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战七捷导游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参观!我是讲解员,我叫***,大家叫我小*,今天由我为大家服务,祝大家在此游览愉快。

【纪念馆概况→纪念碑→纪念墙→陈列馆→烟笼水乡→国防园】

【纪念馆概况】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是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它将建筑艺术、书法艺术、园林艺术与红色旅游资源完美结合,融为一体。现在,请各位随我一同进馆参观。

【纪念碑,概述→碑身→草坪→喷沙地段→几何坑穴→錾假石挡土墙→台阶→祝酒杯→碑墙→题字→碑文→设计者→书写者】

【概述】进入馆区,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天下第一奇碑”,也就是“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它之所以被称为“奇碑”,是因为它突破了传统纪念碑的形式,风格与众不同。中国古代纪念碑都是由碑基、碑身、碑帽组成,而“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是现代建筑的代表作,整个碑基结构复杂,碑身则是一把刺刀,令称奇。

【纪念碑】整座纪念碑是紧扣着“苏中七战七捷”中的“7”字设计的,可谓无“7”不成碑,而且每一处,都有特定的深刻寓意。

刺刀型纪念碑碑身,主体高27米,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把刺刀,它象征着华中野战军所向披靡,无坚不摧的英雄气概;927平方米的草坪,告诉我们七战七捷发生在苏中平原上;427平方米的喷沙地段,寓意着将士们转战沙场、欲血奋战;7个几何坑穴是华中野战军在七个战场上留下的足迹,和他们走过的崎岖不平的征程;碑基上的7段錾假石挡土墙,寓意着军民团结如铜墙铁壁,坚不可摧;两侧节节升高的台阶,象征着华中野战军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正门左右的祝酒杯,是苏中战役取得辉煌胜利,军民举杯同庆的意思;书卷式的碑墙高14米,寓意着“苏中七战七捷”这一伟大战役,和在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将士们,将永载史册;碑墙上,由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姬鹏飞题写的“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九个大字,金光闪闪,由南京军区、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政府撰写,全文727个字的碑文,寓意着苏中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他们将在新时期创造新的辉煌;碑墙一侧的一棵高大挺拔的松树和四周种植的柏树,象征着华中野战军将士们不屈不挠、奋战到底的精神,如松柏常青,永垂不朽。

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的设计者是东南大学的建筑设计师——齐康教授,他曾先后设计了“周恩来纪念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是他的得意之作。碑文的书写者,是我国著名书法家——仲贞子。

【纪念墙】现在我们看到的大型水景纪念墙,称为“群龙争雄”。在苏中战役中为了激发斗志,华中野战军发起了“立功运动”,号召全体指战员,发扬我军光荣传统,英勇杀敌,多立战功。这七个水柱似蛟龙出水,“欲与天公试比高”,象征着我军各部队,在战役中积极响应,立功比赛情景。

【陈列馆,第一大厅→前言厅→分述厅→总结厅】请各位转身,请看,这是苏中七战七捷陈列馆,馆正面是向天鸣放的七支步枪,那天庆祝胜利的礼炮。陈列馆外墙上,有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的馆名。张爱萍将军早年参加红十四军,后来随陈毅、粟裕转战苏中,与苏中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文革期间,张爱萍受到冲击,我县一位姓赵的战士负责看管他。这位赵战士非但没有为难他,而且背着上面,处处关心他。张爱萍平反之后,千方百计地寻找恩人,但,当时赵已退伍还乡。后来,经多方打听,在得知赵的下落后,将军专程派人接赵到北京定居,留下一段感人的佳话。

现在,请各位随我一同进陈列馆参观。

【第一大厅】在我们面前的,是陈列馆的第一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浮雕,上面有一块斜立的花岗岩石柱,柱子上有胡耀邦题写“苏中七战七捷”六个字。从侧面看,石柱与成像构成了英文字母“V”,代表“胜利”的意思,浮雕上不规则的文字指出,苏中七战七捷,是在事先没有具体筹划好情况下,根据战场时局变化,灵活用兵的杰作。

【前言厅】现在,请各位随我参观前言厅。这个厅,是对苏中战役的总体评价和概括。

1940年,陈毅率部队开辟了苏中根据地,抗战胜利后,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渴望和平与安定,但国民党却在西南、西北加紧运兵,妄想抢夺胜利果实,恢复反动独裁统治。他们用和平谈判的手段,企图诱骗中国共产党交出军队和解放区的政权,同时加紧准备发动内战。在美国政府的帮助下,国民党完成了全面内战的准备,撕去伪装,国共和谈破裂。1946年6月,国民党军向解放区发起了全面进攻。

