改进实验报告

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实验改进 长武中学陈宝凤 【问题的提出】 在研究浓H2SO4的化学性质时,Cu与浓H2SO4的反应是用来说明浓H2SO4具有很强的氧化性的一个典型反应,为使学生能全面理解并掌握这一重要化学反应,在教材中设计了有关铜和浓硫酸发生反应的演示实验。人教版教材必修一中的实验装置图为: 但若按教材中所提供的装置进行实验,很难得到预期的实验现象,在实验过程中过多的浪费药品,而且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污染环境,尾气处理得不够充分.人教版标准实验教科书中针对以上弊端作了如下改进:用长铜丝代替铜片,在胶塞一侧挖一个凹槽,使铜丝从凹槽处伸出,反应结束后,将铜丝抽出液面,反应即停止。但是,在实际操作时发现,在胶塞上挖凹槽大小不好把握,铜丝质地软,穿过胶塞后导致气密性不好,导出的气体不足,品红褪色现象不明显。.因此,我们应该从实验装置入手,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实验进行必要的改进。 【实验目的】 1.认识浓硫酸与铜的反应,进一步了解SO2的性质。

2.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学会运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从实验中学会得出结论解决问题。 3.培养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体会设计实验以及验证实验的乐趣。【实验原理】 铜与浓硫酸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H2SO4(浓)+Cu===CuSO4+2H2O+SO2↑ Cu与浓H2SO4反应生成SO2说明浓H2SO4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而产生的SO2具有漂白性,同时SO2也是一种酸性气体,在实验中可以用品红试纸验证SO2具有漂白性,用蓝色石蕊试纸验证SO2是一种酸性气体。 【实验装置图】 (说明)将5ml的注射器插入胶塞。在注射器的柱塞末端系上一段细铜丝,并在细铜丝的另一端系上一段螺旋状的粗铜丝,用于反应。

浓硫酸使用注意事项范本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浓硫酸使用注意事项(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47886浓硫酸使用注意事项 Precautions for using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浓硫酸是一种无色无味粘稠液体。具有强腐蚀性和强氧化性,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一、浓硫酸的危害 1、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 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口服浓硫酸致死量约为5毫升。 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

至失明。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硫酸雾者,可有鼻粘膜萎缩伴有嗅觉减退或消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硬化和牙齿酸蚀等症状。。 2、环境危害:溶液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硫酸雾也是一种大气污染。 3、燃爆危险:硫酸虽不燃,但很多反应却会起火或爆炸,如与金属粉反应会产生可燃性气体,与水混合会大量放热。 着火时应立刻用砂土、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可用水灭火。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硫酸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或用湿布捂住口鼻。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和胶鞋。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场所应通风、有水源和消防器材,应设安全淋

浓硫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浓硫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浓硫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Sulfuric acid 分子式:H2SO4 相对分子质量:98.07 危险品编号:81007 熔点(℃):10 沸点(℃):290 相对密度:1.83;3.4 外观及性状:兰色油状液体,无味 禁忌物:有机物、氰酸盐、碳化物、雷酸盐、苦味酸盐、金属 企业名称: ---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技术说明书编码:--- 生效日期:---年---月---日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浓硫酸 CAS号:7664-93-9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先用干布试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最后用小苏打溶液冲洗,严重时应立即送医院。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注意:身防止皮肤直接接触.用棉布先吸去皮肤上的硫酸,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最后用0.01%的苏打水(或稀氨水)浸泡.切勿直接冲洗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浓硫酸的稀释:

1、浓硫酸的稀释: 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浓硫酸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 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中部,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pH。 3、用试纸检验气体: (以NH3为例)用玻璃棒贴取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或试管口,看试纸是否变蓝。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大试管单孔塞为例): ①微热法:将导管插入水槽中,手握大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时导管口回流一段水柱,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液差法:塞紧橡皮塞,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的橡皮管部分,从长颈漏斗中向试管中注水,使长颈漏斗中液面高于试管中液面,过一段时间,液面差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若为分液漏斗,塞紧橡皮塞,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的橡皮管部分,向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打开活塞,若分液漏斗中液体滴下的速率逐渐减慢至不再滴下,说明气密性良好。) 5、闻气体的气味: 用手在集气瓶口上方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 6、焰色反应:

