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的人生悲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贾宝玉的人生悲剧

摘要:曹雪芹的《红楼梦》向世人昭示一个人们感情上难以承受,但却无可改变的哲理:人生和社会永远处于无法摆脱的命运悲剧之中。作者从多个层面揭示了从社会到个人,从表面到深层的悲剧意蕴。全书中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的恋爱不能自由、婚姻不能自主的悲剧为中心,而贾宝玉又是中心中的中心人物。现在,试从家庭悲剧、感情悲剧两个方面论述贾宝玉的命运悲剧。

关键词:红楼梦命运悲剧贾宝玉

作为历经百年的大家族的男性子嗣,贾宝玉负有重大的家族使命,这是由他们在家族史上的地位所决定的。贾宝玉的“衔玉而生”给贾府带来了莫大的希望。贾宝玉是最有条件成为家族振兴、金榜题名的光彩人物,贾政也是按照这个标准来设计和塑造宝玉的。但遗憾的是,具有叛逆性格的贾宝玉与作为腐朽的封建势力化身的家庭显得那样的格格不入。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下,也就产生了贾宝玉的双重悲剧:封建统治阶级所不允许的叛逆者的悲剧;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所不能容许的爱情悲剧。

一使命的不可抗与叛逆性格铸造的家庭悲剧

(一)无可抗拒的使命

贾府最初由宁国公和荣国公创下基业,成为远近闻名的“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第二回)。此后,贾氏家业逐渐呈现出衰败之象贾府后人“竟一代不如一代了”:第三代贾敬出家;贾赦醉生梦死,淫乱

无耻;贾政虽恪守封建教条,却无力重振家业。因此,按照封建宗法制度的惯例,贾府第四代的男性子孙便面临着振兴家族的“历史使命”。可实际上,贾珍,贾琏,甚至贾珍之子贾蓉都毫不掩饰地过着无所作为、荒淫无耻的生活,不可能完成家族使命。而贾政的长子贾珠早夭,只有宝玉“聪明灵慧,略望可成”(第五回),于是贾府中兴的重任就顺理成章地落到了贾宝玉的肩上。

封建的土地生出的叛逆的新芽

1 似傻如狂,行为乖张的“混世魔王”

贾宝玉自“衔玉”而生开始,就被视作“奇异”,而他自己却全不放在心上,只要“发作起痴狂病来”,就“摘下那玉,狠命摔去”。用王夫人的话说,就是“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周岁时抓取“脂粉钗环”,十来岁时是异常淘气,说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的混话,甚至初见秦钟时居然想:“可恨我为什么生在这个侯门公府之家,要也生在寒儒薄宦的家里,早得和他交接,也不枉生了一世”。。就连自己的亲姑姑都说他“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端厮混”。在现实世界里,贾宝玉只是个“有痴病”的不肖贵族子弟,就连兴儿这样的小丫头子和势利的婆子们一干奴才看来,他也是“外相好里头糊涂,中看不中吃”的;而宝钗等人则将他看作是“无事忙”、“富贵闲人”——虽然可爱,但总有些无所事事的傻气。……自然,在贾政看来,他就更是不但无用,而且危险——危险得简直可杀了!

2 斥“仕途经济”为“混账话”。

贾宝玉厌恶封建知识分子的仕宦道路,尖锐地讽刺那些热衷功名的人是“沽名钓誉之徒”、“国贼禄鬼之流”;他嘲笑道学所鼓吹的“文死谏、武死战”的所谓“大丈夫名节”是“胡闹”,是“沽名钓誉”。他憎恶自己出身的家庭,爱慕和亲近那些与他品性相近、气味相投的出身寒素和地位微贱的人物。这实质上就是对于自己出身的贵族阶级的否定。同时,他极力抗拒封建主义为他安排的传统的生活道路。对于封建礼教,除晨昏定省之外,他尽力逃避参加士大夫的交游和应酬;他只企求过随心所欲、听其自然,亦即在大观园女儿国中斗草簪花、低吟悄唱、自由自在的生活。