我华中野战军3万余人,奋起迎战,从7月13日到8月27日,总共历时一个半月,连续作战七次,抗击4倍于己的敌人,共歼灭敌军5.3万人,取得了苏中战役的胜利。此次战役,拉开了全国解放战争,主动迎击国民党进攻的序幕。

这七次战斗并非预先规划好后进行的,而是粟裕将军遵照中央军委“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的指示,结合实际敌情,灵活用兵:哪里好消灭敌人,就在哪里打;什么时候好消灭敌人,就在什么时候打;什么敌人好消灭,就打什么敌人。苏中战役胜利后,延安总部发言人高度评价了苏中战役,将其称为“七战七捷”。

【分述厅,首战宣泰→二战如南→三战海安→四战李堡→五战丁林→六战邵伯→七战如黄路】由此向前,进入了分述厅。七个厅按照七战顺序,依次陈列,而且一个厅比一个厅大,

寓意着苏中战役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首战宣泰,先机制敌。时间为7.13—7.15】第一战,关系到整个战役全局的进程和发展方向,为了错乱国民党军分路进攻的部署,粟裕决定“先发制敌”。于7月13日晚,向各有守敌1个团,相对孤立的宣(家堡)、泰(兴)两地的国民党军同时攻击。粟裕以第一、第六师各3个团攻城,两师其余部队和第七纵队一部,共9个团分路打击,以多胜少,不到3天,便全歼敌军2个团3000余人。

【二战如南,长途奔袭。时间为7.18—7.21】宣泰战斗发起后,国民党确信,华中野战军主力在宣泰地区,于是命令沿江各部向北进发,想乘虚攻占如皋。粟裕只留下了第六师少量部队,继续围攻泰兴,造成敌方错觉。主力则于15日转东,不顾疲劳,一夜行军百余里,奔袭进犯如皋的敌人。18日晨,乘敌人立足未稳,在如皋东南,歼敌10000余人,粉碎了敌军合击的企图。此时,从靖江、泰兴、泰州出动增援的敌军,想乘我第一、第六师主力休整的时机,向如皋、海安进犯。为了避免纠缠,保持主动,粟裕于23日,将主力主动撤离如皋城,准备再战。国民党军“得了”如皋,以为目的达到,又垂涎海安。

【三战海安,运动防御。时间为7.30—8.3】如南战斗胜利后,华中野战军将主力撤到海安东北修整。30日,国民党军7个旅,50000之众,进犯海安。粟裕洞察敌军的阴谋,为了避免正面与敌军拼消耗,就主力撤出了海安,给敌军以“粟裕被迫放弃要地”的错觉。同时,用少量的部队,运动防御,消耗敌人,赢得时间,确保主力休整,并顺势制造有利战机。在纵深仅10公里的狭小地区,连续备战4昼夜,抗击敌军的多次猛攻。以我军伤亡人数200余人,击毙敌军3000余人,创造了与敌方伤亡比1:15的崭新记录。

【四战李堡,乘隙奇袭。时间为8.10—8.11】华中野战军主力在海安东北,充分休整了两个星期,军民严密封锁消息,敌人一无所知。国民党军以为我军伤亡惨重,大势已去,占领海安后,立即向东进犯。粟裕见敌军调动频繁,决定集中兵力,乘隙奇袭,于10日晚上8时,突然发起战斗,敌军顿时大乱,指挥失控,至11日,全歼守敌。然后,华中主力在海安以东的洋蛮河一带,设下埋伏,全歼从海安向东,开赴李堡,准备接防的敌军新7旅。前后20个小时,共歼灭敌军9000余人。李堡之战,大获全胜。在此之前,增强的华中野战军第五旅,也从淮南到达苏中,准备参战。

【五战丁林,剑指敌腹。时间为8.21—8.23】李堡战斗后,敌军企图以第25师,北攻邵伯、高邮,威胁两淮的华中解放区。司令粟裕、政委谭震林,面对敌情,共商歼敌之策,决定以黄桥为进攻方向,缩小进攻面,从丁堰、林梓撕开缺口。20日晚上,华中第一、第六师和第五旅从侧后,插入敌军腹地,21日晚发起战斗,剑指敌腹,出其不意,共歼灭敌军3000余人。丁、林之战,突入敌后,向西作战的大门洞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