(以K元素为例)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是否为紫色。(注:洗涤铂丝用盐酸溶液)。 7、洗涤沉淀: 把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到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静置,使蒸馏水滤出,重复2~3次即可。 8、判断沉淀剂是否足量的操作: 在上层清液中(或取少量上层清液置于小试管中),滴加沉淀剂,若不再产生沉淀,说明沉淀完全。如粗盐提纯实验中判断BaCl2 已过量的方法是:在上层清液中再继续滴加BaCl2溶液,若溶液未变浑浊,则表明BaCl2已过量。 9、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 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洗液,滴加相应试剂…… 10、萃取分液操作: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在漏斗下面放一个小烧杯,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11、量气操作注意: 待温度恢复至室温时,调节量筒(或量气管)使左右液面相平。 12、酸碱中和滴定终点判断:

浓硫酸使用注意事项(通用版)

浓硫酸使用注意事项(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refers to ensuring the smooth and effective progres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production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social and personal safety.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浓硫酸使用注意事项(通用版) 浓硫酸是一种无色无味粘稠液体。具有强腐蚀性和强氧化性,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一、浓硫酸的危害 1、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 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口服浓硫酸致死量约为5毫升。

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硫酸雾者,可有鼻粘膜萎缩伴有嗅觉减退或消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硬化和牙齿酸蚀等症状。。 2、环境危害:溶液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硫酸雾也是一种大气污染。 3、燃爆危险:硫酸虽不燃,但很多反应却会起火或爆炸,如与金属粉反应会产生可燃性气体,与水混合会大量放热。 着火时应立刻用砂土、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可用水灭火。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硫酸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或用湿布捂住口鼻。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和胶鞋。

浓硫酸在有机反应中的作用资料

硫酸是化学反应中的多面手,不但在无机反应中经常使用,而且也是有机反应中的常用试剂。 我们知道,硫酸是-种强酸,对许多化学反应有催化作用。在浓硫酸中,硫酸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由于硫酸分子易与水分子化合形成水合分子,因此,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脱水性。 浓硫酸的催化作用实质是利用其强酸性和强质子化能力促成酰基正离子的形成,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反应速度。 浓硫酸的吸水性是指能吸收游离的水或结晶水合物中的水,如:浓硫酸敞开放置增重;浓硫酸做干燥剂;浓硫酸使无水硫酸铜由蓝变白。 浓硫酸的脱水性是指浓硫酸能使某些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如浓硫酸能使蔗糖脱水。 浓硫酸在有机反应中常常表现三个方面的作用,即催化作用,吸水作用和脱水作用。例如:用乙醇制乙烯,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苯和浓硝酸的硝化,都用到浓硫酸。在这些反应中,浓硫酸都起了催化作用,但还利用了浓硫酸的吸水性或脱水性。究竟是利用了浓硫酸的吸水性还是脱水性?有较多的同学在回答此问题时常常张冠李戴,混淆不清。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由结构决定的, 能否表现出这一性质却是由外部环境决定

