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贺拉斯_哲罗姆_施莱尔马赫翻译模式的特点和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6

浅析贺拉斯、哲罗姆、施莱尔马赫翻译模式的特点和影响

许 静

(四川理工学外语学院 四川自贡 643000)

摘 要:贺拉斯和圣·哲罗姆提倡文学作品的活译,然而针对宗教文本,哲罗姆又倾向于忠实的翻译。贺拉斯提出“特权语言”的概念,而施莱尔马赫反对这一观点,并针对该概念提出了“外国化的翻译”概念。本文通过对这三种翻译模式各自的特点进行历史性的研究,旨在阐述这三种模式对当前翻译领域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贺拉斯翻译模式;哲罗姆翻译模式;施莱尔马赫翻译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95(2010)06-0216-02

收稿日期:2010-08-26

作者简介:许 静(1981-),女,四川自贡人,讲师,从事英语语言翻译理论与跨文化交际方向的研究。

一、贺拉斯的翻译模式

贺拉斯(公元前65-8),著名的诗人和批评家,对翻译的译论散见于他的名著《诗艺》。贺拉斯主张活译,其观点集中的表现为“忠实的翻译”(fidusinterpres)这一概念上。然而贺氏的“忠实的翻译”,其对象并非文本,而是“顾客”,这些顾客是贺拉斯时代的顾客。“一个忠实的笔译者/口译者是为人所信任的,他按时完成任务,让双方都能满意。要做到这一点,作为口译者的他要在委托人之间,用两种语言来协商;如果是笔译者的话,他要在顾客和两种语言间来协商。协商是关键所在,它反对传统的对等的忠实。”[1]也就是说,要想做成生意的话,笔译者和口译者有时得“不太”忠实地翻译才能避免谈判失败。贺拉斯提出要灵活地翻译,并着重指出要忠于“顾客”,顾客是翻译的终极指南。贺拉斯翻译模式中的“顾客”其实就是后来所谓的“语境”,“忠实地为顾客翻译”为后人发展成为“根据语境来翻译”的翻译原则。

贺拉斯提出“特权语言”(privilegedlanguage),即拉丁语。这就意味着:“协商最终往往偏向特权语言,协商不会绝对平等”。在贺拉斯所生活的年代,拉丁语就是特权语言,而在今天则是英语。“把其它语言,尤其是第三世界语言,翻译成英语时,译者不可避免地会偏向英语,所有的外国的、异域的事物在一定程度上都被标准化了。”[2]也就是说,翻译中特权语的存在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利于先进思想、高级技术、尖端医疗教育手段向次发达地区的传播;但它不利于保护特殊民族文化,特殊的民族语言文化可能被同化,甚至泯灭在拉丁语/英语的标准文化中。贺拉斯的这一观点后来遭到施莱尔马赫的反对。

二、哲罗姆翻译模式

 圣·哲罗姆(公元331-420)被认为是罗马神父中最有学问的人。他酷爱拉丁文学,精通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受命于罗马教皇达马苏一世对《拉西圣经》以及先前的几种译本进行修改,译作有《通俗拉丁文本圣经》(Vulgate Translation of the Bible);其翻译理论散见于《致帕马丘书》(Letter to Pammachius)和译文序言中,主要见解有:“引用我自己的文章其目的在于说明自少年起,我就认为所翻译的是意思,不是词语”。另外他还指出:“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翻译像穿着外套一样隐藏了原来的意思,正如茂盛的草抑制了作物的生长。措词服从于语法和修辞,翻译的措词得绕弯子才能讲清几个字能说说清的事。我的译文绝非逐字翻译,我已保留了原文的意义。其他译者可能注重音节,能用相似的对应词语,而我只考虑内容。”[3]

哲氏的译论可以归结为:第一、翻译不能字当句对,必须采取

灵活的原则。第二、应该区别对待“文学翻译”与“宗教翻译”,在文学翻译中,应采取理解的方法来传达原作的意思;在《圣经》的翻译中,不能一概采取意译。第三、正确的翻译必须依靠理解,不能相信用词造句有什么“上帝的感召”。

哲氏翻译模式的特点集中表现在“一部中心的、神圣的文本存在”,即《圣经》。他认为,翻译《圣经》务必绝对忠实,早期忠实的理想就是不同文字隔行对照翻译,字对字,译出的字要写在被译的字下面。其结果是,不论语法,还是意义,译文都不通。哲氏翻译模式的局限性促使后来的译者深思,他们意识到翻译中语境的重要性。所谓语境,一指历史,二指文化。