失败的叛逆者

贾宝玉是一个生长在封建贵族家庭里的“富贵闲人”。他厌恶封建统治阶级的人情世故,不追求功名利禄,却过惯了锦衣玉食的剥削阶级生活。贾宝玉虽然与封建秩序格格不入,但又对周围环境无可奈何,他虽然满怀希望寻求新的出路,但又无路可走,他摆脱不了文章经济附庸风雅,他生活的环境不允许他只钟词艳曲,“寅时吃卯时粮”的庞大家族贾府需要他维系和支撑,所谓“父母之命不可违”,他不得不读八股,不得不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他的反叛,只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叛逆,而没有摧毁其真正的根源,没有从根本上认清根源--封建制度和礼教,也是造成他失败的原因,这种不彻底的叛逆,则胜利的希望是渺茫的。此正应了“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二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所不能容许的感情悲剧。

(一)对大众特别是女性的推崇与尊重

像《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及其他的女儿们一样,贾宝玉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宝玉的悲剧,不仅仅在于他最后“悬崖撒手”出家作了和尚,他的悲剧更在于他爱博的失落,忧患的日甚和悲凉的感受。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宝玉是“爱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矣”。又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这是更深的悲剧。

他爱这世间的万事万物:贾府嫡庶之间壁垒森严,贾宝玉是唯一没有嫡尊庶卑思想的人。他对姨娘,庶出的弟妹都平等相待,“并无亲疏远近之别;赵姨娘、周姨娘到了怡红院,凤姐毫不理睬,贾宝玉起身让坐;宝玉以平等态度对待奴婢,必然要给予女婢很多自由。怡红院的丫鬟,可以恣情纵意地掷骰子,磕满地瓜子,直呼其名,支使他干活,批评他的弱点,对抗他的少爷威风,“连那些毛丫头的气都受到了”;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和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的。在他眼中万物皆有情,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得了知己,便极有灵验的。包括怡红院阶下的一株海棠花无故死了半边,正应在晴雯夭死上;他爱着林妹妹,因她“从不说那些混账话”、因她的“咏絮才”……在那样一个大观园里,只有黛玉才是宝玉的知己,为宝玉提供了一个可以停泊的港湾。即使他这样的博爱,人们也没有让他顺心的生活过。这是社会寄予他的人生悲剧。

(二)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的冲突

封建的婚姻要听从父母之命,取决于家庭的利益。可是贾宝玉一心追求真挚的思想情谊,毫不顾忌家族的利益。

他爱林黛玉,对于贾府的“混世魔王,祸根孽胎”——贾宝玉,黛玉引为知音,结为同心,从思想到行动都对他一致支持。在大观园里,从不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从不讲这些混账话的只有黛玉一人,所以,宝玉深敬黛玉,黛玉与宝玉的爱情,是建立在互相了解思想一致的基础上的;在神界,贾宝玉和林黛玉已有“木石前盟”,因此他和黛玉结合本是理想的归宿。但是黛玉,作为一个弱小的女孩子,在贾府这个复杂的环境里,生存尚且艰难,更谈不上努力追求自身的婚姻幸福。

和从来不劝贾宝玉入仕的林黛玉相比,薛宝钗则是处在典型的对立面。她希望宝玉能安心诗书学问,踏上科举之途,她曾劝宝玉学些应酬世务和仕途经济的学问。她轻视宝玉反世俗的叛逆性格,称他为“无事忙”“富贵闲人”。她在贾府中长期创造下的有利条件,帮助她在婚姻上获得了胜利,世俗的“金玉良缘”战胜了叛逆的“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贾宝玉最终没有得到想要的爱情,失去了心爱的林妹妹,痛不欲生。这场爱情悲剧使他心力交痒,使他看透这罪恶的家庭、腐朽的社会,也使他更加坚定决心,彻彻底底地脱离这腐败破落的一切。

贾宝玉典型形象的特征是复杂多端的,但呈现在我们眼前最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