的。酸和醇发生酯化反应中:酯化反应需要酸或碱作催化剂,因此,浓硫酸能体现催化作用。酸和醇中有氢有氧,浓硫酸常温下就能使它们脱水,故浓硫酸又能体现脱水性。酯化反应生成的有游离水,可供浓硫酸吸收,所以浓硫酸又能体现吸水性。该反应中浓硫酸表现了哪些性质呢?反应的实质是: H+先和羧酸中的羧基形成烊盐,使羧基的碳原子带有更高的正电性,有利于醇羟基中亲核试剂进攻,然后再失去一分子水,再失去氢离子形成酯,浓硫酸起到了脱水剂的作用。同时,消去的水被浓硫酸固定,使得本反应得以不断向右进行,浓硫酸又起到了吸水剂的作用。因此,在酯化反应中,浓硫酸体现了催化剂、吸水剂和脱水剂的作用。 但是,在中学教学中,学生的知识面不允许我们从反应实质上去分析解决问题,那么,我们怎样回答这样的问题呢?在一个有机化学反应中,浓硫酸的这三个性质可能都有所体现,我们在回答问题时,应当看主要方面,看对这个化学反应是否有较大帮助。酸和醇发生酯化反应中,浓硫酸的催化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由于酯化反应的可逆程度较大,浓硫酸吸收了反应生成的水,有利于反应向正向进行,因此,浓硫酸也体现了吸水性。在这一化学反应中,浓硫酸的脱水性表现在酸分子内、酸分子间、醇分子内、醇分子间、酸与醇之间,其中酸与醇之间的脱水是对本反应是有较大帮助的,而且,较低温度时,更容易发生分子间的脱水。因此,浓硫酸也体现了它的脱水性。乙醇制乙烯中,浓硫酸表现出了催化作用,浓硫酸的脱水性表现在醇分子间、醇分子内,温度较低时主要是前者,因此,该反应要求将温度迅速升高到170摄氏度左右。浓硫酸虽然也吸收了反应生成的水,使平衡向正向移动,但由于该反应的可逆程度不大,它的吸水对该反应贡献不大,因此,我们说它没有表现出脱水性。苯和浓硝酸的硝化,浓硫酸的催化作

浓硫酸与碳的反应

设计碳与浓硫酸的反应实验 鲁教版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硫的转化》中,提到当硫元素处于最高化合价态时,含这种价态硫元素的物质可能具有氧化性。 浓硫酸是一种氧化剂,能够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例如。在加热时,浓硫酸可与木炭发生下列化学反应: C + 2H2SO4==CO2↑ + 2SO2 ↑+ 2H2O 碳与浓硫酸的反应,是在学习浓硫酸强氧化性时涉及到的一个反应,老师只涉及了一个铜与浓硫酸反应的演示实验,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浓硫酸强氧化性的理解。而碳与浓硫酸的反应,只是借助蔗糖碳化的实验现象分析推测得出的一个结论,并没有实验验证其产物。为了验证反应产物,设计了实验。 实验目的:理解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掌握碳与浓硫酸反应的实质, 体验化学知识的获得过程,学会分析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药品:木炭、浓硫酸、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品红、澄清石灰水、无水硫酸铜 用品:铁架台、试管、导管、锥形瓶、圆底烧瓶、酒精灯等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A、为发生装置, B、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的存在 C、用少量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 D、用较多浓的高锰酸钾除去二氧化硫 E、再用少量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已经除尽 F、最后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由此可见,整个实验过程,实验现象明显,思路清晰,所得产物明了可见。对浓硫酸的氧化性有进一步的认识。

实验习题: 1、 为了验证木炭可被浓硫酸氧化成二氧化碳,选用下图所示仪器 (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置如下: 已知:SO 2可以与酸性KMnO 4溶液迅速反应,并使之褪色。 (1) 如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 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 (2) 仪器乙、丙应有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表明已检查出CO 2?乙中____________, 丙中__________________; (3) 丁中酸性KMnO 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写出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D E F 甲 丙 丁

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实验改进实验报告

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实验改进 【问题的提出】 在研究浓H2SO4的化学性质时,Cu与浓H2SO4的反应是用来说明浓H2SO4具有很强的氧化性的一个典型反应,为使学生能全面理解并掌握这一重要化学反应,在教材中设计了有关铜和浓硫酸发生反应的演示实验。人教版教材必修一中的实验装置图为: 但若按教材中所提供的装置进行实验,很难得到预期的实验现象,在实验过程中过多的浪费药品,而且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污染环境,尾气处理得不够充分,因此,我们应该从实验装置入手,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实验进行必要的改进。 【实验目的】 1.认识浓硫酸与铜的反应,进一步了解SO2的性质。 2.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学会运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从实验中学会得出结论解决问题。 3.培养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体会设计实验以及验证实验的乐趣。【实验原理】 铜与浓硫酸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H2SO4(浓)+Cu===CuSO4+2H2O+SO2↑