三、施莱尔马赫翻译模式

施莱尔马赫(1768-1834),基督教新教哲学家、神学家、古典语言学家,柏林大学神学教授。他的译著是《论翻译的方法》,其论点是翻译必须正确理解语言思维的辩证关系,一是让作者接近读者,另一种是让读者接近作者。他是第一个提出口译与笔译相区别的人。

施莱尔马赫反对贺拉斯模式中“特权语言”的观点,他的译论立足于“文化资本”概念。翻译家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非弗尔认为,“只有在文化资本的领域中,翻译才能显著的表现出其建构文化的功能。通过在两种文化之间协商文本段落,使得处于一种文化中的文本渗透到另一种文化中的文本格式和概念格式中,并在其中发生作用。”[4]文本承载文化,在翻译的过程中,通过“文化共谋”或“策略的使用”,源文本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传递到目的文本中。翻译只有保存了源文本所承载的文化资本才是忠实的翻译。

施莱尔马赫在名为“论翻译的不同方法”的讲座中要求,把其它语言翻译成德语,读起来、听起来应该不同:读者能猜到从西班牙语翻译过来的译文背后的西班牙语,从希腊语翻译过来的译文背后的希腊语。如果所有的译文读起来、听起来都一个样,源文本的特征就已经消失了,与目的文本的差别不复存在。施莱尔马赫翻译模式强调“外国化”的翻译,他否定了接收语言或接受文化的特权地位,提出要保存源文化的多样性。

“外国化”的翻译其实就是忠实的翻译,更强调保留源文本的异域特征,使读者能欣赏到源文本中的“文化身份”。我国翻译学者许渊仲先生也提出,“有些带民族风味或地方色彩的专门词语,有时也不能变通处理。”[5]即,在翻译具有地方特色或有民族特色的文本时应该采用忠实的翻译或等值翻译原则。在文化同化过程中,“外国化”的翻译有其重要性:它强调源文本的民族、地方、

217

3.重新定位教学目标,培养应用型人才

对于高职高专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同于传统的大学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目标应以培养生产或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宗旨,够用、适用、能用、会用是课程的基本定位。在知识、能力、素质三大结构方面,以全面素质提升为前提,以职业技能为本位,培养应用型人才。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对于《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制作多媒体技术与方法,具有电子图书、音像制作编辑、电脑广告制作、动画制作等多媒体应用系统设计和操作能力。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教会学生如何分析需求、组织素材、实现场景、美化作品等环节,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的工作中真正的做到独挡一面,而不是单一的软件操作员。在实战中学习理论,在实战中应用知识与技能,实现独立的职业技能。

三、结语

以上是笔者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践体会。实践表明只要我们构造一个适合的环境,注意挖掘课程中与职业技能相关的方方面面,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改进教学,注重学生的职业基础能力和职业基本技能的培养,就会确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使培养的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曹晓兰.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学研究与实践[J].福建电脑,2007(6).[2]魏海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改革的建议[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10(2).

[3]霍晓钢.高职《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6).

Focus on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Research on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ity “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teaching

Xu Miao

(Qiqihar Normal Specialized College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Qiqihar Heilongjiang ,161005,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the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objectives to students of vocational skills-based, combined with teaching experience, discussed common problems of the curriculum, course materials ,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and so on.

Keywords: "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vocational skills; software

[责任编辑:徐 达]

(上接第215页)

On the Features and Significance of Horace's , Jerome's and Schleiermacher's Translation Model

Xu Jing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 ZigongSichuan,643000, China)

Abstract: Horace, Jerome and Schleiermacher are three important translators and linguists .They hold different ideas about translation model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features of each translation models and gets a further study about the importance to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Keywords: Horace's translation model; Jerome's translation model; Schleiermacher's translation model

[责任编辑:周志媛]

文化特色,从而保留了特定的文化身份特征,防止特权语言文化大一统,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多样性。四、结语

贺拉斯模式、哲罗姆模式和施莱尔马赫模式是国外翻译理论的三种早期翻译模式,这三种模式是当前翻译理论界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的雏形和早期探讨。三种模式各有侧重点,对翻译实践具

有现实意义,指导翻译工作者的翻译实践,并为翻译理论界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Horace.English Literary Studies[M].University of Victoria,1981.[2]郭著章.语域与翻译.中国翻译[J].1989(06).[3]罗新璋.翻译论集[M].商务印书馆,1984:1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