Cu与浓H2SO4反应生成SO2说明浓H2SO4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而产生的SO2具有漂白性,同时SO2也是一种酸性气体,在实验中可以用品红试纸验证SO2具有漂白性,用蓝色石蕊试纸验证SO2是一种酸性气体。 【实验仪器与试剂】

【实验装置图】 【实验步骤】 1.取适量浓硫酸加入到具支试管中,用量不超过试管体积的三分之一 (约10ml); 2.取铜丝穿过胶塞,使铜丝能在胶塞中上下活动,塞紧胶塞,然后将伸入试管中的铜丝一端拴上一束细铜丝,使铜丝下端没入浓硫酸之中; 3.在硬质玻璃管中分别放上湿润的品红试纸、湿润的石蕊试纸,在烧 杯中加入适量饱和NaOH溶液; 4. 如图组装好装置后,用酒精灯加热浓硫酸 5.待反应结束后,使大试管中浓硫酸与金属铜片发生脱离,移去酒 精灯,加热硬质玻璃管,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现象的探究与分析

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现象的探究与分析 [摘要]铜与浓硫酸共热反应因两者的量不同,反应时的最终现象不同。若浓硫酸过量时,主要现象有:铜表面先变黑,形成黑色浊液,随后又变成白色浊液。铜全部反应完后,静置,灰白色物质沉于管底,所得溶液呈淡蓝色,冷却至室温呈无色。反应中还伴有白色烟雾,并有淡黄色物质冷凝在管壁。若铜过量,最终得灰白色固体物质。由此说明铜与浓硫酸共热的反应是很复杂的,且反应后所得溶液颜色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高一新教材P131页关于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叙述是这样的:“实验表明,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时能发生反应,放出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反应后生成物的水溶液显蓝色。说明铜与浓硫酸反应时被氧化为Cu2+”。 然而该实验的现象并非这么简单,且实验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浓硫酸过量。用下列“实验装置图1”(固定仪器和加热酒精灯均未画出)来完成此实验。其实验现象有(按实验进程):铜与冷的浓硫酸不发生反应,加热时随浓硫酸温度升高铜丝(或铜片)表面变黑,产生气泡,细小黑色颗粒状物质从铜丝(或铜片)表面进入浓硫酸中,形成黑色的悬浊液。随着加热温度继续升高(至沸腾),黑色颗粒状物质与浓硫酸反应,转变成细小灰白色的颗粒状物质,随浓硫酸一起翻滚。在此过程中试管里还产生了大量的白色烟雾,起初部分烟雾在试管上部内壁冷凝析出淡黄色固体物质。在持续加热浓硫酸(沸腾)时,淡黄色固体物质又慢慢消失了。此间导气管导出的气体分别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品红溶液和KMnO4溶液褪色。当铜全部反应后,停止加热静置时,试管内的烟雾也随之慢慢消失了,试管中的液体呈浅蓝色,管底沉积的固体物质呈灰白色。继续冷却试管时,溶液颜色慢慢变浅,至室温时几乎无色。将此无色溶液注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所得溶液变为浅蓝色。再向残留有灰白色固体的试管中滴加少量蒸馏水时,所得溶液呈蓝色,试管底部未溶固体的上层部分呈蓝色,下层仍为灰白色(久置时可变为蓝色)。 安全紫色石品红KMO4 NaOH 装置蕊试液溶液溶液溶液 实验装置图1 实验装置图2

浓硫酸使用注意事项

浓硫酸使用注意事项 浓硫酸是一种无色无味粘稠液体。具有强腐蚀性和强氧化性,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浓硫酸的危害 1、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 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口服浓硫酸致死量约为5 毫升。 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硫酸雾者,可有鼻粘膜萎缩伴有嗅觉减退或消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硬化和牙齿酸蚀等症状。。 2、环境危害:溶液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硫酸雾也是一种大气污染。 3、燃爆危险:硫酸虽不燃,但很多反应却会起火或爆炸,如与金属粉反应会产生可燃性气体,与水混合会大量放热。

着火时应立刻用砂土、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可用水灭火。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硫酸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或用湿布捂住口鼻。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和胶鞋。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场所应通风、有水源和消防器材,应设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泄漏应急处理 若有少量浓硫酸泄漏,可用大量自来水冲洗,清洗液用废液桶收集,处理后排放 若有大量浓硫酸泄漏,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面罩,穿化学防护服。合理通风,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在确保 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减慢挥发(或扩散),但不要对泄漏物或泄漏点直接喷水。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收集处理后排放。 四、中毒急救措施

蔗糖和浓硫酸的反应(优.选)

1 / 3word.

在本次实验中探究的因素及水平如下: 水平 因素 蔗糖的质量/g V(H2O) V(H2SO4) 1 1 8 10g 2 1.5 9 3 2 10 因素及水平的判断依据: 1.黑面包的高度 2.品红溶液的褪色情况; 3.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 4.氢氧化钙溶液的浑浊情况。 实验研究方案及实验记录 一、实验简单的操作步骤(用流程图,不用文字); 实验装 二、实验装置图; 三、实验方案和实验记录(用表格); 实验方案: 在实验中固定蔗糖的用量为10g,第一个品红的用量(V品红:V水=1:4),高锰酸钾的用量(V高锰酸钾:V水=1:4),第二个品红的用量(V品红:V水=1:6),改变浓硫酸的体积和水的体积,通过简单比较法探究本实验的最佳水平。其中,第一个品红褪色,加热后又恢复,说明产物里面含二氧化硫,高锰酸钾和二氧化硫反应后颜色变浅,第二个品红不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已经被完全除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实验记录: 实验实验条件黑面包的品红(左)加热后KMnO4品红澄清石灰水分析已有装 置不足 装置改进 与搭建 分析影响因素,设 置因素水平 研磨 蔗糖 配制品红溶液与高锰酸钾溶液并 加入相应具支试管中 在锥形瓶中 加入蔗糖 在锥形瓶中加入 一定量水 在锥形瓶中加入一定 量浓硫酸(搅拌) 盖上塞子, 观察现象 改变条件, 继续探究 2 / 3word.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3 / 3word.

浓硫酸使用注意事项

浓硫酸使用注意事项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浓硫酸使用注意事项 浓硫酸是一种无色无味粘稠液体。具有强腐蚀性和强氧化性,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一、浓硫酸的危害 1、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 口服后引起烧伤以致溃疡;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口服浓硫酸致死量约为5毫升。 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者,可有鼻粘膜萎缩伴有嗅觉减退或消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硬化和牙齿酸蚀等症状。。 2、环境危害:溶液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硫酸雾也是一种大气污染。 3、燃爆危险:硫酸虽不燃,但很多反应却会起火或爆炸,如与金属粉反应会产生可燃性气体,与水混合会大量放热。 着火时应立刻用砂土、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可用水灭火。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硫酸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或用湿布捂住口鼻。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和胶鞋。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场所应通风、有水源和消防器材,应设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泄漏应急处理 若有少量浓硫酸泄漏,可用大量自来水冲洗,清洗液用废液桶收集,处理后排放。 若有大量浓硫酸泄漏,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面罩,穿化学防护服。合理通风,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减慢挥发(或扩散),但不要对泄漏物或泄漏点直接喷水。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收集处理后排放。 四、中毒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衣着,用大量2%溶液或清水冲洗20分钟以上(用布擦会扩大烧伤面积),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min,就医 吸入:迅速离开现场到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医。 五、浓硫酸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注意对硫酸雾的控制,加强通风排气。车间硫酸雾:2 mg/m3,车间内要有方便的冲洗器具。禁止烟火、进水进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搬运时轻装轻放。 浓硫酸溶于水后能放出大量的热,因此浓硫酸稀释时,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烧瓶用玻璃棒引流),并不断搅拌,使稀释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出。切记“酸

铜与浓硫酸反应异常现象的分析

铜与浓硫酸反应异常现象的探究 教案 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班级:2014级化学本科班 姓名:范光鼎 学号:40271114110

铜与浓硫酸反应异常现象的分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了解SO2的性质。 2.掌握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铜与浓硫反应的实验现象,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运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体会设计实验以及验证实验的乐趣。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科学探究法,实验法。 三、教学重难点: 难点:解释实验中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 重点:SO2的性质。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我们都知道铜的活动性没有氢的大,但因为浓硫酸的强氧化性,铜是可以与浓硫酸反应的,而且反应过程中会发生一些异常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首先我们先来学一下它们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主反应:2H2SO4(浓)+Cu===CuSO4+2H2O+SO2↑

注:(Cu+H2SO4(浓) = △ == CuO+SO2↑+H2O CuO+ H2SO4(浓) = △ == CuSO4+ H2O 从上述的方程式可以看出,浓硫酸与铜共热反应是分步进行的,铜先被浓硫酸氧化为黑色的氧化铜,氧化铜再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 环节三:实验设计 提出问题:同学们思考一下,除了上述的现象外,还其他的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 归纳总结学生观点,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 本次课我们需要的实验仪器与试剂有: 仪器: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硬质玻璃管,烧杯,弯头导管,直导管,单孔橡胶塞,挡风板,棉花,试管, 试剂:浓硫酸 10ml ,铜片,氢氧化钠溶液,品红溶液,紫色石蕊试纸,高锰酸钾溶液, 环节四:学生实验 1.取适量浓硫酸加入到具支试管中,用量不超过试管体积的三分之一(约10ml); 2.取铜丝穿过胶塞,使铜丝能在胶塞中上下活动,塞紧胶塞,然后将伸入试管中的铜丝一端拴上一束细铜丝,使铜丝下端没入浓硫酸之中; 3.在硬质玻璃管中分别放上湿润的品红试纸、湿润的石蕊试纸,在烧杯中加入适量饱和NaOH溶液; 4. 如图组装好装置后,用酒精灯加热浓硫酸 5. 待反应结束后,使大试管中浓硫酸与金属铜片发生脱离,移去酒

化学创新实验:铜与浓硫酸反应

化学创新实验: 铜与浓硫酸反应 一、实验名称:铜与浓硫酸反应 二、实验目的: 铜与稀硫酸不反应,但铜与浓硫酸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除生成硫酸铜外,还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这证明了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是大气污染主要成分之一,实验过程中必须控制二氧化硫的生成量,还要进行尾气处理。该实验还助于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帮助学生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课本中给出了该实验的操作方法。为了控制二氧化硫的生成量,在试管侧面开凹槽以便于抽动铜丝而随时终止反应。为了证明二氧化硫的生成及其漂白性,教学参考书又给出了改进实验的操作装置图(如下图)。 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感到上述实验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开槽时要求既要保证密封性,又要便于抽动铜丝,这一点很难做到。开槽太小虽然密封性好,但在抽动铜丝时易拉动试管塞,由于浓硫酸对皮肤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实验时浓硫酸又处于沸腾状态,产生的气压较大,这样浓硫酸易溅出而伤及实验人员。如果开槽稍微大一点,气体穿透能力很强,无法保证二氧化硫不漏出。 基于以上矛盾和问题,我把铜丝改为铜片,一次性加入。教学参考书中给出的装置图,要求控制二氧化硫的量,只要能够观察到品红溶液褪色而石蕊溶液变红色就抽动铜丝使反应停止下来。其实当我们观察到上述实验现象时二氧化硫就

已经过量,不可能恰到好处地通过抽动铜丝而控制二氧化硫的量。相反,我们根据经验控制铜片的量也可以很好地完成该实验。这样不仅保证了实验安全,而且我们还能够集中精力观察实验现象。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 仪器:铁架台、酒精灯、试管、玻璃导管。 试剂:98%浓硫酸、铜片、品红溶液、石蕊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四、实验仪器装置图(无论用手或电脑画都必须清晰)及仪器的组装说明 五、实验操作部分 1 放置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的高度确定好试管的位置。在试管中加好试剂,按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如图安装仪器。 2 观察和分析试管中的实验现象。 六、装置改进的意义 1 避免了在抽动铜丝时产生的实验安全问题。浓硫酸在反应时处于沸腾状态,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气压较高,操作不慎易拉动试管塞产生浓硫酸的溅射。 2 便于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由于实验减少了抽动铜丝环节,实验人员能够全心投入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 2

浓硫酸使用注意事项(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浓硫酸使用注意事项(正 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504-50 浓硫酸使用注意事项(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浓硫酸是一种无色无味粘稠液体。具有强腐蚀性和强氧化性,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一、浓硫酸的危害 1、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 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口服浓硫酸致死量约为5毫升。 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

孔、全眼炎以至失明。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硫酸雾者,可有鼻粘膜萎缩伴有嗅觉减退或消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硬化和牙齿酸蚀等症状。。 2、环境危害:溶液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硫酸雾也是一种大气污染。 3、燃爆危险:硫酸虽不燃,但很多反应却会起火或爆炸,如与金属粉反应会产生可燃性气体,与水混合会大量放热。 着火时应立刻用砂土、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可用水灭火。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硫酸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或用湿布捂住口鼻。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和胶鞋。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使用浓硫酸的安全操作规程(最新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使用浓硫酸的安全操作规程(最 新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使用浓硫酸的安全操作规程(最新版) 浓硫酸具有强吸水性、氧化性和脱水性,万一在使用过程中不慎溅至手上或身上。现场处理方法:立即用抹布或其它布片把浓硫酸抹掉后,马上用大量清水冲洗,如溅到眼睛,只能用清水冲洗。如现场有烫伤药即可涂上,如若烧伤严重者,立刻送医院。 1.取样规定 1)戴上防腐手套。 2)使用专用采样瓶。 3)取样时,用浓硫酸洗试样瓶,要小心慢洗。 2.卸浓硫酸规定 1)先检查好闸阀,再把放酸管对准大罐浓硫酸入口,再打开闸阀。 2)放酸过程要注意观察大罐浓硫酸是否已装满。

3)卸完浓硫酸,先关紧浓硫酸出口阀,等硫酸滴完后再收酸管。 3.浓硫酸计量桶的操作顺序: 从大罐浓硫酸放入计量桶,关紧计量桶出口阀,打开计量桶进口阀。注意察看计量桶液位计达到所需刻度线,关紧计量桶进口闸阀。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Cu与浓硫酸的反应

前述在高中化学的教学当中,我们势必会学到硫与硫酸的章节,在这章里面,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到硫处于最高氧化态时的含氧酸——硫酸的氧化性,都会做金属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实验。在这个实验里面,铜被氧化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生成二价铜盐又反映出浓硫酸的强酸性。考试时同学们在描述现象会说:“铜溶解,产生蓝色溶液以及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刺激性气体。”当我们实际操作的时候却发现,铜和浓硫酸反应过后留下了许多不能解释的黄褐色以至灰色的产物,有时还会出现黑色的小颗粒,这就与简单的理想实验描述大相径庭,这些产物到底是什么呢?究竟以怎么样的物料加入量反应,才能够使学生直观清晰地通过实验现象看到他们所要了解的知识呢? 一实验探究过程论述将分开笔者实验和文献实验。首先是笔者实验。 笔者采取18.4mol/L 的浓硫酸5mL 和一片铜片置于试管内用酒精灯加热,按照课本的要求进行实验,反应持续有4min 左右时试管内反应液沸腾,出现雾状液滴悬浮在管内空间中,另一头连接的品红稀溶液褪色 (由鲜艳的粉红变为透明) 。这证明产生了二氧化硫,实验的确存在我们期待的产物。试管内产生了灰黑色物质,铜尚未完全溶解。待冷却后除去反应装置,经过称重,铜溶解了大概三分之二。对灰色物质干燥以后,笔者提出了自己的猜测。 ①灰黑色物质是硫化亚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②灰黑色物质仅仅是铜的硫化物。 ③灰黑色物质可能既有铜氧化物和铜硫化物,也可能产生了硫单质。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笔者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几个实验。 (1).用湿润的玻璃棒沾取少许灰黑色物质放置在塑料点滴板中,滴加少许浓盐酸,等待一段时间后发现固体 无明显溶解。 (2).以上面的方法取灰黑色物质在塑料点滴板内,滴加浓硝酸若干,经一段时间之后,产生很淡的二氧化氮气体,但固体仍然没有明显发生溶解。

《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的改进》

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的改进 摘要:在现行版实验的基础上,对其他关于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的装置进行分析比较,并且提出和设计了新的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的装置。 关键词:实验装置;改进 1问题的产生 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是学习浓硫酸重要性质的传统实验。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中,安排的实验操作是:将一小块铜片放入试管中,然后加入2ml 浓硫酸,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1]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从而让学生总结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强酸性的性质,并掌握SO2的强氧化性的性质。 图1 在用这个装置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1)SO2极易溶解于水,在停止加热时,会产生倒吸现象,致使反应的试管炸裂,由于反应物为浓硫酸,泄露会对师生产生威胁,具有安全隐患;(2)用铜片和浓硫酸反应,加热时反应较难控制,反应试管中会产生大量白色烟雾,并不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3)试验装置都是试管,比较难于固定,而且装置过于复杂,不利于操作,真正实验时往往会让人手忙脚乱;(4)在反应结束后,拆卸装置时仍会有部分SO2泄露,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2文献里关于改进后的实验装置 查阅其他关于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下列装置从不同的方面改进了原有的实验设计,给实验的改进提供了一些新思路和有益的借鉴。 从实验所用的铜来划分,有铜片和铜丝两种,以下是铜片和浓硫酸的反应:(1)第一种装置用浸有Na2CO3溶液的棉花来吸收多余的SO2,杜绝了倒吸现象的发生,但是控制不好的话,品红溶液还是有倒吸的可能,另外铜片在加热时会上下翻动,还会有黑色的副产物产生,控制不好浓硫酸与铜片的量,就会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2]。(图2)

铜与浓硫酸反应

铜与浓硫酸反应 1.(2010北京高考)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 2 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 2 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 2 D.为确认CuSO 4 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2.(2009广东会考)金属铜不能够与浓盐酸反应,却能够与浓硫酸反应,是因为浓硫酸具有 A.脱水性 B.吸水性 C.强酸性 D.强氧化性 3.(2007宁夏高考)a g铁粉与含有H2SO4的CuSO4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a g铜,则参与 反应的CuSO 4与H 2 SO 4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7 B、7︰1 C、7︰8 D、8︰7 4.(2006全国联考七)一定量的锌与100 mL 18.5 mol·L-1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 33.6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 L,测得溶液的pH=1,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气体A为SO 2和H 2 的混合物 B.气体A中SO 2 与H 2 的体积之比为4:1 C.反应中共消耗97.5g Zn D.反应中共转移3 mol电子 5.50mL18mol/L的H 2SO 4 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H 2 SO 4 的物质的量为 A.小于0.45mol B.等于0.45mol C.在0.45mol和0.90mol之间 D.大于0.90mol 6.在下述反应中,浓H 2SO 4 既表出现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A.C+H 2SO 4 B.H 2 S+H 2 SO 4 C.NaCl+H 2 SO 4 D.Cu+H 2 SO 4 7.足量的浓H 2SO 4 和mg铜完全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下的n LSO 2 ,则被还原的硫酸是 A.m/64 mol B.64m/22.4 mol C.98m/22.4 g D.64n/22.4 g 8.(2005泉州模拟)木炭分别与浓硫酸、浓硝酸共热,产生的气体同时分别由X、Y导管通入盛有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右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